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防疫与检疫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的构建*

2013-07-07 10:27刘俊栋吴桂银邱世华蔡丙严
职业教育研究 2013年11期
关键词:检疫疫病防疫

刘俊栋 吴桂银 邱世华 蔡丙严 王 涛

(江苏农牧科技学院 江苏 泰州 225300)

为进一步推动高职教育体制改革,完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构建更能适应区域畜牧业发展的动物防疫与检疫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使毕业生与行业、企业岗位无缝对接,2010年3月~2011年6月,笔者针对本专业应届和往届毕业生、各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动物诊疗机构、定点屠宰场、饲料与兽药生产经营企业、规模化养殖场等行业企业用人单位,采用问卷调查、走访、座谈、毕业生跟踪等方式,通过深入分析与研究,基本摸清了本专业的行业背景与人才需求情况,进一步明确了专业人才的就业领域、职业岗位、培养目标和规格、专业人才知识结构、素质和能力要求,并探讨了构建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的途径。

行业背景及人才需求

行业背景 调研发现,江苏省现有规模化养殖场约17.2万家、GMP兽药厂100多家、饲料厂300余家、兽药和饲料经营点约3000个、屠宰企业约1370家。随着畜牧业集约化、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动物疫病也呈现出种类繁多、疫情复杂的局面,直接影响了畜牧业的发展。根据WHO的报告,在目前已知的动物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中,有160多种属于人畜共患病。人畜共患病、兽药残留、饲料添加剂以及畜牧污染等对人类健康构成了威胁。当前,我国正大力推进执业兽医师认证制度,该制度的实施也对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加强动物防疫与检疫专门人才的培养是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提高农民收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保障人类健康和公共安全的必然要求,也是适应当前兽医从业准入长效机制发展的必然要求。

人才需求 目前,江苏省乃至全国动物防疫与检疫人才十分紧缺,加强动物防疫和检疫队伍的建设已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应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推进基层防疫体系的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国务院关于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动物防疫工作的通知》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和江苏省畜牧业发展现状,江苏省应配套动物疫病防控及检疫检验专门人员近20万人,但全省只有在编人员1.1万余人。因此,加快加强高素质技能型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专门人才的培养已迫在眉睫。

毕业生职业能力要求及定位

毕业生职业面向及职业能力要求 调研发现,动物防疫与检疫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单位为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动物诊疗机构、畜牧兽医站、定点屠宰场、肉禽蛋乳加工企业、饲料与兽药生产经营企业、规模化养殖场等。毕业生从事的主要岗位工作及能力要求如表1所示,职业能力要求如表2所示。

表1 动物防疫与检疫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岗位及能力要求表

表2 动物防疫与检疫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要求表

毕业生规格与定位 校企双方认为,该专业毕业生应定位为在相关生产、服务第一线岗位,能从事动物检疫检验、动物疾病诊断与防治、畜禽生产与经营管理、饲料兽药生产与经营、技术推广等工作,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应用型高技能专门人才。同时,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职业岗位资格证书提出了要求,根据岗位的不同,应在毕业前具备动物疫病防治员、动物检疫检验员或兽医化验员的能力和水平。

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完善

经我院多年办学积淀,本专业基本形成了“防检结合,德技并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即紧扣地方动物疫病防控及人畜公共安全需求,将专业教学与地方动物卫生监督所、畜牧兽医站、动物屠宰场、养殖场等联动,采取项目课程、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等措施,实现校企资源共享,培养动物疫病防控及检疫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措施 针对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职业素质及岗位技能要求、职业资格标准,即在“防检结合,德技并进”人才培养模式下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质量的评价,进一步明确行业企业对人才知识结构、素质和能力的要求,根据本省畜牧业发展方向及用人单位意见,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向和目标、规格,不断创新“校进厂”、“厂入校”、“订单式”培养等灵活多样的人才培养方式。

