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视角看我国职业女性的休闲体育

2013-08-15 00:46山,郑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职业女性体育活动

黄 山,郑 贺

(淮北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1 女性休闲体育的发展概况

在原始社会中,男女两性的社会关系是朴素而平等的,共同享有参加体育运动的权利。然而当人类进入父系氏族社会后,男子控制了氏族社会生活的一切,女性的权利逐渐丧失,其参加休闲体育的权利也逐渐被剥夺[1]。妇女解放运动促进了女子思想和身体的自由,女性休闲体育开始超出家庭范围,其主要变化之一是她们开始观看体育比赛,女性最早观看的体育项目是滑冰;随后少数女性开始参与一些体育活动,如甩手、跳绳、打羽毛球等,甚至有的还参加骑马、打猎、竞走、翻跟头、杂技以及马术表演等[1]。

近代工业文明出现的几百年以来,职业女性逐渐成长为相对独立的群体,但职业女性的闲暇时间比职业男性少这一不平等状况始终没有得到改变,影响了职业女性以多元化的休闲体育活动去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2]。我国职业女性休闲体育的发展一直不容乐观,可以说其休闲体育意识和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儒家文化特别是理学思想的影响和束缚。但女性的休闲体育具备时代性和世界性等特性,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女权解放,女性参与到社会各个领域之中,经济地位得到了社会和家庭的认可,女性逐渐成为“社会人”,这促使她们从最初的排斥、拒绝、害怕休闲体育活动到积极主动地参与休闲体育活动。资料显示,我国职业女性的人数正大幅增加,已经占到就业人口的45%左右。当代职业女性大多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这促使她们为了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能够自觉地利用工作之余追求更为健康、积极和理性的生活方式,那就是通过参与休闲体育活动放松身心,缓解压力,为自己的发展补充能量[3]。应该说,职业女性休闲体育意识的增强是社会进步的重要表现,它同与男性拥有平等的工作权、话语权和政治权一样,成为衡量社会和谐、文明进步和人性尊重的一个重要指标。

2 职业女性休闲体育的文化特征

职业女性是指从事体力和脑力劳动、以工资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在岗女性,包括机关和事业单位职员、教师、医生等,还包括非事业单位的在职女性[4]。休闲体育是人们在余暇时间进行的、以满足自身发展需要和愉悦身心为主要目的、具有一定文化品位的体育活动[5]。

2.1 随他性和时限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职业女性交际范围的不断扩大,职业女性参与休闲体育的形式也逐渐从个人参与为主转向与朋友、同事一起参与;参与项目也更加多样,除散步、跑步、瑜伽、有氧健身操等可独自进行的项目以外,增加了与朋友或同事一起参与的集体项目如羽毛球、乒乓球、交谊舞、爬山、旅游等。集体项目的增多、朋友同事的积极响应,都使得职业女性的休闲体育活动具有一定的随他性。同时,职业女性由于上班时间相对固定,造成其参与休闲体育活动有一定的时限性,基本上只能在节假日时才能参加。

2.2 体现地域文化与民俗特征

我国是一个地域广阔的多民族国家,职业女性休闲体育不可避免地带有独特的民族气质,表现出一定的地域文化和民俗特征。在休闲体育文化的历史长卷里,职业女性休闲体育也是一定时期文化特征的综合体现,是一定地域、一定时期的民风、民俗特色和休闲、养生、审美特性的集中展现。

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地域环境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生态、民俗、传统和习惯等文明表现形式,往往带有明显的地域风貌。例如东北的少数民族,很多女性的性格同男性一样粗犷、豪放,所以像赛马、狩猎等体育活动也颇受女性青睐;西北地区的如维吾尔族的盘子舞、手鼓舞、沙巴依舞,以及西南地区的壮族赛歌会、僳僳族火把节、傣族泼水节等,也都是备受当地女性喜欢并广泛参与的休闲体育活动。

休闲体育的民俗特征则是人们在特定时期的生产生活中产生的特有文化形式,因而蕴涵着独特的文化内涵。我国民俗体育形式众多,如舞龙灯、耍狮子、划龙舟、拔河等。其中不少民俗活动都适合女性参加,如扭秧歌、踏青、荡秋千、放风筝、登高、抛绣球等。职业女性在这些传统的、生活化的民俗活动中表现出了饱满的参与热情,她们借助自己较高的文化素养,能够更深层次地领悟这些民俗活动的内涵,并能结合时代特征和社会发展而不断创新,在一定程度上为民间休闲体育的推广及其内涵的提炼升华做出了贡献。

