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伟
【摘要】深入贯彻和落实新课标,需要我们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创新设置问题情境,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数学情境是联系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的纽带,这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同时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思维的局限性和学习能力的差异性,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如设置趣味性问题情境、社会生活情境,悬疑式问题情境以及探究式问题情境。针对高中数学教学,如何有效地设置问题情境,启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是本文主要讨论的内容。
【关键词】高中数学;新课标;问题情境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对高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与传统数学教学理念相区别的是,新课程在教学中更加重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不是单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在数学教学中,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教授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通过问题情境教学,不断提高高中数学教学的效率和有效性,是新课程改革之下的必然要求。
一、高中数学教学问题情境设置的目的和意义
所谓的问题情景教学,就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面临某些困难和障碍时,无法克服内心的心理学习障碍,需要通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来引导学生思考,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自主学习的欲望。问题情境创设的方法有很多,但是要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况创设不同的情境。在问题情境创设时,要注意情境设置的针对性,要贴合教学内容和目标,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要具有启发性,要能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此外,还要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和趣味性,这样才能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但是,问题情境的设置必须要在学生的认知水平范围之内,切勿脱离实际。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设置问题情境是数学教学的组成部分之一,通过有效设置问题情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首先,通过设置数学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内心的学习欲望,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能引导学生体味学习的过程,把学生引入到真实的数学环境中去,自觉寻找和发现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和结论,摆脱单纯的知识灌输模式。其次,能够使数学问题更加形象,摆脱抽象性,帮助学生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和知识的消化,有利于培养科学而系统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模式。通过情境的创设,帮助学生有效地解决数学学习问题,沟通知识点之间以及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科学的寻找、发现和解决数学问题。最后,能够加强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而不仅仅只是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促进学生数学学习态度和情感的培养,避免传统教学中只注重解题技巧的传授。问题情境的创设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考虑学生的内在需求。
二、教学中如何设置问题情境
第一、设置趣味性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新课标要求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善于创设趣味性问题情境,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俗话说的好,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高中数学教学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让学生更深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体味数学学习的奥妙和乐趣。高中数学思维严谨,本身也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这在一定程度上给数学教学带来了困难。因此,高中数学教学需要通过设置趣味性问题情境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高中数学趣味性问题情境的设置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首先、要设置好数学教学情境导入。趣味性情境的设置需要从课堂导入环节入手,及时地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导学生产生进一步的学习欲望。通过引入一些数学史上的名人趣事,让数学教学在轻松的氛围下开展,消除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恐慌情绪。其次、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辅助数学教学的开展。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数学问题转化为生动而形象的数学图形,能够使问题情境设置更加易于接受。最后、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师要善于在课堂上转变角色,通过设置一些贴近生活的趣味性问题来拉近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使设置的问题情境更加合理和融洽。具体的情境设置方法如将扑克牌作为教学道具,又如在学习“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一课时,可以创设如下情境:大家非常熟悉的央视节目《幸运52》竞猜商品价格的游戏中就用到了二分法。通过创设这样的情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创设实际生活情境,增强实际应用性。数学最早起源于生活,生活也离不开数学的应用,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培养学生将数学问题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教师通过合理创设实际问题情境,帮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加强课堂数学教学和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提高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同时还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体系的建立。教师在设置生活情境问题时,可以从情境的导入、生活化情境的有效应用和回归到生活三个角度人手,通过有效地结合着三个方面,可以辅助教师开展问题情境的设置。这在具体教学应用时,可以让学生先对生活中出现的数学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如在学习几何立体的过程中,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几何立体,归纳出立体几何的基本特征,继而同课本内容想衔接,辅助教学内容的开展。这同以往的教学方式来说,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和质量。通过情景设置不仅加强了理论和实际的联系,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积极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明白知识源于生活同时又应用于生活之中。
第三、创设悬疑式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往往急于求成,却始终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思路,而悬疑式问题情境设置的意义就在于加强对学生大脑的刺激,不断引导学生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理变化,积极创设悬疑式问题情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有些数学概念和知识理解不透彻,而教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了解不足,这时,可以通过营造悬疑式问题情境,考察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让学生反思对相应数学知识点的理解是否准确。此外,通过悬疑式问题情境的设置,能够刺激学生对数学的反应,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和记忆力,每一次悬疑式提问都能够让学生产生深刻的印象。比如在教授“对数”知识点一节时,老师可以让学生观察课本纸张的厚度,让学生在心中树立起对一张纸厚度的概念,同时提出悬疑式问题,一张纸对折三次后厚度是多少呢?大概是一毫米左右,但是折叠100此之后厚度又是多少呢?这时学生就会通过已有的知识对问题进行思考,当已有的知识无法解决这个问题时,学生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这时就可以适时的引入对数的知识,通过对数的运算,可以让一张纸张的厚度累积到足够大的数值。通过前后产生的巨大反差,让学生感受到数学运算的神奇和强大。通过创设悬疑式问题情境,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四、创设探究式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目前的数学教学形式过于单一和死板,在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解题技巧的传授和公式的套用,缺乏对学生探究式学习方法的培养,同时,在课堂上学生学习也过于被动,依赖于教师在课堂上的知识的传授。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同时还要善于发挥教师的作用,创设探究式问题情境,让学生树立探究意识。探究式学习是新课标下重点强调的一种学习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置科学的探究式问题,让学生积极投入到数学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中去,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创设问题情境的过程中,要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探究式提问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如在教学中,同一个数学题目可以拥有不同的解题技巧和解题思路,通过探究式提问,激发学生一题多解的能力,让学生不断开拓思维。在学习过程中多提几个为什么,通过层层引导,不断深入,不断加强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让学生树立起系统的知识结构。
新课标之下的高中数学教学需要良好的教学方法,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启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不仅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同时也是一项十分必要的工作,这对于我国高中基础数学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问题情境设置的意义就在于教授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设置问题情境教学法也会不断得到普及和改善,相信通过广大教育者的共同努力,我国高中数学教育必然会取得卓越的教学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