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徒步旅游研究进展概述

2013-09-10 02:28张香菊陈俊君李竹娟
四川旅游学院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旅游者线路旅游

张香菊 陈俊君 李竹娟

(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云南 昆明 650091)

1 引言

近年来,背包客、驴友等名词成为旅游界的时尚,越来越多的旅游者想要摆脱旅行社行程太紧、线路固定的旅游产品,尤其是中青年人,他们喜欢自由和冒险。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公布的2004年—2011年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抽样调查出游数构成可以看出,城镇居民近十年来组团出游比例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尤其是2011年比2010年下降了10.9%。据国家旅游局2013年公布的数据,2012年全国散客旅游人数占全部旅游人数的96.9%,散客花费占全部旅游花费的93.3%。2012年,经旅行社组团人数比2011年减少3154万人次,占比由4.7%下降到3.1%。可见,市场结构的大众化、散客化趋势更加明显,人们自助旅游的愿望越来越强,作为背包旅游主体的徒步旅游以其高度的自由性和体验性日益受到青睐。一方面,徒步旅游的发生区域多是自然生态环境良好或者是人文气息浓厚的地方,可以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寓教于游;另一方面,徒步旅游者多是绿色出行的倡导者,环保意识强。因此,没有哪一种旅行方式像徒步旅游一样既依赖于自然又回馈于自然[1]。徒步是一种最简单、有效、普遍而且最为时尚的健身方式。医学研究表明,它可以降低血压、强健心肌、强筋健骨。若坚持每天徒步行走一万步,能有效控制体重、减轻压力和改善睡眠,尤其对现代都市病能够有效预防和治疗。徒步旅游可以拉近人与自然、人与人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徒步旅游者在环境优美的区域行走不仅可以锻炼身体、净化心灵,而且徒步者之间的相互帮扶、不离不弃令原本不相识的朋友结交,也增进本就相熟的朋友、亲人之间的感情。另外,徒步旅游目的地通常选择在交通不便、比较贫困的边远民族区域,它又是旅游扶贫战略实施的极佳选择。2013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指出要“改善国民旅游休闲环境”“加强国民旅游休闲产品开发与活动组织”等,从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旅游休闲需求。因此,徒步旅游的发展和研究应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2 文献研究总体情况分析

2.1 文献时间分布分析

2013年4月,笔者在中文数据库 CNKI、万方、维普中搜索题名包含“徒步旅游”的文献,结果分别是:18篇、24篇和16篇,经过筛选,其具有较高参考价值的文献一共有24篇,其发表时间分布如图1:

图1 文献发表时间分布图

可见,我国徒步旅游研究开始时间较晚,2009年以后国内学者对徒步旅游的理论研究开始重视。当然,这与2010年后我国旅游者素质提高和国内组团出游比例持续下降不无关系,但这远滞后于我国徒步旅游的实践发展。1999年,知名的绿野户外网成立,接着国内有关徒步旅游的网站、俱乐部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出现。从1999年起,到中国登山协会注册的户外运动俱乐部保持了每年翻一番的高速发展趋势,到2006年底,全国正规的户外运动俱乐部已有700家,结构更加松散的户外爱好者团体更多[1]。

2.2 文献的研究方法分析

在24篇文献中,有19篇为纯粹的理论论述或理论论述与案例研究相结合,而采用数理建模等量化研究方法的仅有5篇。5篇文献的一手数据均是通过问卷调查得到,使用的定量研究方法有一般数据分析法[2-3]、方差分析法[4]、层次分析法[5]以及回归分析法[6]。

从文献研究的现状来看,国内对徒步旅游的研究起步较晚,尚且停留在现象描述和对策提出的表层,未能深入,内容比较散乱,没有形成体系。研究方法上也是理论论述居多,定量和模型分析较少。下面本文将在概念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研究内容对24篇文献进行分类分析。

