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配合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瘫80例疗效观察

2013-09-14 09:25杜雅俊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3年10期
关键词:鼻唇口角面神经

杜雅俊

周围性面瘫西医称之为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本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难治病之一,主要表现为一侧面部肌肉瘫痪,导致眼睛闭合不全或眼睑下垂,不能做皱眉、蹙额、鼓颐等动作,患侧露睛流泪,鼻唇沟平坦,口角歪向健侧,重则口角漏水,肢体麻木无力。本病多由于风中经络,风寒之邪侵袭面部经络,导致经络阻滞,经气不畅,经筋失养,纵缓不收,麻木不仁,口眼歪斜。治宜祛风通络,养血活血。面瘫灵汤系我们长期临床治疗面瘫的经验方,自2012年5月-2013年4月,笔者采用针刺配合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瘫8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标准 符合周围性面瘫诊断标准;能够接受针灸治疗并坚持治疗者;年龄6岁~70岁。

1.2 排除标准 中枢性面瘫患者,经检查存在小脑、脑干病变或脑血管疾病引起的面瘫;由于手术损伤引起的面瘫;患有严重心脑血管、肝肾、内分泌和血液系统疾病的患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不能配合针灸治疗或拒绝针灸治疗患者。

1.3 一般资料 所选病例为符合周围性面瘫的诊断标准患者160例,均来自山西省中医院针灸科就诊病人,将上述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男46例,女34例,平均年龄50.5岁;对照组80例,男43例,女37例,平均年龄51.2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4 治疗方法 观察组采用针刺配合中药治疗。对照组仅用针刺治疗方法,取穴、操作、疗程同观察组。

1.4.1 针刺方法 急性期(1d~10d)取穴:攒竹、阳白、四白、颧髎、地仓、颊车、牵正、翳风、合谷(健侧)上穴均采用平补平泻法,浅刺。恢复期及后遗症期(10d以上)取穴:攒竹、阳白透鱼腰、四白、颧髎、地仓透颊车、牵正、翳风、足三里(患侧)、合谷(健侧)上穴采用平补平泻法。操作方法:选用汉医牌针灸针0.30 mm*40mm的毫针针刺,采用平补平泻法,刺入留针30min,每日1次,15d为1个疗程[1-3]。

1.4.2 中药汤剂治疗方法 急性期(1d~10d):采用面瘫灵1号汤治疗。药物组成:银花20g,连翘10g,忍冬藤30g,鱼腥草30g,荆芥6g,防风6g,菊花10g,白附子6g,僵蚕10g,全蝎6 g,当归10g,川芎10g,丹参20g,葛根20g,白芷10g。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服用。恢复期及后遗症期采用面瘫灵2号汤治疗,药物组成:僵蚕10g,全蝎6g,白附子6g,天麻15g,羌活6g,葛根15g,忍冬藤15g,菊花15g,丹参15g,当归10g,川芎10g,黄芪20g,茯苓15g,赤芍10g,白术15g,麦冬30g,天花粉30g,甘草6g。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各1次。

1.5 面部表情体征分级量化标准 参照1993年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临床常见疾病诊疗标准》制定。面部表情:自然(0分),基本自然(1分),不自然(2分),僵硬(3分)。眼裂闭合程度:眼裂能闭合完全(0分),眼裂能闭合但不完全(1分),眼裂能闭合一半(2分),眼裂闭合不全,露睛过半(3分)。鼻唇沟变浅程度:鼻唇沟对称(0分),鼻唇沟变浅程度轻,但不对称(1分),鼻唇沟变浅不对称(2分),鼻唇沟变浅明显(3分)。口角歪斜程度:口角无歪斜(0分),口角基本无歪斜(1分),口角略歪斜(2分),口角歪斜明显(3分)。额纹消失程度:皱额时额纹对称(0分),皱额时额纹不对称(1分),额纹变浅不对称(2分),额纹完全消失,不对称(3分)。

1.6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1993年《临床常见疾病诊疗标准》制定。临床痊愈:面部表情体征积分减少≥95%;显效:面部表情体征积分减少≥70%且<95%;有效:面部表情体征积分减少≥35%且<70%;无效:面部表情体征积分减少<35%。计算公式为:[(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2 结 果(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3 讨 论

周围性面瘫也称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中医认为本病病因多由于风寒之邪侵袭面部经络,导致经气不畅,脉络阻滞,经筋失养,纵缓不收,因而发生口眼歪斜。本病病机为本虚标实,感受风寒之邪气[4,5]。《内经》云:“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以气血亏虚为本,风寒邪气入络为标,无论痰火内郁生风或卧起而被风吹或暴怒伤肝风从内生,致使风痰中于三阳络脉而发病。故治宜益气活血,祛风通络为主。面部主要为手足阳明经循行区,故针刺取四白、颧髎、地仓、颊车、牵正、翳风以疏通阳明经气,合谷为阳明原穴配合攒竹、阳白为局部取穴,人中沟歪斜者加水沟,耳后疼痛加翳风,功能祛风通络,足三里既可以疏通阳明经气,亦可益气健脾[6]。再者,面瘫灵汤系笔者临证多年经验方:以牵正散加减化载,面瘫灵1号汤功善清热祛风,活血通络,适用于面瘫急性期以痰火內郁或肝火亢盛为主证者。面瘫灵2号汤功善益气通络,祛风活血,适用于面瘫康复期或后遗症期以气虚血瘀;正虚邪恋为主证者。现代医学认为本病有多种原因导致的营养局部神经的血管痉挛、缺血、水肿,继而导致面神经受压;或是茎乳突孔内骨膜炎,使面神经受压或血液循环障碍,发生面神经麻痹。治疗多采用神经营养剂或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的药物,如扩张血管,缓解肌肉痉挛降低血管阻力,促进血液循环为主要治疗手段。

笔者根据多年临床实践总结认为,针刺配合中药汤剂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好且无毒副反应,安全可靠,能够有效控制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愈率,疗效稳定可靠。

[1]高树中.针灸治疗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47.

[2]贺振中,李建仲.通督正脊疗法[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96.

[3]邱茂良,孔昭遐.针灸治法与处方[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81.

[4]杜雅俊,贾希瑞.针刺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疗效观察[J].山西中医,2010,26(9):35-36.

[5]朱春华,林学武.谈周围性面瘫针刺治疗时机[J].中国针灸,1994,14(4):223.

[6]吕士琦.多针浅刺法治疗面瘫78例[J].山西中医,2008,24(3):28.

猜你喜欢
鼻唇口角面神经
保留口角轴唇颊瓣修复下唇缺损
视角与口角
打败鼻唇沟 恢复年轻光彩
两代人的不同
面神经畸形人工耳蜗植入围手术期处理
内河集散船舱口角隅甲板应力分析
鼻唇沟双叶皮瓣在鼻翼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针刀针刺治疗合并颈部症状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23例
面神经麻痹80例的护理干预体会
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