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伟
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 郑州 450008
1.1一般资料选取2010-06—2012-06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65例,男35例,女30例;年龄56~82岁,平均(65.4±5.7)岁。患者入院时临床主要表现为头痛、呕吐、视力下降、偏侧瘫痪或麻木、吞咽困难。40例患者伴高血压、糖尿病及动脉粥样硬化等。
1.2中医辨证诊断采用中西医结合虚证的相关标准,从病理类型上可分为阴虚型、气虚型、阳虚型以及心肝虚证、肾虚证、肺虚证等[1]。从不同症状来看,气虚等患者往往神情疲惫,同时多汗乏力。血虚患者则表现为面色苍白、唇舌颜色暗淡[2]。阴虚证患者主要表现为咽燥口干、大便干结、尿短赤;阳虚证患者主要表现畏寒、夜尿频多;心虚证患者主要表现为胸闷、心悸、失眠多梦;肺虚证常咳嗽、气喘,易受风寒感冒;肝虚证患者神情疲乏、眼干涩,往往伴肢体麻木、头晕、易怒等症状;肾虚证患者多腰膝酸软、耳鸣心悸,尿后有余沥或失禁[3]。
1.3治疗方法首先进行常规治疗,治疗重点为对患者血压及血糖进行控制,从而降低颅内高压,使水电解质平衡。在此基础上进行中医辨证治疗,对于气虚血瘀型患者,中医上采用“补阳还五汤”酌情进行治疗,该药方主要包括赤芍、川芎及红花、牛膝、当归、地龙、桃仁等,一般剂量取15g,同时包括黄芪30g[4]。阳虚暴亢型患者,中医上采用“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主要包括天麻、菊花、钩藤各30g,牛膝、黄芪、白芍各20g,石决明、赤芍、杜仲、丹皮各15g,甘草6 g[5]。肺虚痰热患者进行化痰降热治疗,中医上选用生地、远志及麦冬、大黄、枳壳等各15g调配,然后用水煎服。治疗过程中每天服用2次,早晚各1次,1周一疗程,一般需连续治疗5~6个疗程。
依据脑病急症协作组制定的积分法进行疗效评价,满分28分,分为痊愈、显效、有效和无效。≥24分为痊愈,积分增加>10分为显效,>4分为有效,<4分无效。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经过中医辨证诊断,气虚血瘀型22例,阳虚暴亢型18例,肺虚痰热型25例,实施中医辨证治疗后预后良好,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治疗总有效率89.2%。见表1。
表1 本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治疗情况 [n(%)]
临床上脑梗死恢复期的治疗以改善肢体偏瘫、麻木障碍或语言不利索、头晕目眩等为主,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减少复发率和其他并发症。在此阶段,需对其病理类型有全面的了解,通过中医辨证诊断了解不同的症状,从而实施对症治疗,更加具有针对性,实现标本兼治。
在实施中医辨证治疗过程中还需配合相关的护理干预,对于出现肢体麻木或瘫痪患者,日常护理可以进行功能性训练,做一些伸屈训练,并根据恢复的效果进行调整,可改善患者肌肉以及关节组织的功能。在药物治疗及常规训练基础上,还可辅助按摩治疗,一般可对曲池、合谷、足三里等穴位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
从大量临床实践来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症候以气虚血虚及肝肾阴虚为主,因此类患者伴随一些其他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所以在辨证治疗时还应以补益肝肾、化痰祛癖治疗为主。对于有糖尿病史患者要以益气、活血祛癖为主。总之,在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中医辨证方法可确定患者的主要症候及类型,进行更加有针对性的治疗,实现标本兼治。
[1]王立军,张霁 .中医中药康复综合疗法治疗脑梗死后遗症临床研究[J].中医药学报,2009,37(6):62-63.
[2]罗君立,魏忠平 .脑梗死的中医论治与探讨[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2(12):248-248.
[3]韩泰哲 .中医药治疗急性脑梗死研究进展[J].中医药信息,2010,7(2):109-111.
[4]张晓,何吉桥 .从痰论治脑梗死[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55(1):126-127.
[5]冀秀萍,张烨雄 .黄芪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6O例[J].陕西中医,2010,31(7):848-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