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春生
(黄山学院 思政部,安徽 黄山245041)
徽商产生于明朝中后期,在发展兴盛近400年后逐渐走向衰落。对徽商的研究一直是史学界、经济学界研究的热门话题。但是对徽商的兴衰消长、社会变革转型与徽商互动的研究比较少,特别是对徽商在现代社会的转型与互动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
徽商作为一支重要的商帮,商业资本之巨、活动范围之广、经商能力之强和从业人数之多,在中国商界首屈一指。徽人经商源远流长,但其结成商帮是在我国封建社会晚期,也就是明朝中叶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白银成为流通的主要支付手段,一条鞭法的推行、赋税折征货币、赋税折银的结果是迫使生产者更多地出售产品以换取货币。商品经济的发展和中国式资本主义萌芽为徽州人的经商提供了一个好的环境。而徽州商帮的形成还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即为什么要经商,敢不敢经商。为什么要经商这是徽州的客观环境决定的,徽州山多、地少、人稠的客观条件使得人们不得不求食四方。徽州有谚语曰:“以贾为生意,不贾则无望”。为了生计,徽州人不得不拓展生存空间,出外谋生路,于是出现了“天下之民寄命于农,徽民寄命于商”[1]80的情况。这就是徽州人从商风气形成的客观原因。
为数众多的徽州人呼亲唤友四处经商,活跃在各地市场形成帮伙,这种帮伙是以宗族乡里关系为纽带结合起来的。明万历《歙志·序五》载:“成化以前,民间椎朴少文,甘恬退,重土著,勤穑事,敦愿让,崇节俭。而今则家弦户诵,夤缘进取,流寓五方,轻本重末,舞文珥笔,乘坚策肥,世变江河莫可底止”。成书于弘治初年的《休宁县志》有“民鲜力田,而多货殖”的记载,可以看出徽州的休歙两县民间出贾之风在明成化、弘治之际形成,到清乾、嘉时期已很普遍。正如《弇州山人四部稿》卷61所载,嘉靖时,徽州大贾程君经商两广,“门下受计出子钱者恒数千人,君为相度土宜,趣物候,人人受计不爽也。数奇则宽之,以务究其材,饶羡则廉取之,而归其赢,以故人乐为程君用,而自程君为大贾,其族人无不沾濡者。”可见当时徽州人经商,往往结成规模庞大的群体。敢不敢经商这是打破传统,冲破观念,正如马克思所说的是“一种革命的因素”。众所周知,中国封建社会历朝统治者多奉行“重农抑商”的政策。从商秧变法“重农抑商”始,到汉代把商人编入“另册”,轻商、贱商是封建社会的传统观念,到明清仍如此,士农工商,商被列为四民之末。正如《农政全书》卷三所说:“(洪武)十四年,上加意重本抑末,下令农民之家,许穿绸纱绢布;商贾之家,止许穿布。农民之家但有一人为商贾者,亦不许穿绸纱。”清雍正朝也说“四民以士为长,农次之,工商其下”。《大清会典》:“崇本抑末,载诸会典,若为常经,由来已久”。徽商作为封建社会中经济结构发生变革时期前所未有的尝试者,不仅以其杰出的践行雄踞中国商界300多年,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而且对封建社会停滞不前也是一个巨大冲击,对封建正统农本商末思想更是一个巨大冲击。这种冲击既是中国封建社会转型前夜时代思潮的涌动,也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生成时期勃勃生机的一种体现。
徽商的产生有其客观原因和外部条件,但最主要的是徽州人的思变精神,特别是敢于冲破传统观念,敢想敢干,能得风气之先的个性特点。选择商业作为出路使许多徽民转变为徽商,也正是这种转变才有了后来徽商的鼎盛。
徽州商帮从明朝中期崛起,经历300多年到清朝咸、同时期走向衰落,徽商衰落是诸多因素的综合结果。清政府经济政策的变化和盘剥、太平天国农民起义与清政府的兵燹、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近代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等,无一不是徽州商帮衰落的原因,这是大多学者的普遍看法。其实徽商的衰落不等于解体,不等于消亡,也不等于彻底地退出历史舞台,必须对徽商衰落的原因作一辨析。咸同兵燹、外人入侵、近代市场经济大潮冲击,整个中国社会经济在走下坡路,全国各大商帮的命运同样悲惨,这是整个中国商业的衰落,而不是徽商一家。有学者认为,清廷经济政策变化,特别是道光十二年(1832年)清政府实行盐法改革,即将原先实行的“纲盐制”改为“票盐制”,“改纲为票”从根本上取消了徽州盐商的垄断特权,促使徽商中坚盐商的彻底衰落。正如陈去病在《五石脂》中所云:“自陶澍改盐纲,而盐商一败涂地”。[2]465徽州盐商的衰落标志着徽州商帮开始走下坡路。
