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溯源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北京 100026)
1982年7月,我结束了在璐珈山的学习生涯,接受组织上的分配,告别母校武汉大学,北上京都,到《红旗》杂志社报到,走上了党刊的编辑岗位。
《红旗》杂志是中共中央主办的理论杂志,背靠马列,面对现实。它刊登的文章,不是纯学理、纯学术性的,而是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政策性和针对性。作为理论刊物,它宣传党中央精神的途径不是通过新闻报道,而是通过理论上的阐述,给人们教育、启迪和引导。它的文章要求旗帜鲜明,有较强的理论色彩,要把道理讲深讲透。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深深地体会到党刊对其编辑要求之严,要求之高。首先要求编辑熟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立场、观点和方法;其次要熟悉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及最新精神,要及时了解和掌握国内外的动态,发现问题,提出选题,组织稿件;第三要有较强的处理稿件能力,要在逻辑、语法、文字、标点符号上把好关,做到文通字顺,层次清楚,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第四要有奉献精神。党刊是中央喉舌,一个最大特点是所发文章不能搞作者文责自负。编辑常常要对作者的来稿反复修改,有时改得面目全非,改稿过程中有时需要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奉献到作者的文章中去,作出“牺牲”。怎么适应这个环境要求,做一个合格的党刊编辑呢?只有埋头苦干,从头学起。向社内的老编辑学,从自己的实践中学。在红旗杂志、求是杂志工作的20多年,我一直在沙滩红楼埋首编辑工作,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在熔炉中陶冶,在磨炼中提高。春夏秋冬,周而复始,寒暑交替,自强不息。
1991年,我将自己从事编辑工作近十年的心得撰写成《编辑的笔》一文,发表在《光明日报》 “百家论苑”栏目(1991年8月5日第2版)。在这篇文章中,我对“编辑”这一职业下了定义,并认为“编辑的笔,是好书、好文章的助产士,但在坏书、坏文章面前,则应是一座高高的闸门,绝不与它同流合污,让它流向社会”。作为一名编辑, “不光是加工送上门的现成的稿件,来好的,编好的;来差的,编差的,来什么,编什么。如果这样,就不是一个合格的编辑”。合格的编辑,应“不断地提出好的选题,找作者,组织作者,激发、引导、帮助作者写好文章、好书;劝阻、制止作者写坏文章、坏书”。
做好本职工作外,我不满足于“为他人作嫁衣”,还利用业余时间研究一些问题,种一点“自留地”,撰写了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文章和书籍。30多年来,共发表诗歌、书评、随笔、报告文学、文艺评论共300多篇,发表理论、学术文章共200多篇,其中3篇获全国性奖励,8篇获省 (部)市级奖励。主编、副主编、独著、合著的书20多部,有1部获国家级奖励,有几部获省 (部)市级奖励。在所发表的文章中,共计有30多篇被《新华文摘》转载或摘登,几十篇为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转载。这些文章大部分收录在我的三本文集《学与思的足迹》 (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45万字)、《学与思的足音》(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40万字)、《学与思的足印》(河南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30万字)中。
历史学是我的主修专业。上世纪80年代,跟踪我国学术界关于历史创造者问题的讨论,我撰写了《关于历史创造者问题的新思考》这篇18000字的史学理论文章。那场讨论持续了8年之久,我也跟踪、思索了8年时间。发表在《历史研究》1989年第3期上,作为那场讨论在该刊的终篇之作。在该文中,我依据经典著作、历史和现实,分析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等传统说法的不足之处,首次提出了要区分“历史的创造者”与“历史的促进派”两个不同概念,提出了“人人都有创造历史的权利”的新命题,并得出五点结论。此文在《历史研究》发表后,立即被《新华文摘》《光明日报》《文摘报》 《理论信息报》 《文艺理论研究》《新长征》《湖北日报》等多家报刊转载或摘登。
