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汝为
(天津师范大学,天津 300384)
(一)数量过多
在国庆60周年教育成果发布会上,教育部某负责人指出:目前中国高校科研能力居于世界第五。其依据是:自2004年以来,我国科技论文数量一直排在世界第五位。其实,论文数量并不能代表科研能力,一篇有真知灼见的、在学科领先的高水平论文,胜过万篇水货——这是尽人皆知的常识。于今学术研究热衷于大轰大嗡,摆花架子,论文只求数量,数字作为政绩旗帜挥舞,令人哭笑不得!
单纯追求论文数量而产生的弊病,一是学术造假、学术不端行为横行,二是论文质量普遍下降。中国现有9000余种期刊,论文年发表量248万篇;而每年有论文发表需求的人员超过1180万人。需求相比为1:4.76。就是说,接近5篇论文才能挤上1个合法的发表版位。上千万庞大的人群,迫于毕业、评职称期限临近,只能求助于论文买卖市场和非法学术期刊。结果促进了论文买卖行业的生成与发展,导致论文抄袭现象铺天盖地而来。
(二)质量不高
一项有价值的基础研究成果的获得,是非常艰难的历程。即使学有专攻者,要想发表一篇原创的高水平学术论文,有时需要两三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当前,学术论文数量激增而质量急剧下降,作者如牛毛,读者似麟角;论文流如沧海,精品寥若晨星。分析其原因,大致有三,一是写作动机不纯,在功利思想主导下往往不择手段,或抄袭或捉刀或下载。二是写作动力不足,只求应付过关。东拼西凑短平快,敷衍成篇大功成。三是缺乏精品意识和创新理念,加之功力不足,积累不厚,文采不足,致使开掘不深,质量不高。
(三)可读性不强
记得吕叔湘先生曾转述老朋友讲的一件轶事:老友被严重失眠症困扰多年,很痛苦。一天他睡不着觉,就翻看友人送来的《中国语文》杂志,打开正文第一页,刊载的是语法论文。老先生没读完第二自然段,就恬然入眠,鼾声大作了。吕叔湘先生接着说:你看,他说得多损!但也让我们深思,语言学同行如何把论文写得深入浅出、让人喜欢读。(大意如此)
一位友人说:《中国语文》杂志刊载的语法学、音韵学、文字学、方言学论文,能将其从头到尾读完的读者,过不去三位数。还有众多的诗歌或旧体诗词的专业刊物,有人批评说: “作者多于读者,成为孤芳自赏、自娱自乐的同人刊物。”话虽刻薄,但却切中肯綮!
现在意义的社科类学术论文,在文体上属于论说文,就是重在说理的文章。在古代,论说文又分为:论、说、辩、议、原、解等小类。
“论”是论断事理,“说”是游说献谋。晋代陆机《文赋》曰:“论精微而朗畅……说炜晔而谲狂。”李善注曰: “说以感动为先,故炜晔而谲狂。”意思是说,“说”是为了劝说人、打动人的,所以必须注重辞采,说得天花乱坠才行[1]。后世以“论”名篇的作品,如汉代贾谊《过秦论》、唐代柳宗元《封建论》、宋代苏轼《留侯论》等,大都根据一个论点,作周详的推理论证,重在见解精深,逻辑严密,笔法善变,篇幅较长。而以“说”名篇的作品,如唐代韩愈《师说》、唐代柳宗元《捕蛇者说》、宋代苏轼《日喻说》、宋代周敦颐《爱莲说》等,带有杂文、杂感的性质,或些一时感触,或记一得之见,写法灵活,篇幅较短。所谓“辩”,即辩论、辩驳的意思。如唐代韩愈《讳辩》、唐代柳宗元《论语辩》等,反诘和说理结合,侧重于“破”。“议”,又称驳议,重在反驳,如东汉刘歆《毁庙议》、唐代柳宗元《驳复仇议》等。“议”实质是带有论辩性的政论文。所谓“原”,是推本求源的意思。如唐代韩愈《原道》、明末清初黄宗羲《原君》等。“原”是对某一论题进行从产生到历史演变探源式的全面论析。所谓“解”,是指释疑解难性质的文章。例如唐代韩愈《进学解》、明代陈确《颜子好学解》等。
从文体性质上分析:正面立论的现代学术论文,接近于古代的“论”,篇幅较短的学术小品或学术杂记,接近于古代的“说”;驳论性质的现代论文,接近于古代的“辩”和“议”;探本求源的现代论文接近于古代的“原”;疑解难性的现代论文,接近于古代的“辩”。从宏观角度看,无论古代的论、说、辩、议、原、解,还是现代的学术论文,其文体特点和写作原则、方法大体上是一致的。
学术论文如何增强可读性?古代先哲的许多优秀篇章确实值得我们虚心学习,如上文所列引的《过秦论》 《封建论》《留侯论》,《师说》《捕蛇者说》《日喻说》《爱莲说》,《讳辩》《论语辩》,《驳复仇议》, 《原道》 《原君》, 《进学解》等,哪一篇不是善叙事理,逻辑严密,理趣盎然、文采飞扬?