“防检结合,德技并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 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主线,与地方动物卫生监督所、畜禽屠宰场、养殖场等行业企业联动,利用真实环境下的动物疫病预防、动物检疫检验工作情境巩固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理论水平,将职业素质教育融于专业教学全过程,继续完善“防检结合,德技并进”的人才培养模式(见图1),使毕业生能“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实现校企共赢。

职场体验 在实施基础文化素质教育的同时,以实习牧场、教学动物医院等校内实训基地为主,以校外基地为辅,以职业体验为目的,在教师或行业技术人员指导下,使学生初步了解动物防疫与检疫职业的特殊环境和岗位重要性,夯实职业素质,体现学农爱农,明确学习目标。

职业素质训练 与周边动物卫生监督所、屠宰场、养殖场等单位联动,利用春、秋季动物集中防疫,屠宰场检疫检验的现场案例,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组合,调整教学时间与空间,融“教学做”于一体,校、所、场循环,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素质。

职业素质养成 主要在校外实训基地实施,按照行业企业的用工需求和人才标准开展顶岗实习,使学生了解动物卫生监督的权威性、规范性和严肃性,培养学生动物防疫、动物检疫以及动物卫生监督执法等方面的能力与素质,实现毕业生与就业岗位无缝对接。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构建

从满足学生基本成长需要、适应社会需要和精神价值追求需要三个方面,引入动物检疫检验员、动物疫病防治员职业资格标准,与行业企业共同筛选、确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将公共基础课程分为必修课程、限选课程和任选课程,按阶段、分年级,采用常规课堂教学、讲座、调研等方式进行教学,并将专业课内容融入基础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在《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的教学中融入动物防疫、检疫、执法所需的职业道德和素质等内容。

相关岗位工作过程、职业能力与相对应的课程群如表3所示,课程体系构建如图2所示。

表3 动物防疫与检疫专业职业岗位、工作过程及职业能力分析与对应课程群表

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改革成效

专业建设有特色 本专业秉承 “紧扣畜牧产业链,产学研结合育人才”的办学理念,一直紧密结合生产实践开展教学,积淀、发展了适合专业发展的“防检结合、德技并进”的人才培养模式。2003年本专业被江苏省农林厅确定为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006年被江苏省教育厅确定为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010年通过省级特色专业验收,同年成为中央财政支持的动物防疫与检疫实训基地建设点,并成为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重点专业建设项目。

课程建设出精品 2004年,《动物检疫技术》课程作为我校优秀课程进行重点建设;2008年,《动物检疫技术》课程被评为江苏省精品课程;2002年,我校承担并完成了教育部远程网络课件“动物防疫与检疫网络课程”的建设任务;2006年,我校承担并完成的《动物生理》教学课件获江苏省高校“天空教室杯”三等奖。我校还与行业企业共同编写了基于工作过程的特色教材,2007年,《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被评为国家级精品教材,《动物传染病》被评为全国高等农业职业教育精品教材。

毕业生素质精良,供不应求 本专业将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认证紧密结合,根据动物疫病防治员、动物检疫检验员等职业岗位标准开展专业技能及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在省级以上技能比武、毕业论文(设计)评比、创新设计大赛等活动中屡屡获奖。2009、2010年连续获得全国高职院校农业技能大赛一等奖,2008、2009年连续获得江苏省高校本专科毕业(设计)优秀团队。近年来,我校毕业生供不应求,毕业生“双证书”获取率达92%,大部分毕业生已成为江苏动物疫病防控一线的骨干力量,为畜牧业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检疫疫病防疫
“豪华防疫包”
春节防疫 不得松懈
梨火疫病的识别与防控
中医名医 征战疫病
英国检疫隔离立法源流及启示
猪的主要疫病及防控措施(下)
猪的主要疫病及防控措施(上)
防疫、复工当“三员”
俄罗斯的防疫“宅”假期
《检验检疫学刊》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