纲法的兴衰关系到徽州盐商的盛衰,但是徽州盐商的衰落不等于整个徽州商帮的衰落。大量事实表明,近代徽州商帮不仅没有衰落消亡,相反徽州人出贾之风继续浓厚,范围更加扩大,出贾人数更多。进入近代,徽州六邑在商业发展上的不平衡发生重大变化。歙、休、祁等县出贾之风继续浓厚,正如民国《歙县志》称:“田少民稠,商贾居十之七,虽滇黔闽粤秦燕晋豫,贸迁无不至焉,淮浙楚汉又其迩焉者矣。沿江区域,向有‘无徽不成镇’之谚”,这说明原先商业不怎么发达的婺源、黟县、绩溪也出现了大规模的出贾之风。如民国《婺源县志》云:“婺山多田少,以商为命,今商务益替”。到了晚清,黟县风俗一变,“俗重贸易,男子成童,即服贾四方,视农为贱业,劳力而不可谋蓄积”。徽人中绩溪人经商较晚,清乾隆间仍“惟守农业,罔事商贾”。入晚清后,绩溪出贾之风日益强劲,“所趋在商”。近代徽州外出经商的人数众多,从事商业的人口所占的比例非常高。民国《歙县志》称 “商贾居十之七”,则经商比例高达70%;《黟县乡土志》称“士约五百人,农约七千人,工约两千人,商约四万余人”,可见黟县人从商比例在80%以上。绩溪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曾对外出经商人口比例作过调查,“黄会山占40%,旺川村占领市场45%,北村乡水村占领市场40%,伏岭乡伏岭下占41.9%”。
从以上比例可以看出徽州经商人口在一个农业国中的比例是相当高的。据徽学专家张海鹏、王廷元估计,解放前仅上海异地经商的徽商人口就有十三四万之多。[3]6641947年杭州徽商木业公所召开第二次社员大会,与会人员有380人,大多为歙县、休宁、婺源三县的驻杭木商。可见徽商在各地的经济生活中仍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有的竟成为民族资产阶级中的成员。步入近代,经商虽然很艰辛,但徽州素有几百年的经商传统,加之在各地徽州会馆形成的发达的商业网络,因此经商仍然是徽州人解决生计的主要出路。其实无论从徽州本土、徽商经营地,还是徽商本身看,徽州商帮依然存在,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依然发辉着重要作用。
近代徽商除了维持传统的经营方式外,也出现了转型的迹象。在近代中外贸易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徽商与外商的接触日益增多,产生了一批徽商出身的买办,他们可视为近代徽商转型的象征。他们促进出口贸易的发展,使中国经济融入国际市场;积极投资于近代企业,促进中国经济的近代化;推动和捐助教育,发展近代公益事业;积极投身洋务,参与政治革新等,在中国近代化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徽商从形成到发展繁荣,再到衰落,经历近300年。营商环境可以说是极不稳定的,他们经受着市场竞争、天灾人祸的考验,经受着社会变革、战火硝烟的洗礼,大多徽商有过贾海沉浮的经历。然而无论在任何环境下,徽商们都能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奋发拼搏、不断进取的精神开拓营销,扩展经营市场,并使其一代接一代地绵延数百年而不衰,在给营销地人民的经济生活和营销市场带来繁荣的同时,也给家乡带来强有力的经济辐射。徽商在“1949年后的私营工商业改造则彻底失去了存在的可能,徽商的历史终结于社会主义改造中。”[4]190对此,可以本土和外埠徽商为例说明。
本土徽商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情况。据《婺源县志》载:“1950年,全县私营商业797家,1955年社会主义改造,采取‘前进一行,改造一行,巩固一行’的步骤,1956年,全县私营商业分别转为公私合营商店或组成合作商店、合作小组。‘文革’期间公私合营商店和合作商店被‘过渡’并入全民所有制的国营商业,合作小组的小商小贩被视为‘资本主义尾巴’割除。至此,私营商业无存”。[5]308
据《绩溪县志》载:“1956年全县工商业实行全行业合作联营和公私合营,农村手工业、小商小贩组成手工业社和合作商店,当年6月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工商业736户,占总户数99.11%,是年底全县有合营合作店(组)108个,核算单位56个,供应网点194个,1958年合营合作企业纳入社会主义轨道”。[6]460-461
据《歙县志》载:“社会主义改造前,歙县私营商业有2 488户,4 402人,1953年起,社会主义改造引导私商走公私合作和合作化道路,至1956年底,基本完成对私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7]300