1995年年初,我应人民日报理论部之约,撰写了《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一文,我在该文中首次将爱国主义的内容分为四个层次,即:抵御外侮,保卫祖国;改革内政,振兴祖国;辛勤劳动,建设祖国;善于学习,强我祖国。该文发表在《人民日报》4月25日理论版第9版头条,随后新华文摘第六期全文转载。接着我在《甘肃社会科学》(双月刊)1995年第3期发表了《试论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万字长文,继续对爱国主义问题进一步探讨,这两篇文章产生了较大影响。
《千年忧思——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治乱兴衰思想论纲》,是我的一部代表性史学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出版。该书是在我的博士论文基础上修订而成,共为五章,专门探讨治乱兴衰——这个古老而又现实的问题。在此之前,我已经撰写了《是谁在主宰社会的治乱兴衰——中国古代政治家、思想家的若干认识》,《中国古代王朝动乱衰亡的体制原因》等文章,相继发表在《史学月刊》《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刊物。为写好《千年忧思——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治乱兴衰思想论纲》这部专著,首先从浩瀚的经史子集文献中搜集整理历代思想家、政治家的有关论说和相关史料,在对史料进行条分缕析的基础上,进而分析了历代王朝不能跳出治乱兴衰“其兴也悖焉,其亡也忽焉”的周期律的原因,论证了专制制度自身具有的不可克服的四大矛盾,即腐败的官僚体制与要求官吏清廉的矛盾,需要人才与人才受压抑、需要任贤使能与任人唯亲的矛盾,需要求谏纳谏、广开言路、集思广益与乾纲独断一言堂的矛盾,从庶民到君主需要安全保障却又没有法律保障的矛盾,最后提出解决治乱兴衰的对策,得出民主与法治是走出“周期律”的必由之路的结论。
求是杂志原总编辑、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邢贲思研究员评价该书:“周溯源博士的论著立意深远,写作认真,史料是丰富扎实的,立论是深思熟虑的,文笔是清新流畅的。……对党政干部来说,更有针对性,可从中得到诸多历史启迪。”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原所长、学部委员、中国史学会会长张海鹏研究员认为“作者从当今执政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解决‘长治久安’的问题意识出发,探讨历代思想家和政治家关于治乱兴衰的思考,写作态度端正、严肃,思虑严谨,论述具有说服力。”解放军后勤指挥学院一级教授邵维正少将认为,这本著作“集中国千年思想家、政治家治乱兴衰思想之精华,取儒、道、法各家之所长……在一部著作中全方位展现我国古代治乱兴衰思想和政治智慧,尚属首次,具有原创性。”此书出版后,共有8位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推介、评述。分别是易孟醇编审:《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怎样思考治乱兴衰——读周溯源著<千年忧思>》,北京日报2010年3月15第20版;周迅作家:《千年忧思何所思》(《人民日报》2010年3月16日第20版);田居俭研究员:《观察治乱兴衰,还须思接千载》(《光明日报》2010年3月20日第6版);包心鉴教授:《忧患意识与治国安邦》(《江西社会科学》2010年第8期“名人评书”栏目);陈石林先生:《治乱兴衰的千年忧思》(《中华读书报》2010年10月13日第18版);谷雨研究员:《对于“周期律”问题的新解答——读<千年忧思>》(《文汇读书周报》2011年1月21日第7版);余伯流教授:《一部勾勒中国古代治国理政历史经验的力作——评周溯源新著 <千年忧思 >》(《文化学刊》2011年第3期);冷铨清编审: 《探讨国家长治久安的一部力作——评周溯源新著<千年忧思>》(《文化学刊》2011年第3期)。这8篇书评均对本书给予较高评价,也从另一侧面反映了该书出版后的社会影响。
《毛泽东评点古今人物》(三卷),本人编著,由红旗出版社1998年出版,尔后多次印刷,成为畅销书。2012年7月,上海人民出版社分上下两卷再版。在书中,我收集了毛泽东对200多位中外古今人物的评点,进行介绍、分析、评论。从商朝人物一直到现代人物,贯穿中华五千年。著名党史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捷研究员评价该书:“详述一代伟人毛泽东,激扬文字、指点江山、纵论古今、臧否人物的智慧与胸怀,史料翔实,文质兼备,雅俗共赏,増识益智,鉴往知来。”《历史研究》《当代史研究》原主编田居俭研究员认为“把毛泽东作为‘通古今之变’的史学家来研究的学者为数不多。周溯源在这方面起到了拾遗补缺的作用。本书写得有理有据,文质兼备,熔资料性、著述性和可读性于一炉,为深入认识毛泽东提供了一些平素少见的新资料,也为深入研究毛泽东提供了一个值得重视的新视角。”
