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爱君 姜 明
(大连工业大学,辽宁 大连 116034;大连大学,辽宁 大连 116622)
众所周知,战后中日关系的发展,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恢复,是周恩来总理提出“民间先行,以民促官”的结果。在推动民间交往的过程中,日本各界有识之士也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日本创价学会名誉会长、公明党创始人池田大作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将池田大作誉为“中日友好的功臣”和“中国人民最敬重的一位老朋友”,认为他所推动的中日友好活动“是我们追求的典范”。[1]
作为倡导世界和平的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和享誉国际的社会活动家,池田大作自上世纪60年代起,致力于开展人类和平及文化教育事业,不仅创办了东洋哲学研究所、创价学园 (中小学)、日本创价大学、美国创价大学等一系列教育科研机构,还成立了报社、出版社、美术馆、音乐协会及遍布日本各地的民间文化会馆,积极推进各国教育文化交流。他与世界各国领导人及各领域有识之士展开了一千七百余次的对谈,其上百部著作被翻译成各国语言出版,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目前世界上已有三百多所大学为其颁发了荣誉称号,并成立相关机构进行池田大作思想的研究。
在我国,自1984年北京大学授予池田大作为名誉教授以来,至今已有近二百所大学和科研机构授予其各种学术称号。同时,以2001年北京大学“池田大作研究会”的成立为起点,许多高校教师和学生开始了对池田大作思想的学习和研究,目前已有28所大学和科研院所成立了有关池田大作的研究机构。那么,研究池田大作思想究竟有何意义?高校师生通过学习和研究受到了哪些影响?池田大作思想在高校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将起到怎样的作用?本文拟针对上述问题进行初步的考察。
在1974年至1997年的23年间,池田大作曾十次访华。访华期间除了与国家领导人、政府部门、对外友协等进行会谈、参观工厂、农村、文化名胜、纪念馆以外,作为日本创价学园、创价大学的创立者,池田大作在行程中将访问大中小学视为最重要的内容,其访问次数最多的就是北京大学。
从1974年到1990年,池田大作七次访问北大,向学校赠送了大批图书,并在北京大学发表了三次演讲,题目分别为《寻求新的民众形象》 《走向和平的康庄大道》和《教育之路、文化之桥》。1980年,北京大学与创价大学签订了校际学术交流协议,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高校首次与日本的大学缔结友好交流关系,池田大作也是首位被北京大学聘为名誉教授的日本人,之后又被聘为北京大学日本研究中心顾问。1990年,北京大学将首位“教育贡献奖”颁发给池田大作。北大出版社还相继翻译出版了池田大作的《我的人学》《池田大作选集》《走向21世纪的人与哲学》等著作。1993年至2000年,池田大作与北大教授、国学大师季羡林及其弟子蒋忠新围绕“和平与共生”这一主题,进行了长达七年的笔谈,之后出版了《畅谈东方智慧》。
基于上述背景,北京大学日本研究中心于2001年12月成立了“池田大作研究会”,这是中国高校成立的第一个池田大作研究机构。随后,湖南师范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也分别从不同角度,针对池田大作的思想与行动展开了全方位的研究。这些研究机构主要由人文学科的教师和学者组成,研究内容涵盖教育、哲学、文化、外交等各个方面。截至2012年底,我国高校成立的池田大作研究机构共有28个 (见表1)。
此外,部分高校还在教师指导下,开展以学生为主的池田大作思想学习研究及中日交流活动,主要有南开大学“周恩来·池田大作研究会”、辽宁师范大学“池田大作思想研究会”、长春工业大学“创价精神研究会”和大连工业大学的“池田大作读书会”等。其中,2006年12月成立的南开大学“周恩来·池田大作研究会”(以下简称“周池会”)是国内第一个专门研究周恩来与池田大作思想的青年学生团体。
“周池会”的前身是以中日两国学生为主、自发举行的读书交流会,至今已吸纳了中国、日本、韩国、老挝、柬埔寨等多个国家近百名学生和中日友好人士。研究会在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的指导帮助下定期举办研讨会,交流研究心得,组织或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与相关大学、学术研究机构和民间团体进行友好交流活动。近年来,围绕周恩来与池田大作民间外交思想、中日关系现状与未来、青年教育与中日友好等主题,多次举办讲座和学术研讨会。另外还开设了日语班和音乐班,并创办了刊物《金桥》,逐渐成为青年学生相互切磋、交流思想、扩大视野和自我成长的舞台,也对其他高校学生开展池田大作思想的学习和研究活动发挥了示范效应。
表1 我国高校池田大作研究机构