据《休宁县志》载:“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高潮中,有656户837人参加了文具百货、蔬菜、副食品等行业的合作店(组),有26户,29人转为经销代销户,经营猪肉、陶瓷等行业,还有579户,606人转为戴合营合作帽的商业”。[8]200
据《黟县志》载:“1956年底,完成对私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全县540户私营商店,组成4个公私合营企业,23户合作商店,53户合作小组,10户代销,14户自营,11户转业,从业人员共694人。 ”[9]339
据《祁门县志》载:“1956年2月,对私商的社会主义改造进入高潮,3月私改结束,全县纯商业共558户,从业人员703人,改造后纳入公私合营商业企业13户,从业55人,合作商店30个,176户,从业245人,组成合作小组的有272户,从业289人。”[10]312
外埠徽商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情况。据 《郎溪县志》载:“本地经商人不多,较大商号均为绩溪、歙县等徽帮商人经营。改造以前,县城有私商238家,定埠有私商40家,飞鲤有私商31家,毕桥有私商78家,东夏有私商63家,涛城有私商45家,梅渚有私商132家,姚村有私商38家,钟桥有私商28家,十字、水鸣、岗南、凌笪、长乐等小镇有私商77户,1956年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1958年4月,公私合营商店分行业并入国营专业公司,其网点变成各国营公司的门市部或销售点,资方代表及店员转为国营公司职工”。[11]351-352
1907年,绩溪徽商吴兴周发起成立了芜湖明远电灯股份有限公司,创办了芜湖明远电厂,这是安徽创办较早的一家民办电厂。1951年改为公私合营明远水电股份有限公司。1963年,经安徽省电管局批准,原明远电厂的发电设备调给内蒙古自治区电业局,作小三线抗旱发电之用。公私合营后的明远电厂,在人民政府领导下,为发展工农业生产、培养人才、输送技术力量做出了贡献。①
综上所述,徽商是一支生命力极强的商帮,从古代、近代、现代,每得风气之先,顺应历史发展潮流,跟上历史发展的步伐。在古代它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产生、兴盛。在近代,它随着社会的动荡,不断作出调整,出贾之风不减,渐入近代商品大潮。在现代,徽商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接受社会主义改造,融入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和集体经济,最终结束了封建商帮的历史。
注释:
①邵之惠.绩溪徽商.绩溪:皖南海峰印刷,2002,1-3页.
[1]姚邦藻.徽州学概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2]王廷元,王世华.徽商[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
[3]张海鹏,王廷元.徽商研究[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5.
[4]冯剑辉.近代徽商研究[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
[5]叶义银.鹜源县志[M].北京:档案出版社,1993.
[6]绩溪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绩溪县志[M].合肥:黄山书社,1998.
[7]歙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歙县志[M].北京:中华书局,1995.
[8]休宁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休宁县志[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0.
[9]黟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黟县志[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
[10]祁门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祁门县志[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0.
[11]郎溪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郎溪县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