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新闻配译同期声的“语气”表现分析

2013-08-15 00:46刘海波
怀化学院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语气受访者广播

刘海波

(延边人民广播电台汉语频率,吉林延吉133000)

我国民族众多、幅员辽阔、语言资源丰富。因此,新闻工作者在深入一线采访时经常会采访到一些汉语方言特征明显的同期声或是少数民族语言的同期声。为了符合广播新闻的传播规律,这些同期声在新闻节目中常常需要做汉语普通话配音处理。然而,在当下的广播新闻同期声的翻译配音中,总是能听到一种生硬地“照本宣科”式的翻译配音。究其原因是配音者将采访对象的说话语气完全省略,仅留下了简单的词语意义。这种生硬的译配方法是否符合新闻的传播规律?在新闻同期声的翻译配音中我们该不该将被采访者的语气表现出来?怎样表现出来?本文就以《广播新闻翻译同期声“语气”的表现分析》为题对以上问进行初步的探讨,以求抛砖引玉。

一、配译同期声“语气”表现的重要性

(一)语气的内涵

有声语言较之书面语言最大的区别在于,有声语言在传达内容的时候,总是伴随着一定的语气进行的。即,有声语言除了向听众传达内容以外,还向听众传递“语气”。正如跨文化传播学者拉里·A·萨默瓦和理查德·E·波特在其合著的《跨文化传播》中写道的:“我们发出的声音常常比话语本身传达的内容多。”[1](P158)语气到底是什么呢?《现代汉语词典》关于“语气”的解释是:“①说话的口气;②表示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分别的语法范畴”。[2](P1665)《中国播音学》则进一步指出:语气的内涵应该把握这样三点:“其一,语气以具体的思想感情为灵魂;其二,语气以具体的声音形式为躯体;其三,语气存在于一个个语句当中。”[3](P346)学者王宇红在其著作中将语气概括为:“(语气)是在一定思想感情支配下的语句的声音形式。”[4](P224)并且认为,语气就是由“语” 和“气” 两部分组成的。

“语”是什么?“语”就是一句句的话语。这一个个具体的语句背后是蕴含着不同的思想感情的。这些思想感情也就是句子的“神”。“气”是什么呢?气就是说话的气息状态。气息的状态一方面决定语气的色彩。例如:表示赞扬的时候,气息平缓自然,声音也会柔和动听;相反,表示害怕的时候,由于紧张,声音一定是不畅的、发紧的,所以,气息也会提到嗓子眼里,感觉像说不出话来的样子。另一方面,气息还决定了的声音形式——“语势”。语势“是指有声语言中语句的发展或行进的趋向和态势”[5](P236)。张颂教授把语流比喻成一条波浪滚滚、奔腾向前的河流,他认为,语流如同河流,有波峰也有波谷,峰谷相间。不同的语句,有不同的语气,当然就会有不同的语势。张颂教授把语势粗略地分成五大类:波峰类、波谷类、起潮类、落潮类、半起类。这些语势虽然没有穷尽所有的语势类型,但是却很形象地表现出了这些语势的运行态势。语势就是语气的“形”。

总之,“语气”的核心是具体的思想感情。因为有了具体的思想感情,“语气”才有可能成为一条流动的声音形式。思想感情多样化最终决定了声音形式,即语势的多样化。

(二)“语气”缺乏的表现

一般而言,母语是最能表达人们的心声的。因此,在日常采访工作中,一线的广播记者总是会采访到很多珍贵的少数民族同胞的同期声或者是汉语方言很重 (普通话很不标准)人群的同期声。为了符合汉语广播新闻传播的规律,让更多的听众听到他们的心声,一线的新闻工作者通常会将这些不适合直接在广播新闻中传播的同期声做翻译配音处理。

