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波
摘要 教育转型是目前教育界普遍关注的焦点。教育转型从结构上看是活动结构、系统结构以及运行结构的转变,而实际上涉及了人才培养的目标、过程和评价等各个方面。促使教育转型的关键原因是世界各国文化的冲突、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现在转型的关键已经不再集中在课堂教学、教师素养、管理制度等方面,转而集中体现在教育理念的转型、教育模式的转型。教育转型要解决办学模式由“教育行政首长办学”向“教育家自主办学”转型、人才培养模式由“学校主体模式”向“社会需求模式”转型、教育评价模式由“行政督导模式”向“需求导向模式”转型。
关键词 教育转型;人才培养;文化差异;经济发展
1 教育转型的内涵
教育转型,是指教育的结构形态、运转模型和理念的根本性转变过程以及教育转型主体的状态及其与客观环境的适应程度。教育转型是主动求新求变的过程,是一个创新的过程。
1.1教育结构形态是活动结构、系统结构以及运行结构的综合。
(1)教育活动的结构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与教育的形式(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和内容(教学内容、教育材料)等。教育者通过自己的活动实施一定的教育影响,促进受教育者身心发展。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设计者,也是教育目标、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的实施者。其基本特征是具有主导性和社会代表性。受教育者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教育个体)。作为教育对象是在教育者的影响和指导下获得发展的。
(2)教育系统的结构是指教育不仅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又作为各个教育分系统组合,与其它社会系统的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共同促进社会的发展。教育系统的结构具有多层次性和多方面性,包括教育层次结构、教育类型结构、办学形式结构和教育管理体制结构。
(3)教育运行结构的是教育者借助教育手段,为达到一定目的所采用的作用于受教育者的教育实践活动的实施手段和方法。
1.2教育运转模型是在教育系统结构的基础上,按照教育规律驱动教育过程,达成教育与社会其他系统之间的匹配。
程序化运转模式是现代工业社会基本特征。工业社会注重理性,崇尚标准化,强调秩序和规范,并致力于统一的同质化发展。工业社会的竞争是标准的竞争,工业社会的垄断有规则的垄断,工业社会的生活是程序化的生活。在价值观念高度一致的前提下,人原则性强、严守纪律、遵守规则、尊重权威、服从标准、重视程序、严谨细致。这些都被教育的程序化运转模式所继承。程序化运转模式很大程度上就是通过“管理”、“监督”,达成教育与社会其他系统之间的匹配。
人本化运转模式是根据人本化管理的基本原则,围绕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两者之间的互动,重点把握好教育过程的关键点,促使教育系统的良性运转。人本化运转模式注重的是个体学习的效率,是为个体达成社会需求标准而实施的质量管理。人本化运转模式很大程度上就是“引导”、“感化”,达成教育与社会其他系统之间的匹配。
1.3教育理念是建立在教育规律的基础之上的追求教育理想的模型。教育理念是教育主体在教学实践及教育思维活动中形成的对“教育应然”的理性认识和主观要求。
今天的社会已经由重视科学技术为主发展到以人为本的时代,现代教育强调以人为本,把重视人、理解人、尊重人、爱护人、提升和发展人的精神贯注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全方位,更贯注人的现实需要和未来发展,注重开发和挖掘人自身的禀赋和潜能,重视人自身的价值及其实现,并致力于培养人的自尊、自信、自爱、自立、自强意识,不断提升人们的精神文化品味和生活质量,进而不断提高人的生存和发展能力,人自身的发展与完善。人本思维下的理想模型大致分为三类:一是培养目标的理念,如全面发展的理念、素质教育的理念;二是在培养过程的理念,如创造性理念、主体性理念、特征化理念;三是教育评价的理念,如开放性、多样化、生态化理念和系统化理念等。
教育转型的内涵就是按照现实社会转型的目标而实施的针对教育的结构形态、运转模型和理念的转型。
2 教育转型的依据
诱发教育转型的具体因素很多,但关键是要通过教育转型解决三个问题,即世界各国文化的冲突、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2.1世界各国文化的冲突: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文化,有不同的价值目标和价值取向。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的人们往往以自己的文化作为评价标准,由此造成各种文化在传播、接触的过程中产生了竞争、对抗,甚至企图消灭对方的状况,这就形成了“文化冲突”。
尽管各国有不同的政治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但人类的基本价值观还是非常接近甚至是趋同,比如自由、平等、民主、法治、崇尚科学等。只不过是在具体表现形式和实现方法上间存在着差异而已。各国都有与对方交往、沟通的意愿,而不是盲目排斥对方。这种交往和沟通大大有助于对各国共同利益的认知,并较客观地审视对方的利益分歧。