我国有很丰富的治国理政的经验教训,分散在经史子集之中。把它们挖掘出来,加以整理,无疑是一项基础学术工作,也是有益于当世的应用之作。对此,我花了几年的全部业余时间用来主编《资政史鉴》(10卷)一书。该书由人民出版社于1998年出版。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李瑞环同志为该书作序,全国政协常务副主席叶选平任编委会主任,著名理论家邢贲思、著名史学家戴逸任总主编,我担任副总主编。我主持组织了300多位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专家学者,历时数载编撰而成。《资政史鉴》一书旨在总结历史遗产,丰富领导科学,增强干部素质,提高领导水平。按其具体内涵,囊括了从上古到近代各个历史时期为官从政的典型事例和经验教训,共分:为政、理财、用人、谋略、革新、修身、处世、治事、清廉、教训等10卷,总计1600万字,是对历代治国经验的全面、系统总结,也是适应时代要求对中华民族尊史重鉴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尽管该书部头大、价格高,仍然受到党政干部和专家学者的欢迎。
此外,为了帮助广大读者、特别是各级党政干部学习历史,我主编或与他人合编了多部史学文集,如《振兴中华之路——中国共产党的七十五年》,主编,龙门书局,120万字,1996年版; 《中华骄子》,副主编,龙门书局,1994年9月-1995年6月版,480万字等。
哲学是我非常喜欢和关注的一个领域。80年代中期我就开始关注对“自由”问题的讨论。先后撰写了《关于“自由”的两个对子》《“自由与必然”和“自由与法律”》 《自由是什么》等文章。在这几篇文章中,我对自由作了剖析,指出存在“自由与必然”和“自由与法律”两个对子,前者是哲学意义上的自由,是本领的体现;后者是政治意义上的自由,是权利的体现。两种自由获得的途径不同,作为本领的自由,是靠个人实践获得;作为权利的自由,是靠国家法律赋予。两者又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政治上的自由是前提条件,犹如“土壤、水分、空气、阳光”对于植物的生长一样。它造成客观环境,有了这个客观环境,个人才能得到发展。这个环境愈宽裕,个人的发展愈完善。国家应该尽可能多地给公民提供政治上的自由。作为公民个人,应勤奋实践,获取更多认识上的自由。马克思主义从来不反对自由,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是自由的最彻底的拥护者,他们希望建立真正自由的社会——共产主义。在那个社会里,不是充满阶级对立,而是“一个联合体”,每个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几篇文章在《红旗》杂志内部文稿、《经济日报》、《学校思想教育》、《新华文摘》等报刊发表或转载。新华社的《半月谈》杂志将该文作为标准答案,回答读者来信提问。1994年,该文荣获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共青团中央联合主办的全国青年优秀社会科学论文提名奖。
在我担任求是杂志文化编辑部副主任期间,我主办了《生活与哲学》栏目,发表了一批谈哲学的小论文。在此基础上,我与人合编了《生活与哲学文选》(1—3卷),该系列书由红旗出版社出版。
这些年来,我还写作并发表了100多篇书评,散见于《求是》杂志、《光明日报》《中华读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等核心、重点期刊报纸杂志。且不说构思写作这些文章,单是阅读十几万字、几十万字一本的原著,其费时费力,不难想象。而我写书评,力争实事求是,不捧不杀,既肯定优点与亮点,也指出缺点与不足,使人读后有启发,对作者有促进。有两篇获《光明日报》主办的全国图书评论征文奖,多篇获省级奖或出版社奖。我比较满意、社会反响较大的书评有如下几篇:《磨就昭昭镜,功过是非明——喜读易竹贤著<胡适传>》 《评述他的一生,透视他的灵魂—— <汪精卫传>评介》《哲人荟萃,星光灿烂——<中国一百个哲学家>评介》《这本书不仅仅论证了三峡工程——评介<论三峡工程的宏观决策>》《揭示陷入误区之谜,指点走出困境之路——推荐苏星著<论我国城市住宅问题>》《平凡的风采,非凡的境界——喜览<院士风采:中国优秀科学家肖像手迹集>》《四十春秋成一书——苏星著<新中国经济史>评介》《从地域文化走向主流文化历程的深刻揭示——<齐鲁思想文化史 (先秦秦汉卷) >评介》《中国的希望在延安——<论延安精神>读后》《世纪回眸 启人心智——读<二十世纪中国史纲>》《对社会本质的深层剖析——评王伟光著<利益论>》《用心写史,读史知心——<中国工业化与中国当代史>读后》《新的世纪,新的“历史”——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评介》《含英咀华古为今用——张岂之主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理念读本>读后》等等。