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很多经过翻译配音的同期声听起来非常的生硬,有一种照本宣科的感觉。究其原因是一线的新闻工作者在翻译配音同期声时,大致都经历这样一个流程(以给少数民族语言翻译配音为例)根据需要挑选出有新闻价值的同期声;将这些同期声记录成少数民族文字;将这些少数民族文字转换成汉语文字;根据转换成的汉字进行配音、合成。由于文字性语言很难全面反映口头语言当中的语气,因此,一线的新闻工作者在录制根据少数民族文字转换成的汉语同期声材料的时候,仅仅只是照字出声将语句中的内容进行了传达。这样,语句中包含采访人丰富情感的“语气”就没有得到体现,也就意味着受众难以感受到受访者的情感动向,对翻译配音自然会表现出一种陌生感。

构成语气的因素有很多,就笔者的观察而言,在当下广播新闻同期声的翻译配音中,“语气”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语气的色彩处理失当

语气是有色彩的。语气的色彩是“语句内在的具体思想感情的积极运动的显露,这种显露当然就在声音气息的变化上。爱的感情是`气徐声柔'的,喜的感情一般是`气满声高' 的,欲的感情一般是 `气多声放'的……”[5](P229)广播新闻同期声中受访者的情感是孕育在言语当中的。由于语言的隔阂,受访者的情感只能通过翻译配音向受众进行传达。因此,广播听众能不能接收到来自操另一门语言的人的情感,在很大程度上必须依赖于翻译配音。然而,在广播新闻传播活动中,由于翻译配音者没有采用适当的声音色彩进行译配,最终导致受访者生动的情感被藏匿的状况还是时有发生。我们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2012年1月31日《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中播出的新闻《甘肃藏区群众居住条件和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6]例。

这是一条反映随着牧民定居、扶贫开发等一系列措施的落实,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群众的居住条件和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的新闻。记者走进了牧民扎加老人的家里进行采访。坐在带有玻璃暖廊的新居里,看着彩电、冰箱等家电,受访者扎加以一种上扬的语调、偏快的语速,热情洋溢地说出了下面的一段同期声:“现在能在宽敞温暖的房子里过年,孩子们都上学念书,我们生病住院还能报销医疗费,党的富民政策给牧民带来的实惠太多了。”

受到了国家的政策扶持,改善了居住环境,对于扎加来说是一件值得向记者提及的好事。从热情洋溢的语言色彩和上扬语调以及偏快的语速来判断,受访者扎加的心理一定是很满意的,高兴的,甚至略有几分激动,因而才会显得“气足声高”。

然而,配音女声仅仅只是以一种平稳的、较低的读书语调,快速地进行传达。这样就冲淡了受访者扎加语言中原有的满意和高兴的感情色彩。

在接下来关于定居生活开启了人民新的希望的新闻叙述中,记者采访了原来以放牧为生,现在正在经营着一家有20多名工人的民族服饰加工厂的贡杰布。贡杰布说:“现在我们厂里的人已成了按月拿工资的技术工人。接下来我还要带领大家扩大厂子的规模,让我们的生活过得更好。”

这是一段充满着美好憧憬的录音。在原声中,受访者贡杰布以一种平缓的语调开始诉说,之后语调略有上扬,最终以一种肯定的、似乎在表达一种决心的语气结束。从受访者说话的内容以及上扬的语调、肯定的语气来判断,这里暗含了贡杰布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和憧憬。然而,配音男声采用的是一种较低、平缓的朗读语调,这样的配音体现出了一种“气少声平”的冷的感情色彩。因此,在这段配音当中,听众仅仅只能感觉到字面的意思,无法感觉到到贡杰布内心深处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情感活动。

(2)语势处理失当

在分析语气的内涵时我们谈到,情感决定气息,气息左右了语气的色彩和语势。因而,在新闻同期声的配音处理中,语势的处理失当也会使受访者的情感被配音者声音无情地埋没。

我们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新春走基层”系列报道中曾播出的《幸福滩上的幸福人家——青海藏族牧民定居生活见闻》[6]为例。该条新闻通过记者走访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建设起来的定居小区,报道定点牧民的生活变化,从而反映了我国惠民政策给广大牧民带来的实惠。一线记者采访了享受政策扶持的夸什才,并请他介绍了现在的生活情况。夸什才说:“房子有暖气,还有节能炕,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修通了自来水和下水道,现在我们牧民的生活跟城市里一样了。”被采访人夸什才是用汉语表达自己的感受的。在原声中,夸什才用一种连续上扬的语势描述了自己家中的生活设施。在他的讲述当中我们能清晰地听出来一种幸福的满足感。然而配音者将同期声中原有的连续上扬的语调替换为一种较低的、平直的语调,给人一种不冷不热的感觉,这样原声中原有的幸福满足感就无法得到呈现。

