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广建
摘要 教学设计是教师依据课程标准,整合教材各种资源,立足学情、教情而设计的,是实现三维目标的教学思路,一方面告教师“教什么”,另一面告诉学生“怎样学”。本文尝试从理念指导、主题活动、组织教学、课后反思等方面探讨教学设计的个性化,让每堂课都是新的。
关键词 教学设计;主体;活动;主线;反思
在与联镇的“一帮一”的教研活动上,我校老师上的公开课《培养守法精神》,受到了听课老师的好评——教学设计很有个性、形式新颖、效果良好。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要学好思品课,就应使学生热爱思品课,对思品课感兴趣。作为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性,注意教学设计的个性化,因材施教,让每堂课都是新的。我的体会是:
1 有识有方,生动活泼,让教学设计“活”起来
“有识”,就是教师必须解放思想,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教学过程中要面向全体学生,把关注每位学生的发展作为根本,倡导探究性学习和注重与生活的联系。“有方”,就是說指教学的生动活泼离不开方法和技巧。教师应是“兴风作浪”,使学生思维“沸腾”的能手。面对平淡的教学内容,他应会挖掘,会联想,会设疑,使教学一波三折。可以說,设计问题,制造悬念,使教学在矛盾的揭示、展开和解决中进行,是使教学生动活泼的主要方法。本节课由“网吧纵火案”开始导入,引发学生思考守法精神培养的重要性;在讲述守法精神的三个基本要求时设置了多个活动:(1)法律知识大比拼:每人每次說一部法律名称或法律规定;(2)火眼金睛:对法律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后,还要按法律的要求去做;(3)明辨是非:判断下列漫画中的行为哪些是合法的,哪些是违法的?并简要說明理由;(4)我思我行:让学生反思自己所說所行,有哪些是不良行为,甚至是违法行为?打算在今后的生活中如何按法律的要求去做?(5)请你点评:“面对敲诈,你该怎么办”的讨论;(6)案例分析:《见义勇为女学生以智取胜恶歹徒》的启示?教师以学生为主体,以生活逻辑为线索整合教材内容,更加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学生围绕本课主题探究,十分踊跃,增强了亲和力和感染力,因此,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也较好。
教学过程生动活泼,除了要善于“激疑”之外,还要善于创造轻松的教学气氛,善于使信息的流动充满课堂空间。因此,上课的形式要多样,课内外相结合。讲授课、讨论课、练习课需要交替进行,讲授课的方式应时时翻新,有时以逻辑分析见长,有时以事例铺陈为主,或小品表演,或高歌一曲,不拘一格。出小报、写小论文、开小记者招待会、外出参观、社会调查、社会服务、开办专题讲座、举行知识竞赛、组织兴趣小组等形式也可采用。本节课有知识比赛、漫画赏析、小型辩论、学生的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情景体验、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等多样形式,节奏恰到好处,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成了课堂的高效。
2 “一线二点三留空”,让教学设计“畅”起来
2.1准确理清教学主线:“教学主线”是指,在吃透教材和了解学生情况的基础上,按照思维规律的要求,明确每一节课的教学逻辑线索,做到教学内容安排先后有序,布局合理,脉络清楚。
长期以来,我们的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一直存在“三缺”问题。一是“缺人”
——学生主体的严重缺失,教学设计不见“人”;二是“缺氧”——教学离学生生活太远,导致教学设计处于简单重复的状态,设计的内容不能走进学生的内心,设计形式化;三是“缺水”——教师只关注“教”,不研究“学”,没有充分利用课堂生成的资源为教学设计注入新鲜的活水。这样的教学不能感动学生,只入耳,不入心,即使明白了道理,也不会自觉遵守。
本节课,教学目标是要理解法律的基本精神,认识并自觉遵守法律,按法律的要求办事,在法律范围内活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围绕着这一目标,设置了一条教学主线:“培养守法精神要知法、守法、用法。”所谓“知法”就是要学法懂法,了解法律的基本要求,理解法律的基本精神;所谓“守法”就是自觉守法,按法律的要求办事,在法律的范围内活动;所谓“用法”就是自觉维护法律尊严,敢于并善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围绕着这一主线,按照“知-守-用”的思路,引导学生开展合作探究活动。在讲授“知法”时,采用了“說法律名称或法律规定”的比赛,让学生明白“我们都是公民,都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受法律保护;也要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接受法律的约束,因此,我们要珍视自身的公民身份。”这用在讲授“守法”时,采用了“查处的多宗研究生考试、执业医师考试作弊案,网上购买个人隐私资料、恶意开办银行卡网上兜售的系列诈骗案”,让学生进一步明白:对法律知识都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其之所以会犯罪,关键原因不在于懂不懂法律的要求,而是在现实生活中没有按法律的要求去做。提醒学生要注意防患于未然,自觉纠正不良行为,避免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在讲授“用法”时,开展一场“面对敲诈,你该怎么办”的讨论,点评:①赶快掏钱给他们,几块钱而已,免得挨打;②先把钱给他们,然后找人打他们一顿,把钱要回来③先设法稳住他们,然后找机会报警。通过这一环节,明白了要自觉维护法律尊严,要运用自己的智慧,采用灵活的方法沉着应对,敢于开善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这样的教学主线,教学思路清晰,符合学生的实际和一般的认知规律,学生的知情意行,自然在教学的稳步推进中水到渠成了。
