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高职院校教师的综合素质建设*——以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2013-08-15 00:49:06
河南工学院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素质实训高职

李 伟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 机电工程系,河南 新乡 453000)

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综合素质,建设一支道德高尚、业务过硬、结构合理、特色鲜明,满足高职教育发展需要的师资队伍,是当前高职院校和教师共同面临的问题。

1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切实提升高职教师的思想品德素质

教育部2011年12月23日印发的《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包括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为人师表。“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对高校教师的基本要求。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教育工作需要全心全意投入,不仅是职业,更是信仰,要献身教育,甘为人梯,为培养教育人才倾注自己的全部心血,这是教师忠于党和人民教育事业高尚道德境界的体现。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以培养学生的个人技能,塑造其优秀人格为出发点,以人为本,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教师的言行举止具有示范作用,良好的师德修养十分重要[1]。为巩固我校精神文明成果,更好地开展师风师德建设,宣传身边典型,弘扬正气,激励后进,引导广大教师潜心教书育人,争当先进模范人物,我校工会连续多年评选并公开展示宣传我校年度师德标兵。

2 重视“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2.1 强化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养“双师”素质教师

有计划、分步骤地安排骨干教师到师资培训基地、兄弟院校进行研修学习,到相关企业参加技能培训,提高专业教师的专业技能素质及实践教学能力[2]。近年来,在学校的安排下,实训基地派遣教师到国内兄弟院校接受机器人设计、土建结构力学等科目的培训。组织安排好实训教师参加多种形式的培训班,按期派出一定数量的教师到高等院校或相关企业参加专业(或证书)培训等。强化对专业理论课教师的“双师”素质要求,创造条件使教师获得岗位资格证书。我校是新乡市公务员计算机能力培训及考试基地、河南省通用机械CAD培训基地和新乡市CAD应用工程培训中心,学校积极安排教师参加多种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和考试。积极创造条件与美国西雅图城市大学合作办学,定期安排实训教师分批到美国接受培训,学习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职业教育管理理念,提升教研水平,更新理念。

2.2 积极举办教师技能比赛,“以赛促教”提高业务水平

近年来,在全校范围连续开展了三届教师说课比赛、两届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讲课比赛等活动,积极组织教师参加河南省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河南省教学技能竞赛等,获得优异成绩和良好的社会反响。2013年4月,我校成功举办首届辅导员职业技能竞赛,进一步提高了我校辅导员的职业技能和服务水平。

2.3 聘请企事业专家兼职,促进教师“双师”素质的提高

近年来,我校积极从其他院校、研究所和生产单位引进技能型教师充实到教师队伍,让他们参加学校的实验室建设、实训教学改革。如:聘请新乡机床集团、日升数控设备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的技术专家为兼职教师指导学生数控实训、生产实习和顶岗实习。2010年底校办工厂解散,将车间技术人员、工程师分配到各个系部,指导实践教学环节。定期对兼职教师进行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教师职业规范的培训,提高兼职教师队伍的“双师”素质。我校对新进入从事实训教学的教师,执行“先实习,后上岗”的规定,近几年,已安排教师到新飞电器有限责任公司、河南万向制动器有限公司、新乡市起重设备厂等生产单位进行半年的生产实习。此外,学校还创造条件让实训教师自主开发实验实训教学试验台,提高综合素质。

3 鼓励教师产学研结合,提高实践创新和服务社会的能力

3.1 支持教师独立研发科研项目

目前,我校拥有校内工程中心、实验室、实训场所84个,仪器设备总值6167万元,其中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实训基地、数控技术实训基地为国家级实训基地。立足学校内部实训基地和生产性教学工厂等设施设备,结合实训教学中发现的问题,确定研发项目,带领学生一起研发相关产品,在研发过程中提高教师的实践水平和创新能力,以及学生的综合素质。2012年,我校成功举办“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3.2 校企合作研发项目

结合专业教学,以校外实训实习基地为纽带,加大应用性研究,与区域内企业加强合作,有针对性地开展面向社会、企业的应用技术研究与新产品、新工艺开发等科技服务,与企业合作研发新技术、新产品,提高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实现校企双赢[3]。2012年8月,我校与河南省豫西轴承股份有限公司就全面开展校企合作事宜达成框架协议,签订了校企合作框架协议书;2012年9月,我校与新乡市和协集团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书;2012年11月,我校外语系与新乡市利菲尔特滤器有限公司进行校企合作事宜的商讨与洽谈,签订了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实习基地协议,并举行了实习基地挂牌仪式,通过校企合作促进双方共同发展、实现双赢。

3.3 优惠政策鼓励产学研工作的开展

加大投入,用于教师科研项目的启动、奖励,引导教师开展以教学仪器设备研发、新产品开发、技术创新等为重点的应用性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支持教师参加科技开发、学术成果鉴定、专利申请、技术革新、学术交流等活动,以此提升教师的实践创新能力和服务社会的能力。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我校实际情况,2011年10月,我校制定并发布了《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项目经费管理办法》和《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成果奖励办法》,规范了研究项目经费管理,为教师教研、科研创造宽松的环境,进一步鼓励广大教师积极投入科研、教研工作,促进学校科研、教研事业的发展,提高我校整体办学水平。