二、配译同期声“语气” 的理论认识

(一)广播传播手段单一性的要求

声音是广播唯一的传播手段。语言的物质外壳是声音。因此,广播传播手段的局限性和语言的声音属性,就决定了在跨文化交流传播中,广播的解决方式只有一种,就是将目标受众不能解码的语言换成目标受众能解码的语言,最后以声音的形式传播出去。因此,广播传播的特殊性,就意味着广播新闻中出现目标受众不能懂的其他语言或其他方言的同期声的时候,必须做同声传译式的配音翻译,别无他法。

(二)新闻真实性的要求

丁柏铨指出:“对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据实进行报道,确保符合对象的实际情况。这是新闻真实性的含义,也是对新闻传播的基本要求。”[7]广播新闻采用新闻同期声的目的就是期待通过采录新闻事件当事人、知情人对新闻事件过程、细节的描述,对新闻事件的评论和对当时心理的回顾等录音,来增强稿件的真实性和说服力。也就是说,新闻同期声实际上是新闻实现其真实性的一条重要途径。丁柏铨认为:“新闻在向受众报道事实现象的时候,应真实地反映其原态原貌,在许多情况下,事物的现象与它的内在本质之间存在着某种对应的关系,或者说,事物的现象通常是其本质的某种体现。”[7]因此,对于翻译配音新闻同期声而言,“真实地反映其原态原貌”,绝不仅仅是只反映出语言的内容,还应该包括语言的语气以及决定语气表现形态的真情实感。因此,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将被采访人说话的“语气”进行适当的表现,是忠于新闻真实性原则的表现。

(三)新闻传播目的性的要求

《新闻传播社会学》认为:“政治宣传和思想教化的责任”与“弘扬社会道德责任”是新闻传播的两大社会责任。[8](P160)这就表明,新闻传播作为一种社会性的意识形态活动,总是带有一定的功利目的,追求一定的传播效果,希望通过对新闻事实信息的报道和评述,在为社会与公众提供新闻信息服务的同时,能够产生一定的导向作用,对受众的思想、态度和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每一次报道工作其实就是一次新闻媒介影响受众的过程,每一次传播都期待达到预期的目的。围绕宣传目的,编辑、记者周密地策划报道主题,一线记者围绕主题进行细致的采访,同期声的使用更是需要经过千挑万选,并经过精心剪辑才得以成型。在同期声的使用上,广播新闻传播工作者总是选择那些最清晰、自然、生动、真实而且能够说明主题、增强渲染力的同期声,进行精心地选择和剪裁,以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在广播新闻传播的过程中,同期声是如何实现“画龙点睛”的宣传效果的呢?通过剖析新闻同期声和文字在广播新闻传播活动中的配合关系,或许我们更容易找到问题的答案。“在说明新闻事实过程,揭示新闻人物心理方面,要尽可能地考虑运用同期声,这样,可以发挥广播宣传的优势,体现广播稿的载体特色,并能增强稿件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使稿件更具可信性与可听性。而文字在此的作用主要用于引领、说明、串连与点评等。”[9]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广播新闻同期声与新闻文字之间的关系是“动之以情”和“晓之以理”的关系。

新闻同期声的语言在向受众说明新闻事实和揭示新闻人物内心时,由于语气与语言相伴相生的特性,被采访人总是会以一定的“语气”传达出被采访者的某种心灵情感或心理动态:或是着急、或是高兴、或是失望……在潜移默化中,听众很容易感受到“说话人”的情感动向并对新闻产生一定的感性认识从而接受该条新闻,最终新闻的“动之以情”宣传手段得以实现;在此基础上用文字进行理性的评论或评述,以此增强听众的理性认识,“晓之以理”的传播手段就显得顺理成章。

