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海燕
让“活动体验”带给品德教学生长的力量
文/陈海燕
我们的课堂应该是让孩子分享真善美的地方,是放飞孩子心灵的天堂,也是唤醒和激活教师的心灵智慧,积淀教育功底的殿堂。传统的品德教育重于说教,忽略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得学生没有时间去感悟、内化道德观念。“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课程标准》中用了“体验、认识、感悟”等过程性目标动词来刻画学生品德形成的过程,体现了活动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迫切性。我们认为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气氛,让学生在交流中主动感受,在亲身体验中接受知识,深化知识。亲身的体验是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参与社会的能力的必要途径和手段。
活动体验是由学习主体置身自己喜爱的、能充分满足自身心理需求的情境、活动而激起的心理感受,是内心产生的、发自肺腑的。只有当学习者对内容、情境发生浓厚的兴趣,才能全心投入,进而达到心领神会的境界。教学中精心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生动形象、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使学生始终保持美好、愉悦的心理状态和积极高涨的学习热情。如教学三年级上册《平安回家》,教学设计时有让学生通过上网、调查访问、到图书馆查资料……收集并记住常见的交通安全标志,掌握一些基本的交通规则,还有让扮演交警,设计交通安全标语,讨论和玩交通安全棋等,使学生懂得不遵守交通法规会给自己、家人、他人和公众带来伤害,树立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注意安全,平安回家。
学习主体的体验只能在他自身直接参与的实践活动中产生,只能在他自身的感知或操作行为中产生。就品德与社会而言,学生只有在一系列的、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才能产生具体深刻的体验,进而使品德得以内化;如果没有自身的参与,没有活动作为依托,体验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道德品质的形成也就成了一纸空文。因此在教学中笔者尽情地为学生安排充实、丰富的活动,给予足够的表现机会。这些表现机会就是动脑思考、动口交流、动手写作,调动全身感官表演以及开展多方合作的活动;具体来说,包括资料收集、现场调查、情景模拟、角色扮演、欣赏、游戏、故事等活动。如教学《身边的变化》时,通过学生自己对长辈的采访,调查生活小故事,收集有关购物票证,学生在实践中深刻地体会到经济不发达,人们生活的窘困,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高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激活学生的体验,其目的在于期望他们将体验提升为感悟。与学生平等地交往,对学生由衷地关爱,给学生热忱鼓励,跟学生友好地合作,让学生勇敢地表现,这一切乃是点燃智慧之火、开启灵感之窗、唤醒思想之力的必备之举。让学生在情感中体验,不仅需要老师的身体力行,也需要学生之间的相互感染。如学习《伸出我的手》,和学生们一起交流自己身边曾看到或听到的发生在学生周围一桩桩、一件件感人的事例,这不仅感动着学生自己,更感染着别人。使学生对有困难的人的同情之情喷涌而出。在丰富的、贴近生活的感性材料面前,品德教育的情感目标和行为目标牢固地树立在学生的认知结构之中,通过情感的唤醒,学生的各种思想教育就水到渠成了。
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外延和发展,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因为未来社会需要的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而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需要一个较为宽松的环境,使他们愉快地去探索、去思考、去创新,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想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去接触大自然,了解社会,参与各种实践活动,从中增长才干,从实践体验中创新,提高实践能力。在教学中,应充分地让学生去体验,让学生通过体验去感悟,从而达到理解认识、掌握技能、养成习惯的目的。最终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
责任编辑 薛小琴
江苏省金坛市水北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