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助理全科医生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探讨

2013-09-21 02:27宋国华王福青高凤兰崔明辰张福华谭战国吴广良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3年2期
关键词:助理全科医学

宋国华,王福青,高凤兰,崔明辰,张福华,谭战国,吴广良,娄 庆

(1.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3.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4.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三附属医院,河南 漯河 462000)

《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实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6号)和《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教高〔2012〕7号)指出,“全面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加快面向基层的全科医生培养”,“以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为核心,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根据上述精神,我们就如何深化三年制临床医学专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3+2”(三年医学专科教育加两年毕业后全科医生培训)的助理全科医生培养模式、提高教学质量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一、指导思想

根据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预防、保健、诊断、治疗、康复、健康管理”六位一体的服务要求,以深化改革、提高质量为宗旨,开展面向农村基层的助理全科医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3+2”(三年医学专科教育加两年毕业后全科医生培训)助理全科医生培养模式,制定培养计划,构建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实施早临床、多临床培养方案,以培养合格的实用型助理全科医生。

二、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一)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面向基层,具有高尚职业道德和良好职业素质、掌握全科医学知识和技能,具备“预防、保健、诊断、治疗、康复、健康管理”六位一体能力的“下得去、用得上、干得好”的助理全科医学人才。

(二)人才培养模式设计。

“3+2”助理全科医生培养模式,进行5年全程设计,分段实施。

1.前3年专科教育推行校院一体、医教结合“1.5+1.5m”人才培养模式。即:学生前1.5年在校学习基础课,培养其基本素质、职业基础知识与能力;后1.5年在医院学习专业课、进行临床见习和实习。专业课在附属医院或教学医院进行,由临床一线专家讲授,推行床边教学、实训室教学做一体化、临床见习等教学方式[1],让学生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实习安排在三级以上医院,其中1个月(m)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实习。

2.后2年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先后分两阶段完成。(1)校内培训。包括全科医学相关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技能强化培训,时间为16周。强化技能培训在建于学校的豫健集团模拟医院完成。主要课程及学时分配见表1。(2)临床实践。分为医院临床科室轮转和社区实践两个环节,在第4年的剩余时间和第5年全年实施,其中,临床科室轮转时间为60周,见表2,内容为临床基本技能训练、学习相关专业理论知识及全科医学新进展,同时参加医疗工作;社区全科医疗实践20周,要求学员在社区培训基地,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展全科医疗和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社区培训基地指定专门教师实行一对一带教。

表1 全科医学相关理论课程及学时分配

表2 全科临床实践阶段临床科室轮转时间安排

临床实践阶段,通过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直接参加社区全科医疗实践和病人管理,使其树立以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基础的观念,培养为个体与群体提供连续性、综合性、协调性服务的能力以及医患沟通技巧、卫生服务综合管理、团队合作能力。

三、内涵建设

(一)构建“两体系交融”的课程体系。

根据“3+2”助理全科医生培养目标,认真分析基层医疗岗位(群)所需要的知识结构和职业能力,优化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2]。从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系统化设计人文素质与基础课程体系,从助理全科医生岗位职业能力培养及执业资格考试需求出发构建专业课程体系,优化课程内容,把农村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及常见公共卫生问题作为教学重点,开发突出职业素养与实践能力培养系列教材,探索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做一体化等教学模式[3],使“两体系”有机交融。同时,将人文素质教育、农村社区实践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二)构筑实训—见习—实习—再实训—再实习“渐进式”临床实践教学模式。

学生第1学年进行专业基础实验,第2学年与专业课理论教学伴行,进行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急诊急救、中医诊疗技术等专业技能实训,在此基础上开展“以病例为中心”的临床综合技能训练,培养学生临床思维。第3年安排在实习基地实习,毕业前按照助理执业医师要求,进行三站式模拟考核。通过考核分析学生实践技能掌握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第4学年第一学期,进行针对性专项技能训练和综合技能强化实训,逐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第4学年第二学期及第5学年,到全科医师培训基地进行科室轮转,并进行为期20周的全科医疗实习。

(三)建设“双师结构”助理全科医生培养师资队伍。

1.加强临床教师管理与培养。进一步明确附属医院、教学医院专业技术人员的教学责任和义务,严格临床教学职务的聘任制度,把教学工作水平作为聘任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重要条件。通过集中培训、国内外学术交流、短期学习、教学竞赛等方式,提高其教学能力。

2.强化全科医学师资培训。进一步完善集体备课、示范讲课和课前试讲制度。制定培训计划、培训目标,组织开展全科医学师资培训。规范临床科室住院医师培训制度。定期召开全科医学教学研讨会。实行教师导师制,每个副高以上职称教师、专业带头人“一对一、一对二”培养青年教师。

3.加强兼职教师培养。完善兼职教师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兼职教师的聘任条件、教学任务、工作待遇、考核办法等。选拔、聘请行业专家及农村社区基层医疗机构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担任兼职教师[4]。要求兼职教师按时参加教研活动和集体备课,等等。加强实践教学基地临床教师及全科指导教师培训,保证教学工作需要。

(四)建设全科临床实践教学基地。

进一步加大原有临床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力度,完善教学基础设施,增加教学仪器设备,改善教学条件,提高管理水平,加强实践教学内涵建设。考察、遴选新的实践教学基地,开发2-3家新的三级以上医院作为全科医师临床培训基地,10-15家社区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为全科医师社区培训基地。加强实践教学基地的管理,保证教学工作顺利开展。

四、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3+2”助理全科医生培养模式,作为一项专业建设项目,由学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负责对项目建设方案进行论证与审核,指导项目建设各环节的工作重点与难点、检查项目的进度与成效、整合相关社会资源,为项目建设提供保障。同时,以校院合作为基础,建立教学运行的约束、监督、评价、激励“四位一体”的质量保障体系。

(二)制度保障。

主要包括:《临床教师团队建设与管理制度》、《临床实践教学基地管理办法》、《项目专项建设资金管理办法》、《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管理办法》、《兼职教师聘任与管理办法》等。

(三)资金保障。

建设项目计划总投入60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支持200万元、行业投入200万元、学校自筹200万元。建设经费按照“统一管理、集中核算、专款专用”的原则,严格执行财务制度,并主动接受审计部门及社会各界监督,确保资金使用合法、合理、规范。

“3+2”助理全科医生培养,是教育部卫生部根据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基本要求,推出的一项创新性举措。承担“3+2”助理全科医生培养模式改革的院校,使命光荣,责任重大。研究制定并实施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是直接关系到助理全科医生培养质量的大问题,因此,亟待我们每一位医学教育管理者凝聚智慧、潜心研究,共同解决问题。

[1]艾 娟,隋树杰.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临床医学专业诊断学课程改革与建设[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10):63-64.

[2]田明山,白士强.高职高专院校推行校企合作和产学结合教育模式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8(18):32.

[3]唐永泽,卢 兵,霍雄飞.以工学结合为主线构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09(1):47-48.

[4]刘吉成,崔光成,王丽敏,等.新农村建设框架下的农村卫生人才培养策略与实现途径[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4):21-22.

猜你喜欢
助理全科医学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生活小助理
自在如风
医学的进步
助理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全科医生培养还需添柴加油
突显独特之美 发挥全科价值
全科专业招生“遇冷”
医学、生命科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