语气在广播新闻同期声中有如此大的作用,因此在对受众不能听懂的语言进行翻译配音的时候,应尽量反映被采访人真实的语气形态,最大限度地实现新闻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三、配译同期声“语气”表现的原则

(一)表现语气色彩的原则

语气的色彩是受访者情感积极运动的显露,这些显露出来的情感是受众观察受访者情感动向的重要依据,也是新闻实现传播目的的手段之一。语气色彩的缺乏让听众难以琢磨受访者的心理动态,产生陌生感。因此,为了消除这种陌生感,同期声中受访者的语气色彩必须得到表现。如何才能表现同期声中的语气色彩?由于语气色彩的原动力是情感,并且在气息变化上会有所表现。因此,在翻译配音之前首先应该具体分析、感受受访者的感情种类:爱的?恨的?还是悲的?喜的?等等,然后再根据感情的种类,采用适当的气息加以表现,例如表现爱的气息状态是口腔松弛,气息深长的;表现恨的气息状态是口腔紧窄,气息猛塞的等等。

我们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曾播出的新闻《新疆“2011民生建设年”22项重点民生项目完美收关》[10]为例。该新闻报道了国家级贫困县新疆柯坪县在直饮水入户工程的支持下,该县20 494名各族群众喝上了直饮纯净水,不再担心水致地方病发生的新闻。记者采访了这一项目的受益人——维吾尔族老人马木提。马木提说:“以前,我们的人畜饮水没有分开,喝起来的水比较咸,现在我们喝的是纯净水,很甜,这么好的生活真是享福,感谢党,感谢政府。”在同期声中,我们听到了一位维吾尔族老大爷在高声的说着什么。根据以上文字材料的“很甜”、“享福”、“感谢”等字眼儿,我们能断定,这位大爷对党的政策是满意的,心里是喜悦的。这就启示着我们在给它配音时,应该配上一种“喜”的语气色彩。如何表现“喜”的语气色彩?根据生活中人们在表达喜悦心情时,气息状态是饱满的,声音较高的生活经验,我们应该将自己的情绪调整到一种喜悦的情绪,以饱满的气息和盘托出所有的语句内容。

一线的新闻工作者在给这条新闻配音时,显然是注意到了马木提老人的语气色彩特征。在汉语配音中,我们听到了一种与马木提老人语调几乎等高的语调,在以一种具有较强跳跃感的语言态势进行着叙述。尤其出彩的是,在“这么好的生活真是享福”处,将“真”字做了重音处理,真实地传达出了马木提老人满意、喜悦的心声。

(二)适当表现语势的原则

语气色彩的缺乏让听众对翻译配音之后的新闻同期声有一种陌生感,语势表现不当则会造成翻译配音过后的新闻同期声的呆板和僵硬。《朗读学》将这种语言现象称为“平板”。“所谓平板,从声音形式的角度看,往往是语势变化单调、雷同造成的。句首起点同一,句腰波形单一,句尾落点同一,这就是语势平板的具体表现。”[5](P253)这样的配音方式在广播新闻传播活动中时有发生。我们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播出的新闻《高兵换车》[11]为例。

《高兵换车》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情系大乌蒙”报道组在黔西县解放村采访到的新闻。该新闻报道了解放村的村民通过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摘掉了贫困的帽子,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该新闻通过报道农家乐老板高兵想将去年年初买的比亚迪汽车换成丰田越野车的新闻事迹,反映大乌蒙山区这些年老百姓生活的大变化。该条新闻在回顾高兵之前的苦日子时,新闻说到:“在这之前,高兵开过大货车。想起那段奔波的日子,高兵的眼里不禁泛起了泪花。”以下是采用的同期声:

