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永旺,张广建
手球项目是以体能—技能占主导类的集体球类对抗性项目,影响比赛成绩的因素较多,除需要具备超强的体能、精湛的技术、丰富的比赛经验等因素外,还需有针对性的攻防战术策略,熟悉对手的攻防技术特点,做到知己知彼,通过不断提升自身竞技水平,才可能有更大把握战胜对手。纵观十二运备战中的所有比赛现场,江苏队实力超群,独领风骚,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而广东、北部、北京队各有千秋,难分伯仲。为能更清楚了解国内优秀男子手球队伍之间的攻防技术差异,对2012年锦标赛前四名队伍的攻防技术指标进行了全面比较研究,以求取长补短、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2012年全国男子手球联赛积分前四名队伍,江苏队、广东队、北京部队(以下简写北部)、北京队,主客场循环赛共计24场,对其常规的攻防技术指标以及门将位置技术指标的统计资料进行分析。
由“图式手球竞赛技术系统(PHMS)”采集比赛过程以及现场观察法,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所统计数据进行X2检验。P<0.05表示指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表示指标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
表1统计结果显示:前四名队伍的九项常规进攻技术指标,总射门成功率(X2=32.952,P<0.01)、远射成功率(X2=22.621,P<0.01)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近射成功率(X2=10.874,P<0.05)、进攻失误率(X2=8.930,P<0.05)有显著性差异,其余五项进攻技术指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一支队伍的总射门成功率、远射和近射成功率越高,进攻失误率越低,比赛成绩越好,名次越靠前。本文的研究结果与张冰雨2004年、2011年研究的结果基本一致[1,2],得出总射门成功率和进攻失误率与比赛名次极为相关。2004年还有文献报告采用方差分析证明了这一点[3]。与其分析结果不同之处是,本文中各队伍间的远射成功率和近射成功率也存在显著性差异,提示各队伍之间存在位置射门技术差异,分析产生位置射门技术差异的主要原因和参赛队伍各位置技术实力有很大关系。江苏队中的底线、左内锋身材高大、身体健壮,对抗能力强,右边锋灵活、移动快,各位置射门手段多,得分面广,得分能力强。江苏队突破成功率虽排位第三,但突破进球数45次,排列第一,其余各项进攻技术指标的成功率、进球数均位居第一。因此,要想成为国内一支优秀的队伍,教练员首先从选材入手,提高选材科学性,根据项目选材标准,运用科学的检测方法筛选优秀苗子;其次,根据不同位置需要,采用个体训练原则,发展不同位置的竞技能力,体现多点进攻态势,采用内、外线结合的立体式打法。广东队本次比赛获得第二名,从统计数据来看,其进攻技术明显存在位置短板,边锋位置射门能力相当弱势,射门成功率仅为39.13%(表1),总射门次数46次,进球数仅18次,与江苏队边射的进球数差了13个(表2),显得逊色了许多。规则不断修改后,手球正朝着更加快速的方向发展发展[4-6],广东队快攻射门次数与江苏队相当,但快攻进球数却相差了16个,说明广东队发动快攻时,队员射门时选择时机不恰当,射门手法单一,容易被对方守门员判断。因此,提高快攻成功率,需要选择好射门时机、射门手段多样化,迷惑对方守门员,令守门员防不胜防。另外,北京队的远射成功率仅有25.37%,场均射门次数16.75次,场均进球次数仅有4.25次,该位置的射门水平明显处于弱势,北部的近射成功率为40.0%,场均射门数只有7.5次,场均进球数仅3.0次。分析两队弱势原因,可能与广东队采用的“3-2-1”区域联防的防守战术有很大关系。这种攻击性的防守战术会尽可能把对手封堵在9 m区域范围外,最大限度拦截对手传、接球的路线,造成对方更多失误,形成转守为攻,发动快攻的局面。北部队远射次数高达232次,位居四队之首,北京队远射次数高达201次,排位第二,远高于江苏队远射次数183次,广东队远射次数156次(表2),这点印证了“3-2-1”区域联防的防守战术所产生的效果。比赛现场可清楚看到,北部、北京队更多射门是在9 m区域外完成,射门成功率明显降低,因为射门距离球门越远,留给守门员的封挡反应时间越多、守门员与防守队员协同防守的时间越长,封挡拦截对手射门的成功率就高。但此战术对体能要求很高,对整体防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队友间要通过不断协防、换防、补防完成整体防守,一旦队员间的换位防守出现混乱,将很容易给对方形成突破机会,出现近距离射门的机会,直逼球门,破门得分。
表1 2012年全国男子手球锦标赛前四名队伍进攻技术统计(%)
表2 2012年全国男子手球锦标赛前四名队伍进攻技术统计(次)
