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迎昌,张小健,刘银波
(北京市顺义区中医医院中风一病区,北京101300)
2011年6月至2012年12月,笔者用恩师顾自悦主任医师经验方疏肝健脾方治疗因压力、精神及情绪等因素所致的肝郁脾虚失眠30例,效果明显,报道如下。
共60例,均为本院门诊就诊患者,符合肝郁脾虚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45~70岁,平均(50.2±8.3)岁;病程6个月~15年,平均(7.2±2.5)年;入眠困难为主18例,以寐而易醒、醒后不寐为主10例,以彻夜难眠为主2例。对照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44~69岁,平均(50.5±2.3)岁;病程4个月~14年,平均(7.1±2.6)年;以入眠困难为主16例,以寐而易醒、醒后不寐为主9例,以彻夜难眠为主5例。两组均伴有日间食少、纳呆、疲劳、注意力下降、焦虑、烦躁等症状。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入睡困难,时常觉醒,睡而不稳或醒后难再入睡;晨醒过早,夜不能入睡,白天昏沉欲睡,睡眠时间不足5h,舌苔白或白腻,脉弦或弦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2]。①主观标准:入睡困难、时睡时醒、甚至整夜难眠,白天出现头昏、疲倦乏力、头胀痛等。②客观标准:睡眠时间明显减少、每夜少于6h,入睡时间延长超过30min,觉醒时间明显增长、每夜大于30min。
纳入标准:年龄18~70岁,初中及以上文化水平,符合诊断标准及肝郁脾虚型。
排除标准:严重慢性失眠,继发性失眠,有酒精、药物滥用病史,近2周内有重大生活事件,服用过催眠药物、抗抑郁药、抗焦虑药,过敏体质以及妊娠或哺乳期。
治疗组:自拟疏肝健脾方。当归10g,白芍10g,柴胡12g,茯苓10g,炒白术10g,炙甘草6g,酸枣仁15g,珍珠母20g,生龙骨20g,郁金10g,百合10g,五味子10g,合欢皮10g。每日1剂,早晚各服200mL。随证加减。每日1剂,水煎,夜晚睡前0.5h服。
对照组:每晚睡前0.5h口服艾司唑仑(北京益民制药厂)1mg。
两组均治疗30天为一疗程,1个疗程后评价临床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3个月后随访评价临床远期疗效。
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临床痊愈:睡眠时间恢复或夜间睡眠时间在6h以上,睡眠深沉,醒后精神充沛。显效:睡眠明显好转,睡眠时间增加3h以上,睡眠深度增加。有效:症状减轻,睡眠较前增加不足3h。无效:治疗后失眠无明显改善或反加重。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定[3]。PSQI量表由23个条目构成,参与计分的条目可组合成7个成分,包括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和日间功能障碍。每个成分按0~3分计分,累计各成分得分为PSQI总分(0~21分),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
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11.5版的统计软件包作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均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组间两样本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两组近期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近期临床疗效比较 例(%)
两组远期临床疗效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远期临床疗效比较 例(%)
两组PSQI总评分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PSQ I总评分比较(分,±s)
表3 两组PSQ I总评分比较(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1。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30 14.84±3.76 5.39±1.84**△△对照组 30 14.39±4.01 8.39±2.86
治疗过程中,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头晕2例、头痛2例、视物模糊1例、明显心悸胸闷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20%。3个月后随访,对照组有5例产生药物依赖。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治疗组的药物安全性高于对照组。
肝气郁结,郁而化火,火扰心神,神不安寐;或五志过极,心火内炽,心神扰动而不寐;或忧思太过,损伤心脾,心血耗伤,神不守舍,脾虚生化乏源,气血亏虚,不能补养心神,心神不安而不寐;脾气不运则胃纳受阻,致宿食停滞,酿痰生热,痰热上扰,胃失和降,不得卧而不寐。疏肝健脾方中当归养血和血,为血中之气药,可使“气行则血行”,气血生化有源;柴胡疏肝解郁,肝性善喜条达,且其升散之性能引胃气上复,行其气血化源之职;炒白术健脾益气,使脾旺精微上奉,心血得养;白芍养血敛肝,柔肝缓急;珍珠母平肝潜阳,安神;甘草调和药性,兼能补益心气。诸药合用,使脾气健运,肝气得疏,气血和调,心神得养。药理研究表明,柴胡具有镇静,安定,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珍珠母含有半乳糖神经酰胺、磷脂酰乙醇胺,能增加人体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过程,促进神经过程的平衡,提高大脑皮层的调节,改善睡眠。白术挥发油也有镇静作用[4]。因此,疏肝健脾方治疗失眠疗效显著,且副作用小。
[1]郑筱萸.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1993:186-187.
[2]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18-119.
[3]Buyse DJ,Reynolds CF,Monk TH,et al.The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a new instrument for psychiatric practice and research[J].Psychiatry,1988,28:193.
[4]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503-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