张秀梅
摘 要:朗读是学习语文的一个重要方式,可以使学生了解知识、启蒙思想、学习语言、发展智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净化学生的心灵。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热爱朗读,使朗读成为小学生学习中的好习惯。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审美;情趣;学生智力
朗读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且对学生的思想发展、智力的提高、审美情趣的提高都有很大的影响。而且在教材中的许多文章,都是文质兼美,适合朗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让学生多朗读、会朗读,使朗读成为学生的习惯,以下是我对朗读的一些看法。
一、朗读可以培养学生表达思想、发表见解的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在
朗读中体味课文的主旨和作者的思想。还要对文中那些精彩的语句,巧妙的修辞,精心设置的结构等细心体会。例如,《长城》中有这样的话:“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长城的劳动人民。”对于这样的语段,教师可引导学生用一种缓慢抒情的语调去朗读,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在心中就会浮现出现了劳动人民用双手建造这浩大的工程的场面。课文感染了学生的情操,懂得了劳动人民的艰辛,领悟了我国伟大的古代奇迹。通过朗读,学生被长城的雄伟气魄所感憾,民族感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油然而生。
二、朗读可以提高人的审美情趣
对于同一篇文章,有感情地声情并茂地读与毫无情
感,机械地读,产生的效果完全不一样,听众的感受和受到的影响也不同。朗读时语气的轻重、语调的高低、语速的快慢,加上情感的起伏迂回,调动了学生的听觉、视觉、触觉,扣击了学生的灵魂,拨动了学生的心弦,获得极美的艺术享受,并逐渐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感。
三、朗读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朗读过程中语调的抑扬顿挫、跌宕起伏以及情感的迂回会给听众美的体验,使人仿佛进入了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之中。《鸟的天堂》中描写大榕树的部分,仿佛看到了独木成林的美丽的大榕树,读到“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这一段描写,眼前仿佛出现了榕树周围千鸟竟飞、百鸟齐鸣的景象。浓厚兴趣来了,又加强了朗读的念头,更激发了学习语文的兴趣。
四、朗读可以开发学生智力
比如,学习《火烧云》时,对课文中那些描绘火烧云的语段,在朗读时候我提示学生:边读边想,脑子里会出现火烧云的画面,那么,它是什么样子的?它像什么?为什么叫火烧云?学生边读边想,并配合想象,读出了感情,使朗读变得生动活泼,发展了学生的智力。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中,朗读有着巨大的作用,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还能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的高尚品德,使学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也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不可忽视的内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其重要作用。
(作者单位 河北省遵化市第二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