随着我国高校池田大作思想研究的逐步扩大和深入,2004年至今,由高校池田大作研究机构联合日本东洋哲学研究所、创价大学已举办了七届“池田大作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见表2)。
除上述7届“池田大作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以外,由北京大学举办的“池田大作80寿诞纪念研讨会”(2008)、由华南师范大学 (2008)、广东嘉应学院(2010)分别举办的“池田大作思想研讨会”、由日本创价大学在北京 (2011)和东京 (2012)举办的“池田大作研究峰会”以及台湾中国文化大学举办的“展望21世纪的和平、文化与教育—池田大作和平思想研究国际论坛” (2013)等等,都吸引了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台湾的高校、学术机构以及日本的专家、学者、新闻工作者参加,会议围绕池田大作思想的主要方面,包括文化、哲学、宗教、教育、生态、美学、文学、艺术、和平与和谐思想等进行了多角度、多维度的深入探讨。2012年起,在研讨会分组会议中还专门设置了英语分会,为来自美国、比利时等海外高校的池田大作思想研究人员提供了研讨交流的平台。
表2 我国高校举办的池田大作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
1968年9月,在中日关系极端恶劣的时期,池田大作面向一万余名日本青年学生和新闻媒体,毅然发表《日中邦交正常化倡言》,提出“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促进中日经济文化交流”等三项内容,受到周恩来总理的高度重视。1974年12月,周恩来总理不顾病重与池田大作举行了历史性会见,此后,池田大作与中国历代领导人建立了深厚友谊,作为中日民间外交的先驱者,为促进两国教育文化和民间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政府授予其“中日友好和平使者”、“人民友好使者”、“文化交流贡献奖”等称号。
池田大作认为,“政治、经济方面的往来也是重要的,但若想维持更长久的友好交流,还是得靠民间的联系。政治、经济之‘船’,需要‘人民’这大海才能够航行”[2]、“惟有这样的文化、教育交流,才是使中日人民间的联系永远牢固的根本力量”[3]。由池田大作创立的创价大学,是日本最早接收新中国公派留学生的大学①1975年4月,由池田大作为担保人,日本创价大学接收新中国成立后首次派遣的公费赴日留学生六名:程永华、许金平、刘子敬、滕安军、李冬萍、李佩。,也是日本战后第一所与中国正式建立友好关系的大学,其与众不同之处,即在于这是一所充满中日友好氛围的大学,也是重塑人类和平精神的大学。校园里有为纪念池田大作发表中日邦交正常化倡言而树立的“日中友好”、“饮水思源”纪念碑、有新中国首批留日学生开辟的“中日友谊农场”、有复旦大学前校长苏步青为学生宿舍题写的“泷寮”、还有日本大学生自发成立的中国研究会、一年一度举行的缅怀周恩来总理的“周樱”赏樱会、中文演讲比赛等等。另外,池田大作还通过其创办的东京富士美术馆、民主音乐协会等民间组织常年与中国开展文化艺术交流,截至2012年底,已邀请中国歌舞团、杂技团赴日演出1785场,观看的日本观众达300万人[4],并多次举办中国美术展,如“中国敦煌展”、“北京故宫博物院展”、“大三国志展”等等,为两国民众间加深相互了解架设了一座座“金桥”。
尽管中日恢复邦交已有四十余年,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签订也迎来了35周年,但不可否认,中日两国间仍存在历史认识的严重分歧,民众间的相互理解和国民感情依然严峻。多年来,无论中日关系、国际形势如何纷繁变化,池田大作始终坚持和平主义、人本主义思想,以教育交流、文化交流为核心努力推动民间友好,其思想与行动在世界范围内赢得了广泛的信赖和赞誉,其历史观、价值观及其民间外交的思想和实践为今后中日关系和国际关系的走向指明了正确方向,值得深入研究。
创价,意为“创造价值”,该教育理念由日本创价学会创始人牧口常三郎所确立。原为小学校长的牧口常三郎于1930年出版《创价教育学体系》,提出教育应该“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幸福”。二战期间,牧口及其助手户田城圣因反对日本军国主义思想而被捕入狱 (1944年牧口死于狱中)。60年代末以来,池田大作为实现牧口、户田两位恩师的遗愿,创办了创价学园 (中小学)、创价大学、女子短期大学、幼儿园、美国创价大学等,积极倡导“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幸福为目的”的教育理念。
