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结合针灸与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78例疗效研究

2013-08-21 01:45任传枝
中外医疗 2013年24期
关键词:偏瘫中风康复训练

任传枝

河南省新乡县人民医院康复理疗科,河南新乡453731

脑卒中也称中风,它和癌症、冠心病并列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目前其发病率、致残率逐年上升并且有低龄化趋势[1-2]。脑卒中后引起的偏瘫发病率高,治疗时间长、疗效慢。关于脑卒中偏瘫的治疗方法已开展了大量研究[3-4],然而希望利用单纯的中西医常规治疗、康复治疗或针灸治疗实现疗效的显著提高均较为困难。为探讨一种利用中药、针灸和现代康复训练相结合治疗脑卒中偏瘫的综合疗法,并研究其临床疗效,该研究选取2007年7月—2012年7月收治患者156例采用补阳还五汤、醒脑开窍针刺法和现代康复训练法相结合,综合治疗脑卒中偏瘫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从该院自接收的脑卒中偏瘫患者中选取1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8例。治疗组中男48例,女30例,年龄24~75岁,病程 0.5~5个月。 对照组 52例,女 26例,年龄 33~69岁,病程0.3~4个月。两组患者均没有严重的既往病史,也没有严重的认知障碍者。

1.2 诊断及纳入标准

脑卒中偏瘫应确诊为脑卒中后所致偏瘫。脑卒中的诊断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制定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5],脑卒中偏瘫的诊断按照全国第四次脑血管会议制定的脑卒中偏瘫诊断标准[6]。所有病例均经颅脑CT或MRI确诊有脑梗塞或脑出血,病情稳定后有不同程度偏瘫。此外,需排除非中风所致偏瘫者,合并精神病者,严重心功能障碍者,严重认知障碍不能配合康复训练者和既往有功能障碍者。

1.3 治疗方法

1.3.1 中药治疗 补阳还五汤加减棉芪、赤芍、当归、川芎、桃仁、地龙、桂枝、川牛膝、鸡血藤。若患者失语应加菖蒲、远志和郁金;头晕或血压高加天麻、勾藤、夏枯草;面瘫重加全虫、白附子、僵蚕;心悸、失眠加酸枣仁、桂圆肉;血虚加枸杞、首乌藤;腰膝酸软加杜仲、寄生、牛膝、川断;痰多加瓜蒌、鲜竹沥、胆南星;上肢及手功能障碍重加桑枝、姜黄、灵仙;手足肿胀加云苓、薏苡仁;肌张力高加木瓜、白芍、伸筋草。1剂/d,分2次早晚口服。。

1.3.2 针灸治疗 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主穴:双内关、人中、三阴交、辅穴:下极泉、尺泽、委中。配穴:①五官功能障碍。吞咽障碍加风池、完骨、翳风、下大迎;语言不利加上廉泉,金津、玉液点刺放血;口角歪斜加下关、颊车、地仓。②上肢功能障碍。手指握固加合谷透三间、八邪;腕下垂加阳池透阳谷、阳池透阳溪、外关;肩下垂、肩关节半脱位加肩髃、肩内陵、肩外陵、臂臑,肩痛可痛点刺络拔罐、手指麻木十宣放血。③下肢功能障碍。足内翻加丘虚透照海、申脉、小腿足少阳经排刺,足下垂加解溪、小腿足阳明经排刺,膝无力加梁丘、血海、鶴顶。下肢内收无力加大腿太阴脾经排刺。④失眠或记忆力减退加四神聪。其它可选常规用穴:肩髃、曲池、手三里、外关、环跳、髀关、阳陵泉、足三里、悬钟、太冲等。1次/d,每2个10次间隔3 d。

1.3.3 康复训练 运动疗法(PT):根据恢复不同阶段给以床上良肢位摆放、关节活动度维持训练,肌力训练,双手交叉上举,坐位、站位等平衡训练,翻身起坐,肩胛带活动、伸肘、前臂旋前旋后、腕的前屈后伸、手的握伸、搭桥训练,骨盆旋前训练,下肢的内收外展、膝的屈伸、足背屈训练、诱发主动运动,由被动到助动再到主动,降低肌张力,重心转移,步态训练,上、下楼梯等。1~2次/d,治疗 40 min/次,11~13 次/周。

