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库的语言偏离现象的关联阐释

2013-09-05 02:39:20戈玲玲
外语学刊 2013年5期
关键词:新闻标题意图关联

张 利 戈玲玲

(南华大学,衡阳421001)

1 语言偏离

偏离研究最早可见于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他从文体学角度指出,偏离常规的非熟悉化的语言可拔高词语(Raveendran 2000:191)。国外在理论上高度概括偏离现象的是俄罗斯形式主义学派的肖克洛夫斯基和布拉格学派的穆卡洛夫斯基,二者主要从文体学角度研究偏离,前者提出文体的艺术在于使人们熟悉的语言变得不熟悉或陌生(Van Peer 1986:1);而后者则认为诗学语言的文体功能在于最大限度的“前景化”或“突出”(foregrounding),而且诗歌中的偏离主要是突出语言行为本身,而新闻体和论文中的偏离旨在吸引受众关注内容,为交际服务(Mukarovsky 1964:2);韩礼德从功能文体学角度提出偏离是语言的不经常性使用,与说话者的交际意图有关,在情景语境中有一定的文体功能(Halliday 1964:140)。利奇对偏离现象进行系统的分类(胡壮麟2000:91)。随着语用学和认知语言学的蓬勃发展,国外学者也开始从上述角度研究偏离,如Van Peer认为偏离是作者、文学文本、受众3者之间动态的交际过程(Van Peer 1986:20-23);Elena Semino和Jonathean Culpeper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探讨文学作品中语义偏离的理解过程(Culpeper&Semino 2002:23-42)。在我国,自秦秀白将偏离定义为“违背语言使用的常规而创造性选择未被前人使用的语言表达方式”,并指出任何偏离的背后总是隐藏着作者或说话人的意图(秦秀白1986:98)。此外,介绍和应用西方偏离理论研究各类汉语体裁的中国学者越来越多,如张德禄对韩礼德偏离学说的介绍(张德禄1998),王守元对诗歌和文学作品中的偏离研究(王守元2000),刘世生、王守元和朱瑞青对偏离的分类(刘世生等2006),等等。然而,国内外的偏离研究主要集中在诗歌和文学作品中,很少有学者探讨偏离使用者之间的交际过程。但报纸上大量耸人听闻的标题所含的偏离现象多于典型的现代诗歌(朱永生2001:2),那么英语新闻标题中的偏离都有哪些表现形式,新闻传播者采用偏离的目的是什么,受众又该如何理解?基于以上疑问,本文将以2008至2010年中国日报新闻标题为语料,以利奇对语言偏离的分类(语音偏离、书写偏离、词汇偏离、语法偏离、语义偏离、语域偏离、方言偏离、历史时代的偏离、外来语的掺杂)(Leech 2001)建立小型数据库,运用对人类交际过程具有强大解释力的关联理论阐释编辑运用语言偏离的意图以及受众对语言偏离的理解过程,旨在为编辑创造和受众理解新闻标题带来启示。

2 英语新闻标题中的语言偏离

英语新闻标题中的语言偏离既是新闻编辑者为了行使新闻文体功能、满足受众心理需求的一类艺术手段,也是实现其交际意图的一类创造性语言策略。语言偏离这类反常规的表达方式表面上不合常规,但在一定的语境中却能有效地突出语言使用者的交际意图(Leech 2001:53)。既然新闻体中语言偏离的突出主要从属于交际目的,旨在吸引受众(Jan Mukarovsky 1964:2),那么新闻标题中的偏离有哪些表现形式?统计分析数据库中2008-2010年中国日报头版新闻(Top News)、国内新闻(Nation)、国际新闻(World)、经济新闻(Business)、生活新闻(Life)和体育新闻(Sports)版块中2646条新闻标题,结果如表1和表2所示。

表1 7类语言偏离在中国日报新闻标题中所占比例

如表1所示,数据库中出现7类语言偏离,其比例从高到低分别为书写偏离(56%)、语法偏离(50%)、语域偏离(23%)、语义偏离(12%)、语音偏离(8%)、词汇偏离(3%)和外来语掺杂(0.4%)。