1968年池田大作创建创价学园时,即指出“教育就是人格价值的塑造”[5],并为学园规定了五项原则:一、维护生命尊严;二、尊重人格;三、建立深厚的友谊;四、否定暴力;五、创造有智慧的、知性的人生。1971年创价大学创办之初,池田大作提出了三个卓越的建校精神,即“成为人格教育的最高学府;成为先进文化建设的摇篮;成为坚守人类和平的要塞”,该理念深刻揭示了教育的目的和方向。创价学园和创价大学通过实践池田大作的教育思想,培养学生拥有贡献人类的热诚、崇高的理想和学习目标、对他人的关怀、对世界和平的关心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池田大作不仅通过著书立说发表其对教育的理解,更为可贵的是在教育实践中始终强调人材培养的目的,注重追问教育的原点。在创价大学的校园里,矗立着一座“天使与工匠”的雕像,上面镌刻着1971年建校时池田大作写给学生们的赠言: “为何磨练睿智,诸君永远勿忘”、“只有在劳苦和使命当中,才能创造人生的价值”,雕像以其深刻的寓意提醒师生永远不要忘记普通的民众,正如池田大作所强调的,“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在青年胸中培养人类爱和献身人类社会的精神”。[6]
2000年,池田大作在向联合国提交的《建设“为了教育”的社会——21世纪的教育倡言》中明确指出,“作为国家近代化手段而发展起来的学校教育,它从属于政治、军事、经济、意识形态等国家目标,被贬为专门为此等效力的‘培养人材’之手段。这种教育制度完全培养不出丰富多彩的人格,只能铸造同一模式、特定类型的人物形象。把教育视为一种手段,也就等于把人视为一种手段。”[7]池田大作对教育的深刻洞察,向偏离正确轨道的当今教育敲响了警钟,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在池田大作的著作中,许多是与世界各国、各领域的有识之士举行的对谈,其内容涉猎广泛,涵盖哲学、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教育、环境等诸多领域,目前已被翻译成上千种图书,以四十多种语言在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
如池田大作与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的对谈集《展望21世纪》、与“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的对谈集《人生问答》、与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的对话录《和平、人生与哲学》、与苏联前总统戈尔巴乔夫的对话录《20世纪的精神教训》、与国学大师季羡林、蒋忠新的《畅谈东方智慧》、与文豪金庸的《探求一个灿烂的世纪》等等影响巨大。池田大作通过与不同国家、不同领域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士对话,旨在寻求相互尊重、相互理解,探索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的途径,为人类面临的共同课题提供参考和启示。
因此,研究池田大作的思想,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了解世界有识之士对于国际社会的深入洞察,开阔视野,为我们思考和解决各种现实问题带来有益的启迪。尤其是对于培养青年学生形成国际化的眼光和多元化的思维方式,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对青年学生来说,池田大作思想的魅力在于其激励作用。池田大作出版了包括童话作品、对谈集、人生箴言录等各种体裁的面向青少年的读物,如《希望对话》《青春寄语》 《四季箴言》 《赠给女性的365日》等。这些著作以简洁易懂、直指人心的语言鼓励青少年拥有高远的志向和使命感,勇于面对烦恼、克服困难,特别是教育年轻人养成诚实正直、值得信赖的品格、怀抱希望和勇气的信念以及对父母和他人的感恩之心,具有唤醒人的内在力量、启迪人心向善的作用,成为青年学生所追求的人生指针。在日本,池田大作曾获选“对人生最具影响力的人”之首。[8]
池田大作本人在繁忙的著书立说和社会活动之余,也尽力为学生举行讲座、参加学生大型活动,通过与学生对话,在勉励他们的同时,也和他们交流切磋。尤其在学业、友情、恋爱、人生、职业选择等年轻人关心的话题当中,仔细倾听他们的烦恼,并表达自己的观点与建议。池田还努力制造机会,让学生接触到世界知名人士,通过这种方式激励启发青少年的心志、拓展他们的视野。很多毕业生描述,因为接受到池田先生的鼓励,或者与来访的知名学者和领导人的相遇,对自己的人生成长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哲学在希腊语中叫 philosophia。philo的意思是爱,sophia是智慧。也就是说,爱智慧就是哲学的意义。不是浅薄的快乐,既不是贪欲也不是金钱,不是浮躁的名声,也不是傲慢的权力。爱知识,追求真理,永远不断地学习,这就是哲学。这里要成为最自豪的哲学者们聚集的场所,要成为探求和对话的广场,这才是大学。”[9]池田大作在创价大学开学典礼上面向全体新生的讲话,为青年一代明确指出了人生的价值所在和追求目标,发人深省。
可以说,学习和研究池田大作的思想和哲学,有助于青年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意义深远。