2.2中国经济发展:中国经济的增长模式,大致有两种说法,一说为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一说为投资拉动型增长模式,若把这两种说法合起来,应该可以反映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特征。中国今后或将面临的经济发展陷阱,恰恰是过去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两大动力,即出口和投资。出口导向型模式的形成,是基于人力资本低廉的优势及大国对于产业转移的承接能力;而中国经济能够保持高增长,又主要基于由地方政府主导的投资推动。但这两种助推中国经济增长的模式的负面效应已日渐显现,甚至正在形成危机的雏形。
为此中国将面临者经济转型的严峻课题。一是,调整产业结构。在农业方面,从农业大国变成农业强国。在工业方面,转变现有的以做外贸出口代工为主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而不断自主创新,升级成技术密集型产业,有越来越多的自主品牌!改变“世界工厂”的角色!由“中国制造”变为“中国创造”。二是,发展新兴产业,增加国内消费市场,不再依赖外销,因为外销越多,外汇储备也越多,美元压制人民币升值,导致外汇相对贬值,我们收来越多外币,将来贬值的也越多。三是,自给自足,扩大就业,增设就业岗位,完善公共福利保险、医疗卫生体系。
改善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关键,依然是要依靠教育,依靠教育转型。
2.3社会的稳定:和谐的社会自然是一个稳定的、有秩序的社会。社会的稳定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社会的不平等和不公正是造成一个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原因。要通过一定的方式和策略来实现社会的相对平等、公平与公正,达到社会的稳定,从而在前提上保证我们所要构建的和谐社会。
确保社会的稳定,政局稳定是核心、是关键,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是坚实的物质基础,社会管理正常有序运行和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是前提。要通过转变传统的社会治理模式,走依法办事的道路。
稳定不仅是发展的推进剂,更是达成社会共识的核心要素。虽然在社会转型期出现的社会矛盾增多现象,是发展中国家在前进途中不可避免的一种常态,但是,搞清楚用什么方法去有效维护社会稳定,将是实现社会和谐与进步的关键。
这些要依靠教育的转型实现,从教育人手倡导平等的任何人的环境。
3 如何实现教育转型
教育转型不仅有内涵问题,还要把握依据与条件。教育转型要牢牢地和文化转型、经济转型、社会转型匹配,将文化转型、经济转型、社会转型作为教育转型的依据,形成有序、协调、和谐的转型。
目前教育界正在逐步实施三项转型,而实施效果并不理想。①教育形式的转型。在人本主义思想的影响下,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但由于在教育内容未能与文化转型相衔接,教育性形式的转型处于无的放矢的境地。②教育系统结构的转型。教育层次、类型结构在普及高等教育思潮的作用下,仍以满足学生升学的要求,未能与经济转型相衔接,单纯关注学历教育,形成毕业生成批量的失业。③教育运行结构的转型。在教育实践活动的实施手段与方法等方面,各类各级学校都在前赴后继地改革,但是鉴于教育系统与社会系统的严重脱节,未能与社会转型相衔接,所谓教育实践的效果评价也必定牵强附会。
此外教育界在理念上未能及时处理好三个矛盾。①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与学生个性化要求之间的矛盾。单个学生具有个性化特征,但社会对人才的整体需求确实具有完整性,因此个性化特征与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之间矛盾是必然存在的。②素质教育的能力目标与主张完整的创造力教育之间的矛盾。学生的能力是在其先天条件与后天作用下逐渐养成的,素质教育的能力培养目标对不同的学生是有所差异的,而主张完整的创造力教育对单个学生而言是不切实的。③人才培养主体性原则与人才培养的系统性过程之间的矛盾。人才培养主体性原则强调学生中心,而人才培养的系统性强调大教育工程的社会网络,强调学习化社会对教育的要求,即人才培养的社会化需求。学生中心与社会需求在现实社会中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依据以上的分析,教育转型应该突显:
3.1教育理念的转型:教育的理念的转型,即按照经济转型的方向,确立社会需求导向的教育目标;按照文化转型的方向,确立人本素养的培养内容;按照社会转型的特征,确立学生中心的教学过程。
社会需求是不以学生的个体意思转移的,是作为社会人的学生个体必须学习的。社会需求的内容是在政府部门协调下,实体需求方与教育专家们共同探讨个结果,是不会因为学生的个人兴趣、特长以及学习基础、阅历等变化,是所有学生必须学习的内容。现在相当多的教育改革,使社会需求在教育中失去必要的地位,造成“人才过剩”。人本素养是基于个体的社会修养,包括个体的道德品质、外表形象、知识水平与能力等各个方面。在知识经济的今天,人的素养的含意大为扩展,还包括思想政治素养、文化素养、业务素养、身心素养等各个方面。人本素养是提升学生幸福指数的关键。学生中心不是针对社会需求的获取和个体的基本素养养成而言的,学生中心提倡在教学过程中反对采用填鸭式、灌输式教学,主张解放学生的思维,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作用,提倡“做中学”。
