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志琴
(贵州大学人文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在儒家的认识论里,认识不是散乱的,而有一定的先后次序。《大学》提出从道德认知到道德践行的“三条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个步骤”(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三纲领八条目一环紧扣一环,在认识主体与客体上,在认识的能力上,在认识的对象与方法上,系统论述了儒家认识论的核心内容。这在实质上也就证明了中国传统哲学中存在着认识论的内容。儒家认定人的理想界和理想人格的实现最终取决于人的修养,这是一个需要不断的完善过程。认识是为了行,归于实践,因为任何道德,只有在实践中得以贯彻,塑造理想人格才能真正实现。《大学》里儒家提出把“内圣外王”作为每个人的人格理想,理应从“内圣”与“外王”两个方面确立人生的“安身立命”和社会的理想目标。
对于道德不仅需要知道应该怎样做,而且也需要情感意志的注入,因为实践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就是儒家一贯主张的“内圣外王”所要表达的意蕴。这一认识,在《大学》中得到了集中的发挥。“自天子以至于庶民,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由此强调德性修养的重要性。在《大学》中,儒家的人生哲学不仅单方面体现在“内圣”和“外王”两个方面,最主要的是这两者的结合,即个人修养与社会政治的关系。儒家认识论的内容,即儒家追求“大学之道”的根本原则是“明明德”,根本任务是“亲民”,根本目的则是“止于至善”,此三者构成了“大学之道”的三个纲要,总揽了《大学》之要旨[2](P39)。在“三纲”之后,《大学》提了实施“三纲”的八个具体步骤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格物为最先,以认识外在的普通事物作为认识的开端,而后由外而内,致知、诚意、正心,至此认识告一段落,因为心为人的精神最内在之处。再由这精神最内在之处而外发,心正之后则身修、家齐、国治、天下平,又一步步及于身与身之最外端,如此周而复始,人的知识不断增加,人的修养也不断提高,而外在世界的秩序也一再地得到确,这就是认识的步骤与途径。其次,在“修己”与“治人”之间尚需“亲民”。“亲民”要求君子要做到与民亲近,把自身所学积极投入为人民效劳当中,最后是“止于至善”。作为个体,认识的根本目的在“诚意”和“正心”,也就是“修己”;而作为群体之中、社会之中的个人,认识的根本目的在于达致天下大同之最高的社会理想,“齐家”、“治国”、“平天下”也就是“治人”。同时,“修己”与“治人”这两者绝不是二分的,而是一而二,二而一的,而这两者之最完美境界即达于个人之至善与天下之至善。
这三纲八目是相互关联,环环相扣的,它展示出了儒家实现理想人格的行径方向。所以说儒家的人生哲学,体现在内圣外王的统一关系上。只有这样才算作真正修、齐、治、平的功德,便是自立而立人,自利而利他的“外王”之致用[2](P43)。因此,透过《大学》,儒家“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被表达得清清楚楚,而这一儒家文化的人生哲学部分也恰是中国哲学认识论的重要部分。
《大学》对如何完善自我、实现自我,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四个阶梯。《大学》的修身方法,首先是“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这不是人们常误认为的格外在之物,纯粹的研究外在世界,在儒家看来,它是特指对人道和人的善恶关系的认识,目的是通过学习和教育,能知孝、知悌、知义、知信、懂是非、辨善恶。[3]以此深入内心,意在不断完善“内圣”的人格修养,借由格物的起用,向外扩充,以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外王”心愿。要想明白真正的大学之道,学习方法是至关重要的。而往后几段也明确说明,古时,欲自昭明德于天下,出发点在管理好自己所管辖的国家,其次是想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就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逐次到个人具体的心性修养上,就要心志纯正、意念真诚,在摸索外在物理知识的同时进而探求整个世界的根本道理。这是《大学》在认识事物的方法上所要表达的,先是从外在的感官认识,然后进入到内在的转化,最后达到外在世界与内在世界的交融来揭示整个宇宙存在的本质,就是认识的极致。
