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生产运作管理实训课程开发研究

2013-10-11 02:59仲丛友张旭军吴纬地
职教论坛 2013年9期
关键词:运作实训技能

□仲丛友 张旭军 吴纬地

生产运作管理是一门跨学科的课程,又是一门专业理论、方法、实践都很强的课程,其理论和方法不仅应用于制造业,而且也适用于服务业,是高职经管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在实际教学中,各高职院校教师普遍认为这门课不好教,学生不喜欢也不重视这门课程,教学效果不尽人意,主要表现在:一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主要原因在于学生认为生产部门的基层工作岗位环境较差,付出多,收获少,学生毕业后更愿意去财务、销售、人力资源等部门;二是学生缺乏生产管理工作实践,缺乏对企业生产现场的感性认识,对于生产运作管理的一些理论和方法理解有一定困难;三是课程理论教学内容多、学时少,导致课内实验难以开设;四是实践教学开发缺乏职业能力导向和职业标准指导。因此,只有加大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力度,增加实践教学时数,推动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的有效结合,才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显然,进行生产运作管理实训课程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课程开发的目标

高职经济管理类《生产运作管理实训》课程开发目标是基于建构主义教学观,以培养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工作过程导向为指导,以工作技能要求为依据,以生产流程为主线开发实训内容,借助实训软硬件设备,通过企业生产情境模拟、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实训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具备生产管理岗位的职业能力,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就业能力和未来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课程开发的原则

为保证课程开发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应遵循以下原则:1.职业性。课程实训内容要依据学生和职业岗位需求而定,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本位,利于学生考取生产运作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以及将来从事生产管理工作;2.实物性。目前大多数学校生产运作管理课程普遍采用企业管理软件进行仿真模拟实训,过于虚拟化,由于一些实验教学软件多是对企业生产流程的模拟,学生只是通过修改一些参数进行实训,不过是“机上谈兵”,而无法亲身体验生产现场和实际操作,从而减弱了对这门课学习的热情。只有通过生产设施实物系统的构建,才能组织生产现场实训教学,以此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3.企业化。实训所涉及的生产业务流程应以企业真实业务单据进行驱动,流程及工作模式与企业“零距离对接”;4.集成性。突出实际生产管理过程中信息化和集成化的特点,课程开发中必须解决好生产线系统、仓储系统、信息系统之间软硬件的无缝连接问题,从而实现集成化实训;5.先进性。课程开发应在满足常见基本生产方式实训教学活动要求基础上,注重生产的新技术、新方法与先进实验教学手段的应用;6.开放性。能够实现开放式教学,在实训项目、实训时间、实训考核方式等方面给学生较大的选择余地。

三、实训情景设计

实训情景设计是课程开发的基础和条件。为了培养学生生产运作管理的知识和技能,生产运作管 理实训室在总体设计时可分为三个功能分区:倍速链生产线系统、自动仓储系统及信息系统。倍速链生产线系统主要包括传送带、托盘、工作台、工位计算机、质量检验工位和产品包装台等。生产线能够按照选定的生产节拍移动,零件可分别在不同的工位进行组装,最终装配出成品。自动仓储系统由货架、堆垛机和分拣设备构成,可作为企业原料库和成品库。自动仓储系统可采用库存管理系统(WMS)软件、自动化控制系统(WCS)软件进行控制与管理,可与制造执行系统(MES)软件集成。信息系统主要由计算机、服务器和网络设备组成,主要运行企业资源计划系统 (ERP)、MES等软件,实现生产信息化管理。生产运作管理实训室应设计成既可以单个分区进行单模块实训,也可以几个功能区联合进行多模块组合实训,还可以联动所有功能区进行综合实训。

四、实训内容设置

本课程开发建立在工作过程导向的职业分析基础上,即面向生产管理工作岗位群,依据生产运作管理师国家职业标准(草案),确定生产管理人员职业能力结构框架 (由生产运作战略制定与实施、生产运作系统设计、生产运作系统计划与控制、生产运作过程管理和生产运作系统管理创新等能力模块构成)。基于能力模块的工作内容、技能要求以及企业生产过程分析[1],综合考虑个人发展目标,有针对性的制定实训教学计划,设置相应的实训内容(见表 1)。

“生产运作战略案例分析”、“产品选择案例分析”项目要求学生使用SWOT分析方法、绩效评价方法、财务分析方法对生产运作战略、产品选择模拟案例进行观察思考、讨论质疑,侧重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通过“设施选址与布置”项目的实训使学生掌握设施选址与布置的常用方法。具体要求学生选择一个企业生产系统使用Flexsim等仿真软件进行设施布置。同时,也可以组织进行工厂参观实习,进一步加强学生对设施布置的感性认识。

“生产组织与计划”、“现场管理”项目是生产运作实训课的重要实训内容,要求学生掌握模拟产品功能结构与装配工序分析的方法,能够制定模拟产品的物料清单(BOM)。在加工工艺分析和工作测量的基础上,确定模拟产品标准作业时间,编制生产计划。按照拟定的生产计划组织模拟产品装配生产。要求学生在倍速链生产线上进行模拟产品的装配,检验生产计划实施效果,要求学生对装配生产现场开展5S活动[2]。

通过“物料需求计划”项目的实训使学生了解采购计划的详细内容及企业采购计划编制的具体过程,加深学生对物料需求计划(MRP)计算的原理及方法的理解和认识。主要采用MRP软件进行物料需求计划编制的实训方法。

