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琪
(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江苏 无锡 214028)
高等职业教育担负着为社会培养高技能专业人才的重任。五年制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主要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应突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形成与获得,必须通过实实在在的“做”进行感性认知和理性把握。构建适应现代企业生产的新型课程体系,是提高专业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联合颁发的《职业院校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指导方案》重点提出“课程开发要在一定程度上与工作过程相联系”的课程设计理念及遵循企业工作任务开发“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模式。因此,课程开发应基于工作过程,动态地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同时课程体系既不能超过学生的能力范畴,又要适应市场需要,学生要学到知识并且运用知识,学习的内容要有先进性。
课程体系没有与企业需求对接 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存在单方面的行为,缺乏与企业沟通、合作,没有按企业的需求培养人才。设置课程内容时没有对职业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和专项能力进行分析,针对性和实用性不强,有些课程内容陈旧。学生在这样的课程体系下学习的知识和技能不能完全适应职业岗位的需要,对先进的模具制造技术和工艺也知之甚少。
专业课程内容重复率高,专业特色不突出 模具专业开设的多种专业课程基本与机电、数控专业通用,缺乏突出的专业特色。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不够 模具专业的核心课程实践性都非常强。传统的高职教学一般是先进行理论教学,之后才安排几周时间集中进行实践教学。而高职学生本来基础较弱,模具理论知识又比较枯燥,他们往往会失去学习兴趣,等到实践时,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无法真正实现,大大影响了教学效果。
对模具综合技能掌握不够 在实践技能培训方面,很多高职院校把实训重点放在模具机床简单操作上,而对模具加工工艺(如工艺方案选择、刀具选择、切削用量设置等)、模具设计、CAD/CAM模具综合设计制造等专业技术能力的训练不够。
根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课程要以职业能力需要而定,课程内容要与职业能力及岗位要求相对应,课程内容要根据岗位的工作过程来展开。要打破学科体系的束缚,紧紧围绕职业活动的工作过程,要求对课程内容进行重构,通过课程标准及课程设计方案来体现,通过能力训练来构建知识体系,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整合、课堂与车间的结合、能力与岗位的融合,真正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
模具企业的调研,从模具专业普遍性的岗位来说,五年制高职学生主要从事模具制造、模具装配与调试、模具维护与维修、模具设计,也有部分学生通过不断积累学习和工作经验,从事模具工艺编制和生产管理工作,模具专业职业岗位分析如图1所示。
图1 模具专业职业岗位分析图
模具专业岗位工作任务与能力分析 工作任务分析是对某一职业或职业群中需要完成的任务进行分解的过程,将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任务,这是学习领域课程开发的一个重要内容。参照企业模具生产的工作流程以及对人才所需的知识和专业技能要求,结合无锡地区情况及学校实际,确立五年制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主要工作岗位的专业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见下页表1)。
以工作过程构建行动导向教学载体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要打破学科课程框架,建构行动导向课程结构,将学习过程、工作过程与学生的能力和个性发展结合起来,其关键是教学载体的科学、客观、合理选择。在设置模具专业课程体系时,应按照企业模具制造工艺路线,把模具相关软件的应用——模具制造工艺——模具零件机械加工———模具装配——模具上机调试验收等多个生产环节,本着“必需、够用”的原则,以几套典型的模具为载体,以模具生产为主线,对模具进行展开分析解剖,确定学生应达到的知识、能力结构。将模具制造按需分解到各相关工种的教学中,形成课程目标。分解后的课程目标应确保总目标的实现,并以此建立相应的学习领域,设置教学内容并组织实施教学过程,其基本流程如图2所示。
表1 工作岗位、工作任务、职业能力分析表
图2 教学载体构建流程图
学习领域和学习情境设计 学习领域和学习情境设计要以企业发展需要、工作岗位需求以及职业资格标准为依据,以成套模具为载体,以核心能力的培养为主线,以模具生产的流程为出发点。通过对模具主要岗位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行为能力的分析和归纳,结合职业技能鉴定要求,将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领域的职业行动领域,使教学内容的选取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实现理论与实践高度融合。学习情境是学习领域下的教学项目,它把理论知识、实践技能与实际应用环境结合在一起,是学习领域课程的小型单元。每一个学习情境都是以一个或多个理实一体化的工作任务作为驱动,各任务之间的知识点应尽可能降低重复,任务的安排上要从简单到复杂,难度逐渐递增,从而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技能也逐步提高。学习领域和学习情境设计过程如图3所示。
图3 学习领域和学习情境设计过程图
从工作过程出发构建的模具专业课程新体系 根据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职业岗位群与专业培养目标,以职业岗位所需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重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按学生知识、技能、职业态度的形成过程和学习领域之间工作过程的内在联系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五年制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体系(见图4)。
图4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体系图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建设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具有非常大的困难,因为模具行业是集合了多个工种的综合性行业,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较多。每个学校的模具专业只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进行专业建设。课程体系的建设是一个动态过程,随着社会和行业的发展,要随时调整课程体系,同时课程体系也需要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改进和完善,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目标。
[1]张信群.高职院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体系研究[J].模具工业,2012(4).
[2]江荧,戴晓东,等.工作过程导向的模具专业学习领域课程方案设计[J].职业技术教育,2008(32).
[3]郭新玲,董海东.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模具专业课程的开发与实践[J].模具工业,2012(4).
[4]唐秀兰.基于工作过程的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施[J].职业技术教育,2010(11).
[5]卞平,刘建潮,等.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构建[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