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萍
(广东省罗定市人民医院门诊 广东 罗定 527200)
小儿外伤是门诊常见的急症之一,受伤患儿大部分需要进行清创缝合。小儿由于受伤突然,处于紧张、焦虑、恐惧中,再加上伤口的疼痛及行清创缝合手术等因素,更加剧了患儿的紧张、恐惧心理,使之处于高度的应激状态[1]。因而在医生及护士处理伤口时患儿不能密切配合,在缝合过程中经常哭闹、挣扎,给操作带来很多困难,影响了缝合的效果。还有少数家长由于患儿的不断哭闹和拒绝配合而放弃缝合,只要求进行伤口的局部清洗及包扎,严重影响了伤口的愈合。针对患儿的这种情况,对外伤后行清创缝合手术的患儿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是必要和有效的。我院门诊于2012年4~12月对局麻下行清创缝合术的70例患儿采取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3~11月于我院门诊行清创缝合术患儿70例为对照组,男42例,女28例,年龄3~12岁,其中头皮裂伤18例,额部皮肤裂伤20例,面部皮肤挫裂伤15例,手外伤17例,采取常规护理;2012年4~12月的70例为实验组,男40例,女30例,年龄3~12岁,其中头皮裂伤16例,额部皮肤裂伤16例,面部皮肤挫裂伤18例,手外伤10例,足跟裂伤1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两组患儿在性别、伤口类型及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患儿均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
患儿术前心理干预。患儿进入陌生的医院环境,会产生紧张情绪,加上伤口的疼痛,表现为哭闹不止,烦躁不安,为了提高患儿对手术治疗的依从性,我们针对不同年龄段的患儿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对于幼儿和学龄前儿童应用非语言沟通技巧给予安慰和鼓励,向患儿讲述童话中勇敢小儿的故事等,态度和蔼可亲,语速减慢,语调温和,在患儿哭闹时主动为其擦去泪水,轻轻触摸其额头,拉住患儿双手,使患儿的情绪逐渐稳定下来[2]。对于学龄儿童,运用语言与非语言沟通技巧与患儿沟通,和蔼地询问他在什么学校上学?鼓励他要勇敢,这样回学校就可骄傲地告诉老师和同学,他在缝伤口时很勇敢,没有哭闹等鼓励性语言。并结合患儿受教育程度,采用良性暗示、听音乐、讲故事等方式以分散患儿注意力,以取得患儿的配合。
1.3 患儿家长的心理护理干预。面对患儿的哭闹和即将进行的缝合手术,很多家长会表现出极度的烦躁与不安,特别是额、面部外伤的患儿,家长担心日后影响美观。护士及时向家长解释缝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介绍医生的技术水平,使家长感到手术安全、放心。尽量用细小的缝针和缝线为患儿进行缝合以减少疤痕的形成,并且告诉家长,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孩子的成长,额、面部等部位留下的疤痕和色素会逐渐淡化,以减轻家长的顾虑,劝告家长不要在患儿面前表露出不安的情绪,以免对患儿心理造成更大的影响,取得家属的理解和配合。
1.4 术中心理护理。允许家长在旁陪伴,减少患儿孤独、无助与恐惧感。伤口局部用2%利多卡因注射液局麻。患儿往往会把疼痛、手术创伤无限放大,特别是当看到医生拿起注射器准备局麻时,更会陷入一个恐惧的状态,进行局麻时容易因疼痛导致恐慌、哭闹,甚至产生抵触情绪。此时,可先把患儿引回自身体验的记忆,询问他:“过去打过针吗?打针会哭吗?”从中试探其承受力,然后再引申到手术介绍:“先打麻醉针止痛,手术就不会痛了,打麻醉针就像平时打针一样,你要勇敢接受啊!”患儿知道打麻醉疼痛与自己曾经相似,心理对疼痛就有了预知性的防线[3]。同时告诉患儿如果真的忍受不了,可以哭,可以喊,只要身体不动,配合手术就可以了。在确定麻醉起效后,跟他说:“现在帮你把皮肤弄漂亮,好吗?”等温和性的话语,促使其主动配合手术。
1.5 术后心理护理。缝合手术结束后,护士及时表扬患儿的勇敢精神,向家长详细交代术后注意事项、换药时间、拆线时间等,以消除家长的顾虑及焦虑等情绪。由于与患儿及家属建立了良好的医患关系,患儿复诊时均能主动配合换药及治疗。
1.6 观察指标。对患儿手术的配合程度进行评估,Ⅰ级:非常合作,患儿在手术过程中能与医护人员很好配合;Ⅱ级:缺乏合作能力,不愿接受手术,但经教育诱导后能配合完成;Ⅲ级不合作,经教育诱导后仍不见效,需采取强制固定及其他方法才可完成手术[4]。
1.7 数据处理。结果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儿清创缝合过程中配合程度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清创缝合过程中配合程度比较
小儿外伤发病急,患儿家长大多求医心切,而绝大部分患儿对手术会出现应激反应,若反应过于强烈,不仅会影响麻醉与缝合手术的顺利进行,而且会影响术后的治疗及康复。因此,门诊护士应迅速接诊患儿,以娴熟的医疗操作技术和严谨的工作作风,除配合医生进行缝合外,还应做好患儿及家长的心理护理。因为家长是患儿最信赖的对象,所以要首先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取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其次针对患儿不同年龄段做好心理护理工作,鼓励和说服患儿使其能主动配合手术,使患儿及家长感到护士的可信可敬,从而能积极配合手术及治疗。由于门诊病人停留医院时间相对较短,护士为其进行心理护理的时间非常有限,这要求护理人员不仅要有丰富的专科护理知识,还要有心理学知识、沟通技巧及良好的自身修养。
通过对患儿采取术前、术中及术后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有效地帮助患儿消除了各种不良的心理活动,使患儿心理处在较好的状态,从而主动配合手术;通过对患儿家长的不良心理因素及时进行纠正及开导,更有效地提高了患儿对手术的配合程度,原来有少数要求放弃缝合的家长,实施心理干预后,无一例主动要求放弃,达到了配合手术治疗的目的。
[1] 张良美.护理干预对减轻清创缝合术中患者疼痛、焦虑抑郁情绪及应激反应的效果评价.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8):9-10
[2] 田洪兰,张冬梅.小儿眼睑外伤门诊清创缝合术的配合与护理.吉林医学,2006,27(10):1250
[3] 黎穗湘.心理干预对局麻下包皮手术患儿的影响.现代临床护理,2008,7(6):24
[4] 吴玉红,李颖阳,成守珍.心理干预对门诊手术患儿合作程度的影响.现代临床护理,2006,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