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整合教材内容进行教学的几点认识

2013-10-16 06:26张君何贤俊
新课程学习·中 2013年7期
关键词:教材内容教科书重难点

张君 何贤俊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要求教师从传统的“教教材”模式转变为更科学的“用教材教”模式,使教材成为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手段和工具,积极提倡教师根据客观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所谓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简单地讲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

懂得既创新又合理地整合教材内容进行教学。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教材内容的整合形成了一些认识,提出了以下三大原则。

一、知识成体系原则

“知识成体系”这一原则无论是在课改前还是在课改后,都是教师必须遵循且要使学生掌握的一项技能。课改后高中历史教材采用的是专题史体例,以尽可能地把联系紧密的历史事实放入同一专题、同一课中,这就为我们教师在教学中的教材整合省去了许多麻烦,只需对部分知识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就可使知识体系更加完善。例如,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一的第二课“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中,最后一个子目“百官公卿”,这个子目下首先要学习的是“皇帝”的相关知识,在此我们对其可以略过,因为在该专题第二课“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中,第一个子目“法令出一”就是详细学习“皇帝制度”的,在这里对这个知识进行学习,知识间的联系会更加紧密,知识体系也更容易搭建,形成中国古代君主专制这部分完整的知识体系。

二、知识主次原则

这个原则就是指我们教师要依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和学情把握教科书的重难点,处理教科书要详略得当。例如,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中专题三的第二课“辛亥革命”,在处理这一内容时,会遇到同盟会的相关知识,有些教师就会自觉不自觉地把“三民主义”等相关知识也一并详细处理,而这样的处理显然是不恰当的。这一课中“三民主义”不是教学重难点,只是一个次要的知识。所以我们不能花过多时间在这个上面,否则便有喧宾夺主之意,在此对其一语带过即可,将更多的时间留给本课的重难点部分。

三、合理规避原则

这一原则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是对前两者的有益补充。所谓的规避不是简单的回避,而是在坚持知识成体系原则和知识主次原则的前提下,对教科书内容进行合理取舍。例如,在进行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二第二课“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中“左宗棠收复新疆”的知识传授时,就应当把“左宗棠收复新疆”整个历史事件的线索清晰地呈现出来,取舍教材以时间为突破口来展开相关内容,剔除教材的冗杂部分。

以上三个原则是在教学实际中形成的,都是基于教科书呈现的内容之上,希望能首先使用好教材,用教材教好,在对教材本

身能进行自主合理的整合后,再去寻求突破教材以及跨学科的

整合。

(作者单位 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猜你喜欢
教材内容教科书重难点
整合教材内容,为写作教学提供更多方向
中英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及启示
高中历史必修与选修教材内容融通之初探——以选择性必修一的复习课为例
《备急千金要方》:中医急诊教科书
诵读100句,记考纲重难点词汇(二)
藏起来的教科书
对一道教科书习题的再探索
被藏起来的教科书
化学平衡重难点知识突破
关于高职院校国学教材内容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