表1 生产运作管理实训内容

“库存管理”项目要求学生掌握库存管理与控制方法。实训方法主要是采用计算机仿真库存模型进行决策分析,应用RFID和电子标签技术,完成出入库管理,掌握自动化立体仓库的基本操作方法。

通过“质量统计分析”项目的实训使学生掌握质量管理方法,要求学生会使用直方图、控制图、排列图等“QC七种工具”。

“项目管理”实训要求学生会使用项目管理的计算机软件(Ms Project),掌握项目的计划管理和网络计划方法。

“先进生产运作系统案例分析”实训主要是通过企业参观、视频录像、企业专家讲座、案例讨论等方法,使学生了解先进生产方式的基本思想,培养学生生产运作系统管理创新能力。

综合性实训项目主要是促进学生对生产运营管理实训的整体把握,通过生产物流和信息流两条主线将各个实训项目内容加以系统整合。以生产物流为主线,从市场需求分析开始,依据产品订单、BOM和生产计划,完成原材料库的领料、生产线的产品装配、质量检验和成品入库整个生产运营过程的实训。以信息流为主线,运用信息系统的各种管理软件,管理在线库存、管理生产工序和物料需求、监控生产质量,让学生体验生产信息管理的全过程。要求学生按角色分组轮换实训,主要包括装配工人、物料管理员、质量管理员、生产经理等工作角色。

五、课程实施的思考

(一)对课程开发主体的新要求

工作过程导向的生产运作管理实训课程开发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需要教师树立全面整合的课程目标观,需要教师把课程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有机地整合到具体的工作过程之中,需要教师将生产过程中的新技术、新方法整合到课程中。二是需要教师自觉将自身的企业实践经验和相关职业文化渗透到课程开发之中,通过课程实施培养学生职业性[3]。这就要求生产运作管理实训课程的教师必须熟悉生产一线,熟悉生产管理相关工作过程,掌握工作技能要求和标准,具有较强的动手示范能力。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是以工作过程为逻辑组织课程,特别强调工作经验和经历。企业管理人员充分了解生产一线管理工作,应吸纳企业管理人员参与课程开发,教师与企业管理人员一起,确定课程标准、研究实训内容及方法、开展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

(二)对开发、提升管理技能的要求

管理技能提升和开发是生产运作管理实训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管理技能主要包括个人技能、人际关系技能、团队技能和具体沟通技能四大部分。所有的管理者都渴望开发、提升自己的管理技能,这已成为个人和组织成长的重要途径[4]。因此,在课程实施中,必须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通过案例讨论、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方法,学习和训练学生的管理技能。例如,在综合实训项目中采用分组实训,每组15人左右,进行组员工作分配,要求组员团结协作,共同完成一种模拟产品的生产运营过程。尤其在模拟产品的实际装配生产过程中,客观存在产品选择、节拍调整、运行冲突和组织协调等问题,学生通过解决这些问题,不仅培养了运用生产管理理论知识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个人技能,而且还培养了沟通、协作的人际关系技能和团队技能。

(三)对课程资源建设的高要求

生产运作管理实训课程开发对课程资源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程资源建设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信息资源建设,主要是构建实训教学所需的资料库、案例库和视频库等辅助教学资源,资料库主要收集企业管理制度、生产中各种业务单据和报表等资料。案例库有针对性收集国内外典型的生产运作战略案例、产品选择案例、业务流程重组案例等。视频库主要收集介绍最优生产技术、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精细生产、敏捷制造等视频录像资料。另一方面,软件资源建设,根据实训教学的需要,及时更新和开发各类实验软件,完善和提升实训功能及水平

(四)对实训方法与手段的多样化要求

在选择课程实训方法时,可采用案例讨论、视频录像、工厂参观、企业专家讲座、项目法、模拟法、角色扮演法、体验式、情境式等方法。所采用的实训方法必须有助于学生自我式、合作式的学习,有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实训任务,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管理技能。在选择课程实训手段时,也要力争形成一套手工手段与电子手段相匹配、模拟仿真手段与实际操作手段并存、传统手段与现代手段相结合的相对完善的实训教学手段体系[5]。

(五)对实训时间安排的要求

生产运作管理实训课程最好和生产运作管理理论课程同时授课,任课教师应为同一位教师。具体操作上,生产运作管理实训课程开始的时间可以略晚于生产运作管理理论课程(例如晚两周、三周等)。生产运作管理实训课程实训周期应该达到一个学期。具体上课的方式为:前半部分为单个项目实训阶段,每个项目可安排在理论课的对应章节之后。后半部分为综合实训阶段,采用一周五天连续集中地实训。这样做的优势在于学生实训的时间长,利于项目内容的系统整合,达到全面训练学生的目的。

[1]林亨,严京滨,王晓芳.工业工程系列实验[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2]赵文平.工作过程导向的职业院校教师课程角色[C].第十四届两岸三地课程理论研讨会论文集,2012(11).

[3][美]大卫A.惠顿,金 S.卡梅伦.管理技能开发[M].张文松,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4]汪治,刘红燕.高职经管类专业综合业务实训课程开发创新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11).

猜你喜欢
运作实训技能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从《朗读者》大热看纸媒读书版的运作
拼技能,享丰收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党春雄:我看“政府主导与专业运作”
画唇技能轻松
样规制作的任务实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