2009年10月,大连工业大学授予池田大作为荣誉教授。池田大作在致辞中提到:“过去,残暴的日本军国主义曾在以大连市为首的辽宁大地,发动丧心病狂的侵略,造成巨大的创伤。尽管如此,贵国人民于战后却伸出温暖的双手,帮助日本侨民踏上回乡之路。与贵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的葫芦岛市,当时帮助了百万余日本侨民乘船归国,是‘生命的驿站’。那时,不知有多少日本人因得到贵国人民的关爱,才能在疾病交迫中保全生命。我的恩师创价学会二任会长户田城圣,在二战期间曾因抵抗军部权力而被收监,每当和我讲起葫芦岛这段历史,总是感动得热泪盈眶。从这意义上说,我以对贵国报恩之心,与接班青年们一起,决心为永远的和平友好竭尽绵薄之力。”[10]
池田大作的和平思想透过其深刻的历史观、中国观,感染了参加授予仪式的的全体师生。为更好地学习和研究池田大作的思想与实践,促进人文社科领域研究,开阔师生国际视野,学校成立了“池田大作思想研究所”,并在研究所指导下组织学生开展池田大作读书活动,由本校及大连中日教育文化交流协会研究人员担任指导教师,师生共同学习池田大作的著作,并与来访的日本民间友好组织和创价大学学生共同开展座谈和交流活动等,部分学生还以池田大作思想为研究课题进行毕业论文的写作。池田大作本人及相关友好机构为大连工业大学赠送了池田大作著作五百余部,为研究所提供了良好平台。
池田大作读书活动为学生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学生们从中有何收获?通过问卷调查和部分学生采访,学生们的回答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通过参加读书活动,接触到池田大作的思想之后,开始思考中日友好与世界和平。
(2)扩大了视野,认识到人不能以自我为中心,开始考虑他人与社会。
(3)学到了如何对待友谊、如何孝敬父母、如何感恩回报等重要的人生哲理。
(4)通过学习池田大作的著作,认识到学习的根本目的和远大目标,增添了信心、勇气和希望。
(5)从池田香峯子夫人身上学习到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真正的女性魅力——笑对人生、永不抱怨、正面思考、乐观生活。
(6)通过阅读池田大作的著作和参加读书座谈等活动,锻炼和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和对话交流的能力。
(7)能够接触到池田大作的思想和哲学,是大学时代最重要的收获。
从学生们朴实的回答可以看出,池田大作的思想促使他们内心充实、健康向上,对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正在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已成为他们成长过程中的正能量。正如池田大作指出的那样,“我们推动和平、文化、教育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要使人类至宝的心灵变得更加坚强、更加丰富,使美好的心与心的交流能够更加拓展开来。同时,重视尊重每一个人,让每个人的生命焕发光彩,让社会更加和谐美好。”
目前,大连工业大学池田大作读书活动也吸引了日本留学生的加入,今后需要更好地发挥指导教师和学生骨干的作用,加强横向联系,使读书和研究活动更加深入。
赵亚平在“大学的本质与境界”一文中指出,“教育是文化的,文化是负责的哲学思考,是对人类高尚本性的信仰和追求,大学内在的不可替代的力量就是它文化的影响。”[11]然而,近年来在工具理性的支配下,大学偏离了教育,逐渐走向世俗化和功利化。如何使大学真正进入教育的境界,如何对青年学生进行人格的培养和道德的提升,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体系和价值体系,是当今教育界乃至全社会共同反思的问题。
池田大作的和平思想、教育哲学和文化理念为我们提供了参考和启示。随着高校学者对池田大作思想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推出了众多优秀的研究成果。在今后的教育过程中,积极运用这些研究成果,更好地实践池田大作的思想,可以说是克服当前教育危机的有效途径之一。
[1]李小林.贺词[J].人民日报海外版日本月刊,2012,(12):14.
[2][3]池田大作.我的中国观[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9.97.98.
[4]小林启泰.民主音乐协会与中国[J].人民日报海外版日本月刊,2012,(9):60.
[5]池田大作.谈新时代的教育[J].周刊现代.1968,(4):109.
[6]池田大作.池田SGI会长与尼泊尔大学副校长会谈[N].圣教新闻,1994-10-12(3).
[7]池田大作.建设“为了教育”的社会——21世纪教育倡言[EB/OL].http://www2.sokanet.jp/download/teigen/proposal01.pdf.
[8]池田大作.对人生最具影响力的人——问卷调查结果[J].女性自身,1974,(1):72.
[9]池田大作.创价大学2007年开学典礼致辞[EB/OL].http://news.cctv.com/world/20070603/101044.shtml.
[10]池田大作.大连工业大学授予池田大作名誉教授仪式致辞[J].创大新闻中文版,2009,(16):12.
[11]赵亚平等.大学的本质与境界[N].光明日报.2009-1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