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俭 王海伟
(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1) 河北省石家庄 050041中铁十八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2) 河北涿州 072750)
“质量成本管理——企业持续生存的根基”,“我们进入了微利时代,未来要向管理要利润”,这是近段时间、特别是次危机时代的各个行业发出的强烈声音。由此可见,质量成本不仅是利润的源泉,还是衡量管理实践效率的重要工具之一。全面正确地理解质量成本是有效实施质量成本控制的重要前提之一。
所谓质量成本是指企业为了满足客户对产品或服务的要求而付出的代价。
质量成本具体包括质量管理成本和质量故障成本两部分。质量管理成本是企业为了保证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标准而付出的代价,包括为了预防缺陷产品的发生而投入的预防成本和为了检验产品是否符合规定的质量要求而投入的鉴定成本。质量故障成本是指不合格产品为企业造成的损失,根据该损失发生的时点,又分为发生在交货前的内部故障成本和发生在交货后的外部故障成本。
质量成本与产品合格率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并且可以借助这种关系权衡质量成本各构成项目之间的比例关系,寻找合理地质量成本控制点。
质量管理成本与产品合格率呈同向变化,而质量故障成本与产品合格率呈反向变化,从而导致质量总成本与合格率之间呈现为开口向上的抛物曲线关系。从理论上讲,当质量管理成本=质量故障成本时,质量成本总额最低,此时对应的产品合格率为最佳值。但实际情况是,质量管理成本和质量故障成本的构成比例会受到企业管理水平以及企业类型等因素的影响,往往无法达到最佳质量成本状态。当产品合格率小于最佳值时,质量管理成本小于质量故障成本,随着产品合格率提高,质量管理成本的上升速度小于质量故障成本的下降速度,质量成本总额逐渐下降,对企业而言质量成本控制效果逐渐好转;当产品合格率大于最佳值时,质量管理成本大于质量故障成本,随着产品合格率提高,质量管理成本的上升速度大于质量故障成本的下降速度,使得质量成本总额逐渐上升,对企业而言质量成本控制效果逐渐恶化。企业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决定质量成本各构成要素之间的比例关系,相对经济地控制质量成本。
我国引入质量成本的40余年中也一直大力推广质量成本控制在企业中的应用。由于降低质量成本有利于挖掘企业经济效益的巨大潜力,从而进一步提高质量成本管理在企业经营战略中的重要性。但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国有企业和大型民营企业能够采用质量成本控制,服务于企业目标利润的实现;而民营中小企业对质量成本的认识和应用都受到很大限制,导致质量成本在民营中小企业中的应用情况不容乐观。而对于国民生产总值居中的河北省,其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水平远不及南方发达地区,质量成本控制未应用,或者即使应用,其效果也不明显,甚至由于控制不当而加大了企业总成本。结果是未能真正发挥出质量成本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潜力。
根据国家技术监督局研究所的调查估算,我国工业企业的不良品损失约为工业产值的10~15 %,即表示质量故障成本占产值的比重。这个数字说明,我国企业尤其是民营中小企业质量管理成本偏小而质量故障成本过大。但也同样意味着在这些企业中存在巨大的改革潜力,因为根据质量成本的数量特征,当质量管理成本小于质量故障成本时,只要适当增加质量管理成本,就会使得质量故障成本大幅下降,从而减少质量成本总额,达到提高企业效益的目的。
民营中小企业质量成本控制水平受到其管理人员的素质、控制流程、管理制度等因素的限制,导致民营中小企业质量成本控制不足。
目前民营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和员工还未能充分认识质量成本的内涵,没有认识到完整的质量成本控制体现在事前、事中和事后全过程控制,因此也未能充分理解质量成本控制的重要性,缺乏研究学习质量成本的理论、控制方法的动力,在实际工作中也没有配套的培训计划,导致掌握的知识不完整、不系统,整体素质不高,预防成本节约了,但是导致故障成本增加,严重影响了质量成本控制的实施。
民营中小企业力量薄弱,受资金限制,研发投入明显不足,有的民营中小企业基本不存在研发部门,这就使得民营中小企业无法针对自己的市场客户特点及时修订现有产品的不足或开发出新产品以适应变化了的市场。产品源头上的先天不足,自然会造成后期质量故障成本的增加,导致质量成本总额上升。
产品的生产或服务的提供必须依赖于原材料,我国民营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在3年左右,原材料采购质量不高也是导致其短寿的原因之一。国外的马肉事件、国内的羊肉事件、牛奶事件等,都折射出原材料采购的质量问题。企业出于不正当的利益角度,对原材料不愿意进行严格的检验,质量管理成本是节约了,但由于原材料不达标,直接导致产品或服务不合格,增加故障成本,反而导致质量成本总额上升。
民营中小企业在建立之初,选购的多为相对先进的设备。随着技术革命的发展,设备的更新换代周期大大缩短。但受到规模限制,民营中小企业设备更新能力不足,要么由于设备老化提高了次品率,增加了故障成本,要么设备出品率下降,导致产品或服务提供数量不足,减少了企业收益,形成隐性的质量成本,增加了质量成本总额。
质量成本按照存在的形式,分为显性质量成本和隐性质量成本。对于显性质量成本的核算是记录在账面上的,一般形成产品成本。但是现行会计准则成本核算是按照成本的经济用途分为料、工、费三部分核算,并没有单独将质量成本的内容分离出来。因此,大多数民营中小企业在会计组织设计时缺乏对质量成本核算的设计,导致无法借助现有的会计核算资料提供显性质量成本数据。而对于隐性质量成本通常不是实际发生的费用,而是反映实际收益的减少,所以不记录在账面上,是一种无形成本,如因产品降级、降价销售或因产品质量问题造成停工损失等。民营中小企业对这部分无形的质量成本更是没有纳入统计核算的范围。因此,企业质量成本控制的是否合理,存在什么问题,无法利用数据分析的方法得出结论,也无法为企业下一步质量成本控制预决策提供参考信息。
民营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机构设置存在缺陷,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直接导致内部控制执行力度的缺失,要么没有规范的内控标准、制度,或者即便有,执行力度不够,没有将质量成本控制结果与绩效挂钩,缺乏激励机制,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无法做到令行禁止。
总之,质量是民营中小企业的生命线,向质量要效率、要效益无可厚非,但过分追求质量而忽略成本就得不偿失。鉴于目前民营中小企业质量成本控制现状及其成因,要改变现状,提高质量成本控制水平,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对症下药,方能药到病除。
[1]张于贤,林青霞.质量成本控制及其评价模型研究[J].商业时代,2011,(01)
[2]黄永刚.关于质量成本管理问题的探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04)
[3]廖菊香.中小企业质量成本控制的问题和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1,(07)
[4]谭丽丽.质量成本会计核算问题思考[J].北方经贸,2011,(09)
[5]邵娟.关于我国企业质量成本管理的现状研究[J].企业导报,2011,(08)
[6]张杰,乔志杰.从顾客满意视角谈质量成本控制[J].企业导报,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