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菲菲
(宁波大学 教务处,浙江 宁波 315211)
视频公开课是以视频方式记录和传播,以在校学生为服务主体,同时面向社会大众免费开放的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网络视频课程与学术讲座,是教育电视在网络时代新的表现形式。[1]目前,视频公开课已经逐渐为高校师生所熟悉,其有以下优点:(1)主讲教师对课程内容的精心设计,具有扎实的基础和丰富的资源,内容精炼且富有逻辑性;[2](2)不受时空限制,能够较好的展现课堂场景;[3](3)精选题材,注重趣味;[4](4)拍摄和后期制作等水平专业,有技术和资金等支持。这些优点恰巧能很好地解决很多高校,特别是地方性高校、非综合性高校师资或其他问题引起的不能开设此类课程的困扰,为此,高校纷纷开始探索将视频公开课引入到高校课堂中,并辅以教师的指导,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整体素质。宁波大学已经开始探索视频公开课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文章通过对试点课程学生的调研,从学生对视频课在教学实践中应用的态度、课程选择倾向性、选课原因、学习方式倾向性、学习积极性表现、学习效果评价等六个方面的细致调查,旨在了解目前视频公开课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情况和初步效果,并针对其中问题提出对策,为今后视频公开课更好地在教学实践中应用提供意见和参考。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为宁波大学已应用视频公开课教学课程的学习者,这些课程主要为通识类课程。目前,学校主要采用了两种方式进行视频公开课教学:(1)以视频公开课为教学内容,以课堂集中学习视频学公开课中部分重点难点,采用教师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研讨式视频公开课教学方式,在该方式中,我们以《幸福课》、《国际座谈会(TED演讲选讲)》等课为例进行探索。[5](2)以视频公开课为主体内容,学生自主学习式视频公开课教学方式,在该课程中,学生和教师在一个学期中主要碰面3次用于面对面的讨论和交流,其余时间均为学生自主在任意时间将视频课程学习完成,在该过程中,学校会提供网络平台,不仅会计算或控制学生的学习进度,也供学生课外学习和师生交流,教师会将课前所需学生搜索的知识点和作业、需要课外讨论的主题发布在平台上,并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该种教学方式以《中国古代史》、《从爱因斯坦到霍金的宇宙》为例进行探索。[6]这些试点课程共涉及学生368人。本次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形式,调查问卷发放368份,回收360份有效问卷。
对于将视频公开课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学习者持以什么样的态度奠定了视频公开课在教学实践应用中的效果。360份问卷中数据显示,87%的学习者对于视频公开课在教学实践中运用持赞成态度,认为优秀资源应该进入教学实践,引起重视;9%的学生表示无所谓,认为在课外时间也可以自己学习视频公开课。
课程类型倾向性的表现主要是指学习者对于哪种类型、哪种内容的课程感兴趣,可以为以后选择课程进行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按照“爱课程”网的分类,学习者对于这些类别的倾向性表现依次为:哲学历史﹥文学艺术﹥经管法学﹥工程技术﹥基础科学。事实上,360名调查者的选课情况也显示了这种倾向性,选课人数从多到少依次为:《幸福课》,《中国古代史》,《国际问题座谈会》,《从霍金到爱因斯坦的宇宙》。
“为什么选择这门课程”是为了了解学习者选课时的侧重点,文章对具体选择原因做了梳理,具体如表1。
表1 关于“为什么选择这门课程”的数据调查
由此可见,学生在选择课程的时候最关注的是课程内容,通过深入访谈,学习者表示内容够不够新颖,是否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能否抓住前沿,同时能将这些内容深入浅出地让学习者明白,引起兴趣是选择课程的关键。讲授教师经验丰富,主要针对的是讲授教师的职称,在相关领域的学术建树,以及相关的学习和讲学经历;讲解思路清晰,学习者注重讲授教师的逻辑性,注重教师讲授时的整体思路。讲授风格风趣幽默,学生认为讲授风格风趣幽默是一种大家风范的表现,能够让学生轻松的学习并促发更多的思考,同时能让学习者感受讲授者的个人魅力。比较容易学习,这或许是时下学生获取学分的判断标准之一,但是在调查中显示,仅2%的人在选择视频公开课的时候以此为依据。通过学生访谈得到,学习者认为选择视频公开课的主要目的是出于学习,是一种兴趣使然。
学习方式倾向性调查,在调查中学习方式主要是课堂研讨式和自主学习式,虽然在选课的时候有242人选择了课堂研讨式,118人选择了自主学习式,但是在调查中显示,有62%的课堂研讨式学生愿意选择自主学习式,86%的自主学习式学生仍然选择自主学习式。对于形成原因,调查反映,因为视频公开课的自主学习属于新生事物,学生选课初期还有一些疑惑,所以在选课的时候倾向于课堂研讨式。但是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通过周边同学的互相了解,认为自主学习式比较自由,可以在平常饭后课前学习,有效地提高了时间利用率,同时,网络平台提供的技术支持完全可以让学生在有问题的时候得到师生的有效帮助,让学习者无后顾之忧。
在关于“支持态度”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学生对于视频公开课持支持态度,那么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积极性如何?此项调查主要通过调查问卷、教师感受和网络课堂上讨论帖子等来调查。在问卷调查中,不仅让学生自己评价自我在课程中的积极性如何,同时也发掘身边其他同学在课程中的积极表现。66%的学生认为相对于同类其他课程,自己学习积极性没有明显区别,28%的学生认为学习视频公开课时会比其他同类课程积极性要高些。通过观察,数据也是类似。同样,教师对于试点课程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评价也是如此,学生在课程学习上积极性表现与其他课程无明显差异,但是在课堂氛围上或者网络课堂平台上会较其他课程活跃。网络课堂上关于学习积极性调查主要通过网络课堂平台中师生讨论和答疑等人均发帖数来反映,具体数据如表2。