3 徒步旅游概念界定

最早定义“徒步旅游”的国内文献是2003年宋俊和的硕士学位论文《关于徒步旅游理论与实践的初步研究》。文章分别从生态旅游角度和文化体验的角度提出定义,前者突出了徒步旅游的探险性和生态保护性,却将徒步休闲旅游划分在徒步旅游之外[7]。刘韫、宋俊和(2012)对定义进行优化,总结为“以旅游目的地的自然与人文生态环境影响最小化为前提,借助一定的交通工具前往旅游目的地,大部分旅游行程依靠徒步行走完成的一种体验性户外旅游活动”[8]。黄向(2005)认为“徒步旅游是指旅游者以徒步为主要旅行方式的一种自助旅游形态,是背包旅游者最喜欢的一种旅游方式”[9]。该定义将徒步旅游认为是背包旅游的一种细分形式,包含于自助旅游,之后的许多学者也引用了这种说法[5]。而在实际发展中,徒步登山、徒步极地或者徒步沙漠等徒步旅游活动多是以俱乐部或者协会的形式进行组织,只有极少数的旅行社在经营徒步旅游产品,这显然与自助旅游是矛盾的。背包旅游的称谓来源于背包者典型的外形特点、明确的旅游意识、弹性的旅游行程和节俭至上的消费观[10]。很明显,徒步旅游并不完全符合以上特征。笔者认为,徒步旅游和背包旅游、自助旅游之间有很大交叉,甚至可以说徒步旅游是背包旅游的主体,但并不能说徒步旅游包含于背包旅游和自助旅游。由此可知,目前学术界对徒步旅游的概念并没有严格统一的界定。通过概括总结,可以得出徒步旅游概念需要理清的主要有四点:第一,徒步区域的界定。徒步旅游应当界定为在旅行区域以徒步为主要运动方式,而从常住地到旅游目的地的过程可以是徒步也可以是骑车或者乘坐其他交通工具。第二,是否属于自助旅游。目前的实践表明,难度较大的徒步旅游多以团队的形式进行,国内主要是由俱乐部和协会进行组织。而距离较近、对体力要求较低的徒步旅游多是自助旅游活动,最典型的是都市人周末在郊区的徒步休闲旅游活动。因此,徒步旅游的组织形式是多样的。第三,强调生态环保性。徒步旅游依赖优美的环境,同时又在徒步活动中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维护当地人民生活,促进生态环境和生态文化保护,属于生态旅游的分支。第四,户外性和体验性。在室内的跑步机上运动或者在健身房的走路肯定不属于徒步旅游范畴。同时,徒步旅游不再是以往的简单观光,而是强调徒步旅游者在徒步区域的心灵和身体的深刻体验。

根据以上分析,笔者尝试提出徒步旅游的定义为:徒步旅游是指在异于日常生活环境的户外旅行区域,以徒步为主要旅行方式的体验性生态旅游活动。

4 徒步旅游研究内容概述

笔者按照文献研究的主要内容将其划分为基础理论研究、现状研究、徒步旅游线路研究、乡村徒步旅游研究、徒步旅游心理学研究及其他方面的研究,共6部分。

4.1 徒步旅游基础理论研究

宋俊和(2003)不仅从生态旅游和文化体验的角度分别提出了徒步旅游的定义,而且对徒步旅游的特点、目的和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此外,还对徒步旅游资源进行了阐述[7]。2012年,刘韫、宋俊和通过分析国内外徒步旅游发展现状和特点,进而总结出徒步旅游的学术性定义[8]。谭达顺(2011)从社会文化学角度对徒步运动进行了阐述和讨论[11]。周耀军和齐莹(2013)运用社会学和文化学的知识和理论对徒步休闲价值进行了分析,认为徒步是以愉悦、休闲、放松为主要目标,是亲近自然、积聚能量以便能以崭新的面貌投入新的生活的一种生活状态,是强健身心、繁荣经济、促进社会和谐的健康生活方式[12]。目前,国内对徒步旅游基础理论的研究还很缺乏,仅仅将其当做背包旅游、自助旅游等的一种形式看待,将其作为一种独立的旅游形态来研究的较少。

