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用于糖尿病药物治疗60例的效果分析

2013-09-14 07:07:54
中国药业 2013年6期
关键词:血糖护理人员糖尿病

严 丽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中医院内科,浙江 宁波 315800)

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范畴,临床以多饮、多食及多尿为主要临床特征,同时伴有消瘦、疲乏[1]。消渴的基本病机为阴津亏耗、燥热偏盛,基本病位在肺、胃、肾。中医学认为,糖尿病的主要证型有肺热津伤、胃热炙盛、肾阴亏虚[2]。糖尿病病程长,属于内分泌疾病,高血糖刺激可导致多种急慢性疾病,长期慢性高血糖刺激导致神经及微小血管病变,可发生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眼底病变及糖尿病神经病变。目前,糖尿病的主要治疗方案包括健康教育、医学营养治疗、功能体育锻炼、口服药物治疗及胰岛素治疗[3]。糖尿病的护理在糖尿病的治疗方案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院自2010年起开始在糖尿病患者中实施中医护理。为探讨中医护理在糖尿病药物治疗中的运用效果,笔者对比分析了2010年6月至2012年3月内分泌科收治的120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糖尿病患者120例,均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均排除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者;合并严重感染性疾病者;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者。其中男68例,女 52例;年龄 42~85岁,平均(63.2±4.68)岁,病程 1~10年。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病情、年龄、性别等构成比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仅服用促胰岛素分泌剂就能维持正常血糖,口服格列齐特片(河南中杰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4060)80 mg,2次 /d。

对照组给予定期复查、控制饮食等糖尿病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采用以下护理措施。

情志护理:中医认为,人体因情志失调而致五志化火与消渴病发生发展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正如刘河间在《三消论》中所说:“消渴者以耗乱精神、过违其度,而燥热郁盛之所成也。”此外,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病程长,患者容易产生焦虑、紧张、恐惧、精神抑郁、心情不畅等不良情绪,此种心态会影响患者免疫功能,使抵抗力下降,从而对疾病治疗及康复产生十分不利因素。护理人员以和蔼可亲的态度稳定患者不良情绪,利用转移等方法使其进行积极的自我心理调节,以消除有可能加重糖尿病进程的过激情志因素;护理人员主动向患者解释有关问题,向患者说明此病尚无根治性措施,但可通过该措施达到防止疾病发展的目的,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坚持治疗。

饮食护理:中医认为,糖尿病的病机特点为阴虚燥热。过食肥甘厚味,易致脾胃积热,损耗肺肾之阴而加重病情。护理人员嘱咐患者饮食以低糖、低脂肪、高纤维为基准,宜清淡,忌食辛辣刺激之品。依据患者体质及饥饿状况,适当加以调整,口渴甚者,煎麦冬、鲜芦根水饮用;伴有皮肤瘙痒者,忌食鱼、虾等具有发性的食物;消瘦者适当进食少量瘦肉之品。

生活起居护理:中医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自然界对人体有很大影响。护理人员除了密切观察患者尿液变化、定期测体重及做好各项体征记录外,督促患者有规律地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休息时间,以免体质下降,是本为虚损性的疾病更加严重。此外,护理人员向患者介绍皮肤护理的重要性,向其说明避免用刺激性肥皂洗澡,并注意卫生。

指导运动:糖尿病患者单单控制饮食是不够的,还应保持饮食与运动的平衡状态。运动作为治疗糖尿病的一种有效方法,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实际体质情况,以适度不累、循序渐进为原则,指导患者在饭后1 h进行如散步、慢跑、太极、广播体操等各种各样的适度活动。

1.3 疗效评价标准

依据患者症状改善程度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分为3个等级。显效:症状基本消失,空腹血糖不高于7.2 mmol/L,餐后2 h血糖不高于8.3 mmol/L或血糖值下降30%以上;有效:症状有所好转,空腹血糖为 7.3 至 8.3 mmol/L,餐后 2 h血糖为 8.4~10.0 mmol/L;无效:症状无明显变化,血糖下降值未达到以上两个等级标准,甚至出现恶化情况。以显效、有效合计为总有效。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例(%)]

3 讨论

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生存期较既往京有了较大的改善。糖尿病病程漫长,导致并发症发生的概率增加,因此给予长期的有效护理才能避免并发症发生,提高血糖控制率[4-5]。糖尿病属于慢性营养代谢障碍性疾病,其主要治疗目的是控制血糖水平,维持机体正常代谢。糖尿病的护理是促进糖尿病患者健康,维持机体正常代谢的重要部分,为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减少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加强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干预尤为重要[6]。本试验中,试验组60例患者采用中医特色护理,从情志、饮食、生活起居、运动等各方面进行全面综合护理,加强糖尿病患者各方面的护理干预,治疗结束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中医护理运用于药物治疗糖尿病中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血糖控制率,减少糖尿病患者各种急慢性并发症,延长患者生存期,值得临床推广。

[1]王慧研.糖尿病的中医护理及健康教育[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1,25(2):100 - 101.

[2]余咏梅.中医护理对社区糖尿病患者干预的效果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11,8(22):123-124.

[3]冯迎九.650例门诊糖尿病患者用药分析[J].中国药业,2012,21(19):57-58

[4]郁 斌,赵凡平,陆 文,等.社区糖尿病中医菜单式服务干预模式的研究[J].中国民间疗法,2010,18(4):57-58.

[5]杨嘉慧,王 琦.中医特色糖尿病健康教育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照顾行为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2):411-414.

[6]傅海东.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80例[J].中国药业,2012,21(7):41 -42.

猜你喜欢
血糖护理人员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中老年保健(2022年5期)2022-08-24 02:35:42
糖尿病知识问答
中老年保健(2022年1期)2022-08-17 06:14:56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保健医苑(2022年6期)2022-07-08 01:26:34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糖尿病知识问答
中老年保健(2021年5期)2021-08-24 07:07:20
糖尿病知识问答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
妈妈宝宝(2017年3期)2017-02-21 01:22:30
猪的血糖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