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翠花
河南西平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西平 463900
笔者对我院3年来的768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03—2012-03 768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作为调查对象,经头颅CT或 MRI确诊,男459例,女309例;年龄31~89岁。缺血性脑卒中492例,出血性脑卒中276例。共发生医院感染62例,感染率8.07%,男38例,女24例,年龄40~89岁;缺血性脑卒中27例,出血性脑卒中35例。所有缺血性患者脑卒中的诊断均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2010年诊治指南[1]。
1.2 调查方法 采取回顾性调查,设计统一调查表格,内容包括诊断、感染日期、感染部位、病原菌、抗菌药物应用、药敏试验、危险因素、住院时间、基础性疾病等。对主管医师经系统培训后根据查阅出院病历进行逐项填写汇总分析。
1.3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依据卫生部2001年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率的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医院感染发生率 768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62例,感染率8.07%,医院感染77例次,例次发病率10.03%。
2.2 医院感染部位与构成比 医院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36例,占58.06%,其次泌尿道15例,占24.19%,医院感染部位分布见表1。
表1 医院感染部位分布构成比
2.3 医院感染病原菌 77例次医院感染病原菌送检94份,分离出病原菌59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1株,占18.64%,11株阳性菌中检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1株;革兰阴性菌41株,占69.49%;真菌7株,占11.86%。41株革兰阴性菌中检出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9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1株。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构成比见表2。
表2 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构成比
2.4 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对患者的年龄、住院时间≥20 d、抗菌药物预防应用、是否存在侵入性操作(静脉留置导管、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气管切开、导尿管插入、胃管插入)、意识障碍、基础性疾病等进行统计,有上述因素的患者感染率明显高于不存在危险因素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2例医院感染病例中37例病情加重延长住院时间,死亡9例,病死率14.51%,706例非医院感染患者中死亡26例,病死率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与感染率
3.1 急性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高 急性脑卒中患者常起病急、病情严重、住院时间长、抵抗力低下、多存在基础病、常使用抗菌药物、侵入性操作等,因此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2],医院感染是本病的常见并发症和死亡的主要诱因。本调查768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62例,感染率8.07%,高于本院同期监测3.56%感染率,也高于国家卫生部要求的二级医院感染发生率<8%。
3.2 急性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特点
3.2.1 呼吸道感染占首位:62例医院感染患者中,呼吸道感染36例,占58.06%,其中26例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呼吸道感染率高,与护理操作不当、吸痰无菌操作不严、咽部定植细菌下移等有关。其次是泌尿道感染15例,占24.19%,与患者意识障碍、尿失禁或尿潴留、留置导尿时间过长有关。
3.2.2 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病原菌监测显示,急性脑卒中医院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与文献[3]报道一致,革兰阴性菌以肠杆菌属检出最多,其中检出产β-内酰胺酶(ESBLs)多重耐药菌株9株,占21.95%,多重耐药菌感染是困扰临床治疗的严重问题。本组调查发现,医院感染病原菌真菌的感染不断增多,可能与长期使用抗菌药物、激素治疗和侵入性操作有关,其中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是主要的危险因素。因此,对长期应用广谱抗菌药物应注意预防与监测。
3.2.3 医院感染与危险因素呈正相关:①年龄>60岁的急性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升高,本组>60岁的患者医院感染率达10.04%,>75岁的医院感染率可达11.64%。老年患者生理防御功能和自身免疫能力随年龄增长而降低,易发生医院感染。②侵入性操作:患者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机械通气、留置导尿管等,各种侵入性诊疗措施直接破坏皮肤黏膜屏障,损坏机体防御系统,为病原菌的侵入提供了条件,增加了医院感染的机会[4]。③住院时间与医院感染:本调查显示,患者住院时间越长,医院感染发生率越高。住院时间≥20d患者比<20d患者的感染率显著增加,本文显示住院越长,感染几率越高,因医院是病原体聚集场所,人员流动性大,易造成空气、物体表面的污染,引起交叉感染。④意识障碍:意识障碍患者医院感染率高达11.44%,意识障碍可导致全身器官功能障碍,免疫功能下降,从而易受细菌入侵,尤其是意识不清时,咳嗽反射迟钝、吞咽功能障碍,分泌物不能充分排出,此外,由于颅内高压引起呕吐发生误吸比例较高[5],易导致吸入性肺炎。
3.2.4 发生医院感染住院时间延长、病死率高:发生医院感染延长了住院时间,例次感染机会增大,导致患者病死率增加。本组62例医院感染患者中,发生例次感染15例,死亡9例,病死率14.51%,高于非感染患者3.68%。
急性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越高,增加死亡的风险越大。应针对急性脑卒中医院感染的特点及危险因素,制定有效的控制方案和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对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实施重点监控,及早进行干预,对留置各种导管的患者,每天评估导管的必要性,尽量缩短导管留置时间;减少侵入性操作,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避免大量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过程中,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和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标准操作规程,加强重点环节的管理,从而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1]中华医学会神经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疗指南撰写组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疗指南2010[J].中国临床医生,2011,39(3):67-73.
[2]岳伟,张雅静,李效兰 .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学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14):3 059-3 060.
[3]马珉,阮水春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11):2 234-2 235.
[4]吕一欣,任南,吴安华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控制杂志,2008,7(1):29-31.
[5]葛桂珍 .脑卒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4):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