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和谐视域下大学生道德责任意识的培养*

2013-08-15 00:49:06赵世锋
河南工学院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责任意识道德家庭

赵世锋

(商丘师范学院 思政部,河南 商丘 476000)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培育知荣辱、讲正气、做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在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加强青年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培养青年大学生的道德责任意识,既是促进青年大学生不断成熟和完善的迫切需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1 问题的提出

恩格斯指出:“随着每一次社会制度的巨大历史变革,人们的观念也会发生变革。”[1]240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的重大转型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乃至日常生活领域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变化。同时,随着信息化时代的迅猛发展,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冲突与融合,直接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使得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责任意识等也随之发生重大的变化。

道德是一定社会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和社会舆论的力量调整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在整个道德规范体系中,责任居于最高层次。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中指出:“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都是无所谓的。这个任务是由于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实世界的联系而产生的。”[2]329这充分说明了责任在一个人的生命历程中的重要地位和对人生发展的重要影响。大学阶段是青年大学生社会化加速发展的时期,他们在接受中国古代哲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等中国优良道德传统教育熏陶的同时,还受到社会上各种社会思潮、价值观念的影响。这必然给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处于没有完全成熟期的青年大学生带来一些困惑。

青年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我国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也是推动社会发展、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当今的国际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素质的竞争,青年大学生的道德责任意识状况如何,在某种程度上将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青年大学生正处在道德责任意识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可塑性较强,需要加强教育和引导。因此,了解大学生的责任意识现状,客观认识和评价大学生道德责任意识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对青年大学生加强道德责任意识教育和引导,不断提升青年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和道德水平,对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大学生道德责任意识的内涵

大学生道德责任意识是指青年大学生以社会客观道德价值为评价标准,在社会、集体和家庭活动中对其所实施的行为所产生或有可能产生的后果承担责任的思想观念,或在评价他人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责任标准的道德思维判断,以及积极主动履行社会道德责任的良好道德品质。它是衡量青年大学生对国家、社会和他人态度的重要标准,也是衡量青年大学生道德品质优劣和道德境界高低的基本价值尺度。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理解大学生道德责任意识的内涵:

第一,大学生道德责任意识是青年大学生在社会、集体和家庭活动中体现出来的。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人在社会中生活,社会是人的社会。只有在社会、集体和家庭活动中才能体现出大学生所应具有的道德责任,才能体现出大学生对责任的履行情况。也就是说,作为一名大学生,如果脱离了集体、脱离了社会,不仅不能体现出其应尽的道德责任,更体现不出他对责任的担当。这就要求青年大学生要积极融入集体,融入社会,在社会这个大熔炉中锻炼和成长。

第二,大学生道德责任意识体现为大学生要具有自觉履行道德责任的良好品质,并能对自己的行为及其产生的后果按照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做出评价。这就要求青年大学生要在社会生活中正确认识自己,客观评价自己,找准自身在社会中的位置,通过自己对道德责任的担当,实现自身价值。

第三,大学生道德责任意识还体现为青年大学生要能够按照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对他人的行为及其产生的后果进行评价。这就要求青年大学生在社会生活中要能正确认识他人、认识社会,客观评价他人、评价社会,并在对他人和社会的认识和评价中努力做到“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第四,提升青年大学生的道德水平,很重要的是要切实增强大学生的道德责任意识。“道德责任意识是一种自律性质的责任感,是促使道德主体自觉践行其应当践履的道德责任的强大主体思想动力。道德责任意识可以帮助人们克服人性的弱点和丑陋,挖掘人的本质力量和本性,促使自己的行为适合客观的需要。”[3]56在某种程度上,大学生道德责任意识决定着大学生的道德责任践行能力,是衡量大学生的道德觉悟程度和道德境界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加强青年大学生道德责任意识教育,是当前开展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提高青年大学生道德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程。