作业疗法(OT):针对上肢张力、肌力及手的功能进行的滚筒、木钉、套圈、投球等训练,诱发手指抓握及上肢的协调性、耐力、精细动作等训练1次/d,每次30 min。

全部病例根据病情给以西医常规降压、降脂、降糖、阿司匹林等基础治疗,同时治疗组给予中药、针灸和康复训练相结合的综合疗法,对照组给予单纯的针灸治疗,按照30 d为1个疗程,每组均计划按照2个疗程为观察期。

1.4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7],认定治愈:肢体功能活动基本恢复正常,生活自理,能参加适当工作和劳动;显效:肢体功能活动明显恢复,能独立行走,生活小部分依赖;有效:肢体功能活动较前进步,肌力增加2级或张力降2级;无效: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

1.5 统计方法

因该数据为定性统计量,且数据组结构为单项有序,故检验方法应该采用秩和检验或Ridit检验,而不适合采用检验。有资料证实秩和检验与Ridit检验等价且更易操作[5]。该研究利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秩和检验,推断两组疗效的差别显著程度。

2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4%,大于对照组的88.5%,治愈率和显效率分别为57.7%,和2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3.6%和20.5%。治疗组均秩和69.68,对照组均秩和87.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0.0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n(%)]

3 讨论

据统计,约有80%的脑卒中幸存者留有不同程度的功能缺损[9-13],轻者半身不遂重者偏瘫,伴口角歪斜、失语或语言不利、吞咽障碍、偏身麻木等。张力高者则上肢肩内收、肘屈、手握固,下肢提髋、膝关节屈曲不充分、外旋外展划圈步态、足下垂、足内翻,步行能力差且生活需全部或部分倚赖,需长时间治疗和康复,给病人生活及精神上带来很大痛苦[13-16]。

中医治疗中风已历史悠久,疗效可靠,中风恢复期中医辨证属本虚标实,病因为气虚血瘀,痰浊阻络、肝肾亏虚。采用补阳还五汤益气养血、化瘀通络,重用棉芪补气养血,赤芍、红花、当归、川芎、桃仁、鸡血藤养血活血,化瘀通经,桂枝温经通脉,牛膝、地龙引经通络,临床随症加减对症治疗。

中风病因瘀血、肝风、痰浊蒙蔽清窍致“窍闭神匿、神不导气”,神为一切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醒脑开窍针刺法的治疗核心是调神,选穴上以阴经和督脉穴为主,并强调针刺手法量学规范。内关、人中调神、醒神,三阴交补肝肾、安神志,下极泉、尺泽、委中疏通经络,还可加风池、完骨、天柱补益脑髓。实践证明其疗效较传统针刺法明显提高,可进快提高运动能力,结合电针的运用临床中随症加减改善伴随症状,纠正异常姿势(足下垂、足内翻、下肢内收肌差等)效果明显。

现代康复训练使用Bobath、PNF、Rood等促通技术,结合运动再学习,通过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诱发主动运动,持续牵张、PNF、滚桶训练等降低张力,预防和改善异常姿势使肢体功能尽快过渡到Brunnstrom的部分分离运动期或分离运动期。通过平衡训练、步态训练等提高步行能力,由被动接受中药针灸结合主动运动,发挥了病人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了信心。

由上述可知3种疗法之间存在着主动与被动治疗、整体调节与局部调节相互补的关系。因此,本文通过针对脑卒中偏瘫开展单纯的针灸疗法和综合疗法的临床对照试验,利用3种疗法相结合的综合治疗疗法的有效率为97.4%,明显高于单纯性针灸治疗的88.5%,其中治愈率和显效率分别为57.7%和29.5%,高于单纯性针灸治疗的43.6%和20.5%,验证了综合疗法的疗效较之单纯性针灸疗法具有显著的优势。

