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地尔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3-09-10 07:42吴焕春广东省海丰县彭湃纪念医院药剂科广东海丰516400
吉林医学 2013年10期
关键词:传导神经速度

吴焕春 (广东省海丰县彭湃纪念医院药剂科,广东 海丰 516400)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1],如果没有及时治疗,会直接致残。就现阶段还未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具体发病机制有一个全面系统性的认识,通常认为DPN的主要病因与患者长期严重的高血糖最终引发了代谢障碍、微循环异常以及自身免疫紊乱等相关问题。患者主要的临床症状表现为肢体疼痛(对称性)、麻木以及感觉性减退等[2]。随着临床治疗工作的展开情况来看,前列地尔联合甲钴胺治疗所起到的应用效果明显。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8年7月~2011年7月接受住院治疗的9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1999年WHD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标准[3],最终判定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其中男54例,女44例;平均(46.23±4.34)岁,平均病程(9.45±2.35)年;这些患者的症状为:肢体异常疼痛状态(迟钝、麻木以及发热)、肢体无力、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开始迅速减慢等。将9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性别、年龄、具体病程情况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患者在住院时均进行常规治疗处理,主要涉及到饮食、运动以及血糖水平上的控制,结合每一位患者的血糖水平状态进行降糖处理,将患者的血糖分别控制在空腹5.8~7 mmol/L、餐后血糖在8.0~10.0 mmol/L,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中的49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用甲钴胺单一治疗,肌内注射的方式为每天使用1次,剂量为500 μg;治疗组患者采用前列地尔10 μg溶于浓度为0.9%NaCl溶液100 ml中,联合甲钴胺(与对照组相同)治疗,患者采用静脉滴注的方式,每天均进行1次,两组患者的治疗疗程为2周。

1.3 观察目标:对两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症状变化情况进行观察记录,同时对其运动传导速度以及感觉传导速度的具体前后变化情况进行全面测定。

1.4 疗效判定标准[4]:显效:患者的不良临床症状均消失;有效:患者不良症状得到了一定的缓解;无效:患者在治疗结束后的临床症状情况未得到任何程度上的改善。同时如果患者在进行治疗之前其神经传导速度低于正常,而在治疗结束后转变为正常则被判定为有效,反之则为无效。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总体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都发生了变化,但治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均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见表2。

表1 患者总体疗效对比分析[例(%)]

表2 患者治疗前后的围神经传导速度变化情况(x±s)

3 讨论

周围神经病变俨然已经成为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工作中最为常见的并发症问题,如果患者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就会直接引发残疾现象,主要发生的群体为患糖尿病时间相对较长但仍未得到控制的患者,一般糖尿病患者时间已经超过了4年,其出现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大概持续在3/5左右,而且患者具体的发病机制还处于未完全清楚的阶段,所以其治疗工作还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具体总结引发周围神经病变的因素包含多个方面,例如氧化应激、自身免疫紊乱以及多元醇一肌醇途径等,这些因素都会直接或者间接的引发神经组织的病变情况。伴随着治疗工作的不断展开,发现糖尿病时前列腺素E的合成减少,所以使得患者血小板合成出现增加的局面,而前列地尔恰好能够改变这一问题,主要是由于前列地尔的成分中包含的主要成分为前列腺素E。本组治疗实践证明发现前列腺素E能够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以及血栓素A的生成情况,有效改善了此类患者周围神经的血流供应状态,修复患者的受损神经问题,氯化钠液与前列地尔进行配置,对患者采取静脉滴注,同时糖尿病患者存在着血糖、血脂以及纤维蛋白等方面的升高状态,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就会引发神经组织缺血、缺氧问题,最终造成神经传导障碍性问题,所以患者才会感觉到自身肢体麻木以及疼痛,而前列腺素E能够缓解神经组织的缺血、缺氧,改善其神经受损问题。而相对于普通的Vit B12来说甲钴胺是一种内源性的辅酶B12,其主要的作用机制是通过基转化的反应情况,本组治疗过程中500 μg/d肌内注射有效的促进患者体内的酸、蛋白质、脂质代谢等肌体功能,最终达到神经细胞内核酸、蛋白质等方面的合成实现修复受损的功能效果。两种药物合并使用最终有效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功能效果。本组试验也同样证实了这一观点,患者在治疗2周后无论是运动传导速度、感觉传导速度以及总有效率都得到了提升。但是很显然单一用甲钴胺有其自身存在的局限性,总有效率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所以两种药物的联合使用所起到的治疗效果明显,值得肯定和采用。同时要做好患者住院期间的常规治疗护理工作,强化对饮食、运动以及血糖水平等方面的控制处理。

总之,前列地尔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明显,且整个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等问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1] 杨文英.重视预防,规范管理-2007年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8,(2):121.

[2] 利 格,李 颖,周 筠,等.a-硫辛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7,23(2):166.

[3] 宏 星,吴正财,吴国土.甲钴胺注射液的安全性试验[J]. 海峡药学,2007,19(8):33.

[4] 徐更华.注射液和山莨菪碱治疗糖尿病足临床观察[J].浙江临床医学,2005,7(5):480.

[5] 张美彪,黄云湘,匡旬哑,等.依帕司他与甲钴胺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传导速度的比较[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6,10(5):79.

[6] 曾 明.前列地尔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2例[J].健康必读(下旬刊),2012,(3):122.

猜你喜欢
传导神经速度
神经松动术在周围神经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行驶速度
中西医结合治疗桡神经损伤研究进展
速度
神奇的骨传导
充分发挥银行在政策传导中的作用
“散乱污”企业治理重在传导压力、抓实举措
比速度更速度——“光脑”来了
“神经”病友
PI3K/AKT/Bcl-2凋亡信号传导通路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