论文写作是否应该追求修辞文采?这个问题比较复杂,绝非简单肯定或否定就可以说清的。我手头保存着一本微型论文集;《博导访谈录》 (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出版)。该书出版,源于《今晚报》副刊版“日知录”栏目举办的一次征文活动。特定的作者——博士生导师,特定的内容——从自己的科研专业选择题目,特定的篇幅——1500字以内,特定的读者——面对的不是博士生而是《今晚报》的普通读者。这就决定了这本书的性质:高端学者写给普通读者看的科普袖珍论文汇集。本文以这本书为实例,分析论文写作与修辞文采的关系。
《博导访谈录》收录文章120篇,分成四个类别:第一辑艺海拾贝,收录文学类论文32篇;第二辑史林折枝,收录史学类论文28篇;第三辑人生哲理,收录哲学类论文26篇;第四辑科技灵光,收录理工农医科技类论文34篇。作者在本专业研究领域内自由选题,当然要选择自己熟悉的、同时又是普通读者感兴趣的、而且能够深入浅出呈现的课题。这是以报纸为平台呈现的多学科系列推普活动,是高端学者在民众面前的集体亮相,也是对顶尖级教授组织的一次“赶考”。因此可以说,这120篇文章皆为作者精心制作,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当代科普论文的水平。一位读者来信说:“每一篇博士生导师论文就像给我们上了一堂课区区千余字把问题讲得十分透彻,可读性强,耐人寻味不枯燥。”
通读全书后,发现很有意思的四条规律:
第一,从总体上看,用“讲修辞、求文采”这个标尺衡量,在文、史、哲、科四个领域,其程度呈递降趋势。就是说:文学类论文最讲修辞、求文采、可读性强;史学类论文次之,哲学类论文更次之,而科学类论文不以讲求修辞文采取胜。在大学科类别下的子学科也呈现出不平衡的状态。例如“艺海拾贝”栏目下有四篇语言学文章: 《漫谈吐火罗文》、《汉语“蜜”字非印欧语借词说》 《用词上的洋风广风全该否定吗?》 《汉藏系少数民族语言对研究汉语的意义》,写得文从字顺,但在修辞文采上都不如文学和美学文章那样讲求。
第二,读者感兴趣的或贴近现实的题目,大多讲求修辞文采,如《说西施》、《风雨相伴而行》《谢家才女》《戏剧高于悲剧》等;而考证类或介绍类的文章,则不大讲求修辞文采,如《存世唐诗知多少?》《马可波罗到过中国吗?》《汉长安城的考古发现》 《四支居延汉简的故事》等。
第三,自然科学类文章更接近于说明文,对修辞文采不讲求,而以清晰透彻地告人以知取胜,例如《未来的北温带胶源植物——杜仲》《生物材料》《盐碱地改造与转基因植物》 《青光眼的防治战略》等。
第四,论文的修辞文采和作者的性情、腹笥、视野、知识面、表达风格等有密切的关系。性情开朗、腹笥深厚、视野开阔、知识面宽、词汇丰富、风格豪放的学者,在论文写作或言语表达时,往往精于修辞,善于表达,文采飞扬,引人入胜。反之,唯求通顺畅达,不讲求修辞文采。
一般说来,文学研究、美学研究和修辞学研究的论文最讲求修辞和文采。文学研究论文,如李长之《文学史上之司马迁》、张少康《苏轼的艺术创作论》、罗忼烈《元散曲家张可久》等。美学研究论文,如朱光潜《诗的境界——情趣和意象》、流沙河《客观对应物象》、伍蠡甫《试论画中有诗》、杨匡汉《诗人的宇宙意识》等。修辞学研究,如钱钟书《通感》等。
可见对论文的修辞文采不可一概而论,而受学科、论题、作者性情等因素的制约。但应肯定:一般的社会科学人文领域学术论文的写作,应讲求修辞、追求文采、增强可读性。
刘勰在《文心雕龙·情采》中反复强调文采的重要性。他说:“故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源也。”
“文采”这个词,源自《墨子·辞过》:“刻镂文采。”旧指艳丽而错杂的色彩,“采”跟“质”是相对的。现在所谓的“文采”,指语言运用的技巧性和表现力。什么叫“有文采”?体现四方面: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说到底,“文采”属于形式要素,它是表达方式,不能脱离内容而存在,在为内容服务的同时,受内容的制约。“文采”作为表达方式之一,具体说来,就是自由表达、个性表达、创意表达和得体表达。换个角度说,衡量“文采”有无优劣的标尺是:其语言表达是否自由、有无个性、有无创意、是否得体?