3 当代大学生道德责任意识存在的问题

当代大学生道德责任意识的主流是好的,他们关注时事、热爱祖国;他们迫切希望祖国欣欣向荣,日益昌盛;他们有良好的竞争意识和强烈的求知欲,思想活跃,勇于创新,成才意识迫切,注重自我价值实现。但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意识到,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生活环境的深刻变化,青年大学生在从封闭的校园走向开放的社会的同时,个人价值取向也在发生着巨大的改变。当代青年大学生在道德责任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3.1 自我责任意识减弱

自我责任意识是指大学生对自己在承担自身发展的责任中做出的行为选择过程及后果是否符合内心需要而产生的情感体验,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对自身以及对个体与社会二者关系的认知,是决定个体思想和行为的根本,是大学生道德责任意识形成的基本条件及其提升的内动力。大学生在自我责任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对自己学习不负责。一些大学生放松了对学习的自我要求,失去了学习的动力,迷失了学习的方向和对未来的目标追求,整天沉迷于网络而不能自拔,导致学业荒废,甚至引发网络犯罪;二是对自身情感不负责。有些大学生不能正确理解爱情,仅把爱情当作一种时尚、一种消遣,对爱情缺乏认真谨慎的态度,往往随波逐流,甚至还有极少数学生在校期间谈恋爱只是为了寻求玩伴或性伴侣,把恋爱庸俗化,不能正确处理学业与爱情的关系;三是对自己身体和生命不负责。古人讲: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我们的身体四肢、毛发皮肤都是父母赋予的,不敢随意损毁伤残,这是孝顺父母的开始。而如今一些大学生漠视他人和自己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不注重身体素质的锻炼,缺乏体育锻炼的意识,还有极少数大学生甚至走上自杀和故意杀人的道路,前一段时间发生在复旦大学的学生投毒事件等恶性校园伤害事件,很值得我们认真反思。凡此种种表现,都是对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极端不负责任,也是对自己前途的极端不负责任,更是对家庭和社会的极端不负责任。

3.2 家庭责任意识淡薄

家庭是组成社会的细胞,一个人对家庭的道德责任意识是他具有社会道德责任意识的开端。家庭责任意识是家庭成员在家庭生活中所具有的家庭及其成员责任感和感恩意识。大学生作为家庭中的一个成员,其应具有的家庭责任意识最基本的体现是孝敬父母、尊重长辈,主动承担家庭义务,为父母分忧解难。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一些大学生在处理这一问题上坚持“以自我为中心”,忽视对父母的照顾和关心,认为父母对自己的疼爱是应该的,从不考虑父母和家人的感受,一味地索取而不讲付出和奉献,甚至有些大学生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一味追求高消费,从不考虑家庭的实际承受能力。

3.3 社会责任意识淡漠

社会责任意识就是要求社会成员在社会生活中能够正确地认识和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自觉地对其所在的集体和社会承担一定的社会职责和使命。当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推进和利益主体、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一些青年大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关心更多的是自身的发展和经济利益的回报,而较少关注国家政策和社会问题,把实现个人理想放在首位,而忽视社会共同理想;有些大学生“一心只读圣贤书”,缺乏基本的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对社会不良现象视而不见,对违法犯罪现象熟视无睹,成为典型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者。还有的大学生对参加集体活动缺乏积极性,没有团队协作意识和无私奉献精神,缺乏基本的公德意识、诚信意识和感恩意识。

4 加强大学生道德责任意识教育的具体路径

当前,责任教育已经成为世界道德教育的新观念和新趋向,并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在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针对当代大学生道德责任意识的现状,笔者认为,应该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入手对当代青年大学生进行道德责任意识教育,引导青年大学生把良好的道德责任意识转化为促进社会发展的实际行动。

第一,延伸家庭教育的“时空”。家庭作为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是人生开始和实现人的社会化的第一场所。在一个人的成长历程中,家庭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影响是最早的,也是最为重要的。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教育对于孩子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可以说,家庭是一个人接受道德责任意识教育的起点,家庭成员的道德责任意识对大学生道德责任行为的养成往往有着巨大的影响。这就要求家庭成员在家庭生活中要时刻做到以身作则,言行一致,给子女树立榜样,以正确思想、言行、道德责任感和实际行动对子女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子女进入大学后,生活场所的变化必然导致父母与子女相处时间和机会变少,尽管如此,作为父母,也要尽可能地通过不同的途径了解子女在校表现情况,并根据子女的成长状况适时给予关心、支持和帮助,继续做好子女健康成长成才的引路人。

