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技术环境的研究性教学设计——以大学语文《伤逝》为例

2013-08-29 09:37:40缪红燕刘相臣
山东开放大学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伤逝大学语文教学

缪红燕,刘相臣

(1.南通大学 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江苏 南通 226019;2.北京师范大学 汉语文化学院,北京 100875/南通大学 文学院,江苏 南通 226019)

作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尝试,研究性教学不仅能使学生形成并获得对人类已有知识的认知能力,而且通过教学活动能使学生具备自己提出创新性与实践性问题并自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也正是当前以及今后社会急需人才所必备的素质。媒介大师麦克卢汉说:“我们创造了工具,之后,工具又塑造了我们”。信息技术,以其独有的信息资源全球化与个性化、信息表达多媒体化、信息接受多感官化等优势推动着教学模式的改进。实践证明,作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中的新生事物,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研究性教学是符合时代要求、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教学方法。课堂教学的知识内容主要可以分为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两大类。“科学知识主要是指自然科学知识,它是人们对自然事物和现象认识、探索的产物……人文知识指人文、社会学科的有关知识,它既包括传统意义上的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等人文学科,也包括现代意义上的人类学、政治学、经济学等社会学科。”[1]哲学家罗素认为支撑人类生命必须有三种激情:对知识的渴求、对爱情的渴望、对人类苦难的同情和悲悯。[2]人文知识的“无用”也许正是一个人成为大师的“大用”。要培养精神上富足、人格上健康的人,人文知识教学切不可忽视。本文以大学语文《伤逝》为例探讨了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研究性教学设计。

大学语文是在高等教育层面上进行母语教育的一种形式,是维系整个中华文化的精神纽带,不仅对其它学科有支撑作用,对大学生成才也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是帮助大学生建立良好的精神家园与继承、弘扬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公共必修课程。但由于它名不见经传,既缺乏政治思想课的权威性,也没有外语四六级考试那样的“尚方宝剑”,其边缘化与尴尬的地位日益凸显。为此,教育部高教司于2006年11月4日在湖南文理学院专门召开了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因此,该学科教学的改革比其他学科更为迫切、也更为艰巨。

一、大学语文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

教育部在2001年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定义语文学科性质:“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前国家教委在《大学语文》出版前言中指出了开设本课程的目的:“通过对古今中外经典名篇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文学发展的概貌,提高汉语阅读、理解及写作水平,培养高尚的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因此,工具性、审美性和人文性的实现是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工具性”是指具备听说读写汉语的能力。这可以通过传统的灌输、传递式教学反复练习来实现;如果说工具性是普及性因素,是全体学生要达到的基本目标,那么,作为教学目标重要成分的审美性和人文性则属于提高性目标,是帮助学生增加母语方面的文化素养,在更高的层次上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表达、交流、沟通的能力,同时在潜移默化中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提升人文修养。审美性和人文性的实现相对复杂,其抽象性与复杂性决定了无法依靠外力的施加来直接完成,这也是长期以来大学语文教学所面临的一个最大、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教学内容简析

《伤逝》是大学语文课本中较少安排的、与爱情有关的小说。我们知道,在不同的学习阶段,语文课本中都安排了鲁迅先生不同的作品,从小学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少年闰土》、《藤野先生》到中学课文《孔乙己》、《纪念刘和珍君》、《祝福》等,这使得学生们对于鲁迅先生或多或少有了一些了解。《伤逝》是先生所创作的作品中寥寥无几、以爱情为题材的一篇小说,相比于拗口难懂的杂文来讲,小说情节理应通俗易懂,但授课前的调查表明,由于当时创作背景的复杂,通读课文,学生们只能初步了解其故事梗概:一对青年男女冲破封建礼教,追求恋爱自由和个性解放,最后却以悲剧告终。对于爱情,90 后的大学生们并不陌生,他们中的一些人或许正在经历着恋爱。而如何结合当时的背景理解小说中子君与涓生之间情感的微妙变化,他们会觉得比较困难。至于小说是否影射了作者与兄弟之间的失和、与原配夫人朱氏之间存在问题的原因、还是反映了他对自己即将开始的新的恋情的恐惧,仅仅依赖于课文的字面意义,学生们更是无法理解。

目前,大多数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在执教时就事论事,仅限于让学生了解文章的字面内容。而深层次主旨的发掘,包括对作者创作背景的认识、对爱情、对女性、对生命、对人性以及社会转型期的种种复杂现象的思考等,不仅对提升大学生人文修养有帮助作用,而且有助于建设良好的大学校园文化。此外,这也是他们以后走出校园大多可能会面对的现实问题。