2.3 表现形式多样统一

随着时代的发展,职业女性的休闲体育形式也推陈出新,体现了不同地域的宗教信仰、教育水平、多元文化以及民族风情、传统习俗的发展演变过程。职业女性在职场上自我培养和积淀出的文化素养、人生经验和个人气质等千差万别,再加上所处地域、教育背景、年龄、喜好等个体化因素而呈现出差异性,她们在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理解活动内涵过程中也体现出了审美意识和休闲态度的多元化,外在表现为休闲体育形式的多元化。另一方面,职业女性参与休闲体育活动也具有一定的统一性,即都是追求休闲放松,身心和谐,并充分展示和发展职业女性的个人魅力与才能,促使职业女性自我概念发生积极幸福的变化。

职业女性的经济条件相对宽松,加上职场形象的要求,职业女性比非职业女性更频繁地出入形体训练中心、女性健身康体中心等休闲场所,更有意识地针对形体、健康及气质等方面进行训练和提升。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信息传递的提速,不同国家、民族之间体育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中国传统养生与西方健身文化融合与互补趋势日渐明显,越来越多的休闲体育形式被引进和产生,极大地满足了职业女性的休闲需求。对休闲体育项目选择性的调查显示,散步与跑步是职业女性的首选项目,其次是有氧健身操和瑜伽,此外还有体育舞蹈、乒乓球、羽毛球和网球、体育旅游等;蹦极、攀岩等一些极限运动项目也逐渐被职业女性推崇,成为一种新的休闲体育娱乐时尚。这些休闲体育项目能够全方位调理其身心健康,陶冶情操,释放心理压力,缓解生理疲劳,使其在工作、生活中能从容表现出职业女性的自信和优雅,展示出她们内在的文化气质。

多样化的休闲体育形式反映的是职业女性对休闲体育的多元性需求。如瑜伽、形体等室内休闲项目,由于参与人数不宜过多,运动环境较为安静,更多地体现了传统文化特质和现代人文气息。一些室外项目如旅游、野营、登山等,因具有冒险性、挑战性和在户外进行,往往给人以成功后的畅快欣喜以及零距离贴近自然的安闲惬意。野营、登山等活动一般都是多人组合结队进行,职业女性参与其中有利于扩大交友范围,发展人际网络,激发自身潜力。有些中年职业女性往往会倾向健身效果更强的太极拳、广场舞等,显示了其对身体健康的需求。

2.4 休闲体育突出音乐性、艺术性的休闲享受特质

有些休闲体育活动中需要配以音乐背景,从而给职业女性带来丰富的听觉体验。如瑜伽音乐的轻柔舒缓、太极拳(扇)音乐的婉转悠扬、健美操音乐的青春动感等等,能够使职业女性在休闲活动中得到多样化的音乐享受,使体育文化与女性精神生活结合起来,让情感、意识、健身合而为一,使人感受愉悦,提升品位。

除音乐外,职业女性的休闲体育活动还会根据内容需要,巧妙融合一些其他的表现形式,如秧歌、广场舞、体育舞蹈等。从而使休闲体育活动既具备了独特鲜明的健身特色,又能促使职业女性在休闲过程中领略和展示绚丽多彩的艺术魅力。而且这种开放式的广场(公园)艺术文化能够让职业女性在休闲享受的过程收获更多的幸福感和满足感,进而使她们在面对生活和工作压力时多了一份从容。

2.5 重“休闲”而轻“体育”

很多职业女性度过余暇时间的方式更多地是选择逛街购物、看电视、打麻将、玩游戏、阅读时尚杂志等,而非真正的体育活动。这些休闲活动虽然也可以带来心理的愉悦和满足,但是其休闲意义是十分有限和单一的,对于职业女性的身心全面发展效果甚微。性别特征、特殊的工作性质以及交际范围等往往导致职业女性对创造性强的、全新领域的休闲体育文化缺少体验,从而更容易囿于常规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难以投入到启发自我、体悟美感的全新世界[6]。对于不少职业女性来说,传统文化的影响也制约着她们对休闲体育形式的选择,比如说登山、野营、游泳等休闲活动可能使她们肤色变黑、肌肉粗壮,不符合当今社会的某种审美标准和一些职业要求,于是很多女性在选择休闲体育活动时,会更倾向于那些“完善外表”的享受型休闲方式,而不是出于健身、放松或陶冶情操的目的。