为了推进改革开放,提倡苦干实干,1992年至1993年,我以邓小平视察南方的讲话精神为指针,主编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领导干部谈实干》一至三集,由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全书选收了全国160余位领导干部的文章,介绍他们的实干事迹、实干经验、实干精神,鼓励了广大干部实干兴邦、创造政绩的热情。《人民日报》 《北京日报》 《湖北日报》《书刊导报》 《报刊文摘》 《新华文摘》等多家刊物转载了中央政治局常委李瑞环写的代序言和我写的前言。从此,“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口号在全国流传开来,成为广大干部的追求和群众对干部的期待。这是我比较满意的一部书。
1989年我国发生了一场政治风波,我萌生了忧患意识,紧接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我的忧患意识愈益强烈。为了呼唤社会良知,希望大家都来忧党忧国忧民,推进我国的民主与法治,实现长治久安,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我想我应该做点事情。经过深思熟虑,我决定编选一部《历代忧国忧民诗选》。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加之几位朋友的协助,在新的千年之际出版问世。全书选取了自古至今150多首有代表性的诗作,加以注释和赏析,既有思想性,又有可读性。作为我国第一部以忧患为主题的诗选,受到季羡林、任继愈、袁行霈、邢贲思、梁衡等专家的支持与好评,也受到广大读者的青睐。
古往今来,文章无数,专著山积,论文川流。如今人们用电脑写作,文章更多了,令人目不暇接。那么,怎样才算好文章呢?怎样才能写好文章呢?这是古今中外人们千万次思考、反复探讨的问题,而这又是一个见仁见智、至今尚无定论的问题。100个人有100个答案,就像100个观众有100个哈姆雷特一样。我从事编辑工作20多年,修改过数以千计的文章,自己写作了30多年,发表过为数不少的文章,也经常思考这两个问题。近些年来我通览了自古至今关于文论方面的数百篇代表作,包括陆机的《文赋》、刘勰的《文心雕龙》、刘熙载的《艺概》,郭绍虞主编的一套《中国历代文论选》,以及中外名人的写作经验谈,结合自己的编写体会,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花了近一年的时间写了一篇6616字的文论:《文章五境界》,提出了一个新命题。将文章大致分成准确明白、生动形象、简洁凝练、质朴自然、创新出彩五重境界。《文章五境界》写好后,首先经《求是》杂志社领导批准,发在《求是》杂志《编务参考》上,接着被《求是》杂志《红旗文稿》刊发,此后连续被《黄冈日报》《宁夏日报》《湖北日报》《今日中国论坛》《档案天地》《南通大学学报》《中国纪检监察报》等十几家报刊杂志转发,几十家网站转载,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一套节目播诵,《新华文摘》也全文转载了,几家报刊上还发表了评论文章,网上也有不少贴子,当时通过谷歌网搜索,浏览量达到上千万次。我还收到许多来信和电话,发现大家对《文章五境界》的命题是认可的。接下来多家党政机关和大学邀请我做讲座,讲解如何写文章。有些大学中文系将此文作为写作课的辅助教材。有的教授把此文复印散发给自己的研究生,指导硕士或博士论文的写作。
自从人猿相揖别,人作为人生活在地球上,便处于种种矛盾之中。万千矛盾,纷繁复杂,究竟有哪些?如何解决这些矛盾?以什么样的理论作指导?我以“科学发展观”这一理念为指导撰写了《论三大矛盾与科学发展观》这篇文章,发表在《学习时报》2010年1月4日第10-11版,全文2万多字。我认为可将人类的矛盾概括为三大类:人与自然的矛盾、人与社会的矛盾、人与自身的矛盾。这三大矛盾决定着人类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突出了“以人为本”这个核心,解决了发展的价值观、目的和动力问题,强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宗旨,也强调“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基于人类的三大矛盾,根据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思路,可以明确我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因此,我得出的结论是:我们“应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积极发展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努力解决好三大矛盾,用勤劳的双手和无限的智慧,把我们的地球建设成美好的物质家园,把我们的心灵建设成美妙的精神家园,使人从大自然的压力下解放出来,从社会的压力下解放出来,从自身的压力下解放出来,让和谐之风吹遍神州大地,让和煦阳光照遍每个角落,使绝大多数人过上有价值、有尊严、有幸福的生活,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这篇文章发表后,《深圳特区报》《新华文摘》《今日浙江》等纷纷刊载,还有1000多家网站转载。