4.2 国内外徒步旅游发展现状研究

4.2.1 国外徒步旅游发展现状研究

徒步旅游在国外发展比较早,尤其是澳大利亚、尼泊尔等国,现在已经大众化、普遍化,国内一些学者的研究也从国外徒步旅游发展中汲取营养,为我国徒步旅游发展提供借鉴。2005年,学者黄向通过网络搜索和阅读文献总结出了国内外徒步旅游发展的特点,并认为网络是徒步旅游者获得信息的主要途径,徒步旅游市场庞大,是一种纯生态、经济效益显著的旅游方式,应当受到政府的重视[9]。胡海燕和罗许伍(2012)在分析尼泊尔徒步旅游的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指出我国西藏徒步旅游发展应当规范徒步管理、加强游客教育、完善信息系统并开发多样化的徒步旅游产品[13]。

4.2.2 国内徒步旅游发展现状研究

新疆以其丰富的徒步旅游资源和浓郁的维吾尔族风情吸引了大批的徒步旅游者,也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刘韫、宋俊和(2009)把自己在新疆博格达峰的亲身经历和访谈结果进行整理,指出该地徒步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保险制度、加强从业人员培训等建议[14]。陈红梅(2010)对乌鲁木齐市的徒步旅游发展进行研究,认为该市徒步旅游发展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处在软型徒步旅游发展阶段,并认为该市还存在着法律法规不健全、徒步旅游产品单一等问题[3]。邵永平(2010)探讨了乌鲁木齐市徒步旅游涉及的主体、客体并对其发展过程进行了经济分析,对其中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15]。

国内其他地区的徒步旅游发展也开始引起学者们的关注。胡一鸣等(2008)以徒步旅游开发中存在的矛盾分析入手,结合安徽省徽杭古道实证研究,认为徒步旅游开发要保持资源的原生态性,坚持景区分区、游客分类、安全分级三大开发理念[16]。刘涛(2012)对厦门徒步旅游发展的条件进行分析,并设计了四条徒步旅游线路,提出近期发展的对策建议[17]。

我国研究徒步旅游的学者还很少,研究涉及的区域也很有限,目前研究涉及的主要有云南、西藏、广西、新疆、厦门、安徽、江西等地。从徒步旅游的发展情况来看,我国徒步旅游市场基本是由户外俱乐部和旅游协会等户外活动组织操控的,并逐步与国际接轨。国际上主要的徒步旅游组织主要有国际徒步联盟(IML)、国际市民休闲运动联盟(IVV)。2006年,大连成为IML成员。2004年我国加入IVV,并成立国际市民休闲运动联盟中国总部(CVA),该组织秉承“倡导全民健身推广绿色徒步”的宗旨,现在每年参加CVA有关徒步活动的达数十万人次。国际市民休闲运动联盟中国总部(CVA)秘书长金乔在文章《中国徒步旅游的发生、发展与展望》中指出,徒步旅游是城市反哺农村、发达地区扶持贫困地区的重要财政和智力文化载体,具有广阔的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中国特色的徒步旅游发展一定会在世界进入“旅游十年”和中国进入“黄金旅游时期”的过程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1]。

4.3 徒步旅游的线路研究

徒步线路是徒步旅游最重要的元素,也是徒步旅游活动得以开展的前提条件。与国外成熟的徒步旅游路径相比,我国的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相关研究还很欠缺。肖胜和(2008)对徒步旅游线路进行了系统分类,并指出线路选取原则为偏远性、原真性、挑战性和主题性,线路开发要点包括凸显主题、注重生态保护、建立有效的安全保障体系、实现跨区域合作和实行社会化的保障和管理[18]。这是有学者第一次专门地、系统地对徒步旅游线路进行研究。2010年,饶华清总结了澳大利亚徒步旅游线路的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启示,提出要大力发展地方经济和旅游电子商务,开发多样化旅游产品,注重游客体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19]。段炼(2010)提出徒步旅游线路设计的安全性、原始性、体验性、教育性的四大原则,结合普达措实际情况,开发了针对不同类型的徒步旅游者的徒步线路[20]。冯其明(2012)提出了徒步旅游线路开发应遵循的五个步骤:实地考察与调查、分析预测客源市场与旅游线路、策划选取旅游线路、确定线路品牌名称和建立安全保障制度[21]。此项研究为徒步旅游线路的开发提供了借鉴。