这些相关问题的澄清,如果按照传统教学方式,仅仅依靠教师“结果灌输”很难让学生真正理解,费时多且效率低下。

三、整体设计理念

1.授课对象的特点

大学语文的授课对象为大学一、二年级非中文专业的学生,年龄一般介于18 至23 岁之间,其生理、心理、人生观、价值观等各方面相对成熟,在发展心理学中称为青年期。他们对问题有自己一定的看法,“在中学阶段,从智力培养方面来说,他们一直伏案专心与自己的学业;而进入大学,他们应该站立起来并环顾四周。”[3]经过了从小学到中学十多年的寒窗,“他们所处的教育阶段和智力水平已经不能允许他们满足与记忆和模仿,而是要站在别人的肩膀或踩在别人的‘脸’上认识世界”。[4]相比于中文专业的学生,他们更习惯于“1 +1=2”的思维方式,理性思维、逻辑思维能力较强,而感性思维相对较弱,人文素养较为欠缺。

2.教学目标分析

(1)个体阅读能力发展水平的四个阶段理论

按照心理语言学的理论观点,一般来说,个体阅读能力的发展水平可分为四个阶段:[5]一是字面理解阶段,主要是指对阅读材料中字词和句子的直接的字面意义的理解;二是解释性理解阶段,不仅包括对字、词、句、篇的形式的理解,而且包括对文章的写作特色和内容的领悟;三是评判性理解阶段,指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对文章所表达的观点、思想及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技巧等各个方面加以评判,对读物的思想及艺术价值作出符合实际的个人反应;四是创造性理解阶段,这一阶段涉及对文本内容、形式的“多角度”、“有创意”的解读,也涉及阅读角度与方法的创新。它的最大特点是使读者能够突破常规,从阅读的过程中受到启发,获得超出读物本身的思想或认识。在这一阶段要求学生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从不同角度看文本,从而使阅读成为充满创造性的思维活动。

根据授课对象的特点,大学语文教学主要侧重于第三、第四阶段的培养,即培养学生的评判能力与创造能力,在评判中形成创造能力,这也是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

(2)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在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等人提出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中,教学活动所要实现的整体目标被划分为认知、情感、动作技能等三大领域。根据此次教学案例的实际,我们主要关注的是认知和情感这两大领域。布卢姆将认知领域的目标由低级到高级依次分为识记、理解、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层次,高一级层次的实现对学习者的要求越高。“评价”的实现,除了要求学习者能正确理解原文、具备一定分析能力和相应的文学基础之外,更需要学习者拥有端正的人生态度和善于全面总结、对信息进行进一步重新组织加工和提升的能力。

情感教育历来是人文学科教育的核心目标,也是一直以来为众学者所提倡和重视的,克拉斯伍等人曾将情感领域的目标划分为五级:接受或注意、反应、评价、组织、价值与价值体系的性格化,其中,价值与价值体系的性格化是情感领域的最高级别,是塑造学习者人格、个性和情操的重要途径。

(3)本文的目标定位

根据上述理论,我们认为,对文学经典作品的学习重要的不是让学生获得某种既定的结论,而是通过阅读加强本身的语文能力、丰富自己的精神内涵、提升个人品位的同时,摆脱人云亦云的束缚从而学会评判、学会创造。此外,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自主探索、共享资源、交互合作,从而自己生成、产出新的知识,使学习者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结合大学语文的课程目标和本教学大纲的要求,我们初步确定了该课的教学目标为:

①了解作者的生平、文学地位等,了解不同时代人们对鲁迅的不同看法。

②学会借助信息技术查阅、熟悉鲁迅在各种文学体裁方面的代表作品。

③了解本文的创作背景与环境,理解和判断文章故事悲剧的原因与意义。

④关注文章中人物的情感与环境变化之间的矛盾关系,培养人文情怀。

3.信息技术与教学策略的选择

教学策略是对“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活动的程序、方法、形式和媒体等因素的总体思考”[6]。换句话说,是指教师为了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和知识的掌握而在教学中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美国的媒体技术专家海涅克等人曾将传统的教学方法与媒体的选择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新的教学策略,如讨论法、合作学习法等。长期以来,由于技术水平的限制,人们曾一再对基于技术平台的教学策略产生质疑。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媒体的出现,人们已经开始意识到“信息技术作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把它仅仅作为一种文化因素即上层建筑反而降低了信息技术的作用……在追求高效能的时代,当教育质量实际上成为学校生命线的时候,学校的生存和发展便越来越需要依赖信息技术”[7],不难理解,在“效率至上、质量第一”的21 世纪,利用信息技术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将成为人们的必然选择。

因此,我们制定了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能让学习者通过阅读获得自己独特的体验、有效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策略。具体如下:

(1)整体教学过程突出学生自主性、探究性、协作性和反思性的发掘与培养,积极促进学习者高水平思维的发展。在使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习者对文章主要情节有所了解的基础上,积极鼓励他们利用网络等媒体寻找相关的资料(如央视10 套播放的《先生鲁迅》之第六集《我可以爱》、影片《伤逝》、纪录片《鲁迅之路》以及有关这篇小说评价的网页等)进一步辅助读懂这篇小说,然后针对文章悲剧的产生原因以及文章结局的重新安排(设想男主人公涓生没有失业的话)等问题开展分组讨论后,进行让小组代表进行全班发言。

(2)利用信息资源,帮助学生重新认识鲁迅作为平凡人的生活与形象,理解关于本文影射的两大观点:兄弟失和(无爱的人间)和爱的新生(矛盾的情感),主要目的不是毁灭鲁迅在学生心目中伟大、光辉的形象,而是要培养学生对事物、问题全面看待,从而获取批判生活的力量。

(3)要求学生利用网络等媒体自主阅读与《伤逝》有一定共同点的作品:易卜生的《玩偶之家》、熊佛西的《新人的生活》、郭沫若的历史剧《卓文君》、白薇的《打出幽灵塔》、胡适的《终身大事》以及欧阳予倩的《泼妇》等,组织探讨并总结他们之间的异同,主要目的是可以接触到不同人生经历、不同写作风格的作家,由此来鉴赏不同的作品,形成不同的感悟,体悟鲁迅作为思想家的与众不同之处。

(4)美国教育家毕特科勒涅斯指出,“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因为“生活的世界就是教育的世界,生活的范围就是课程的范围”。因此,为了让学生从有限的小说内容走向现实生活,我们设计了一些拓展性的课题,如对大学校园爱情、校园婚姻的重新认识;对如何净化大学校园文化领域中的一些堕落现象的思考;当代女性婚前婚后应当如何定位自己的角色,是否该为了家庭而放弃追求个人发展;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强大的工作压力,如何保证家庭生活的稳定。

4.教学评价

这是整个教学活动环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理查德·萨文森认为,学生学习结果除了包括标准测验所能测出能力外,还包括在某一学科领域内的认识、理解、理性思考的能力以及学生的人际、公民、社会和跨文化方面的知识和行动等。

为了使研究性教学取得良好效果,首先必须改变传统教学一张试卷定“乾坤”的形式单一的评价模式,应当把整个学习的动态过程纳入其中,注重学生平时课堂表现及其研究成果,赋予相应的权重体现在最终的考核成绩中。针对本次教学结果的评价,我们将从以下如下几个方面综合考虑。

(1)教师评价

主要参照的指标有: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态度、搜集研究材料的全面性、发言的见解水平、语言表达的清晰度、用以辅助发言的多媒体课件的质量、递交个人观点的质量等。

表1 教师评价的项目指标与评分标准

(2)小组间的互评

由小组代表拿出本小组全体成员共同形成的观点与成果在全体同学面前展示获取其他小组成员的意见并进行修改。

表2 小组间的互评量表

(3)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自我评价

即“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趣、学习方法、学习过程、学习效果的审视,也是学生的自我认知过程。学生通过对课堂活动的自我评价,可以加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规范课堂行为,积累学习经验。”[8]相对于大学生的身心特点来讲,这是一种很好而且有效的评价方式:一方面他们能清楚地认识自己,客观评价自身;另一方面,他们更多追求的是精神奖励,自我评价更能起到明显的促动作用。

表3 学习过程与结果的自我评价量表

[1]潘洪建.教学知识论[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4:226.

[2]大学生该忙点啥[EB/OL].http://www.qsc.zju.edu.cn/redir.php? catalog_id=12&object_id=17611,2005-01 -25.

[3](英) 怀特海.教育的目的[M].徐汝舟,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47.

[4]李福华.高等学校研究性教学初探[J].当代教育论坛,2004(6) .

[5]田甜.知识的多元化表示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2007.

[6]武法提.网络教育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75.

[7]张萍,朴姬顺.中外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的比较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28.

[8]刘宏武.主动参与教学模式[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174.

猜你喜欢
伤逝大学语文教学
大学语文创新教学初探
河北农机(2020年10期)2020-12-14 03:13:54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7:50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东方教育(2017年19期)2017-12-05 15:14:48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唐山文学(2016年2期)2017-01-15 14:03:59
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探析
唐山文学(2016年2期)2017-01-15 14:03:54
简析歌剧《伤逝》秋之咏叹——《风萧瑟》
小说《伤逝》中男主人公“涓生”的人物形象分析
基于歌剧《伤逝》阐述中国歌剧的发展研究
大学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