4 走多元化人才引进培养道路,改善师资队伍结构

根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走多元化人才引进培养的道路,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引进工作。

4.1 制订、完善和落实人才引进政策

我校连续多年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高层次人才,相关待遇优厚。博士研究生来校后专业技术职务可连续5年低职高聘,中级及以下职称者享受校内副教授待遇,副高级职称者享受校内教授待遇,正高级职称者享受校内三级教授待遇。此外,我校还大力引进行业、企业一线的专业技能拔尖人才,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实验指导教师,要求应聘对象具有5年以上专业岗位生产一线工作经历,具备国家认定的对应岗位高级职业技能证书或工程师以上职称,有较强实践工作经验,充实师资队伍。

4.2 努力建设多层次、高水平的兼职教师队伍

例如我校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三维动画方向)的建设中,聘请动漫企业具有丰富项目开发经验和一定教学能力的行业专家和技术人员为兼职教师,参与课程体系构建、教学改革、课程开发、实训指导、顶岗实习指导等专业建设环节,并负责培养青年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建立兼职教师库,将其分为核心层兼职教师、紧密层兼职教师、动态层兼职教师,改善师资队伍的知识结构和人员结构。

4.3 积极培养挖掘各学科学术技术带头人

积极推荐在教育教学、科研第一线工作的人员,重点是在各自学科、专业中起骨干核心作用,以及在关系本地区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学术技术领域中做出特殊贡献,取得较大成绩或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年轻优秀人才参加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评比。

5 更新教育教学研究理念,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5.1 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研究理念,具备良好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对教育教学活动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及社会上发生的与教育有关的事情保持职业的敏感性,并萌发探究的欲望。要有意识地从日常工作中发现问题,并主动运用科学的方法来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使自己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从表面深入事物的本质。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敢于面对问题,敢于接受来自学生的挑战,使学生充分参与教育教学活动,积极开展师生座谈交流会,举办教育教学研究学术报告,使教育教学工作获得实质性的成效[4][5]。例如,2013年4月,我校杨占尧教授面向全校教师做了关于“如何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学术报告。

5.2 创新教学方法,采用多模式教学,突出实践教学环节

多模式教学法是将适宜的课程内容运用科学的方式传授给学生,或是理论实践一体化课堂,或是在线培训课,鼓励启发式、讨论式和案例式教学。改变以课堂和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组织形式,完成从传统教育教学观到主动适应高职教育教学观的转变,从重视专业理论课教学到注重实践教学的转变,教师在进行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中,要突出教学的实践性环节,规范、更新教学模式,促进课堂和实践教学改革,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随着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进步,合理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得到人们的共识[6]。目前,我校引进、调拨和自主开发了如:材料力学、液压与气压传动、电气控制等多媒体网络教学课件50多套。在实训教学过程中,借助计算机网络,在多媒体机房和教室中,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和多媒体实施教学,改进了教学手段,提高了教学质量。同时,我校精品课程的建设重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5.3 及时调整教学计划,重组教材内容

教师要以职业教育理论为指导,根据行业、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及时调整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和教材内容。为使教学计划突出岗位针对性,我校聘请了生产一线的工程师和高级技术管理干部组成各专业顾问委员会,参与各专业教学计划的修订工作。根据各专业教学计划所确定的课程体系及培养目标,在确定课程教学大纲时,考虑到相关岗位培训考试大纲和“岗位资格证书”的内涵要求,在课改中,注重教学内容的更新,注意调查实际生产技术需要,搜集机电新机型及设备的维护手册、最新技术以及管理工作的新方法资料等充实课程内容。此外,结合校企合作专业,共同开发一批实训教材[7]。

6 结束语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切实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综合素质,建设一支道德高尚、业务过硬、结构合理、特色鲜明,满足高职教育发展需要的师资队伍,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本文结合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近年来加强教师综合素质建设的实践,从加强职业道德教育、重视“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鼓励教师产学研结合、走多元化人才引进培养道路、更新教育教学研究理念等方面,对高职院校教师综合素质建设进行了探索性研究。

[1]谢艳.关于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思考[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1,(2):76-78.

[2]陈元魁,周德义.当代高校教师素质建设的理论探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4):5-10.

[3]纪文煜.高职教师队伍建设任重道远——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心得体会[J].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论丛,2009,(1):36-39.

[4]俞立中.关于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若干思考[J].中国高校师资研究,2009,(1):17-22.

[5]李明琴.高职高专教学对策研究[J].文学教育(中),2011,(6):77.

[6]陈雅琴.面向学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12):84-86.

[7]段翠芳,李伟,滑伟娟.示范性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研究[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5):53-55.

猜你喜欢
素质实训高职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活力(2019年21期)2019-04-01 12:18:24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7:30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电子制作(2017年8期)2017-06-05 09:36:15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虚实结合实训平台的开发与应用探索
海峡影艺(2012年1期)2012-11-30 08:1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