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胜任力为基础的卫生管理专业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研究

2013-09-21 02:27陈立明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3年2期
关键词:卫生事业管理者卫生

朱 懿,陈立明

(南方医科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515)

一、研究背景

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是一门边缘学科,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产物。我国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起步晚,自1982年上海医科大学设立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以来,全国各综合性大学、医学院陆续设立了卫生事业管理专业[1]。目前,全国已有卫生事业管理人才培养机构50余个,其中本科教育30余所院校[2]。这些培养机构为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大批优秀的卫生事业管理人才。但由于培养目标不明确、教学模式单一、课程设置不合理、实践教学缺乏等问题,使得培养全面、高质量的卫生管理人才的任务显得更加艰巨,导致目前培养的卫生管理专业学生不能适应社会的严要求、高标准,在创新能力、自我管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上都有多欠缺。

二、卫生管理者综合能力体系的构建

通过对卫生管理学生培养现状的了解,可知我国目前对卫生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依旧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与缺陷。因此,只有结合我国卫生管理特色,从院校培养方面来探讨卫生管理者综合能力体系的构建,并借鉴国外卫生管理教育的成功模式,逐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卫生管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体系,提出相应的培养措施与考核评价制度,才能最终达到优化卫生管理队伍,提高卫生管理水平的目的。

胜任力(Competence)是上世纪70年代初由美国哈佛大学著名的心理学教授David McClelland提出的。较有代表性的胜任力定义是:与有效的或出色的工作绩效相关的个人潜在的特征,包括 5个层面:知识、技能、自我概念、特质和动机[3]。卫生管理者综合能力体系就是基于知识、技能、自我概念、特质以及动机这一系列管理者的胜任力,结合成功卫生管理者所应具备的素质与技能,构建起的特有的符合我国卫生事业发展需求的管理者综合能力体系(如附表)。

三、卫生管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一)拓宽知识储备。

1.加强管理学知识学习。在课程设置上要大量引入管理类课程,例如组织行为学、危机管理学、项目管理学、卫生信息管理学、区域卫生规划及质量管理等课程。另外,一名成功的卫生管理者不仅需要有扎实的管理学知识,也需要具有一定的政策解读能力。所以,在以课本为基础的前提下,可增加卫生时事政策内容,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能了解到卫生领域的实事动态,获得一定的政策分析以及政治能力,建立权威意识,在未来更好的应对卫生管理工作。

附表 卫生管理者综合能力体系

2.掌握基础性的医学知识。卫生管理者的工作环境决定了其需要学习医学知识的特殊性,在卫生管理学生的课程设置上,要建立起适合卫生管理专业特色的医学课程体系,减少医学课程授课课时数的同时,要确保预防医学课程的学习,并对预防医学的广度与深度学习进行调整。

3.兼顾其他知识的培养。对卫生管理学生的知识培养,要将传统学科知识与新兴学科知识进行有机的结合,在课程设置上要设立人文基础课程,开设卫生经济学、卫生法学、市场营销、社会学等课程,让卫生管理学生对法律、经济、政治、社会以及市场方面的知识有所认知;另外,可增添选修课程,使卫生管理学生在语言文字表达、计算机操作、调查统计等方面的能力得到提升。教育模式上,可开展跨专业教育,实行双学位教育模式,让学生在主修一门主专业的同时,自主选择另一门辅修专业,达到知识多元化的目的。

(二)提升管理技能。

1.改善教学模式。倡导“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实施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可采取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第二课堂之类的教学形式。通过教学模式的改革,使得卫生管理教育更加多样灵活,“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与情景模拟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并在团队中培养个人的计划、组织、沟通与协调的能力。

2.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在开展实习之前,院校、实习单位以及个人要做好全面充足的实习准备。学生应制定个人的实习计划,带着问题去实习,让实践活动更有针对性和目的性;院校在认真阅读学生的实习计划后,根据学生需求来制定切实可行的专业实习计划和教学大纲,保障院校对学生实习过程的监控和管理;实习单位根据学校制定的专业实习计划,为实习学生指定相应的指导人员,提高学生的实习质量。同时,学校可通过撰写报告以及汇报报告环节,来培养学生的沟通以及协调能力。

(三)加强自我意识培养。

1.端正学生态度。院校应通过制定明确的培养目标来增强学生的专业认同感,这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热情;邀请本校在卫生管理方面资历深厚、颇有建树的专家学者、领导干部来进行讲座与访谈,使学生对卫生管理专业有更为清晰与深入的了解,并从成功人士身上获得更多正面的能量,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与思想觉悟。

2.培养正确的价值观。毛泽东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修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邓小平理论概论等课程的学习对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有着重要的作用[4],同时要开设医学伦理学课程,通过医学伦理学课程的学习来规范未来卫生管理者的行业行为与职业道德。

3.建立自信心。院校应制定以学生为中心的培养模式,明确学科内容,让学生对专业有一定的信任与认同,并对个人有清晰的了解和认识;在培养卫生管理学生自我意识的同时,也要促进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发展,让学生自主的制定个人职业规划,从而指导日常学习与未来发展。

四、结 语

卫生管理学生的培养是特殊又极为重要的,它要求卫生管理学生不单要掌握基本的医学理论知识,还需要扎实的管理学知识与充足的管理技能,能有较高的自我意识能力与较强的管理技能,这对卫生管理学教育是一个重大的挑战。唯有不断完善对卫生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提高卫生管理专业的教育质量,将卫生管理者综合能力体系作为评估卫生管理学生的基本依据,才能培养出全面综合的卫生管理人才,从而更好的适应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

[1]任 毅,陈星位.健全卫生事业管理教育模式培养应用型卫生管理人才[J].医学信息,2008,21(3):327-330.

[2]俞爱月,王 岚,王建华,等.普通高校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教学计划比较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1):65-67.

[3]王丽丹,江启成,陶意传,等.胜任力研究与卫生人力资源管理[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20):3918-3919.

[4]张 旭,陈立明.高等院校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问题的探讨[J].重庆医学,2006,35(6):564-565.

[5]菲利浦·L·胡萨克尔(著),张 颐,汤 永(译).管理技能:实战训练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4.

猜你喜欢
卫生事业管理者卫生
小小行医记录折射红色卫生事业——苍梧县汇票背后记载的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防疫工作
新形势下卫生事业单位财管工作的探讨研究
加强护理经济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刘明怀:做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卫生歌
讲卫生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给中青年管理者一片天地
办好卫生 让人民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