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暖 程雪霞
摘 要:本文对我国近期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进行了梳理并剖析如下:1.“双师型”教师的内涵界定逐渐清晰,但呈现多样性,其认定标准有待进一步细化;2. 理论性研究偏多,实证性研究偏少,而且研究方法趋同,调查对象过于笼统;3. 对国外先进职业教育理念的研究基本是原材料的复述和移植,缺乏具体、深入的分析。
关键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3)08-0119-4 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3.03.031
自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提出至今,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与之相关的研究成果颇多。为更清晰地了解我国“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的总体情况,本文作者以关键字“双师”在中国知网上进行详尽搜索,共收集文献4,280篇。对检索文献进行二次筛选与归类后,相关文献共4021篇,其中博士论文8篇、硕士论文254篇、期刊论文3759篇。在梳理以上相关期刊文献的基础上,笔者从以下几方面对其进行剖析,以期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进一步研究有所启发。
1 .“双师型”教师的内涵界定逐渐清晰,但呈现多样性,其认定标准有待进一步细化
1 . 1“双师型”教师的内涵界定
自“双师型”教师这个说法提出之后,学者们对其内涵和外延进行了不懈的探讨,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比如,刘训良(1994)提倡“双职称”说;冯德纯等(2002)认为“‘双师型教师是持有‘双证并具备相应素质和能力的专业教师,支持“双证书”说;吴诗芬(1994)认为,“双师型”教师具备两方面的能力,即“双能力”说;姚贵平(2002)认为,“双证”,是“双师型”教师的形式或外延,而“双能”是“双师型”教师的内容或内涵,提倡“双证+双能”说等。
目前,经过有关部门和学者十几年的探索和讨论,“双师型”教师的内涵由最初被提出时的模糊雏形,逐渐变得清晰。比如,付云(2009)以政策为线索,梳理了“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发展的四个阶段:(1)概念的提出;(2)内涵的初步发展期;(3)评价标准的明确期;(4)趋于成熟期。另外,周明星(2005),黄亚妮(2006)等把学者们对“双师型”教师的不同看法和表述综合起来,归纳为以下六种:(1)“双证”说;(2)“双能(双素质)”说;(3)“叠加”说;(4)“双职称”说;(5)“双层次”说;(6)“特定”说。
1 . 2“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标准
鉴于对“双师型”内涵理解的差异,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有关教育主管部门、高职院校及相关管理人员等提出了不尽相同的认定标准。周明星(2005)、黄亚妮(2006)、刘韵琴(2010)等学者认为目前主要有三种认定“双师型”教师内涵的标准,即行政标准、学者标准和院校标准。
从以上对“双师型”教师的内涵界定及认定标准的研究来看,尽管“双师型”教师的内涵界定由模糊逐渐清晰,但呈现出多维性的特点,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部分高职院校的相关管理人员在实施“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无所适从。另外,周明星等(2005)认为,概念界定的不统一是导致认定标准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总之,笔者认为以上的三种认定标准彰显了相关教育部门和学者们的研究成果,但缺乏显性的量化标准和灵活程度,没有区分专业或领域进行具体界定,即认证范围过于笼统,不利于实践中的具体操作,这极大地影响了高职教师对自己的正确定位,从而阻碍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进程。因此,“双师型”教师的内涵研究和认定标准并非可以止步,而是有待于有关部门和学者进一步探讨,细化具体的规则,最终制订出显性的易操作的统一的认证标准,从而让高职院校的教师和相关管理人员明确“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方向。
2 . 理论性研究偏多,实证性研究偏少,而且研究方法趋同,调查对象过于笼统,缺乏针对具体专业的调查研究
理论能够指导实践,但必须运用到实践中加以检验。为更好地剖析我国近期对“双师型”教师及其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笔者把在中国知网上以“双师”关键字搜集到的相关文献3759篇,筛选为理论性研究和实证性研究两大类:理论性的研究共3672篇,实证性的研究共87篇。从整理的数据来看,理论性的文献研究远大于实践性的调查研究。理论性的文献研究大多聚焦在“双师型”教师的内涵辨析及“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理论探讨,如王祚昌的《关于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2008)等。另外,还有大量的学者就目前高职院校存在的问题,从别人的调查结果或者相关政策出发,从宏观角度提出了很多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措施。比如,叶小明(2006)的《广东省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等。纵览这些研究,笔者发现这类研究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出的发展策略或途径过于笼统,而且大多数研究者未对其提出的策略实效作进一步的调查反馈研究。例如,很多学者在分析目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时都提到一个共同的问题,即青年教师的“双师”素质不足,实践教学能力整体上有待提高。但是,极少有学者研究如何尽快提高青年教师的职教能力,提高其在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所占的比例,从而使青年教师切实担当起未来高职教育的重任。通过整理文献,令人欣慰的是,笔者发现有少数学者已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探索,为“双师型”建设队伍建设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例如马彦纯和苏炜(2011)以江苏省内22所高职院校的旅游类专业青年教师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并做了分析,提出了针对高职院校旅游类专业“双师型”青年教师的培养途径。
此外,通过梳理所搜集的87篇实证性文献,笔者发现这些研究大多是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渠道,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分析“双师型”教师的数量、年龄结构、学历层次、职称情况、培训情况、来源、兼职情况以及培养途径等方面,并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了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建议。比如,吉文林等(2011)对江苏省35所高职院校的2856名讲师及以上职称的专业教师的年龄、学历、职称结构、教学科研及“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从“双师型”教师的成长需要出发,为高职院校解决“双师型”教师培养工作的“校方管理需要”和 “教师成长需求”之间的矛盾提供了实践依据和对策。徐英俊(2009)组织的北京和黑龙江子课题组分别对北京市和黑龙江省独立设置的23所高职院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现状进行了抽样调查并做了具体分析;李建等(2010)对四川48所高职院校中的16所院校的师资队伍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并分析了目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制度困境并提出了对策;张晶、夏金星(2006)通过对湖南省四所高职院校的教师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双师型”教师现行的管理状况进行了调查,并为高职院校的管理机制提出了建议。