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琳琳,臧 爽
(1.中国医科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2.中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辽宁 沈阳 110001)
在医学高速发展的今天,社会对医学工作者的各方面要求越来越高,尤其在学历方面,很多地方基本上要求研究生以上学历。同时,国家也出台规定只有本科以上的医学生才能进行医学诊断,而高职医学院校学生只能从事医学技术方面的工作,因此他们在入学的时候就已经产生了较大的心理落差。由于毕业后大多数只能从事医学技术工作,有些专业的学生甚至不能进入医院,只能面向企业或社区,因此,高职医学院校学生承受着比其他医学生更大的心理压力,很多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和前途缺乏信心,不少学生不同程度地出现自卑、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会直接影响到职业的发展。可见,高职医学院校学生自信心理的健全与完善意义重大。
本研究对某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三个年级460名在校学生采用标准化自信心问卷进行调查,并对样本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
1.研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发放调查问卷485份,回收有效问卷460份,有效率94.8%,符合心理统计要求。
2.研究对象。采用整体随机抽样法,从中国医科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三个年级中随机抽查485人,收回有效问卷460份,有效回收率为84.8%。其中一年级151人,占 32.8%,二年级176人,占38.3%,三年级133人,占28.9%;城镇户口学生211人,占45.9%,非城镇户口学生249,占54.1%;独生子女224人,占48.7%,非独生子女236人,占51.3%。
3.研究工具。采用标准化自信心量表。该量表用以测量个人对自我感觉的好坏程度,共10个题目。量表采用1-4级评分,所得总分按照不同的维度分为几个等级:10-15为自卑者,16-25为平常自信状态者,26-35为自信者,36-40为超级自信者[1]。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最终数据运用SPSS统计软件处理分析。
1.高职医学院校学生自信状况。由表1可知,16.74%的学生属于自卑者,42.39%的学生属于平常自信状态者,38.91%的学生属于自信者,1.96%的学生属于超级自信者。
表1 高职医学院校学生自信心程度的人数分布(n,%)
2.不同生源地高职医学院校学生自信心的差异比较。由表2可知,城镇户口学生的自信心得分明显高于非城镇护理学生。
表2 高职医学院校学生自信的生源地差异比较(±s)
表2 高职医学院校学生自信的生源地差异比较(±s)
注:*P<0.05,下同
非城镇户口学生(n=249)城镇户口学生(n=211) t自信总分 26.31±3.56 29.97±3.77 -2.279*
3.不同家庭情况高职医学院校学生自信心的差异比较。由表3可知,独生子女学生的自信心得分明显高于非独生子女学生。
表3 高职医学院校学生自信的家庭情况差异比较(±s)
表3 高职医学院校学生自信的家庭情况差异比较(±s)
非独生子女学生(n=236)独生子女学生(n=224) t自信总分 28.46±3.65 29.74±3.89 -2.017*
4.高职医学院校学生自信心的年级差异比较。由表4可知,不同年级的高职医学院校学生在自信心得分上存在显著差异(F=3.711,P<0.05)。经多重检验比较:一年级学生的自信心得分明显低于于二年级学生,毕业年级学生的自信心得分也明显低于二年级学生,大一与大三学生的自信心得分差异并不显著。
1.高职医学院校学生自信程度的人数分布分析在自信的四个水平(自卑、平常自信状态、自信和超级自信)上,16.74%的学生属于自卑者,42.39%的学生属于平常自信状态者,38.91%的学生属于自信者,1.96%的学生属于超级自信者。
表4 高职医学院校学生自信心的年级差异比较(x均数±s)
2.高职医学院校学生自信心生源地差异的分析调查发现,非城镇学生的自信心得分显著地低于城镇学生。分析原因,可能来自于两类群体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生活经验的差别。虽然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有了较大发展,但总体上仍与城镇存在差距。进入大学后,尤其是医学院校,与其他专业院校相比,较长的学制、较高的学杂费、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加之对于长期生活在农村的学生来说,相对薄弱的家庭社会支持系统、自身所面临的生活环境的巨大反差、陌生的人际交往环境、自身经济状况的相对窘迫,无疑均为他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心理压力,将直接导致负性情绪明显、自信心缺乏[2]。
3.高职医学院校学生自信心家庭情况差异的分析调查发现,非独生子女学生的自信心得分显著地低于独生子女学生。分析其原因,大多数独生子女来自城市,父母均有相对稳定的工作与收人,家庭人口少,结构简单,父母对其未来的成就与发展均有较长远的规划和期望,在内心或行为上的引导与关注势必与非独生子女有所不同;另一方面,独生子女家庭经济状况往往要好于非独生子女,这使得他们在心理上存在较明显的优越感。
4.高职医学院校学生自信心的年级差异分析该研究显示,一年级新生与毕业年级学生的自信心得分均低于二年级学生,一年级与二年级学生则差异不明显,这与在该群体中进行的自信心理自编问卷研究结果也基本一致。分析原因,职业院校的学生可以说在中学时大多数都文化成绩较差,有的甚至比较调皮,一般很少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赏识,再加上中考、高考成绩不理想,这些都是造成新生自信心不足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由于很多医疗机构对毕业生学历的限制,即便是本科学历在充斥着硕士、博士的大型医院里都很难占有一席之地,使得原始学历较低的高职医学院校学生在残酷的就业市场中更难找到理想的发展空间,就业受挫的经历会使很多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和前途缺乏信心,不同程度地出现自卑、恐惧、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3]。
因此,在高职医学院校学生自信心理的健全与完善工作的开展中,应根据不同群体的心理状况“因材施教”的予以适当的倾斜和科学的关注;重视非城镇户口学生、非独生子女学生、一年级新生以及毕业年级学生自信心理的疏导、培养与重建,开展好心理辅导、就业指导、人际沟通、职业规划、自我认知等辅助性工作,最大限度的确保高职医学院校学生能够在踏入社会之前充分的消除职业恐惧、竞争恐惧、焦虑、压抑、自卑等诸多不良心理,以健康、积极的心态迎接人生新的篇章。
[1]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增刊).
[2]谢一雪.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自信心与自我和谐的相关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7.24-25.
[3]车丽萍.成败经验对大学生自信的影响实验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2004(1):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