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春江,刘 微
(燕山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河北 秦皇岛 066004)
大学生是一个处于形成人生观和价值观关键阶段的特殊群体。在校期间,大学生身体迅速发展、生理日趋成熟,自我意识亦趋于成熟与稳定,这一切使青年学生对自己有了全新的认识、体验与控制,这一时期是大学生个体价值观形成与确定的关键期,也是其树立自信、培养健康生活方式与健全人格的重要时期。因此,针对大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展开研究,对深入了解他们的心理动态和状况,并据此帮助他们培养健康的心理、树立健全的人格,均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自我概念(self-concept)是个体对自身各个方面的全方位认识与评价,自提出以来一直受到国内外心理学界的广泛关注。在个体和自我概念中,身体自我最早形成,并影响人的整个生命历程,它涉及的范围较广,包括个体对自己的容貌、性格及身体能力等的看法,是整体自我概念中一个基础而重要的部分。随着自我概念从单一维度到多维的发展[1],Marsh等提出11个维度的身体自我概念,其中力量是一个非常显著而稳健的主要部分[2]。作为人体基本素质之一和人体运动能力基础的力量素质,表现了人体某部分肌肉在运动或者工作时克服阻力的能力[3]。良好的力量素质不仅是大学生优秀身体素质和健康程度的外显,而且有助于培养他们坚韧的意志,在青年学生的心理发展过程中起到不可忽视的推进作用。
自我效能是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Social Cognitive Theory)和 社 会 学 习 理 论(Social Learning Theory)的核心概念,体现了“个体在完成各种任务时表现出的自信程度”,这一特质对个体的思考能力、行为以及态度有直接影响[4]。以往研究结果显示,一般自我效能感能够较强地影响个体完成任务的质量[5-8]、工作态度、满意水平[9-10]、情绪和适应性等[11-13]。因此,大学生良好 的自我效能感,不但能够影响他们的学业水平,还能够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有助于他们在步入社会后有良好表现。
本研究试图探析大学生群体中体育锻炼对自我效能感的作用,并试图发现力量素质在体育锻炼对自我效能感作用中所发挥的影响。为通过体育锻炼增强青年学生力量素质,进而提高其自我效能感提供理论依据。
表1 被试描述性统计数据
本研究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在河北、辽宁和黑龙江等省的高校中收集数据。在事先征得校方和学生同意的基础上,研究助理以班级为单位请学生在教室现场填答并收回问卷。调查对象为全日制在校大学生,整个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实际回收有效问卷343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5.75%。被试的基本情况和部分人口统计变量的统计数据如表1所示。
1.2.1 力量量表
本研究采用的Marsh等(1994)[2]开发的身体自我描述问卷(PSDQ)中的力量分量表对被试的力量素质进行测量。杨剑(2002)将该量表译成中文,以往的实证研究表明该量表适于我国的青年学生[14]。量表包括6个项目,采用李克特6点记分。
1.2.2 自我效能感量表
相关领域的大部分学者普遍认同一般效能感是一个单维度概念,以往研究也表明自我效能感不易受文化因素的影响。因此本研究采用Schwarzer和张建新等人开发的中文版一般自我效能量表对样本施测,共10个项目,采用4点评分法评分[15]。
1.2.3 体育锻炼强度的测量
体育锻炼强度的测量应用由国际体力活动测量工作组(International Consensus Group on Physical Activity Measurement)开发的2005版国际体力活动问卷(International Physical Activity Questionnaire,IPAQ)。该问卷分长卷(包括职业、家务、往来交通、休闲活动和静坐5个部分)和短卷(7个问题)组成。其英文版在12个国家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较高。WHO正在向各国推荐这份问卷。考虑到问卷在我国文化情境下的适用性,选用了由台湾学者刘影梅翻译成中文的短版问卷[16]。本研究应用该量表测算被试每天的总能量消耗(MET),具体包括:平均每日、每周在剧烈运动、中等强度运动和行走中消耗的总能量当量(MET)。