明白了格物致知后,就要“诚意、正心”,诚意、正心是内在的道德情感意志,它是内行与外显起用的过渡。从原文和实际生活中我们知道,道德这种情感意志涵养心性,有的高尚情操能使人心宽体胖,心生愉悦,所以有道德修养的人应是意念真诚的。也就是“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只有达到不欺他人、不被人欺、不自欺[2](P184)这种要求,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君子。再次,就其前面所说过的达到内圣之学的“正心”次第,是说心要纯正无染,强调不受情绪的影响而保持清醒的头脑:“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人能够认知外物,但认识要正确,关键是心要端正,若受到了外界喜怒哀乐等情感的影响,就会心神不集中,产生偏差,就会失去自身认知事物的功能,产生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的弊端。
总而言之,内圣之学的修养过程是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的,缺一是发展得不完美,达不到真正意义上的“内圣之人”。这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前进的求知过程,从而使自身得以彰显内在的德性,才能一步步向“外王”接近,实现其至善的人格。这是一个不断递进的过程,如果之前的没达到,想有所投机取巧是不可取的,且必须一步步不断提升自身觉悟,才能更好,更顺利地不断向前发展。
在“八目”的关系中“修身”是一个关节点,是对“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内容的高度概括,也是对“齐家、治国、平天下”精蕴的内在表达。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之本,此谓知之至也。”强调修身为本。不仅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末,而且齐家、治国、平天下也是末,明白这个道理叫做“知本”。《大学》的贡献在于把这一思想提炼成一个公式,指出其中存在着的本末关系。其次,德治思想必须落实到行为主体上,否则就不可去齐家、治国、平天下。故又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由此看出《大学》希冀从天子到庶人,都按照儒家的内圣外王的人格去规范自己,这要求社会上的每个成员都成为内圣之学的楷模。用《大学》中的话说,就是“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每个人臻于内圣的内容是随角色的差异而不同的,但对每个主体来说都是完美的至圣境界。知道了修身的重要性后,接着就是我们如何修身?“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确实如此,我们不能忽略修身很重要的一环,也就是心力的巨大作用,静心才能养性。修身虽谈不上复杂,但也有其基本的要求,这些要求说的就是,在进行品德修养时要保持心志的纯正和不存邪念,个人主体能够做到心不受忿懥、恐惧、享乐、忧患等以物喜悲的干扰。这也是说明了心不正,而其所该正常发挥的作用与职能也将失去,当然也就不能达到修身,由此说明了正心在修身中的重要作用。
总而言之,《大学》强调“修身为本”,是研讨由内圣转向外王的契机的可能性与现实性,并希望遵守这些规范应是个人主体的内在自觉要求。儒家是非常重视知识的,即在根本的原则确立之后要做的就是广泛地认识周围事物之理。但是,对事理的知、对人的知、对天的知,最后都要归结到“修身”的目的上。只有从“修身”入手,经过“齐家”这一中介,才能最终达到“治国”、“平天下”的目的。如果不能“知本”,那么个人德性的成就和完善,就不能转化为外在政治上的事功。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只是修身的方法,是实现内圣之学的途径,内圣发用为立身行道,建立事功,赋予了儒家理想人格学说很深的现实意义。所以由修身而下,必然逻辑地导出外王,也即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内容。“修己”即是“修身”,“治人”即是“齐家”、“治国”、“平天下”。从儒家的角度看来,先做到修己,由己达人,即是“外王”的具体显现。
在中国人的观念中,“家、国、天下”自古以来就是一体、家国不分,只是在特定的现实历史背景下,它才会表现得尤其明显罢了。因此,管家与治国、治天下的具体措施、根本方法是存在着共通性的。“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孝、弟、慈”原本是个人解决自家内部的道德人伦规范,但事君、事长、使众在这里则是体现为社会交往中处理君臣、上下级、君民之间关系的纲常准则了。正是由于它们在方法上的一致性,所以又说:“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有作为的君子不离开家族也能把国家治理得很好。这里塑造的“君子”形象,点明君子能做到治家、理国、平天下,就是因为他将个人道德修养与社会管理结合在一起,并强调了道德修养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大学》对这四者关系的论述是完整而系统的。