高兵说:“当时都跑车的,开货车。运煤,主要运煤炭。辛苦嘛,从黔西拉到广西。一天跑一趟。那个累,是比较累。”新闻同期声的原声中,高兵说的是流行于云贵高原一带的西南官话。可能是为了听众能更好地收听这条新闻,采编人员做了普通话配音处理。通过听取录音我们发现,配音女声将配音文字有意无意地分成了以下七组文字单元:(1)当时都跑车的;(2)开货车;(3)运煤;(4)主要运煤炭;(5)辛苦嘛;(6)从黔西拉到广西,一天跑一趟;(7)那个累是比较累。这些文字全部都按照“半起类”语势进行配音,虽然配音的语气比较轻快,但是句首起点同一,句腰波形单一,句尾落点同一,因此给听众一种机械呆板的感觉。通过比对原声我们发现,高兵说话的语调虽然不显低沉,但是整个语势却是呈不断下行的形态,尤其在“那个累,比较累”是整个语气最低点,表现出了回首往事时心理情绪的波动。承担配音任务的女声,没有很好地揣摩高兵当时的心理特点,自然也没把握好语势的特点,只是一味地将该同期声配上一种轻快的语气,这样高兵回顾苦日子时产生的心理变化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最终和前面的连接性文字“眼里不禁泛起了泪花”所指向的情绪相冲突了。

在具体的配音过程中,要正确地表现新闻同期声中受访者的说话语势似乎很难。

其实不然。在分析“语气”的内涵的时候我们谈到,语气的核心就是说话者在语句当中体现出来的一种情感。人们言语之间的“语气”可能各异,但人类的情感却是相通的。既然,“语气”是情感的一种体现,那么我们在对同期声进行配音的时候就可以从同期声所表现的情感入手。这就要求承担配音工作的人员一方面要详细了解新闻发生的背景,向执行采访任务的记者仔细了解当时被采访人的神情、心理状态等相关信息;另一方面还需要虚心地向负责将同期声做笔录和笔译的人员请教新闻同期声中包含的“语气”特点;再一方面自己反复聆听、琢磨新闻同期声中说话人的情感状态,尽一切手段让自己的语言处于一种有情感支撑下的流动状态。

我们继续以《高兵换车》为例。在谈到高兵买到越野车后的打算时,新闻里用到了这样的一段同期声:高兵说:“家人出去玩个个把月。最想去海南。享受海南风光嘛。”新闻同期声中,在谈到买到新车以后的打算时,高兵的语调越说越高了,语言速度也比以前轻快了,对于带领全家去旅游确实是充满憧憬了,而女声的配音以以上的三个句子为基本单元,语势呈现出三级台阶状,在“享受海南风光嘛”达到了顶点。这样“起潮类”语势刚好吻合了高兵的信心满怀憧憬未来的心理情感动向。

因此,在给同期声进行配音处理时,体现“语势”最好的办法就是潜下心来细细体会被采访人的心理情感动向,进而反复琢磨其语势特点,并将其表现在配音当中。只有这样,经过翻译配音的新闻同期声才能避免照本宣科之嫌。

[1]拉里·A·萨默瓦,理查德·E·波特著.闵惠泉,王 纬,徐培喜等译.跨文化传播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3]张颂.中国播音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3.

[4]王宇红.朗读技巧 [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

[5]张颂.朗读学 [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

[6]中国广播网[EB OL].http: www.cnr.cn china news 201201 t20120131_509104973.shtml.

[7]丁柏铨.新闻传播中的隐性失实 [J].新闻传播,2004,(11).

[8]蒙南生.新闻传播社会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9]中国广播网[EB OL].http: www.cnr.cn china news 201201 t20120106_509021094.shtml.

[10]中国广播网 [EB OL].http: www.cnr.cn china news 201201 t20120106_509021094.shtml.

[11]中国广播网 [EB OL].http: www.cnr.cn china news 201109 t20110928_508556016.shtm.

猜你喜欢
语气受访者广播
明知故问,加强语气
今天,你休闲了吗?
关于安全,需要注意的几件小事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新编《小老鼠上灯台》
五成受访者认为自己未养成好的阅读习惯
语气不对
注意说话的语气
广播发射设备中平衡输入与不平衡输入的转换
网络在现代广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