史学著作需要修辞文采吗?我们分析司马迁的《史记》。《史记》既是一部伟大的历史著作,又是古典传记文学的优秀之作,因而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在思想内容上所恪守的“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精神,竖起史家理念的一座丰碑;而其表现形式则是文学式的修辞和文采,二者有机地统一在《史记》创作中,从而构成了独有的叙事风格和表现手法。司马迁既是我国高山仰止的史学巨擘,也是杰出的语言艺术大师。洋洋五十余万言的《史记》,不仅是一座金碧辉煌的史家殿堂,也是一座丰富充盈的语言艺术宝库。《史记》娴熟地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其辞格类丰量大,把古汉语各种辞格的巧妙运用,推向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峰,在史学、文学以及修辞学上,都为我们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哲学著作需要修辞文采吗?我们分析老子的《道德经》。老子关于自然和谐的哲学原理,是中国古代社会执政治国和社会和谐的一大法宝。从西汉以来,“内用黄老,外示儒术”的治国理念,一直发展到宋元明清的创建时期。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家思想,已成为历史盛世的政事治理与和谐管理的秘诀。历史上一些君王把《道德经》作为治国之道、为政之术、管理之法宝,这表明老子思想体系及大成智慧的博大精深。《道德经》博深的智慧理念和哲理,是依赖语言表达和修辞文采的形式来表达的。老子的《道德经》,内容上属于哲学范畴,作者妙在采用介于《诗》和《易》之间,韵偶和骈散结合的哲理散文诗形式来表达。把哲学思维与文学表达熔为一炉,通过哲理意境化、说理形象化、论证辩证化、句式韵散化、辞藻文采化,使枯燥乏味的哲理变得可视、可感、可亲。因此,《道德经》成为中华民族大成智慧的结晶,矗立起大成管理美学的一座智慧大厦。 《道德经》,把修辞文采运用得质朴、幽美、深刻,它哲理诗般的语言和散文乐章般的意境,对后世文学创作思想和美辞运用理念都产生了难以估量的作用。
上个世纪80年代,上海文艺出版社推出一套“文艺知识丛书”,其编辑思想就是“提倡百花齐放,不拘一格,文字尽可能生动活泼,深入浅出”。其中朱光潜《谈美书简》、张少康《先秦诸子的文艺观》、林东海《诗法举隅》、程俊英《诗经漫谈》、吴占垒《文艺欣赏漫谈》、冯天瑜《上古神话纵横谈》、吴功正《文学风格七讲》、张文勋《诗词审美》等,每部书一开印就是两三万册,不久就销售一空。为什么这些著述受到读者如此热烈的欢迎呢?其中重要因素之一,就是作者十分讲求修辞文采,使人在品读美文时,如行船顺风顺水毫无障碍,如赏景心驰神往应接不暇。
注重文采是学术传统,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唐代作家韩愈在《答尉迟生书》曰:“体不备不可以成人,辞不足不可以成文。”强调只有掌握丰富的词汇才能在写作中左右逢源。意大利文豪但丁在《筵席》中写道: “作品的善在于思想,美在词章的雕琢。”指出作品的思想内容在于“善”,而对词章的修饰语雕琢体现“美”,其实是强调善的内容和美的形式的统一。法国文豪雨果在《雨果论文学》中说:“思想在诗句中得到冶炼,立刻就具有了某种更深刻、更光辉的东西。铁变成了钢。”冶炼思想靠诗句,冶炼诗句靠修辞和词采,而思想的深刻与辞句的光辉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严羽《沧浪诗话》说: “理贵透彻,不可隔靴搔痒;语贵洒脱,不必拖泥带水。”强调论说文在写作上的两个方面:“理贵透彻”和“语贵洒脱”,其实立论说理和语言表述,二者互为表里,相济互补。
对于学术论文讲求修辞和文采,学者各执己见。有的语言学家认为:“与语法论文不应追求修辞和文采,也无法追求修辞和文采。”如果我们退一步,换个角度表述:学术论文应增强可读性。我想,无论是语法学家还是音韵学家,无论是哲学家还是心理学家,可能无一人表示异议。
那么,如何使学术论文写得精于修辞,富于文采,增强可读性呢?
