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发展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的思考

2013-08-15 00:50杜玉林
关键词:专科课程体系实训

杜玉林 王 渝

(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石家庄 050041)

我国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以下简称高职教育)已有20 多年历史,特别自1999 年以来,高职教育蓬勃发展,在校人数已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长期以来我国的高职教育完全局限于专科层次。从20 世纪后期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来看,发展本科层次高职教育(以下简称高职本科教育)类型是一种共同趋势。近年来,我国也有不少学者提出发展高职本科教育的建议,并且提出了将部分优秀高职由专科层次升格为本科的发展路径[1]。可见,无论国际潮流还是国内的理论与实践,都为创建本科层次的高职教育做好了准备。由于我国高职教育起步较晚,相关的教育实践经验相对匮乏,目前仅有少数学者在理论上对高职本科教育有所提及。因此本文对高职本科教育发展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高职本科教育教学发展提供参考。

1 高职本科与专科的差异分析

对高职本科教育的认识有两点应是相对明晰的,首先从教育类型上看,它与高职专科同样属于高等职业教育。高职专科经过2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100所职业教育特色鲜明的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建立,高职教育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这可以为高职本科教育的发展提供实践和理论支持;其次,从教育层次上看,高职本科与高职专科又是有所不同的。高职本科教育是以培养技术理论与实践技能相结合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的一种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2],与高职专科相比处于我国职业教育的较高层次。因此深入研究和分析二者的主要差异,理解高职本科教育的内涵,是当前高职院校办好高职本科教育的基本前提。

1.1 培养目标差异

高职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可以定位为培养面向现代社会的高新技术产业,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岗位,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较强实践操作能力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2]。高职本科培养目标在理论水平和技术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上,都应比高职专科有较大提高。也就是说在保持其职业教育特色的前提下,应在理论知识、技术应用层次及技术创新能力等方面进一步发展,以适应我国经济和科技蓬勃发展的客观需要。高职本科生比专科生具有更深厚的理论素养,视域更加开阔,有一定的技术创新能力,有较高的人文素养,有更强的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综合素质,对未来社会科学技术变革具有更强的适应性。

从这个意义上讲,高职本科教育在培养目标上仍应充分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其与高职专科教育相比属于同一教育类型而处于较高层次。高职本科的培养规格比高职专科更高,在对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掌握的深度和广度上应明显优于高职专科。

1.2 人才规格差异

高职本科与专科都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但二者所培养的人才规格是有明显差异的。按照国际上较为公认“职业带”理论,一般认为应用型的人才分为三类:一是工程型(设计型)人才;二是技术型(执行型)人才;三是技能型(操作型)人才[3]。中等职业教育主要培养技能型人才——一般技术工人,而高职专科主要培养技术型人才——高级技术工人和技术员等,那么高职本科就应该主要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强的工程型人才和高级技术型人才——高级技师和部分一线工程师。

高职本科教育培养的人才既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的定位广泛的理论型人才,也不同于高职专科教育培养的定向于某一职业岗位的一般技术型人才。高职本科应能培养跨理论型和技术型的人才,可以为岗位群或跨岗位工作服务,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和学习能力,能够适应工作岗位对人才要求的不断变化,具有理论应用型和技术应用型双重特征。与高职专科相比较,高职本科培养的人才技术水平更高,应用范围更广,职业潜力更大,并具有通过积累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后向更高层次拓展的能力,是一种理论知识充实、生产技术操作熟练和组织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

1.3 课程体系差异

课程是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元素。为了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通过专业所设置多种课程间的分工与配合而建立的有机整体称为课程体系[4]。课程体系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培养人才的质量,它决定了人才的知识与能力结构。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应用技术型人才,需要构建的是应用技术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强调在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中突出能力培养,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不苛求知识的系统性、全面性,注重实践教学环节,注重职业能力训练与培养。其中,高职本科又是超越高职专科的较高层次的高职教育,两者在课程体系上也是有所差别的。高职本科课程体系应在注重“以技术为中心”的同时,兼顾课程体系的理论性。在进行课程开发时,要立足于理论与应用两大支点,采用理论课程体系与专业课程体系的双元开发思路[2],为实现具有更为扎实理论基础的培养目标,理论课程的开设需要达到较高的层次和水平。高职本科教育强调围绕职业岗位和岗位群对人才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要求来设置课程,与高职专科相比更加强调突出理论环节以及职业定位的宽泛性,在课程设置和实施环节更重视学生在学习历程中所获得的经验与启发,不仅仅局限于某一专业相关技能,而是着眼是否可以将有助于增进学生就业与发展迁移能力的知识、技能、态度、价值观等纳入课程内涵,使学生能够适应未来职业能力要求的变化以及实现个体的可持续发展。

