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秀菊
(余姚市人民医院,浙江 宁波 315400)
本院为寻找罗哌卡因既能达到良好麻醉效果,又能保持较低的运动阻滞的最佳浓度,对84例肛肠手术患者分别给予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麻醉,现分析如下。
84例均为从2010年5月-2011年12月到本院肛肠科择期手术的患者,已将糖尿病、高血压及严重器质性病变患者剔除。A 组28例,男19例,女9例,平均(42.4 ±6.2)岁;混合痔13例,肛裂7例,肛瘘4例,肛周脓肿3例,直肠息肉1例。B 组28例,男20例,女8例,平均(43.3±5.8)岁;混合痔10例,肛瘘6例,肛裂5例,肛周脓肿4例,直肠息肉3例。C组28例,男18例,女10例;平均(43.1±6.1)岁;混合痔10例,肛裂8例,肛瘘5例,肛周脓肿3例,直肠息肉2例。三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存在可比性。
三组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均快速建立静脉通道,常规监测血压、呼吸、脉搏、心率、血氧饱和度、平均动脉压;取左侧卧位,将骶部充分暴露出来,以尾骨尖端向头端方向3.5cm左右处作为穿刺点;采用6-8号注射针向骶裂孔中心垂直穿刺,直至骶尾韧带有阻力感时,将针与皮肤呈40°左右再进针,直至到达骶尾韧带时有落空感时停止[1];回抽无血及脑脊液后,A组注入20ml异丙酚+20ml0.1%罗哌卡因麻醉;B组注入20ml异丙酚+20ml0.2%罗哌卡因麻醉;C组注入20ml异丙酚+20ml0.5%罗哌卡因麻醉。
(1)镇痛效果评价: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价镇痛效果,镇痛评分0-3分为优;评分4-6分为良;评分>7分为差[2]。(2)运动阻滞程度评价:采用Bromage评分法评价运动阻滞程度,评分3分为无法活动踝关节;2分为可以活动踝关节,无法屈膝;1分为可以屈膝,无法抬伸腿;0分为无运动阻滞[3]。
采用SPSS 17.0软件包对数据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术中B、C组镇痛优良率、麻醉阻滞时间均优于A组(P<0.05),B、C组镇痛优良率、麻醉阻滞时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三组运动阻滞程度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三组镇痛效果及运动组织程度比较
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A、B组(P<0.05);A、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见表2。
肛周脓肿、混合痔、直肠息肉等是临床常见的肛肠科疾病,一般需要实施手术治疗。罗哌卡因骶管阻滞麻醉是肛肠手术的主要麻醉手段,但是容易因一次性 主要剂量过大而出现麻醉中度,出现恶心、呕吐、头痛、耳鸣等不良反应。
表2 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罗哌卡因是一种新型的长效酰胺类局麻药物,其因对呼吸系统、中枢系统及心血管系统毒性作用低,低浓度时可将感觉-运动神经分离等优点而在肛肠手术骶管阻滞麻醉中广泛适用。文献报道,相同浓度、剂量的罗哌卡因的麻醉阻滞时间是布比卡因的2倍,而术中运动阻滞程度确是布比卡因的1/2[4]。罗哌卡因对肛肠手术患者运动神经运动神经的阻滞作用主要与药物浓度相关。本研究显示,0.2%与0.5%的罗哌卡因的镇痛效果及麻醉阻滞时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采用0.2%的罗哌卡因麻醉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却显著低于0.5%的罗哌卡因麻醉组(P<0.05)。0.1%与0.2%的罗哌卡因麻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但0.2%罗哌卡因麻醉组的镇痛效果及麻醉阻滞时间却由于0.1%罗哌卡因麻醉组(P<0.05)。由此可知,0.2%的罗哌卡因既能达到良好的镇静效果及足够长的麻醉阻滞时间,又能减少不良反应及运动阻滞程度,安全可靠,可作为肛肠手术麻醉的最佳浓度。
[1]梁永恒,郭 乐.罗哌卡因骶麻用于肛肠手术[J].当代医学,2012,18(02):148.
[2]黄红辉.肛肠手术中3种浓度罗哌卡因骶管阻滞效果比较[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29):3627.
[3]刘茂东,彭为平,刘朝晖,等.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或曲马多骶管阻滞用于肛肠手术后镇痛效果的比较[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17):143.
[4]张 莹,杨 洁,陈 娟,等.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复合利多卡因行骶管阻滞应用于痔上黏膜环切术的效果比较[J].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11,32(04):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