为了检验力量量表和自我效能量表的效度和信度,首先使用SPSS16.0软件将两个量表的总共16个题项一并做探索性因子分析,共抽取2个特征值大于1的有效因子,每个题项都汇聚到其所属的因子上(力量和自我效能),且因子载荷都大于0.6(图1)。KMO值为0.903,方差解释量为54.123%。并通过了Bartlett’s球形检验(P<0.000),可以判断变量测量项目之间具有较好的汇聚有效性。然后对由16个测项构成的潜因子测度模型做进一步的信度和效度检验。首先计算由多个测项形成的各个潜变量的信度系数Cronbach’s Alpha值,结果显示所有潜变量的Alpha系数均明显高于0.70这一可接受的最小临界值(Alpha>0.870),这表明变量的测量具有较好的信度。测量效度的检验应用了基于AMOS16.0软件的验证性因子分析,拟合指标如表2所示,各项拟合指数均优于推荐值[17-18],表明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优度。因子分析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各个测项在其所测量的潜变量上的因子载荷系数均在统计上较显著(t>8.586),充分显示了较强的内敛效度。
图1 力量素质和自我效能感的结构及项目因子载荷
表2 各结构方程模型拟合指标
表3 变量测量的信度和效度检验结果
根据概念框架,构建路径模型同步检验框架中对应的关系路径,构建体育锻炼对力量素质和自我效能的直接作用模型(模型1),检验体育锻炼到力量素质的路径系数,以及到自我效能的路径系数;构建力量素质对自我效能的作用模型(模型2),检验力量素质到自我效能的路径系数;构建力量素质的中介效应模型(模型3),检验力量素质在个体体育锻炼与一般自我效能之间的中介作用,其中包括体育锻炼到力量素质的路径系数,力量素质到自我效能的路径系数,体育锻炼到自我效能的路径系数。
研究结果如表4所示,体育锻炼对力量素质和自我效能的关系建构具有正效应,γ12=0.22(P<0.001),γ13=0.15(P<0.01),表明通过体育锻炼能够增强青年学生的力量素质和自我效能感。模型1的数据拟合指数详见表2。力量素质对自我效能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路径系数是γ23=0.39(P<0.001),即青年学生力量素质的提高能提升他们的自我效能认知。模型2的数据拟合指数详见表2。
参照Baron和Kenny的观点,中介作用应符合3个条件:其一,自变量应对因变量有显著影响;其二,自变量对中介变量具有显著影响;其三,将中介变量引入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回归模型中,中介变量预测效果显著的同时,自变量的预测作用会显著下降(部分中介),甚至消失(完全中介)[19]。此前的模型1和模型2已经证明了前两个条件。在模型3中,体育锻炼对自我效能的直接作用明显减少,γ′13=0.08,且未达到显著水平。说明在体育锻炼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中,力量素质起到了完全中介作用。模型3的数据拟合指数详见表2,图2显示了模型3中的路径系数。
表4 设定模型评价指标和假设检验结果
图2 力量素质的中介作用
体育锻炼能增强个人的体魄是普遍认同的常识,而体育锻炼是如何影响个体的自我身体意识,并进而影响到个体的心理健康的,则是一个让研究者和大众都感兴趣的难题[20]。以往文献虽有体育锻炼与个体身体自我相关性的研究,然而多局限于表层,缺乏对体育锻炼如何影响个体自我问题的回答。本研究在此方面填补了认识空白,并着眼于力量素质在这一作用路径中的反应机理。研究表明,体育锻炼能够促进培养大学生的力量素质,即大学生群体日常体育锻炼越多,他们越是认为自己的力量水平较高。总而言之,通过加强学生体育锻炼的强度和培养日常锻炼的良好习惯能够提升他们对自己身体力量的认可。
从数据分析结果可见,力量素质传递了体育锻炼对个体自我效能感的作用。对大学生个体来说,日常的身体锻炼能够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培养坚定的个人意志及对自己身体的信心,而自我效能感所表达的正是个体对完成任务的相信程度。通常和个体对身体功能和控制能力的信念有关,因此高身体自我效能感的个体在完成任务时往往表现出很强的信心[21]。本研究通过能量消耗当量来计算体育锻炼的水平,研究结果显示体育锻炼能促进力量素质的提高,并通过力量提高个体自我效能感。
班杜拉认为,四种经验会提升个体的自我效能感:①之前的成功经验;②模仿和替代;③语言和社会劝导;④生理和情绪状态。对个体力量自我效能的影响,表现在成功的经验和生理与情绪状态两个方面。一方面,随着力量的提高,个体完成特定身体活动的能力提升,进而将这种信心推广到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其他方面,通过提高目标的难度、增强自我能力的肯定和扩展自我认为有效能的领域,从而达到一般自我效能整体水平的提升。以往的经验是构成自我效能的主要来源。它为个体评价和形成自己的信心提供了历史信息。具有较高力量素质的学生,以往完成依赖力量的任务时成功率较高,丰富了成功的经历。他们能凭借自己的力量优质地完成较困难的活动和挑战,逐渐形成了积极的自我效能感。这种自信心,成为他们今后面对其他任务时的前进动力,即使遇到挫折也能保持较佳的心态[22]。另一方面,体验和感觉自己很健康的学生能够提高完成困难任务的预期。人的生理和心理体验会直接影响他们对自我效能的判断,时常感到疲惫和痛苦,会降低他们做事的信心,而较好的力量意识不仅能提高个体对完成某些体能要求高的劳动任务的信心,而且能通过培养坚毅的意志,提高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各种任务的胜任感,从而提高整体信心。
[1]曾向,黄希庭.国外关于身体自我的研究[J].心理学动态,2001(9):141-146.