另外,也有的学者采取了实地个案研究的方法,比如刘猛、孙建波等《成为“双师型”教师——一项基于苏南某职业学校的实地研究》(2012)采用了三个典型个案总结反思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出现的一些问题。综上所述,尽管部分学者做了一些实证性研究,但大多数研究里的调查对象都较笼统,提出的建设策略也没有较强的针对性。通过详尽搜索文献,笔者发现有少数学者开始针对具体某专业或领域调研“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情况,并对其培养途径进行了初步探索。比如,蔡红梅等(2008)对集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计算机类“双师型”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了调查分析;冯茂娥(2009)针对旅游高职院校的“双师”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盛新华和曹永谊(2012)针对西部高职英语专业的教师做了调查研究;赵美林等(2012)就医学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并根据结果分析、提出了当前医学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虽然这类文献寥寥无几,研究的理论深度还不够,但是说明我国“双师型”教师及其队伍建设研究已经开始深入到具体某领域或专业,势必对我国今后的职业教育研究造成一定的影响力。
3 . 对国外先进职业教育理念的研究基本是原材料的复述和移植,缺乏具体、深入的分析
通过整理文献,笔者发现对国外先进职教师资培养方法的综述和评析是目前对“双师型”教师研究的另一个关注点。比如,黄日强和邓志军(2003)综述了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在师资培养、师资管理和师资培训三方面的先进经验;徐朔(2004)介绍并分析了19世纪下半叶以来和目前德国职教师资培养的基本模式、主要特点及其社会背景,并分析归纳了作为职教师资培养中最主要内容的技术专业的学科体系归属问题;周凤华(2005)综述了日本、韩国和新加坡三个亚洲国家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的特色,阐述了对我国职教师资队伍建设带来的启示;彭爽(2006)从高标准的教师资格制度等四方面阐述了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特色,并分析了从中对我国职教师资建设的启示;孙道远(2008)综述了日本、德国、丹麦、乌克兰和美国等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丰富经验和教训。另外,还有大量的硕士论文对发达国家的先进职教经验做了系统阐述,比如,《重庆市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付云:2007)、《湖北省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策略研究》(罗莉:2010)、《兰州地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雷新亮:2011)等。通过整理以上相关文献,笔者发现很多研究者对国外先进职业教育理念并未能真正消化吸收,而是简单地综述和移植。另外,有的学者也对国外职教经验做了一定的评析,但因国情不同、职教发展历史不同,缺乏具体的分析和有针对性的深入研究,并未能有力地促进我国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综上所述,我国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取得了较大成果。但是,我国职业教育起步晚,各高职院校发展水平差异较大,而且可利用资源不均衡。以上这些因素决定了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有待继续深化、细化,绝不能单纯移植国外的先进经验和做法。
参考文献
蔡红梅、张云云、韩天荣. 集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计算机类“双师型”教师教学效果调查报告[J].集宁师专学报,2008(4).
冯德纯、文春帆.锤炼师资队伍造就“国重”品牌国家重点——成都市财贸职业中专“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纪实[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15).
冯茂娥.旅游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9(16).
付云.重庆市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D].2007(6).
付云.高职“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发展综述[J].机械职业教育,2009(1).
雷新亮.兰州地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D].2011(5).
黄日强、邓志军.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3(1).
吉文林等.高职“双师型”教师培养现状、需求分析和对策[J].职教论坛,2011(24).
李建、向月波、邓勇.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制度建设的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0(11).
刘猛、孙建波.成为“双师型”教师-一项基于苏南某职业学校的实地研究[J].职教论坛,2012(4).
刘韵琴.高校高职“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状况调查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0(24).
刘训良.建立与完善高工专双师型师资队伍的考评办法[J].盐城工业专科学校学报,1994(4).
罗莉.湖北省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策略研究[D],2010(5).
马彦纯、苏炜.青年教师职教素质调查及培养路径研究—基于江苏省高职院校旅游类专业的数据调查[J].职教论坛,2011(34).
彭爽.美国、德国、日本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的特色与启示[J].职业教育研究,2006(12).
盛新华、曹永谊.西部高职英语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培养方案研究[J].陕西教育高教,2012(3).
孙道远.国外职业学校怎样培养“双师型”教师?[J].教书育人,2008(7).
唐林伟、周明星.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研究综述[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5(4).
王祚昌.关于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
吴诗芬.适应专科教育需要,大力培养“双师型”教师[J].教育与现代化,1994(2).
徐英俊.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现状抽样调查[J].职教论坛,2009(12).
徐朔.德国职业教育教师培养的历史和现状[J].外国教育研究,2004(5).
姚贵平.解读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6).
叶小明.广东省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6(6).
张晶、夏金星.湖南部分高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管理讥制的调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4).
赵美林、宋巧丽、蒋芙蓉.高职院校医学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调查与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2(2).
周凤华.亚洲三国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的特色及启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