(一)写作理念应更新。有人认为:学术论文是给内行看的,自然读者奇少,和者盖寡,谁都看得懂,那还叫学术嘛?这种说法,似乎有理。如果是理工科技类论文,例如数学哥德巴赫猜想,对于一般读者来说,确实奥如天书。但如是科普读物,就有法儿使之深入浅出,例如华罗庚关于“优选法”的文章,何等的接地气,明白晓畅。还是拿语言学论文说话,我们读赵元任、罗长培、王力、吕叔湘等语言学大师的专业文章,深入浅出,明白晓畅,甚至意趣横生,百读不厌。把语法学、音韵学、文字学、方言学的文章写得通俗浅近,让人看的懂,爱看,耐看,那必须转变理念。记得胡适先生曾说:什么是学术?学术就是把高深奥妙的问题讲得明白如话,让老百姓读得懂。
(二)文风宜端正,写法应调整。当编辑或读者在阅读一篇优秀学术论文时,不仅为其中新颖的理论见解和精深的逻辑推理而兴奋赞佩,而且为其中新颖隽秀的词语、流光溢彩的佳句、别开生面的陈述、驾轻就熟的笔调、不落凡俗的气韵而欣喜而赞叹而陶醉,就犹如步入园林蹊径或荡舟西湖秀水的感受。一篇学术论文的读者对象,即使是高水平的专家同行,也应讲求修辞和文采。平铺直叙,枯燥乏味,使人味同嚼蜡;玩弄术语,自炫高深,却难掩思想苍白;“开篇绕脖子 (故弄玄虚),中间鸡肠子 (引用洋文),抡起大板子 (胡批贬低同行),通篇车轮子(冗长复沓)。”这种“唬”牌论文,不忍卒读,被抛一旁,也如是咎由自取。
(三)论文应求文采,就不要干巴巴的,枯燥的名词堆砌,艰涩的语句排列。其实,学术论文写作大有文采的用武之地。深沉的理论思考,加上诗的精巧,散文的神韵,音乐的流畅,才能使人耳目一新。学术理论如果插上文学翅膀,才更易被人欣赏和接受。
学术研究用散文随笔方式呈现,是我国学术传统之一。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王力等曾主张并实践过,但如今践行者很少,这和西方现代学术思潮和研究范式的冲击下不无关系。
王希杰的语言随笔克服了一般语言学论著冗长、呆板、深奥、枯燥等缺点,具有贴近生活、生动活泼、情理交融、灵动多姿的特点。
中青年学者应开拓胸襟,扩大视野;见贤思齐,效法前贤;虚心揣摩,在实践中锻炼表达能力,提升写作水平。首先在通俗易懂和深入浅出上下功夫。不妨从本专业的学术小品或科普文章练起。追求遣词确切,行文简洁;再讲求修辞文采,但不要作绣花枕头式的文章。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林之光写有题为《寒士、寒舍、寒暄—— “寒”与中国古代文化》的文章,兹录于下:
我国的冬季,是世界同纬度上最冷的地方。我国大部分地区本应是亚热带和热带气候,冬季十分温暖。可是,频频南下的北方寒潮冷空气,却使我国冬季十分寒冷,大部分地区成为温带和亚热带气候。例如40纬度上的北京,1月平均气温零下4.7℃,比同纬度世界平均偏低10.2℃;30纬度上的武汉 (2.8℃)更比世界平均偏低11.9℃之多。寒冷给我国人民的衣食住行、风俗习惯以至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中国古代生活中的人和事,许多都冠上了“寒”字。
先说人。古代称贫穷读书人为寒士,寒人,寒儒。例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贫穷而有才华的读书人则称寒俊 (畯)。王定保《唐摭言·好放孤寒》中有,“李太尉德裕颇为寒畯开路,及摘官南去,或有诗曰: ‘八百孤寒齐下泪,一时南望李崖州’。”是说李德裕当官肯关心、提携寒畯,因此一旦离朝南贬崖州 (今海南),八百寒畯皆伤心落泪。