由以上文献可知,国内学者已经开始关注徒步旅游线路的设计开发,而且在生态保护性、安全性、主题性等徒步线路特点方面达成共识。徒步线路作为徒步旅游活动的载体对徒步旅游活动的进行和徒步旅游的发展都十分重要。更为可喜的是,据2013年4月23日《北京日报》的报道,京西门头沟古道将打造首条国家步道。据了解,门头沟国家步道将是我国首个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国家步道。步道将配套建设环境设施、景观设施、路标指示体系、营地或登山小屋、安全防护及紧急救难场所等。在我国,国家步道的建设刚刚兴起,国家步道的建设在为到访者提供自然人文体验、环境与文化教育、健康休闲游憩等多元机会的同时,也将为传承保护文化遗产、利用生态资源、促进旅游产业、活络乡村经济做出重大贡献。

4.4 乡村徒步旅游研究

乡村徒步旅游是一种灵活自由、老少皆宜的旅游方式[22],但在开发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潘鸿雷等(2010)指出乡村徒步旅游符合低碳旅游的时代要求,有利于乡村景观与环境的保护,符合休闲深度旅游的发展趋势[23]。秦月花(2012)以桂林乡村徒步旅游为例,提出桂林漓江徒步旅游开发与乡村旅游设施优化对策,开辟新的徒步线路、完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拓展徒步旅游信息渠道、保护乡村的文化和文化空间[22]。乡村徒步旅游因其在保护乡村环境、传承当地文化、繁荣地方经济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应当予以重点开发,而现实情况却是乡村徒步旅游发展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

4.5 徒步旅游的心理学研究

肖胜和(2010)运用马斯洛需求理论对徒步旅游的动机与需求层次的关系以及需求层次与体验效应的关系进行分析,指出徒步旅游者可以通过需求层次先降后升和直接提升两种途径来实现成就感、满足感等体验效应[2]。伍朝辉建立了大学生徒步旅游体验影响因素体系,分析了徒步漓江体验影响因素的重要性和实际表现,并提出要丰富参与性体验旅游活动等建议[4]。贾建忠和杨杨(2012)对乡村徒步旅游者感知价值对忠诚度的影响进行研究[6]。我国拥有丰富且高品位的自然和文化旅游资源,随着经济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徒步旅游需求将会很大。而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方式,它在心理需求、旅游动机、行为方式、组织形式等方面表现出极强的个性,因此需要以新的视野对徒步旅游进行研究。以上学者们对徒步旅游者心理方面的分析,为徒步旅游的组织者、徒步旅游产品的开发者以及政策制定者提供了参考依据。

4.6 其他方面的研究

目前徒步旅游的研究内容涉及面还较窄,很多方面仅有个别学者关注。饶华清(2009)指出旅行社开发徒步旅游产品会产生很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24]。我国徒步旅游市场规模庞大,而目前还停留在自发组织、俱乐部与协会组织的阶段,如果旅行社能够抓住这部分客源将大大拓宽其盈利渠道和业务范围。张一群和杨桂华(2010)从生态学的角度计算出游客到梅里雪山雨崩村徒步旅游一次的旅游净生态足迹很小,如果停留一定时间甚至有可能出现负值[25]。这为徒步旅游的低碳环保提供了有力证据。胡明雷和海米提·依米提(2011)对影响徒步旅游安全的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影响徒步旅游安全的最主要的两个前提因素是救援和政策法规[5]。该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应当加快徒步旅游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各徒步旅游区域所在的地方政府也应建立相应的紧急救援机制。