3 职业女性休闲体育的文化价值

3.1 体现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

职业女性的休闲体育项目有很多属于集体项目。一方面,职业女性自身力量薄弱,很多项目需要团结合作才能完成;另一方面,职业女性普遍缺乏安全感而迫切需要融入集体环境,所以很多职业女性参加广场舞等活动。可见,参加集体项目并在其中获得成功,能够给她们以更大的满足感。这一项目选择特点也决定了其休闲体育活动更多地需要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以及为集体荣誉而拼搏奋斗的品质。

3.2 具有健身功能

大多数职业女性由于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既能清楚认识体育的本质功能,又能深刻理解体育的文化内涵,因此对于休闲体育活动的选择往往目的明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即在健身健美的同时缓解身心疲劳、娱乐消遣、塑造个性、培养气质等。同时,职业女性更加重视锻炼手段和方法的科学性,对于运动量和强度的掌握更加合理,因此其休闲体育活动对于提高或保持机体能力,对抗或延缓机能退化,综合改善力量、柔韧、灵活等能力都很有良好的效果。

3.3 注重美感体验

职业女性选择休闲体育活动更注重对于美的追求。对于美的追求可以分为外在和内在两个方面,前者主要指柔美、匀称的形体塑造,如参加瑜伽、健美操、舞蹈和形体等活动;后者主要指心灵获得美的享受,其渠道是多样的,既可以是一些体育休闲活动中所蕴含的文化的感染,如瑜伽中的佛教文化和艺术性,有助于习练者产生情感共鸣、培养高雅气质,提升艺术素养等;还可以是像登山、漂流等户外体育活动,能够使参与者亲近自然,感受四季变化,领略美好风光,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实现身心双修[7]。

3.4 传播休闲文化

职业女性平时工作、生活压力大,通过适宜的休闲体育活动可以结识许多不同职业、年龄的朋友,相互间的情感交流所带来的乐趣与话题,使她们的休闲时光丰富多彩,休闲体育已渐成为职业女性情感交流和减压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朋友们会定期或不定期地聚集在一起,交流经验和心得[8],也满足了职业女性的交际需要和群体需要,在为自己寻得乐趣的同时,还吸引了更多人的参与,进一步拓宽了职业女性的社交范围,对休闲体育文化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4 结语

职业女性的休闲体育既是职业女性追究健康、美和身心和谐的重要手段,也传递出我国职业女性积极、健康和平等的文化理念和信息。它所表现出来的地域文化与民俗特色既展示了我国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又使得活动本身极具特色;它所具有的音乐性和艺术性,增加了活动的感染力;它多样化的表现形式能够吸引更多职业女性参与其中。为了更好地促进职业女性休闲体育的发展,政府和相关单位应加强对职业女性休闲体育意识的宣传培养,帮助她们树立正确的休闲观;积极创造和搭建良好的休闲平台,为她们参与休闲体育活动创造时间和物质条件;鼓励职业女性创新休闲方法,开拓休闲体育文化思路。媒体应对女性休闲体育进行正面报道,引导社会认识职业女性在休闲体育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大力宣传那些有趣、有益的休闲方法,推动其流行和传播,为职业女性休闲体育的健康发展宣传造势。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社会观念的更新,以及休闲体育文化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创新与完善,职业女性休闲体育应顺势而为,不断创新发展模式,即建立体育与文艺交融、体育与自然和谐、体育和娱乐综合发展、体育与健康密切关联的绿色生态休闲体育文化发展模式,使职业女性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获得健康和快乐。

[1]唐士敏,郭克军.体闲体育——现代女性休闲新视角[J].辽宁体育科技,2010,32(3):25-26.

[2]卢元镇.体育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李晓通,郭军.试论新时期我国高校体育的休闲文化使命[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3,27(1):36-38.

[4]吴贵明.中国女性职业生涯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5]周兵.休闲体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6]柯倩婷.中国职业女性休闲的“阻”与“畅”[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1,(3):48-52.

[7]袁继芳,陈建国.安徽省职业女性休闲运动现状调查与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1,25(1):22-26.

[8]李国红,朱俊全.休闲体育与中年女性身心健康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7,(2):55-56.

猜你喜欢
职业女性体育活动
从蔡鸣喈之死看五四时期职业女性的困境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八闽职业女性制服秀
中国职业女性的先驱:茅丽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