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郝 毅
关于中学语文文言文有效性教学的研究
文/郝 毅
文言文经历几千年的淘洗,积淀了华夏五千年文化的精华,承载着极其璀璨的人文精神,在推动国民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文言文教学效率确乎不尽人意,《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规定:“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而实际上,经过了中学六年的学习,中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依然困难重重。为此,我们不能不对当前的文言文教学进行反思。
在新的语文课标中提出了这样的要求,中学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在新的中学语文课程中,文言文占的分量比以前更大,文言文教学要注重文言文阅读的实际能力。目标定位在“读懂”,即“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同时“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注重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以及文言文实际阅读能力。
学习文言文的要义在于扫除文言文与现代文之间的语言障碍,语言不过关再进一步的拓展也是枉然。所以有必要将这部分提出来。必须把重点词、句的翻译掌握好。在新大纲中虽然要求读浅显的文言文,但从课文的选材上有些课文就较难理解,如苏轼的《赤壁赋》的后半部分就较难理解,如果不把语言讲清楚,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只有“文”“言”并举的教学定位,才能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提升教学效率。要“文”“言”并重,两手并举。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目前文言文教学长期处于“费时低效”状态,最根本的原因是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因为文言文教学课堂上教师大部分时间都在翻译课文。这样枯燥的教学难免会使人失去兴趣,以至于大部分学生对文言文产生了畏难情绪。
教师可以在教授文言文之前给学生先讲解一些相关的、有趣的故事,这样导入课堂,既营造了一定的教学氛围,更重要的是能够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在讲解《庄子》时,庄子的思想对中学生来说是很难理解的,教师不妨在课前先讲解一些关于庄子的故事,这样学生很快就有了想了解庄子其人的兴趣,教师在讲解庄子的思想时,就不那么抽象、枯燥了。
第一,诵读是积累文言基础知识有效的捷径。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的掌握和积累,都不能单靠背解释、记术语,只有置之于一定的语言环境,通过诵读文章并熟悉相关例句,才能实现。
第二,诵读能加深学生对课文语言的理解。要摒弃那种“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要求学生在整体感悟后通过注释自主理解作品,多读多背课文,通过多读去理解,在理解中成诵。
第三,诵读是学生形成文言语感的唯一途径。首先,老师范读要准确而富有感染力。学生听范读,直观地感受着文章的腔调、板眼、感情、气势、抑扬顿挫,就能初步地领会原文意思,从而也激发了自己的诵读欲望。其次,诵读指导要准确。读准字音,读清句子;读准语调,读出情感;有条件的情况下分角色诵读。只有通过吟诵,才能把理解的东西化为自己的语感。
第四,诵读能有效地陶冶学生审美情趣。古人称作诗为“吟诗”,因为只有放声“吟诵”,才能体现诗歌的节奏、音律、神韵来,学生在放声诵读这些作品的过程中,同时也就在体味古人苦心孤诣创造的声乐美。通过有声语言再现作品的艺术形象,从而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美学感受。
第五,诵读具有独特的道德修养、思想情操的浸润功能。如果说阅读古诗文是我们超越时空和古圣贤心灵对话的话,那么诵读古诗文就是我们“替”古圣贤抒发思想情感的过程。这一过程,也是学生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的过程。
综上所述,语文作为一门积累的学科,不单是文言文知识的积累,更需要文言文教学方法的不断积累。文言文教学还有许多值得探讨的地方,许多值得改进的方法,只要我们本着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新课程理念,全面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宗旨,进行教学,改进教学,最终是会登堂入室进入文言文教学新天地的。
责任编辑 薛小琴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