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反搏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临床分析

2013-10-11 01:07牛洪体王亚杰赵宝顺宋传君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3年15期
关键词:易损数目颈动脉

牛洪体 王亚杰 赵宝顺 伊 莹 宋传君

河南开封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内科 开封 475000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0-05—2012-02在我院内科住院的颈动脉斑块患者200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超声诊断标准:以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来确定。IMT值<1.0mm为正常,IMT 1.0~1.2mm内膜增厚,>1.2~1.4mm为斑块形成,IMT>1.4mm为颈动脉狭窄。低回声为软斑块即易损斑块,强回声为硬斑块。检测部位为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共6个部位。入选标准:(1)彩色多普勒超声颈动脉有软斑块;(2)管腔狭窄<70%者。排除标准:(1)有心脏瓣膜病、心房纤颤等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者;(2)急性心肌梗死者;(3)年龄>80岁。200例随机分为2组:体外反搏治疗组100例,男59例,女41例,年龄42~78(65±8)岁;对照组100例,男54例,女46例,年龄45~77(65±6)岁。2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在基础病治疗基础上给予辛伐他汀片20mg/晚口服,辛伐他汀疗程为3个月。治疗组在基础病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重庆普施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PECP/T型氧饱和度监测式体外反搏装置治疗,1~2次/d,60 min/次,治疗压力0.025~0.035MPa。20~30次/疗程,≥40次/6个月。对观察的病例建立随访联系,2组6个月和12个月后复查颈部血管彩超记录斑块性质(软斑、硬斑、混合斑)、大小(长×宽)、数目,并检查血脂、血流变。

1.3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数据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治疗前后颈动脉粥样硬化软斑块的数目和面积改变比较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颈动脉粥样硬化软斑块的数目和面积改变比较 (s)

表1 2组治疗前后颈动脉粥样硬化软斑块的数目和面积改变比较 (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P<0.01

时间 项目 治疗组(n=100)对照组(n=100)P值治疗前 软斑块数目(个)2.67±0.23 2.59±0.39 >0.05软斑块总面积(mm2)89.10±10.13 86.82±9.74 >0.05治疗后6个月 软斑块数目(个)2.49±0.24* 2.57±0.32 <0.05软斑块总面积(mm2)64.75±7.04* 76.79±7.23 <0.05治疗后12个月 软斑块数目(个)2.02±0.25** 2.62±0.43 <0.01软斑块总面积(mm2)54.47±5.67** 84.12±9.32 <0.01

2.2 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改变比较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及血脂改变比较 (s)

表2 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及血脂改变比较 (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P<0.01

组别 项目 治疗前 治疗6个月 治疗12个月治疗组 全血黏度高切(mPa·s)7.43±1.21 5.53±1.13* 4.52±0.96**(n=100)全血黏度低切(mPa·s)13.11±1.98 9.12±1.45** 9.13±0.65**血浆黏度(mPa·s)1.89±0.24 1.61±0.13* 1.57±0.21*纤维蛋白原(g/L)3.61±0.49 2.86±0.37* 2.85±0.36*红细胞比积/% 47.39±0.49 38.12±4.02* 38.23±3.96*甘油三酯(mmol/L)2.91±0.78 2.65±0.68 2.72±0.49胆固醇(mmol/L)6.54±0.75 6.01±0.72 6.31±0.68对照组 全血黏度高切(mPa·s)7.46±1.20 6.18±1.01* 7.24±1.31(n=100)全血黏度低切(mPa·s)13.09±1.97 11.12±1.49* 12.26±1.86血浆黏度(mPa·s)1.95±0.25 1.75±0.14* 1.86±0.31纤维蛋白原(g/L)3.63±0.51 3.36±0.43 3.47±0.49红细胞比积/% 48.22±5.32 46.93±5.01 47.13±4.96甘油三酯(mmol/L)2.78±0.71 2.03±0.68* 2.57±0.72胆固醇(mmol/L)6.56±1.24 4.76±0.48*5.89±1.22

2.3不良反应研究期间对患者的肝功能、肾功能、血糖等指标进行监测,记录不良反应。对照组3例谷丙转氨酶升高,大于正常值2倍以上,1例肌痛合并心肌酶升高,给予停服辛伐他汀后好转。治疗组2例出现心慌,2例出现血压升高,给予控制后完成观察治疗。2组不良反应经卡方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易损斑块可以引起颈动脉血管狭窄、斑块破损栓子脱落,是慢性脑供血不足及急性脑梗死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物仍以他汀类药物为主,但其有效治疗剂量较大,服用时间较长,易出现肝功能损伤、肌肉疼痛无力等不良反应,使一些病人不能坚持治疗。最近研究发现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细胞凋亡、斑块所受的应力和血流剪切力、新生血管、血管重构等与斑块易损性关系密切。根据剪切力计算公式改变管腔内径或者血流速度即可改变剪切力,从而改变斑块局部低切力状态,可能达到稳定斑块的目的[1]。增强型体外反搏是一种无损伤机械辅助循环装置,主要原理是在心脏舒张期使包裹双下肢及臀部的气囊相继充气挤压,使血液反流至主动脉,提高主动脉舒张压增加心脏及脑血管血液的灌注,增加血液供应的量,临床上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疗效非常确切[2]。中山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猪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经36h~7周的体外反搏治疗结果发现,其动脉粥样硬化病理形态学改变减轻、主动脉斑块/内膜面积比显著下降,内皮层呈抗动脉粥样硬化表型特点[3]。通过表1可以看出,体外反搏治疗组治疗后软斑块消退、面积缩小等方面均好于治疗前及对照组,且治疗时间越长效果越好,表明体外反搏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有明显的稳定治疗作用。从表2可以得出,体外反搏亦能有效降低血黏度。总之,体外反搏的治疗作用可能与其能增加颈动脉血流量、降低血液黏稠度,进而提高颈动脉血流速度,改善易损斑块局部血流动力学紊乱有关。体外反搏治疗患者耐受性较好、不良反应较少,治疗期间2组不良反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目前增强型体外反搏技术临床已广泛应用,此技术比较安全成熟,操作简便、无痛苦、无不良反应,可反复长期应用。

[1]钱建东,于建刚,朱建琴 .阿托伐他汀钙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4):35-36.

[2]徐智章,张爱宏 .外周血管超声彩超血流成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03-105.

[3]王永生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探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15):33-34.

猜你喜欢
易损数目颈动脉
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易损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及CT的诊断价值分析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狭窄及其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
移火柴
基于深度学习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识别
超声评价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支架贴壁不良的价值
探究CT诊断冠状动脉易损斑块价值及危险因素
4类人别轻易按摩颈椎
更正声明
牧场里的马
冠状动脉易损斑块MSCTA影像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