首先对修身与齐家的关系,个人是家庭的细胞,也是社会的细胞,个人道德修养如何,将会影响家庭,进而影响社会。“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辟是偏向的意思,谓待人接物不应陷于一偏,所谓私意,不因家庭成员中“亲爱”、“贱恶”、“畏敬”、“哀矜”、“敖惰”情况的影响,作出不公正的处理。“齐家”的主体应是人格的楷模,故“齐家在修其身者”。比如对于一个拥有三宫六院的帝王家庭来说,君主更应“克明俊德”,在家庭中树立好的形象与威信,以获得家庭成员的欢心与尊重,为共建和睦的家庭打下基础。若是在家庭中有偏见,于其所爱者亲近、偏袒之,于其所恶者排斥、贱视之,于其所敬畏者屈从之,于其所哀矜者姑息之,于其所傲惰者骄肆之,爱之则不知其恶,恶之则不知其美,则家庭多事。所以,心不正,则身不修;身不修,则家不齐。欲齐其家,必先正心以修其身。儒家认为一个人在家庭中通过“修身”达到“齐家”的效果,这自然会影响到“治国”。所以把“齐家”作为“治国”的前提和基础,乃是顺理成章的事情。“齐家”即整治家庭,使家庭和谐幸福,社会也就自然安定。此理南怀瑾先生借用“齐恒公、秦始皇、刘邦、虞舜、汉文帝”为例[2](P129)阐释得很清楚了。每个成员在家庭中是孝、弟、慈的典范,一旦走上社会从政时,便能对上“事君”、“事长”,对下“使众”,这就是“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我国提出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的就是这种谦恭礼让、孝慈友善的良好品德,一人如此,一家如此,也就人人如此,那么美好和谐文明的社会风气也就形成。这样推己及人、由此及彼,就能把一个国家治理好,国君尤其要有君子的品行,以身作则,对待自己的子民以仁心,对待自己人宽恕,使自己家族的兄弟知道法律法规,这样人民才能遵从。所以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前提是要管理好自己的家族,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人的修行是不断的趋于完善的,从而达到“王天下”的大一统愿望。
儒家讲政治,则立足于本国、放眼于天下,实现天下一统才是政治的最终归宿。如何平治天下?《大学》把社稷之安危系附在君主的道德品质上,对君主提出很高的人格要求。既强调“修身之本”,又主张“絜矩之道”,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此之谓絜矩之道也。“上”(君主)能尊敬孝顺老人,民众就会推行孝道,孝道是治国的出发点与归宿。“老老”相似的是“长长”与“恤孤”,均是孝道的体现。《大学》要求君主具备这种德性,以絜矩之道来处理君臣、上下、前后、左右的关系,关心下属和百姓的利益。所以要想治理好国家的人,不能不谨慎,治国的国君需要识得道,即治理好一个国家的根本之策,“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这是前提,需要满足这前提,品德是根本,我们强调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等多种品德,意在说明美好的德行对人是多么的重要,接着原文对如何治理好国家进行了一系列的论证,最后说明君子有这种种大道,才能以忠信赢得民心,治理好他的国家,如果是骄傲自大、恣肆放纵,就会失掉它。
此原本《大学》提出的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的学习过程:三纲、八目、七证的修养功夫[2](P59),就存在其内在的逻辑推理,这亦是中国儒家认识论的内在次序,不仅如此,《大学》里对这方法的求证也是细致入微的,这一点我们也可从南怀瑾《原本大学微言》看出,南先生对《大学》里的纲领条目的解释和论证也是值得借鉴的,这虽是他自己最真切的心得体会,但能让我们更进一步地了解到《大学》原文的真正意义。
[1]郭齐勇.中国古典哲学名著选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2]南怀瑾.原本大学微言[A].见:南环瑾著述.南环瑾选集[C].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10.
[3]蔡森成.朱熹“格物致知”说历史演变及其理学价值[Z].福建理论学习,2007.
[4]温克勤.略论先秦儒家伦理的知行统一论[A].见:中国伦理思想研究[C].2005.(2).
[5]陆建猷.儒家认识论的基本视域[A].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1,21(4).
[6]陈庆华.《大学》思想之现代价值[A〗.福建政府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1).
[7]秦菊波.儒家伦理与大学生人生智慧塑造[Z].南昌航空工业学院,2004.
[8]王志刚.论中国古代儒家哲学的价值取向[A].伦理学研究,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