对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我也保持着较高的敏感度和浓厚的兴趣。自古道“宅者人之本”,“人因宅而立”,有“穴” (屋)才有“家”,有家才有正常生活。在城市化迅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可用开发的土地面积不断缩小的情况下,许多人因缺房而愁肠百结,因盼房而望眼欲穿。我先后写了《住房供地有很大潜力》,发表在《人民日报》2011年7月18日第17版; 《探索居民住房面临的困境与出路》,发表在《深圳特区报》2011年7月19日第10版。在深入调查取样并查找相关数据后,结合前期的研究成果,我撰写了《住的问题》一文,发表在《学习时报》2011年9月12日第11版“观察思考”栏目。全文分“困境、困惑、出路”三个部分。在这篇文章中,我对当今的住房问题并非一概而论,首先指出“农民住房问题不大”,而即使在“省会城市、一线都市,也不是所有人都紧张,仍然有相当多的人住得舒适”,真正有困难的是“大城市里的平民百姓,普通企业、事业单位职工,刚毕业的大学生研究生,进城打工的农民”等等。针对住房困境,我提出了三个疑惑:一是房价何其高;二是住房供地为何少;三是卖地财政为了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经过深思熟虑,我认为可以有以下几个途径:遏制投资性炒房,充分利用已有住房;加大住房用地供应量,多建住房;大力发展中小城市;扩大农田复耕面积,同时要充分利用现有耕地;拓展空间,增加面积;坚持群众路线,依靠群众力量;政府建保障房应当长远考虑。这篇文章后来被多家报刊、1000多家网站转载或摘登。
我对汉字简化问题一直抱有浓厚兴趣。1986年4月13日我在《中国青年报星期刊》上发表过《汉字的三次大简化》一文,介绍汉字简化的历史。近年来,海内外不断有专家学者呼吁:恢复汉字繁体字。这几年还连着上了全国“两会”的提案,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结合以往的研究经验,我与张广照教授合作撰写了《论汉字再简化》一文,发表在《光明日报》2013年2月19日第11版。我认为“从普通群众的使用出发,从语言的工具属性出发,从有利于汉语的推广和发展出发,大陆现在恢复繁体字,不但没必要,也不可能,而且汉字还应再简化。”首先,汉字的工具性决定它宜简不宜繁;其次,简化是汉字进化、优化、美化的必由之路。要发挥汉字“为中国人民服务,为世界人民服务,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服务”的功效,汉字需要再简化,再简化还有很大的空间。3月11日, 《学习时报》《新华文摘》以《少数汉字可适当再简化》为题进行转载和摘登, 《东方早报》等媒体也对我进行了专访。
2010年10月,我受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院领导委派,着手创办中国社会科学网,经过几个月的紧张工作,使社科网在2011年1月1日上线。中国社会科学网背靠中国社会科学院,拥有庞大的专家队伍和丰富的学术资源,有鉴于此,我们开办了“独家专访”栏目,对业界知名专家学者进行访谈。在此基础上,由本人担纲主编,于2012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先后出版了《社科之声——中国社会科学网访谈录 (一)》,《社科之声——中国社会科学网访谈录 (二)》,目前,正在积极编选《社科之声——中国社会科学网访谈录 (三)》,很快可以和读者朋友见面。
此外,我还利用中国社会科学网的影响力,结合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开展征文活动。先后有“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征文”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述语征文”,并由我担任主编,出版了优秀论文选集。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几千年前,庄子用大智慧告诉我们学无止境的道理。几十年来,在工作较为忙碌的情况下,我一直坚持学习,坚持思考,坚持写作,从文史哲的专业问题,到重大理论问题,到社会热点、难点等现实问题,我都积极思索、探究、写作。“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在做学问的路上没有捷径可走。我能做到的,就是用执着追求事业,用毅力战胜困难,用努力创造业绩,不断攀登学术理论的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