防守成功是打反击快攻的前提条件,体现了个人防守和整体防守战术配合的能力,防守成功率是影响手球比赛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7]。从表3防守技术指标统计来看,四支队伍之间的防守成功率有显著性差异(X2=7.963,P<0.05)。说明四支队伍的个人防守技术、整体防守战术配合有明显差异。本次比赛中四支队伍采用了不同防守战术,江苏队多采用“一线”防守战术,利用身高优势,封挡正面进攻,遏制进攻方更多近距离射门机会,阻止了进攻方的快速突破,加之江苏队的门将身材高大,封挡面积大,进攻方凭借常规的起跳方式射门,很容易被防守队员封住或者射门高出上面门柱。因此,要想破解“一线”防守,就需要加强低手、冷射、突然起跳的射门能力,提高边锋位置的射门能力,给边锋创造更多的射门机会,避开对手锋芒。北部、北京以5-1防守阵型为主,他们利用个人防守技术,采取一对一的防守战术,而广东队根据自身的条件,以扩大的3-2-1区域联防防守战术为主,扩大了防守区域,最大限度地限制进攻方对内线的进攻,割裂了对方内、外线的联系,步步紧逼对手,致使对手不得不远离球门,削弱了进攻方射门的威慑力。此防守战术带有很强的攻击性,其对体能、队友间的协防、换防、补防的战术素养要求很高。广东队采用此防守战术获得了一些成效,取得第二名,但同时也暴露出了该队队员的体能不济、协同防守、及时换防、补防的默契程度仍不成熟,在被对放撕破防线突破进攻时,队员之间常因彼此协防、换防、补防的不及时到位,出现了拉、拽、推等违反规则的动作,造成了过多的2 min处罚和黄牌警告(表3),广东队2 min处罚位居首位,总次数高达42次,平均每场3.5次之多。2 min处罚意味着场上减员,形成以少防多的局面,关系到球队的整体实力水平,也影响到教练员对全局战术的调整。因此,在今后的训练中要提高防守意识、提高脚下移动技术、加强协同配合的能力,避免更多违反规则的动作出现,减少处罚次数。
表3 2012年全国男子手球锦标赛前四名队伍防守技术统计
在防守技术中,守门员是防守的最后一道防线,守门员封挡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球队得失分,对比赛名次至关重要[8]。一名优秀的守门员是整个球队获得胜利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的每一次惊险救球,将直接影响到队伍的士气,守门员的封挡成功率是影响手球比赛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从表3数据来看,四支队伍之间的守门员封挡率有显著性差异(X2=10.329,P<0.05)。说明各队伍守门员的实力有明显差异,产生差异的原因与个人预判能力、个人封挡技术等因素有很大关系。封挡成功率高的守门员,其预判更准确、观察更敏锐,移动及时到位,指挥同伴协同防守的口令准确,“跨、劈、挡、扑、摔、掷”的技术恰当到位、封挡站位合理,心理素质稳定。因此,在今后的训练中,要加强守门员的训练水平,让守门员全面掌握各种封挡技术的运用技巧,强化观察和预判能力的训练,正确选择封挡的站位,培养大赛中的顽强、沉着冷静、果断出击的作风,同时要学会指挥其他同伴协同防守的能力。
表4统计结果显示:门将位置救球成功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门将在封挡不同方位射门时,不存在位置差异。虽然未发现救球成功率位置差异,但表5统计结果可看到,各重点守门员各位置救球仍相差较多,江苏队门将王权的远射救球成功67次,近射、对方快攻救球成功次数分别为37次、20次,位居四队之首,广东队门将王旭兴也有出色表现,其边射、7 M球的救球次数分别为20次、10次,北京王泷成功防守快攻17次(表5),他们为队伍化险为夷,提高了同伴士气。因此,加强守门员的训练,培养一名出色的守门员,将会为队伍比赛获胜增添更大的把握,其中提高预判能力是重要课题之一,如何帮助守门员扑捉对方重点得分手的习惯性动作,统计不同位置的射门角度等问题成了关键,只有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提前做出正确预判,提高封挡成功率。
表4 2012年全国男子手球锦标赛前四名队伍门将位置救球技术统计(%)
表5 2012年全国男子手球锦标赛重点守门员各位置救球情况统计表(次)
1)教练员应从选材入手,提高选材的科学性,用科学的检测方法多层次筛选优秀苗子,要根据不同位置需要,采用个体训练原则,提高各位置的竞技能力,体现多点进攻态势,采用内、外线结合的立体式打法。2)采用攻击性的3-2-1区域联防的防守战术,需要以超强的体能做为支撑,需要全队整体配合,协防、换防、补防要及时到位,避免不必要的犯规动作。3)深入研究对手主得分手的射门习惯、不同位置的射门角度,是提高守门员预判能力,提高封挡成功率的有效途径。建议比赛备战中,应增强各位置的射门能力,提高防守意识,加强队友间的默契配合,提高协同防守能力,减少犯规次数,提高守门员技术水平和积累比赛经验。
[1] 张冰雨.女子手球常规技术指标与比赛名次的相关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6).
[2] 张冰雨.我国男子手球攻防技术特点比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4).
[3] 高 斌,何丽娟.中、外女子手球技术对比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4(4).
[4] 李之文,李长海.我国手球运动技术初探[J].体育科学,1997(3).
[5] 李长海.北京奥运会中国女子手球队防守战术分析[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9(4).
[6] 王珽珽,张学衡,樊 谦.2010年亚运会中国女子手球队与主要对手的实力分析及备战策略[J].体育学刊,2010(10).
[7] 常 青.十运会女子手球前四名队攻防技术比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6).
[8] 崔守实.现代手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