5 研究展望

徒步旅游在提升国民素质和民众休闲质量、加强环境教育与生态保护、促进边远贫困地区的发展等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然而在国内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民众都没有给予其应有的重视。因此,学术领域的探讨和研究就对徒步旅游的规范运行和又好又快的发展至关重要。由于徒步旅游发展和研究都处于初级阶段,相关领域的研究还存在许多空白。以下是笔者对未来徒步旅游研究的几点展望。

5.1 徒步休闲旅游研究

徒步是人们休闲的首选活动,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国民对休闲旅游的需求会与日俱增。每到周末或节假日,公园的小径、城郊的小山道等人满为患,显然实践的发展远远没有满足人们徒步休闲的需求。在现有景区内开辟专门的徒步旅游区或整合徒步路线,在城市周边建设徒步小道,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资源开发徒步旅游产品,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旅游休闲需求,促进旅游休闲产业健康发展,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国民旅游休闲体系建设,这也正是《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颁布的初衷。当前学术研究往往将徒步旅游定位在高难度、环境恶劣的徒步沙漠、徒步探险等,而徒步休闲旅游这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被忽略。徒步休闲旅游的需求量究竟有多大,如何满足,其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如何,都值得我们研究。

5.2 旅行社徒步旅游产品开发

徒步旅游不仅是一种新的旅游方式,也应该被理解为一种新型的旅游开发方式[17]。与国外成熟的徒步旅游产品相比,我国的徒步旅游还处在自发组织或俱乐部、协会组织的初级阶段,这种方式不仅容易造成旅游目的地生态环境破坏、与当地社区的冲突和管理上的不便,而且徒步旅游者的安全不能得到保障,一旦出现事故,救援和事故处理十分麻烦。如果旅行社能够根据徒步旅游者的需求设计线路、提供当地信息、配备专业导游,这将大大增加徒步旅游的参与度、安全度,同时将促进徒步旅游的规模化和规范化发展。因此,从旅游开发者的角度研究徒步旅游十分必要,也大有可为。

5.3 徒步旅游的安全管理

旅游出行最为担心的问题是安全,徒步旅游更是如此,尤其是难度较大、徒步区域偏远的徒步旅游活动。保障徒步旅游者的人身安全,包括进入徒步区域前和在徒步旅游区域内两个部分。首先,进入徒步区域之前,徒步者要充分了解区域内的地形地貌、天气情况、徒步线路、徒步所需时间、所需携带的物品等信息。作为景区管理人员,应当对进入徒步景区的旅游者进行个人信息和预计回程时间的登记,对进入景区可能遇到的困难和危险等事项作出提醒。其次,尽量消除景区内部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徒步旅游的景区一般要尽量保持它的原始性,不进行大规模的开发。而对于可能危害游客安全的地方要采取相应措施,在尽量不改变其原来面貌的前提下进行改善。目前已经有学者关注徒步旅游线路的开发、设计及其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2,17,18],但对徒步旅游安全管理体系构建的专门研究还十分缺乏。徒步旅游区域的情况千差万别,安全问题也多种多样,需要我们根据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安全保障措施,构建完善的安全保障体系。

5.4 徒步旅游产品的需求研究和营销宣传

徒步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方式,在近十年里发展迅速,这是其背后巨大的徒步旅游需求推动的。但是其需求究竟有多大,需求类型是怎样的,目前都还没有清晰的认识,这就会导致徒步旅游产品的开发和其市场推广不具有针对性、效率不高。我国多样的地形地貌景观、摄人心魄的高山大川、神秘的民族风情等极具吸引力的旅游地还“养在深闺人未识”,开拓徒步旅游市场就需要加大徒步旅游的营销宣传。这对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经济发展落后的徒步旅游区域尤为重要。要扩大徒步旅游地的知名度,就需要当地政府的重视、旅游开发公司的努力,充分利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旅游推介会等宣传自己的产品。此外,与旅行社合作也是不错的选择。