表2 中国日报6大新闻版块中7类语言偏离所占比例

如表2所示,6大新闻版块中7类语言偏离的分布不同且每一类语言偏离在不同新闻版块中的分布也不同:(1)书写偏离在头版中比例最高,在经济版块中最低;(2)语法偏离在体育版块中比例最高,在生活版块中比例最低;(3)语域偏离在所有版块中比例均高,在体育版块表现尤为突出;(4)语义偏离在生活版块中表现最为明显。

数据库中的统计结果显示7类语言偏离都出现在6大新闻版块且每一类语言偏离在不同新闻版块中的分布不尽相同,那么编辑缘何在新闻标题中使用语言偏离,受众对此应如何理解?

3 关联理论与新闻标题中的语言偏离

3.1 关联理论

Sperber和Wilson提出的关联理论,把人类的交际行为定义为明示-推理交际,涉及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并从心理学角度指出,语言交际是在关联原则支配下按一定推理规律进行的认知活动(Wilson&Sperber 2002:256)。从交际者来看,交际是一类明示(ostension),即交际者通过明示刺激来吸引交际对象,为交际对象提供推理依据,明确表示其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从交际对象来看,交际则是一类推理,即从交际者的明示刺激中推导出其意图(Wilson&Sperber 2002:249)。关联理论认为,人类的认知倾向于同最大关联性相吻合,听话人只会处理那些关联性足够强的刺激信号,基于人类这一认知特点,说话人则在话语中设置明示刺激,提供最佳关联的信息(关联理论认为每一个明示刺激都应假设它本身具有最佳关联性),旨在吸引听话人并为听话人的推理提供必要的依据以实现说话人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而听话人则根据说话人的明示刺激,运用推理认知能力,构建语境,并从若干可能的语义表达中选择最佳关联的解释,最终达到对话语信息的正确理解。也就是说,任何交际过程都是寻找关联的过程,交际者需要提供关联性最大的信息,而交际对象则选择关联最大的假设即最恰当的语境推导交际者的意图(何自然冉永平2001:127)。

3.2 新闻标题中语言偏离现象的关联阐释

根据关联理论对交际过程的论述,我们认为中国日报标题的传播作为一种交际行为,其传播过程也是一个明示推理过程。对于中国日报标题的编辑来说,中国日报标题的语言形式是可以选择的,他可以根据对受众认知语境和对当前情景的了解,以他认为适当的方式报道,从而传递其意图。根据关联理论,说话人在进行明示时会设置明示刺激来吸引听话人并传递其意图(Wilson&Sperber 2002:256)。那么中国日报新闻标题中编辑设置的明示刺激是什么?既然穆卡洛夫斯基认为新闻中的语言偏离旨在为交际服务,旨在吸引受众关注新闻(Mukarovsky 1964:2);秦秀白也表示语言偏离是创造性地使用语言,背后隐含着作者的意图(秦秀白1986:98),因此,上文表1和表2显示的7种语言偏离可以被看成是新闻编辑在中国日报标题中采用的明示刺激,旨在吸引受众,并实现编辑的信息意图(让受众了解新闻信息)和交际意图(让受众明白编辑的信息意图);而对于受众而言,他们需要根据编辑提供的相关假设,用一系列已有的认知语境(旧信息)来处理语言偏离,建立新的认知语境(新信息),并从新旧信息的关系中得出语境效果,从而推理出语言偏离的语境含义,最终达到对新闻标题的正确理解。中国日报新闻标题中的语言偏离这一明示刺激要达到最佳关联,需要受众构建出最相关的认知语境,并从若干可能的语义表达中选择最佳关联的解释。

接下来我们将运用关联理论具体阐释上文7类偏离的理解过程。

3.21 书写偏离现象之关联阐释

新闻标题中的书写偏离是指编辑不按规范使用标题的编排形式,不按规范使用大写和彩色标题(Leech 2001:47)。英语新闻标题中左侧齐列式标题最为普遍,但生活版和体育版标题也常使用阶梯式、右侧齐列式、倒金字塔式标题。例如:

①From masses to classes (Life,20090915,China Daily)

② FACINGTHECOLD (Life,20080215,China Daily)

例①所示,阶梯式标题能迅速吸引受众的眼球,促使受众进一步关注新闻内容。书写偏离是编辑采用的明示刺激,目的是为了吸引受众并传递其意图。受众结合自己的认知语境可以推理出编辑的信息意图:(1)结合韵律知识推理出阶梯式是为了标题的押韵,突出其韵律美;(2)结合标题的语义(从大众化到经典化)和百科信息(从大众化到经典化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推理出阶梯式形象地刻画了这个过程,从而加深对标题语义的理解;(3)结合英语虚词和实词的知识推理出色彩的加重与弱化都是为了突出实词信息,吸引受众关注新闻的侧重点;(4)根据百科信息(红色可以代表进步、前进)推理出字体加红是为了突出此过程的进步;(5)结合标题主题内容(中国现代艺术品首次在上海博物馆展出,这是中国大众艺术长期积累和发展的结果;中国的艺术博物馆在不久的将来定会发展成为亚洲最大的艺术博物馆等)可以确定阶梯式和字体颜色形象地表达并强化了中国艺术品从大众荣升为经典的进步过程。同样,例②中的字体大写和颜色也是编辑采取的明示刺激,旨在吸引受众和传递其信息意图。受众在理解此标题时,需要结合认知语境中的大写,实词和虚词等语言知识,推断出编辑的第一个信息意图即大写达到了对标题内容的强调,蓝色实现了对实词facing cold(遭遇寒流)这一语义的突出,而灰色则成功弱化了含义很小的虚词the,从而达到吸引受众直接关注实词传递的内容,节省阅读时间这一目的。另外,受众需要结合百科信息(蓝色为冷色调),推断出编辑的第二个信息意图,即,蓝色关联了facing cold传递的寒冷之义并实现了对此语义加以强调。

从以上两个例子可以看出,编辑通过书写偏离增加标题的吸引力,突出标题传递的内容;而受众在理解书写偏离时,需要借助认知语境中的上下文、词语信息、百科信息、逻辑信息等推理出编辑的信息意图,达到对标题的正确理解。

3.22 语音偏离现象之关联阐释

新闻标题中的语音偏离是指编辑使用不规范的发音或省音等情况(Leech 2001:46)。省音或不规范的语音形式打破了受众的原有期待,必然会吸引受众关注标题进而阅读新闻内容。例如:

③ Message-mad Chinese say‘Hpy Nu Yr’(Top News,20080215,China Daily)

④ Stonina OK’d for adultery (World,200909115,China Daily)

例③中的Hpy Nu Yr这一不规范的语音形式,是编辑采取的明示刺激,目的是吸引受众并传递其意图。结合其认知语境,受众能够推导出3个信息意图:(1)根据语言知识推理出Hpy Nu Yr的字面意思为Happy New Year;(2)结合百科信息(报刊版面有限)推理出编辑用Hpy Nu Yr可使表达更简洁、版面更节省;(3)结合新闻内容(a quicker and less harrowing way to exchange New Year greetings is a short message service,or SMS和millions favor sending New Year greetings via SMS)推导出在成千上万的人发送新年祝福语时,使用不规范的语音形式能够简化信息并使其传递更加快捷。例④的ok’d为不规范的省音现象,根据语言知识,受众可以推理出 ok’d其标准形式为oked;结合常识与标题内容,受众不难推理出编辑使用此省音现象的意图:相较于oked,对标准形式中的不发音e进行省略,不但不会给受众带来理解上的困难,反而达到了使标题更加简洁,更具吸引力,更省版面,更节省受众阅读时间的目的。

3.23 词汇偏离现象之关联阐释

新闻标题中的词汇偏离是指编辑在标题中创造性地运用新闻造词或词性转换(Leech 2001:42)。例如:

⑤New mobile phones

boast built-in loveometer(World,20080215,China Daily)