[2]Marsh H W,Redmayne R S.A multidimensional physical self-concept and its relation to multiple components of physical fitness [J].Journal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1994(16):45-55.
[3]郑桂海,李华.试谈短跑运动员的专项力量训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30(11):669-670.
[4]Bandura A.Social foundations of thought and action:A social-cognitive view[M].Englewood Cliff:Prentice-Hall,1986.
[5]Stajkovic A D,Luthans F.Self-efficacy and Work-related Performance:A Meta-analysis [J].Psychological Bulletin,1998,124(2):240-261.
[6]Judge T A,Bono J E.Relationship of Core Self-evaluations Traits:Self-esteem,Generalized Self-efficacy,Locus of Control,and Emotional Stability with Job Satisfaction and Job Performance:A Meta-analysis[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2001,86(1):80-92.
[7]Bassam H.Effectiveness of Computer Training:The Role of Multilevel Computer Self-efficacy [J].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and End User Computing,2006,18(1):50-68.
[8]Lu C Q,Siu O L,Cooper C L.Managers’occupational Stress in China:the Role of Self-efficacy[J].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05,38(3):569-578.
[9]张鼎昆,方俐洛,凌文辁.自我效能感的理论及研究现状[J].心理学动态,1999,7(1):39-44.
[10]陆昌勤,凌文辁,方俐洛.管理自我效能感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关系[J].心理学报,2004,36(5):586-592.
[11]姚凯.自我效能感研究综述——组织行为学发展的新趋势[J].管理学报,2008(3):463-468.
[12]赵青,许百华.自我效能感作为工作压力调节变量的研究综述[J].人类工效学,2006(4):64-66.
[13]冯冬冬,陆昌勤,萧爱铃.工作不安全感与幸福感、绩效的关系:自我效能感的作用[J].心理学报,2008(4):448-455.
[14]杨剑.身体自我描述问卷(PSDQ)的介绍与修订[J].山东体育科技,2002(1):83-86.
[15]Schwarzer R,Babler J,Kwiatek P,et al.The assess-ment of optimistic self-beliefs:Comparison of the German,Spanish,and Chinese version of the 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 [J].Applied Psychology:An International Review,1997,46(1):69-88.
[16]Liou Y M,Jwo C J,Yao K G,et al.Selection of Appropriate Chinese Terms to Represent Intensity and Types of Physical Activity Terms for Use in the Taiwan Version of IPAQ [J].The Journal of Nursing Research,2008,16(4):252-263.
[17]黄芳铭.结构方程模式理论与应用[M].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05.
[18]侯杰泰,温忠磷,成子娟.结构方程模型及其应用[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19]Baron R M,Kenny D A.The moderator-mediator variable distinction in social psychological research:Conceptual,strategic,and statistical considerations[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6,51(6):1173-1182.
[20]马春林,赵学森.体育运动与生活质量关系研究进展与趋势[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1,25(1):86-88.
[21] Wood R E,Bandura A.Social Cognitive Theory of Organizational Management [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89,14(3):361-384.
[22]殷海涛,郭滨.运动干预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实验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2,26(3):8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