5.5 徒步旅游对当地社区发展的促进研究

与大众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相比,徒步旅游对当地社区发展的带动效应都更加显著。从经济方面来看,徒步旅游者的徒步区域多是边远地区,他们日常的住宿、餐饮服务一般从沿途的社区购买,这些接待服务对参与者的体力和知识水平要求较低。从非经济角度来说,徒步旅游区域的服务设施规模较小,大型集团进入的可能性很小,这样社区的掌控能力更强,话语权更强,有利于社区的增权[26]。社区居民参与徒步旅游发展过程中,接触到环境意识强、素质较高的徒步旅游者,就无形中对社区居民进行了生态环保知识的教育,促进了当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1]金乔,贾书芳,李腾.中国徒步旅游的发生、发展与展望[C]//肇庆市人民政府,国际市民体育联盟.第三届国际(中国)徒步论坛论文集,2012:11-16.

[2]肖胜和.基于需求层次理论的徒步旅游动机和体验效应分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0,26(3):95-98.

[3]陈红梅.乌鲁木齐徒步旅游发展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师范大学,2010.

[4]伍朝辉.大学生徒步旅游体验研究[D].桂林:桂林理工大学,2011.

[5]胡明雷,海米提·依米提.徒步旅游安全影响因素的排序研究[J].大陆桥视野(下半月),2011(10):56-59.

[6]贾建忠,杨杨.乡村徒步旅游游客感知价值对游客忠诚的影响研究[J].价值工程,2012,31(17):300-301.

[7]宋俊和.关于徒步旅游理论与实践的初步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03.

[8]刘韫,宋俊和.徒步旅游定义初探[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2,17(4):22-24.

[9]黄向.徒步旅游国内外发展特点比较研究[J].世界地理研究,2005,14(3):72-79.

[10]Regina Scheyvens.Backpacker tourism and Third World develepment[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2,29(1):144 -164.

[11]谭达顺.新时期徒步运动的社会文化学研究[J].大众体育,2011(27):152-154.

[12]周耀军,齐莹.论徒步的休闲价值[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3,21(3):91-93.

[13]胡海燕,罗许伍.尼泊尔徒步旅游发展的经验分析及对我国西藏的启示[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2,27(5):54-56.

[14]刘韫,宋俊和.新疆徒步旅游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9(25):152-153.

[15]邵永平.乌鲁木齐市户外徒步旅游的经济思考[J].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2010(1):58-60.

[16]胡一鸣,等.徒步旅游开发初步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8(2):75-76.

[17]刘涛.厦门徒步旅游开发研究[J].宜春学院学报,2012,34(10):133-136.

[18]肖胜和.徒步旅游线路的选取及生态开发[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8,25(4):513-519.

[19]饶华清.澳大利亚线路特点及其启示[J].牡丹江学报,2010,19(2):40-42.

[20]段炼.普达措国家公园徒步旅游线路开发初探[J].魅力中国,2010,(24):58-59.

[21]冯其明.徒步旅游线路的开发[J].河南科技(上半月),2012(1):28-29.

[22]秦月花.乡村徒步旅游开发与乡村旅游设施优化[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26(3):54-57.

[23]潘鸿雷,徐子琳,蔡蓉蓉.乡村徒步旅游的优化探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21(8):36-37.

[24]饶华清.旅行社徒步旅游产品开发研究[J].怀化学院学报,2009,28(11):51-53.

[25]张一群,杨桂华.雨崩徒步旅游者旅游净生态足迹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9):153-158.

[26]Laurie Loker- Murphy,Philip L Pearce.Young budget travelers:backpackers in Austrilia[J].Annal of Tourism Research,1995,22(4):819 -843.

猜你喜欢
旅游者线路旅游
喀拉峻风景区旅游者的生态意识和生态行为研究
输电线路工程造价控制
10kV线路保护定值修改后存在安全隐患
旅行社未经旅游者同意安排购物属违约
旅游
基于Hilbert-Huang变换的HVDC线路保护
浅论生态旅游者的分类与识别方法
10KV线路装纵差保护的好处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