表2 关于探索课程学期交流讨论人均贴数
从统计表中以看出,各课程的讨论人均贴数在3-5.5之间,相对于网络课堂中同类其他课程的人均贴数2-4(通过网络课堂的调查统计),显得稍活跃。从两种教学方式的人均贴数来比较,自主学习式视频公开课学习的人均贴数多于课堂探讨式,主要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教师将课前预习、作业、相关通告和其他参考资料都放在网络课堂上,活跃了网络课堂平台,让学生能将这个平台作为一个虚拟的课堂;(2)调查显示,自主学习方式能够让有些学习者有更大的学习空间,更加大胆或尖锐的提问和讨论,而课堂研讨式的学习能够在教师引导下比较有效的进行学习,但是相对而言,质疑和想象会受到制约。同时,在调查中发现,学生对于比较熟悉的人、事、物或者是具有探索性的话题,积极性会明显的增强,如在《中国古代史》中主要是涉及到大家都比较熟悉或比较有争议的历史人物或历史片断,曹操、三国等等,回帖数达到20多;在《从爱因斯坦到霍金的宇宙》中像黑洞、白洞等问题普遍引起学生的关注,回帖也是各抒己见。
图 学生教学效果满意度调查
学习效果满意度是学生通过一段时间学习后,对于学习效果是否达到预想效果的表征。学习效果满意度调查主要调查了课程满意度、教学方式满意度、学习效果自我评价,我们对各项指标的平均分做了统计,如图。
在表中,课程满意度主要是针对视频课程中讲授教师、授课内容方面、课程制作等方面的满意度,总体说来这些课程的满意度都不错,国外课程相对于国内课程的满意度稍微显得高些,究其原因在于:(1)虽然国内外的教学内容都是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的,但是授课的方式不同,教学构思和环节准确安排但缺少创新设计,国内教学方法恰当选择但形式单一[5]。(2)国内外的视频在拍摄的专业水平、拍摄场景、后期制作等方面存在着差距。在教学方式满意度方面,自主学习式比课堂探究式的评价要高些,关于原因在上述学习方式倾向性方面已有说明。在学习效果自我评价方面,《中国古代史》和《从爱因斯坦到霍金的宇宙》相比另外两门课程高些,对于这个原因,研究进行了深入的访谈,主要原因在于:《幸福课》和《国际座谈会》采用的视频主要采用英文版字幕的视频,学生觉得课程本身固然很好,但是自己能够理解的太少,所以效果与预想存在一定的差距。
综上所述,对于视频公开课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大多数的学习者是持赞成态度的,学习者在课程类型选择上有倾向性,学生更喜欢选择哲学历史、文学艺术方面的课程。从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上来看,比其他课程并没有显著差异性区别,但是从网络课堂、教师感受来看,总体趋势是积极的,但是如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并得以保持仍需深入研究。学习者在学习方式上有一定的倾向性,相对而言,自主学习式视频公开课较课堂研讨式更受学生青睐,但是我们仍需积极探索其他教学方式,让视频公开课在教学中的应用达到一个更好的效果。在学习效果上,与其他课程相比,学生的满意度与其他课程相比没有显著差异性,相对而言,国外的视频公开课在教师和拍摄等制作方面的评价要高于国内的视频公开课,有母语配合的课程更加接近预想的学习效果。
针对上述总结,结合调查分析和其他高校经验我们提出了以下策略:
1.学校需要从学校的层面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学生正确使用视频公开课资源。可以在选课之际,将这些课程突出显示,并说明课程性质,扩大课程影响力;将已有实际效果的应用视频公开课教学的课程进行示范观摩,为其他视频公开课在教学中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2.积极采纳更多、更灵活的学习方式。结合视频公开课课程性质,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如可以将讨论课不放在实际课堂中而是通过网络课堂讨论平台或者QQ群等形式进行课外讨论等。
3.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能动性,让学生成为“开课”的负责人。学校可以在培养目标的引导下,适当的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倾向性,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可以通过让学生自主推荐课程,主管部门筛选,选择相应的课程经验较为丰富、有创新能力的优秀教师进行指导。同时,在研讨中,可以增加学生自主选择性,可以自选话题,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4.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作用,给学生更加充裕的学习空间。在学习观看视频公开课过程中,学习者需要一个交流的空间,随着交流的深入和话题的延伸可以让学习者学到更多的东西。学校提供网络课堂平台,通过课程相关资源引入、总结评价时加分等形式鼓励学生的参与。
[1]刘广.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理念嬗变与策略构建[C].大连:全国高校教育技术工作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2011:895-910.
[2]许玮,董榕等.努力推进中国特色的视频公开课建设——2012年全国高校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研讨会综述[J].现代教育技术,2012.(6):122-125.
[3]董榕,许玮,张剑平.高校视频公开课建设及其思考[J].现代教育技术,2012.(2):54-59.
[4]蔡自兴,刘丽珏.人工智能视频公开课建设的体会[J].中国大学教学,2012.(2):8-10.
[5]王朋娇,田金玲,姜强.高校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2.(11):8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