⑥ Whodunnit Web baby(World,080215,China Daily)

例⑤中的loveometer为新闻造词,是love和ometer复合而成。这个新闻造词为明示刺激,传递了最佳关联的信息。结合其认知语境,受众能够推理出编辑的信息意图:(1)根据复合词的组成推理出loveometer的字面含义为爱情测量计;(2)结合新闻内容(the Love Detector service uses technology to see if a lover is speaking honestly and with affection和users who speaking by pointing their mobile phones at themselves can see a Love Meter bar on the screen)推理出loveometer包含了love,detector,meter这3个词的含义;(3)如果受众的认知语境中有如下百科知识:腾讯公司为测试爱情值创造了爱情米多宠物,就可推理出loveometer为爱情米多宠物装置,功能是测试爱情值。至此,受众才能理解编辑的意图即运用新闻造词loveometer实现了用一个新词表达一个较为复杂概念,达到吸引受众探究新闻内容的目的。例⑥中的whodunnit,根据语法和词汇知识,受众不难推理出其在标题中应为动词,是从其名词whodunnit(侦探、调查)转换而来。这一词性转换为编辑设置的明示刺激,旨在吸引受众关注标题传递的新闻信息。受众在理解此标题时,需根据韵律知识推理出编辑的第一个信息意图是whodunnit和web促成了头韵,达到了便于受众阅读和记忆的目的;再根据新闻内容(1.the woman wanted to discover which one of the two men had made her pregnant;2.the woman has won the website that hosted the sale for online sex auction to reveal the names of the winners,so she can find out who’s the father of the baby),受众能够推理出whodunnit传递了调查(investigate)和谁让这位女士怀孕(who do it)的双层含义。因此,编辑将whodunnit转换为动词既关联了who do it和investigate的含义,也达到了用一个词传递双层含义并与who do it谐音、与web促成头韵的效果。

3.24 语法偏离现象之关联阐释

新闻标题中的语法偏离是指编辑在新闻标题中故意违背语法规则用一般现在时态代替其它时态,使用长修饰语或省略冠词、代词、名词、系动词等(Leech 2001:44)。语法规则的错误使用往往能迅速刺激受众的眼球。其中,用一般现在时态代替其它时态尤为普遍。省略信息内容很小的冠词、代词、系动词以及省略能从标题上下文轻易获得的词语,不仅不会造成理解上的困难,反而能突出标题中的重点信息,节约版面。例如:

⑦ a.Auto show celebrates 15 years in Dalian(Nation,20100815,China Daily)

b.China Merchants Bank 2009 net profit declines 13.5%(Business,20100415,China Daily)

根据例⑦a的导语部分信息XINHUA:The 15th Dalian International Auto Show will be held from Aug 18 to Aug 22,受众可以推理出编辑在此标题中使用了一般现在时代替一般将来时。这一语法偏离是编辑为了传递其意图而设置的明示刺激。受众在理解此偏离时,可以根据新闻新、快、简这一常识,推理出编辑的意图:用一般现在时态代替其他时态,既关联了新闻时效性的特点,又达到了通过报道最新的实事吸引受众关注新闻的目的。如例⑦b所示,主语修饰语太长,其常规的表达应为 Net profit of China Merchants Bank in 2009.编辑使用此长修饰语是为了明示刺激,达到吸引受众眼球的目的。受众在理解时,需要根据语法知识,词汇信息,以及新闻内容推断出编辑的意图。根据语法知识,受众能够推理出标题中省略了信息内容少的介词of和in,此省略不但突出了重点信息,也符合中国人的思维习惯,便于中国受众理解标题。

3.25 语义偏离现象之关联阐释

语义偏离分为语义歧义、意义转移、语义欺骗3类形式,具体表现为矛盾(oxymoron)、悖论(paradox)、提喻(synecdoche)、转喻(metonymy)、暗喻(metaphor)、反叙法(litotes)、夸张(hyperbole)等修辞格(Leech 2001:48)。中国日报中尤其是生活版新闻标题中,编辑巧妙频繁地使用这些修辞格。例如:

⑧ a.Valentine divorce

date for J.Lo (Life,090115,China Daily)

b.Museum of macabre (Life,090415,China Daily)

例⑧a中情人节离婚(valentine divorce)这一矛盾修辞格打破了受众的固有思维,进而吸引受众对新闻内容探个究竟。情人节离婚在逻辑上看似矛盾,但受众如果借助语境,便能推理出矛盾背后的隐含意义。结合新闻内容J.Lo will break up with her husband and become single on the Valentine’s Day以及背景知识“洛佩慈与其老公安东尼的婚姻一直被外界视为甜蜜幸福”,受众不难推理出使用valentine divorce不仅关联了詹妮弗·洛佩兹与其前夫离婚这一新闻内容,同时也传递了洛佩兹失去爱情,失去恋人以及在这个情人节不再浪漫甜蜜的信息意图。例⑧b中,通过新闻内容the museum has more than 2000 cadaver parts on display illustrating all manner of ailments afflicting the human body and museum of human disease has opened its doors to the public,受众借助语言知识能够推理出macabre的意思为cadaver parts afflicted by human disease(被疾病感染的死尸),再结合头韵、修辞格以及macabre的“可怕的,恐怖的”这一词汇知识,受众不难推理出编辑是在用抽象的macabre代指具体的cadaver parts,这一语义偏离不仅强调了死尸博物馆的恐怖和可怕,而且也使macabre和museum形成头韵,实现了标题的韵律美,从而达到吸引受众关注新闻内容的目的。

3.26 外来语掺杂现象之关联阐释

在标准语中掺杂外来语也是一类偏离现象(胡壮麟2000:98)。在中国日报新闻标题中,这类偏离表现在编辑使用英语之外的其它语言来传递新闻信息。为了最佳地传递新闻信息,编辑偶尔会在新闻标题中使用拉丁语、法语、中文拼音等其他语言。例如:

⑨ a.Micasa,sucasa (Business,080515,China Daily)

b.Oysters

au naturel

Down

Under (Life,100515,China Daily)

例⑨a中的西班牙语Micasa,sucasa是编辑使用的明示刺激,受众在推理此外来词时,需要找到其英语对等内容,然后再结合新闻及百科知识推理出编辑的意图。结合其认知语境,受众能够推理出如下信息意图:(1)通过查阅词典可以找到Micasa,sucasa的英语解释为your home and my home;(2)结合新闻temporary house swapping has become a trend among Chinese who enjoy traveling on the cheap和house swappers both felt as good as at home about the experience推理出 Micasa,sucasa的含义为enjoy swapping temporary house during traveling(度假时交换住所这一体验相当愉快舒适;(3)结合“使用一种新语言表达同一种意思能给人带来新鲜感”的常识推理出编辑使用Micasa,sucasa是为了传递“度假时交换住所这种新体验、新生活值得游客尝试”的信息意图。同样,例⑨b中的法语词au naturel也是编辑为了传递其意图所设置的明示刺激。受众通过查阅英语词典可以得到au naturel的第一个信息意图“能生吃的,略加烹调的”;结合第一个信息意图,受众可以继续阅读新闻内容 oysters are best eaten raw when they are at the freshest推理出第二个信息意图 freshest and raw,当读到there is no taste better than that of oysters shucked and eaten three seconds after they leave the water and there is no need for any condiment,受众能够推理出编辑又一信息意图即编辑对生吃生蚝的热爱。另外,通过法语词被运用到英语中能带来新鲜感这一常识,受众可以推理出编辑运用法语词au naturel不仅关联了新闻的语义,同时也达到了将法语词的新鲜感与生吃生蚝这一新体验关联起来,达到突出标题吸引力的目的。

3.27 语域偏离之关联阐释

语域偏离是指所使用的语言与题材、语境不符合的现象(Leech 2001:51)。在中国日报体育版新闻标题中频繁使用军事词汇。例如:

⑩ a.Renault echo Ferrari’s pullout(Sports,090515,China Daily)

b.Green sets record as Caps crush foes(Sports,090215,China Daily)