第二,构建全方位的学校道德责任意识教育体系。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埃里希·弗洛姆说:“教育的社会功能是使个人具备在以后的社会生活中起到应起的作用的资格,也就是说,把他的个人个性塑造得极为接近社会个性,使他的欲望符合他所扮演的社会角色的需要。”[4]203学校对青年大学生进行道德责任意识教育既是家庭教育的延续,也是学校的本质任务。笔者认为,根据当前大学生的道德责任意识的现状以及学校教育的实际,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构筑全方位的大学生道德责任意识教育体系:一是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在教学方法上,要改变传统的理论说教,注重采取启发式、讨论式、双向交流式,坚持以人为本,结合学生实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使他们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接受;在教学内容上,要以“贴近学生的实际需要”为切入点,不断优化教学内容,要紧紧围绕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全面了解时代和环境对当代大学生的学习、成才、生活、就业及心理的影响,围绕学生普遍关心的思想政治问题,帮助学生认识社会、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思想道德素质,真正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突出思想道德教育的针对性、时代性和感染力,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受学生欢迎、让学生终身受益的课程。二是重视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亚里士多德指出:“并不仅仅由于他做了这些事情而成为公正的和节制的,而是因为他像公正和节制的人那样做这些事情。”[5]30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能使被教育者从富于形象性、感染性、可信性的榜样中汲取到丰富的道德营养,增强道德养成的主动性、实效性。这就要求在对大学生进行道德责任意识教育的过程中,高校教师应该不断加强道德修养,提高道德水平,自觉践行道德责任,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发挥榜样示范作用,以高尚的人格魅力、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影响、熏陶和提升大学生的道德责任感。三是重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对于增强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责任意识也大有裨益,社会实践活动使广大青年大学生广泛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积极地参与社会生活,在与社会的接触、交流中得到真切的感染和体验,从而正确认识自己、他人和社会,逐步摆正个人与社会的位置,从活生生的典型事例中受到教育与启迪,使他们思想得到升华,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得到加强。四是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内在文化氛围,高雅的校园文化对于引导青年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科学规划设计,建设富有特色的高品位的校园文化,不仅能拓展和深化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更是培养和提升学生道德水平的重要因素,使青年大学生在优雅的校园环境中健康成长。

第三,营造良好的社会教育氛围。恩格斯指出:“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的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吸取自己的道德观念。”[2]133大学生道德责任意识的培养是一个系统而庞大的工程,与我们生活的社会道德环境紧密相连。因此,加强青年大学生的道德责任意识教育,不仅要有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还要高度重视社会教育。一要为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创造良好的社会道德氛围。通过社会各方面的努力,弘扬主旋律,积极营造一个以尽职尽责为荣、不负责任为耻的良好社会舆论氛围,使青年大学生的道德责任意识在良好的社会氛围中得到潜移默化的提升;二要重视社会舆论的引导作用。通过对一些优秀的、典型的道德模范人物的宣传和学习,用模范道德人物感人的事迹引导青年大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激发青年大学生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责任意识,努力做一个引领时代发展的道德高尚的人。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3]林联凤.论提高公民的道德责任意识[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2(8).

[4]埃里希·弗洛姆.对自由的恐惧[M].许合平,朱士群,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8.

[5]亚里士多德.尼可马科伦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猜你喜欢
责任意识道德家庭
东台市精准约谈 强化企业责任意识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十几岁(2021年24期)2021-11-18 02:18:40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家庭“煮”夫
安邸AD(2019年2期)2019-06-11 05:29:18
不断强化责任意识 着力提高办理实效
人大建设(2018年3期)2018-06-06 03:10:46
恋练有词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新闻前哨(2015年2期)2015-03-11 19:29:31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