之所以采用综合治疗的疗效显著优于单纯性针灸疗法,究其原因,笔者在长期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实践中体会到3种疗法作用既协同又互补,整体化辨证结合了个体化康复,从而综合治疗提高了疗效。

具体说,醒脑开窍针刺法与现代康复医学在治疗方法与学科理论上有极强的互补性,在改善运动功能、纠正异常模式的治疗上有协同性。如中医对中风主症常以半身不遂、偏瘫描述,概念模糊,不能客观、量学、具体反映患者运动功能损失的(部位、)程度,即未能表达病人床上翻身、坐起、站立、行走及步态的不同状况。而现代康复评定中,Brurmstrom偏瘫恢复六阶段理论及其偏瘫运动功能评价法、上田敏运动功能评价法等用来明确障碍点、程度、治疗效果,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评价上弥补了传统中医的不足。

现代康复医学的康复评定、运动疗法和作业疗法等颇具特色,在降低张力,预防和改善异常运动模式,以及提高病人的活动能力上有良好的优势。治疗上弥补了单纯针灸治疗对异常模式的形成重视不足的缺陷。但在早期肌力低下时,采用的促通等技术费时费力、刺激量小,疗效差,而用醒脑开窍针刺法的刺激量大疗效明显。传统的中药补阳还五汤加减补气、活血、通络,能明显改善血液循环,增加机体抗缺氧能力,提高应激能力,改善微循环,增加脑灌注,是偏瘫的治本之法。3者的有机结合加速了中风的恢复,缩短了病程,最大限度提高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另外,在临床实践中发现病程6个月或1年以上的病例疗效相对较差,多数不能坚持3项治疗2个月,故神经内科及康复科医生要告诫病人及家属抓住前3个月黄金恢复期,早期坚持康复治疗。

[1] 黎明.针灸治疗脑卒中偏瘫疗效分析[J].中外医疗,2011,30(26):138-165.

[2] 吴勉华,王新月.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23-156.

[3] 郭泽新,汪润.治疗中风偏瘫需要针灸与康复医学的结合[J].中国针灸,2002,22(4):268-270.

[4] 王晓燕.针灸配合康复疗法治疗脑血管意外后偏瘫临床观察[J].中国针灸,2001,21(12):725-727.

[5]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S].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1):55.

[6] 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7,17(5):312.

[7]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9-20.

[8] 刘明华.Ridit分析与秩和检验在等级资料处理时的关系 [J].循证医学,2010,10(5):282-285.

[9] 李宁,田丰玮.电针配合推拿治疗脑卒中后肩痛:双中心随机对照试验[J].中国针灸,2012,32(2):145-151.

[10] 岳增辉,李良.电针与手针治疗脑卒中痉挛性瘫痪效应差异研究[J].中国针灸,2012,32(7):34-39.

[11] 张丽霞,孟殿怀.康复训练及针灸对偏瘫早期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作用[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0,25(12):1179-1181.

[12] 白雪芹.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的最新研究进展 [J].中外医疗,2011,30(20):137-139.

[13] 廖杏球.针灸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临床效果观察 [J].中外医疗,2012,31(11):141.

[14] 尹建中,黄智斌.通络扶正汤配合针灸治疗缺血性中风后偏瘫154例[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5):835-837.

[15] Cauraugh J,Light K,Kim S.Chronic motor dysfunction after stroke:recovering wrist and finger extension by electromyography triggered neuromuscular stimulation[J].Stroke,2000,31(6):1360.

[16] Dursun E,amamci N,Donmez S.Angular biofeedback device for sitting balance of stroke patients[J].Stroke,2006,27(8):1354.

猜你喜欢
偏瘫中风康复训练
循经往返灸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的临床观察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预防中风应做到八要八不要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回药失荅剌知丸治疗中风后痴呆的疗效观察
脑卒中偏瘫早期运动康复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偏瘫2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