例⑩中的军事词汇pullout(撤退)、crush foes(粉碎敌人)用在体育竞赛场合,很显然是一种语域偏离。事实上,编辑是在谈与撤退、与粉碎敌人相关的事物。受众首先要意识到这两个词是编辑使用的明示刺激手段,目的是为了吸引他们注意并传递与之相关的信息。根据新闻主题中Renault,former champions,threatened to quit Formula One unless the governing body rewrites the 2010 rules(赛车组委会如果不更改规则,前法拉利赛车冠军雷诺将威胁退出)这一语境信息,受众能推理出pullout的含义为quit(弃赛);根据新闻主题中Mike Green set an NHL record for defensemen with a goal in his eighth successive game to power the Washington Capitals to a 5-1 rout of the Tampa Bay Lightning in Tampa on Saturday(星期六在坦帕市,华盛顿首都队球员克格林以5比1的比率战胜坦帕湾闪电队这支溃败之军,这是他连续第8次创造曲棍球的进球纪录,大大激励了其所在的球队)这一语境信息,受众能推理出crush foes的含义为“战胜对手”。再根据常识,受众能推理出编辑使用这些军事词汇是关联了“体育竞赛与军事战争之竞争激烈和残酷这一共同特点”,目的是为了突出激烈的比赛气氛,从而吸引受众关注新闻。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关联理论对理解新闻标题中的语言偏离具有强大的解释力,依据该理论,中国日报新闻标题中的7种语言偏离是编辑采取的明示刺激手段,目的是为了吸引受众并传递编辑的意图;而这7种语言偏离的理解是明示推理的过程,受众在理解语言偏离时需要构建语境,推理出最佳的语境含义。因此,编辑在充分考虑受众认知语境的前提下,可以依据语言偏离创造出吸引受众眼球的标题;受众则可以依据关联理论理解和欣赏标题。

胡壮麟.理论文体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何自然冉永平.语用与认知:关联理论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秦秀白.英语文体入门[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86.

王守元.英语文体学要略[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0.

王守元刘世生朱瑞青.文体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张德禄.功能文体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朱永生.功能语言学对文体分析的贡献[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5).

Culpeper,J.& E.Semino.Cognitive Stylistics[M].Armsterdam: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2002.

Halliday,M.A.K.Descriptive Linguistics in Literary Studies[M].Edinburgh: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1964.

Leech,G.N.A Linguistic Guide to English Poetry[M].Beijing:Foreign LanguageTeachingand Research Press,2001.

Mukarovsky.Standard and Poetic Language[A].In D.Freeman(ed.).Linguistic and Literary Style[C].Washington: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1964.

Raveendran,N.V.The Aesthetics of Sensuality:a stylistic study of the poetry of Kamal Das[M].New York:Atlantic Publishers and Distributors,2000.

Sperber,D.& D.Wilson.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Oxford:Blackwell,1986.

Wilson,D.& D.Sperber.Proceedings of the Tokyo Conference on Psycho-linguistics:Relevance Theory[Z].Tokyo:Hituzi Shobo,2002.

Van,Peer,W.Stylistics and Psychology:Investigations of Foregrounding[M].London:Croom Helm,1986.

Victor Shklovsky.Theory of Prose[M].London:Dalkey Archive Press,1925.

猜你喜欢
新闻标题意图关联
原始意图、对抗主义和非解释主义
法律方法(2022年2期)2022-10-20 06:42:20
陆游诗写意图(国画)
制定法解释与立法意图的反事实检验
法律方法(2021年3期)2021-03-16 05:56:58
“一带一路”递进,关联民生更紧
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 01:52:00
谈新闻标题的现实性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9:06
网络新闻标题与报纸新闻标题的对比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8:00
奇趣搭配
智趣
读者(2017年5期)2017-02-15 18:04:18
无意间击中幽默的新闻标题
喜剧世界(2016年9期)2016-08-24 06:17:26
浅谈新闻标题的装扮技巧
新闻传播(2015年22期)2015-07-18 11: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