2 发展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的思考

高职本科与专科在教育定位上存在着共性,即都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技术型、应用型人才,都有明显的职业定向性特征,都强调人才培养的技术导向、实践导向和就业导向,同属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体系而处于不同层次,在当前高职专科院校蓬勃发展的现实下,升格部分高职专科为高职本科不啻为一条简捷合理的道路。但两者同时也存在较大差异,基于以上对高职专科与本科差异的分析,高职专科发展本科层次高职教育还应关注以下几点。

2.1 避免与高职专科培养模式的趋同

高职本科人才培养既要摆脱“学科性”的教学模式,又应当形成与高职高专的区分。形成与高职高专的区分,就必须超越现行高职高专的一般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将专业素质培养和专业创造能力培养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强化人才专业素质和专业发展知识的教育。当前高职高专岗位指向明确的培养模式提升了学生就业的适应性,但是对于培养更高层次的职业人才,就不能仅仅着眼于当下的“岗位要求”,应当具有更丰厚的专业素质和知识适应行业岗位群的发展需要和岗位要求的变化,能够提高受教育者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如果继续沿用原来高职高专教育模式来定位高职本科教育,使本科层次高职教育成为高职专科教育在时间和数量上的简单叠加,这就失去了发展本科层次高职教育的意义。

2.2 创新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是高职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高职教育的特点决定了学校要建立与工作现场相近的实训场所,学生通过在实训场所进行反复操作训练,培养解决生产现场实际技术问题的能力,因此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是实施高职教育实践教学的重要质量保证。但是,当前许多高职院校在教学资金普遍不充裕的情况下,投入资金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是有困难的,同时实训设备更新、维护、材料消耗也需要持续的资金投入,因此高职本科的实践教学体系需要创新思维。首先,高职教育属于“准公共产品”性质,高职教育可以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可以实现劳动力的合理就业,减少社会失业,这些与政府所要追求的社会建设目标是相吻合的,高职本科教育的实践教学应与当地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与区域发展目标相吻合,以此尽可能争取政府教育财政支持。其次,学校应对有限资金针对实训项目的投入方向进行科学规划,杜绝领导“拍脑袋”决策;还应该积极引进新机制,根据“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原则,广泛与企业、行业联系及合作共建实训基地,这既可以节省投资,又可以使实训项目贴近实际需要。此外,在实践教学中应杜绝以顶岗实习完全代替实训教学的倾向。顶岗实习不能完成能力培养的教学目的,对于本科层次职业人才的培养影响更大。鉴于工作环境与校内能力培养的差异性,不建立校内完善的实训基地而是单纯把学生推向工作岗位实习,这对于高职本科学生能力体系的完整性是具有相当危害的。而如何加强高职本科教育中校内实训与校外顶岗的协调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2.3 创新师资培养模式

提高高职本科教育质量的关键是要有高质量的师资队伍。从事高职本科教育的教师除应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外,还应有较强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且善于同社会有关单位、人员合作和交流。高职本科教育应探索建立多元化的师资培养模式,可以通过学术型大学、职业型学校、企事业单位共同来培养合格的教师,利用三者资源优势共同培养新型职教教师。针对不同来源教师特点,可以采取“因材施教”的办法,或者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参加科研、革新项目,与企业人员共同研究课题、开发项目;或者进入大学提高理论水平;或者集中培训加强职业教育理念,使教师能够适应高职本科教育教学的要求。也可以灵活采取“请进来”的办法,聘请部分企事业单位的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或从企事业单位调进少量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和高级技术员担任兼职教师,形成“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补充新鲜血液,改善师资队伍结构,同时也加强学校与相关企事业单位联系,促进学术交流。

[1]胥秋.我国本科职业教育的发展路径选择[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2.28(1)

[2]马振华.发展本科和研究生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4

[3]陈军.本科层次职业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07

[4]叶华光,崔现强.高等职业教育本科与专科的主要边界研究[J].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1)

[5]戴甲芳.应用技术型本科职业教育课程开发设想[J].职业教育研究,2007.(1)

[6]梁燕.台湾高等技术与职业教育本科层次课程述评[J].现代教育管理,2010.(3)

[7]罗文柯.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模式构想[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8,(12)

[8]易元祥.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4

猜你喜欢
专科课程体系实训
中外医学专业与专科设置对比分析及启示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在联合中释放专科能量
论国内本科和专科的异同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