寒士既家境卑庶贫寒,因此便称出身“寒门”“寒族”。例如成语“薄祚寒门”“白屋寒门”。此外, “寒贱” “寒素”“寒微”等也都是指出身门第低下的意思。
为什么称贫穷读书人为寒呢? 《史记》中有这样一个“一寒如此”的典故。大体是,范睢,字叔,有才,很穷,投魏国中大夫须贾为门客。一次随须贾出使齐国,回国后却受毒打几死,丢弃厕所。苏醒后逃到秦国,当了宰相。后来须贾出使秦国,范叔故意穿上破旧衣服来见须贾。须贾不知,对他说,“范叔一寒如此哉!”后来就用“一寒如此”成语来比喻贫困潦倒,穷到极点的意思。
不过,“寒”字有时则是用作谦称。例如,“寒门”“寒舍”常作为自己家的谦称;“寒荆”是对自己妻子的谦称。并非这些个家真的很穷。 “十年 (载)寒窗”的意思是古人长期日夜在窗下攻读。这个成语大概是从类似金代刘祁《归潜志》中“古人谓,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化出来的。可见寒窗下读书的也不一定都是穷苦人,只是说攻读艰苦而已。既然窗是寒的,那么灯自然也是寒的了,故有“寒灯青荧”。
寒自然也渗透到古人日常生活之中。例如,古代御寒的衣叫寒衣、寒具 (例如《宋史》刘恕传: “自洛南归,时方冬,无寒具”);家里捣衣服的石 (及其捣衣声)叫“寒砧”;粗劣的饭食叫“寒斋薄饭”;不加热的食品 (如干果、水果)叫寒饈;吃做好已凉的饭食叫“寒食”(清明前一天是“寒食节”);早晨冷得不想起床叫“寒恋重衾”,等等。
“寒士”“寒人”家境贫寒,难免出现因贫困而出现的窘态,古人称之为“寒酸”“寒碜”。例如“寒酸气”“寒酸相”。“寒碜”则仅是指因穷而衣着破旧难看,也可作动词用,例如“寒碜了他一顿。”
在中医养生方面。寒邪是中医学六大外感病邪之一,明代名医张景岳总结出我国北方人“阳虚体质,病多寒象”。中医称受寒而发病证候叫寒证,受了寒邪人体会得寒热,寒热之初人体发抖叫“寒战”,受寒过度还会导致“寒痹”以至“寒厥”。寒性疾病医治办法是散寒,即“寒者热之”。汉代医圣张仲景著名的《伤寒论》中的寒,首先指的就是寒邪致病。作者曾在《人民日报》科技版撰文,指出中医和中医养生就是适应中国特殊气候 (特别是寒)的医术,或者说,是被中国特殊气候“逼出来的”。
更有趣的是,由于冬寒难耐,古人见面问候起居的客套话叫“寒暄”,也就是“嘘寒问暖”的意思。因为“暄”就是温暖,因而寒暄也叫“寒温”。例如《南史·蔡撙传》中:“及其引进,但寒暄而已,此外无复余言”,也就是只说说客套话。“不遑寒暄”是指事情紧急顾不得说客套话。但如果一般情况下不先进行寒暄,会被认为不礼貌。例如《旧五代史·钱鏐传》中,“明宗即位之初,安重誨用 (管)事,鏐尝与重誨书云:‘吴越国王致书于某官执事’,不叙暄凉 (寒暄),重誨怒其无礼。”后来还借故削去了钱鏐的吴越 (地方)国王等称号。可见古人对寒暄之重视。
实际上,寒对我国古文化影响还远不止此。比如,害怕叫“心惊胆寒”,灰心叫“心如寒灰”;人刚死不久叫“尸骨未寒”,死者可称“寒骨”(例如宋苏舜庆、黎明《悲二子联句》: “作诗告石梁,聊以慰寒骨”)。《五朝名臣言行录》卷七中还有: “军中有一韩 (姓),西贼闻之心骨寒。”可见,寒对中国古人,可称“刻骨铭心。”
以上是自然科学工作者撰写的关于文化语言学的一篇随笔式论文。其写作特点有四:即言之有物,语料丰富,文风朴实,语言流畅。为什么我们研究语言的一些论文,读者不爱读、不卒读、不耐读?盖因作者追求所谓“高深”而侈谈玄理,语料贫乏,缺少文采,致使文章空洞无物、枯燥乏味。建议学界朋友读这篇文章,然后认真琢磨琢磨,可能悟出一些道理。
[1]褚斌杰.中国古代文体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