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逢礼
【摘 要】数学是一门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科,将信息技术融合到高中数学教学中来,创设多种教学情境,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时代气息、更贴近生活,使教材“活”起来,从而有效地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数学教学 创设情境 探讨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构建共同基础,提供发展平台,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强调数学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本,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数学的重要资源,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体验。
一 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真实情境
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真实情境,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好奇心。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创设真实情境,把创设情境看作是“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并作为数学设计的重点之一。而多媒体技术正好是创设真实情境的有效工具;如果再与仿真技术结合,则更能产生身临其境的效果。
二 利用信息技术创建空间想象情境
培养学生的空间智能是中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空间智能是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外部三维空间世界的模式,并能运用这个模式进行思考的能力。但由于受到传统媒体的限制,仅靠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教学挂图,教师很难通过讲解在学生头脑中建立空间模型。很多学生对于几何知识的学习和应用都很模糊,没有空间感,这非常不利于学生的数学学习。
在立体几何教学中,空间距离既是重点也是难点,特别是空间点、线、面间的最短距离,由于从平面扩展到了空间,空间元素的复杂关系使得学生不易把握。而借助信息技术可运用几何画板的一些功能,将复杂的数学思维转化为浅显易懂的图形变化,从而逐步加强学生的空间感和学习兴趣,同时还可锻炼学生的数学空间想象思维。教学时,信息技术能很好地展示各种立体图形的三视图,如球、三棱锥、圆柱、正方体等。以上教学过程与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同,它借助计算机软件从三个视角映出立体图形在墙上的影子,很直观地引入,既形象又易懂。
三 利用信息技术拓宽学习资源
通过“情境再现”,使数学教学成为再创造、再发现的教学。利用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示科技发展史,尤其是数学发展史,运用电脑模拟数学发生的历程,使用计算机进行数学试验,通过电脑证明数学定理,让学生通过数学问题的发现、提出、探究、解决过程的情境再现,意识到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重要的问题是推动数学前进最重要的力量,进而启发学生如何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善于独立思考,学会分析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例如,笔者在讲解解析几何内容时,就通过课件“奇妙的坐标系”向学生展示了坐标系的诞生、完善及应用过程,使数学教学成为了再创造、再发现的教学。
四 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想象情境
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想象情境,拓宽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发散思维。贝弗里奇教授曾说:“独创性常常在于发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研究对象之间的相似点,而原来以为这些对象或设想彼此没有关系。”这种使两个本不相干的概念相互接受的能力,一些心理学家称之为“遥远想象”能力,它是创造力的一项重要指标。让学生在两个看似无关的事物之间进行想象,如同给了学生一个驰骋的空间。人的生活中有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就是人的想象力,它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因此,在教学中可充分利用一切可供想象的空间,挖掘发展想象力因素,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如课本上的图形是“死图”,无法表现二次曲线的形成过程,而黑板上的图形鉴于技术原因,很难画准确,更难展现二次曲线的连续变化,而利用多媒体就可生动地把离心率的大小变化与圆锥曲线的形状变化,这种数与形之间的内在联系完美的展现出来。同时,也可展示出椭圆、抛物线、双曲线三种看似不相关的二次曲线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教学过程中,可由学生通过网络访问教师放置在服务器上的课件,让学生独立探索、得出结论。
五 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纠错情境
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纠错情境,可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推理能力。“错误是正确的先导”,学生在解题时,常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对此,我针对学生常犯的错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纠错情境,引导学生分析研究错误的原因,寻找治错良方,在知错中改错、在改错中防错,以弥补学生知识上的缺陷和逻辑推理上的缺陷,提高解题的准确性,增强思维的严谨性。如学生常常想当然地把平面几何的有关性质照搬到立体几何中,教师在黑板中很难表示清楚,我利用几何画板设计并制作了“边对应垂直的两个角”的课件,让学生自主探索,自己纠错,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六 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动态变化情境
在传统教学中,由于受到教学媒体的限制,大部分知识只能由教师静态地传授给学生,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传统的“粉笔+黑板”的教学手段也难以进行“动态处理”,轨迹中的“动点”也只能用黑板上一个静态的“定点”演示,导致学生难以形成良好的运动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