2.2突破几个关节点:每节课都需要确定几个下功夫的“关节点”。关节点主要从启发学生思维的角度来确定,包括重点、难点、考点、疑点、易错易混点、“趣点”、“转折点”、盲点等。这几个关节点也就是上课的几个高潮,要围绕启发学生思维这个中心,考虑问题如何提出,如何展开如何解决,还要考虑学生将会有何反应,对这些反应教师应如何处理。本节课由“网吧恶意纵火案”开始导入,引发学生思索守法精神的重要性,带领学生以良好的状态进入学习。对于本课中的教学重点,教学中教师用漫画(用自来水做假酒等)和知识链接(防微杜渐,避免违法犯罪的发生),培养学生的守法精神和意识,使学生能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学法、守法、维护法律的尊严。在教学难点上,教学中教师根据“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的古训,让学生反思自己所說所行,有哪些是不良行为,甚至是违法行为,說明打算在今后的生活中如何按法律的要求去做?(可根据具体情况加以說明);讨论“面对敲诈,你该怎么办”;思考《见义勇为女学生以智取胜恶歹徒》的启示?最后用知识链接让学生学以致用,设想当遇到侵害时,会怎么做?教育学生把法律的外在要求转化为自身的自觉行为;培养学生做守法公民的意识。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并非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相反,它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具有足够的机智和丰富的知识,能巧妙地化弊为利,因势利导,指导学生积极地面对学习和生活。
2.3要留空:“留空”有两层含义:一是教师的“思维空”。除了“一线二点”需做到心中有数之外,其余的课前不考虑,而留待上课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即时发挥。这对搞活教学,充分发挥发挥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很大意义。因为教师只需将一线两点烂熟于心,不必背教案,上课也可不翻教案,主要精力完全用在观察学生,与学生作思想感情交流,充分利用课堂生成的资源为教学设计注入新鲜的活水,随时启发学生思维。这样的课不仅活,而且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得到某种意想不到的富有创造性的新意。如果相反,课堂上没有发挥余地,教学何活之有,何新之有?二是教学设计书写留空白。书面教案除了清晰写明“一线”和重点写明“两点”外,留出空白,留待课后将不断获得的新意(如学生提出的新问题和好的思维方法、适合学生的好教法好学法等)补充上去。这样的教学设计首先要求教师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深厚的专业理论基础、较广博的知识面。否则,难以想通“一线”、想透“二点”,更难以在课堂上,在与学生的问答中,应付自如,游刃有余,进行即时发挥。
上述案例中,我发现老师在教学设计中有多处的留白,比如:列图表中的法律名称,法律规定的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空白);当你与别人发生纠纷时,你认为应如何处理才好(略);当你遇到侵害时,你会怎样做?请简要說明理由(略)等。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用眼睛去观察社会,用心灵去感受内心的世界,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究社会和人生。
3 不断反思的习惯,让教学设计“醒”起来
要让堂课都是新的,离不开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反思,关注二次备课。这样做的目的:一是针对所教班级学习情况对教学设计进行修订,达到教学设计的最优化;二是将自己具体的教学思路和方法,特别是具体的操作层面上的方法、技巧写入教案,将教和学真正一体化。重点研究知识点如何攻破?环节如何过渡?情景如何创设?反思每堂课的目标是否清楚准确,活动安排是否适当,问题的设置是否新颖,充满悬念或相互冲突;学生的参与度是否做到留有余地,与学生的对话是否预留较充足的时间;是否有足够的时间保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是否备好了典型练习和经典例子,是否给了学生个性展示的机会等。
“每堂课都是新的”,我们才能充满希望和期待,以新的姿态去迎接每一堂课的到来;“每堂课都是新的”,我们才能把每节课上出新意,上出亮点,上成精品;“每堂课都是新的”,我们才能自觉地扩展,不断地刷新,让课堂充满魅力。
参考文献
[1]顾润生,感悟思想品德课程的价值,《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0年第七期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宋运来,影响教师一生的100个好习惯[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3]《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4]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