由于社会需求、人本素养都是强制学生必须学习、必须具备的内容,和“学生中心”或多或少不相融,某些“教育家”为应对潮流、独领风骚,所以一讲到素质教育,就是学生中心,就是学生本位。什么社会需求,什么人本素养都被抛在脑后。
3.2教育模式的转型:教育模式的转型包括学校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教育评价模式,实现教育家自主办学,教师开放教学,学生合作研修,体现人的社会意思与价值。
(1)办学模式由“教育行政首长办学”向“教育家自主办学”转型:创导“教育家自主办学”的最大难度在于作为教育家的校长的遴选。在现在的办学体制下,校长作为政府的官员,其主要工作是对政府行政部门负责,而非对教育负责。校长可以没有办学主张,没有办学思想,没有办学理念,但在政府看来必须是可以驾驭的坚定执行者。于是校长们习惯于事务工作,善于应付政府的权威,少有时间思考学校的发展、人才的培养、对发挥学校的教育功能进行战略性的深入思考和有效创新,更不会有独到的富有创新特色的办学实践。
真正的教育家不单纯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杰出人士,更是具有实践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理念的教育者。教育家是在教育实践中逐步锻炼起来的在行业中作出成绩有影响的成就者,其教育思想及著作能为学子和后来人指路架桥。现在的校长不是在教育实践中锻炼成长的,而是在行政考核中提拔的;现在的教育家不是在教育实践中被社会认可的,而是在行政考核中被认定的。政府部门可以“武断”地认定一个人是否具有实践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理念,“武断”地认定一个人是否在行业中作出的成绩是有影响力的,甚至可以“武断”地认定一个人的教育思想及著作对学子和后来人具有引领作用。说你是“教育家”就是“教育家”,不是也是;说你不是“教育家”就不是“教育家”,是也不是。
(2)人才培养模式由“学校主体模式”向“社会需求模式”转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以及实现这些培养目标和达成这些规格的方法或手段。概括地讲,人才的培养目标就是社会的需求,人才培养规格就是社会需求的逻辑化表述,而实现的方法或手段就是通过“学生中心”的教学过程。
严格地讲,“学生中心”是教学的模式而非“人才规格”,在教育中必须分清教学模式的“学生中心”和社会需求的“人才规格”。“人才规格”要求是客观的,是教学工作中强制性的必须贯彻的目标。“学生中心”的教学模式必须是贯彻实施“人才规格”要求的方法或手段。在现实教育工作中,往往模糊了“学生中心”和“人才规格”的关系,以至于在教学中出现“大量”的无效“游戏”活动,这些“游戏”活动与“人才规格”没有切实的关联,这种“游戏”活动并不是教育实践和实践教育的一部分,只有一种“作秀”而已。
社会需求的人才模式,首先不能在教育内部制定“人才规格”。14岁之前的儿童教育的“人才规格”是依据学生行为发展的规律,由儿童心理学家、社会工作者与教育界人士共同参与制定的。在此基础上形成行为体系课程,运用“学生中心”的教学。14至18岁青少年教育的“人才规格”是依据学生行为发展的规律和社会基本的需求规格,由心理学家、社会工作者、各经济实体人士与教育界人士共同参与制定的。在此基础上形成由行为体系课程向能力框架转化的课程,并同样运用“学生中心”的教学。18岁之后的成人教育,则必须严格按照政府教育与经济主管部门、各经济实体人士与教育界人士共同参与制定的“人才规格”,形成能力或技能体系的课程,使用学习领域或任务导向的教学。
人才培养模式由“学校主体模式”向“社会需求模式”转型的关键是社会工作者或各经济实体参与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只有这样打破教育内部自我设定人才培养的现状,才能彻底扭转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现象、扭转学非所用导致的厌学现象、扭转大学生“失业”的现象。
(3)教育评价模式由“行政督导模式”向“需求导向模式”转型:以社会需要为质量内涵建设的基础。面向社会,适应需求,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学校-社会”合作为主要途径,不断进行教育评价模式的创新。针对需求,制定教育质量保证的体系框架,达成明确的人才培养的目标,宽广的人才培养途径和人才培养的合作方式。
目前“行政督导模式”的教育评价模式成为制约教育发展的又一大弊端。“行政督导模式”的目标被限定在协助管理、协助考核、完善制度、提出建议,也就是讲“行政督导模式”就是为了政府管理,而不是学校发展。教育评价的“需求导向模式”是通过教育评价模式的转型鼓励学校创造性发展,办出学校特色,学校个性;突出学校文化背景创造品牌;突出学生特长创造品牌。在创品牌的过程中,稳步提高教育质量。
教育评价模式的转型应从评价到引导、从监督到促进,明确评估的服务定位,凸现发现特点、亮点、明确发展重点、难点,为学校发展创设条件,为教育质量的提高构建支撑点。
教育不论从结构形态、运转模型还是理念的角度来看,现在转型的关键已经不再集中在课堂教学、教师素养、管理制度等方面。办学模式由“教育行政首长办学”向“教育家自主办学”转型、人才培养模式由“学校主体模式”向“社会需求模式”转型、教育评价模式由“行政督导模式”向“需求导向模式”转型成为教育转型的关键。
参考文献
[1]王吉发,马志杰,《转型——中小企业发展的路径》[J],经营与管理,2010,9
[2]陈学军,《形式与实质:如何理解学校组织结构》[J],教育学术月刊,2011,9
[3]王鸿江,《浅谈高校教学管理中的人本化问题》[J],商情·科学教育家,2008,2
[4]潘维,《中国问题:核心价值观的迷失》[J],领导者,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