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伟喜 蔡凤英
陕西柞水县人民医院外科 柞水711400
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日趋明显,老年阑尾炎患者的发病率居高不下。老年急性阑尾炎病情进展快、手术合并症多,甚至并发及多器官功能衰竭危及生命。2010-01—2012-01,我科对32例60岁以上的阑尾炎患者给予早期诊治,治愈率高,术后并发症少,现总结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组32例患者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60~79岁,平均(65.6±4.8)岁。发病至就诊时间:<24 h 20例(17.5%),>24 h 12例(25%)。症状体征:典型的转移性右下腹痛,反跳痛伴肌紧张17例。腹痛伴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16例。体温>38.5℃10例,19例患者右下腹可触及痛性包块。合并糖尿病6例,高血压8例,心脑血管病5例,肺心病2例。术后分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10例,化脓性阑尾炎7例,坏疽性阑尾炎6例,穿孔性阑尾炎6例,阑尾脓肿3例。
1.2 辅助检查32例患者均行血常规化验检查,白细胞计数>10×109/L以上者18例,中性粒细胞>80% 14例。腹部透视发现右下腹液平者12例。超声检查可见右下腹炎性包块回声表现,伴有盆腔积液者3例。结肠充气试验阳性8例;腰大肌试验阳性4例。
1.3 治疗24 h内手术治疗20例,24 h后手术治疗12例。术前应用抗生素、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积极治疗和改善合并症状等。本组单纯性阑尾切除术22例,阑尾切除加腹腔引流术6例,阑尾坏疽穿孔致周围脓肿行切开引流术4例。治愈29例,3例好转。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综合治疗伴发病。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并配合针灸、中药等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32例患者术后切口甲级愈合30例,切口感染2例。不完全性肠梗阻1例,经积极治疗痊愈。平均住院(13.2±5.2)d。随访6个月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随着年龄增长,高龄患者阑尾管腔逐渐变狭(管腔直径通常0.2 cm)易发生阻塞。加之消化功能减退,肠蠕动减慢,常因便秘,食物残渣容易进入阑尾腔引起阻塞造成局部组织缺血和坏死[1],同时高龄患者常并存动脉粥样硬化,在阑尾充血水肿情况下,阑尾动脉易形成血栓,发生坏死、穿孔。老年患者神经系统反应迟钝,大网膜萎缩,穿孔后炎症不易局限,合并化脓性腹膜炎的机会较多。临床症状与阑尾炎病变程度不相符。腹痛症状不甚明显且常无转移性腹痛,腹膜刺激征亦不明显。症状隐蔽,体征不典型,容易延误诊断和治疗[2-3]。本组3例阑尾穿孔患者仅表现轻度右下腹局限性压痛,反跳痛不明显。1例血常规查白细胞还在正常范围。老年人常患有各种主要脏器疾病如冠心病、慢性肺疾病,胃肠道疾病及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这些疾病的症状可能与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相混淆,增加了诊断上的难度。但只要认真仔细检查,综合分析,必要时做诊断性腹腔穿刺或剖腹探查,可提高早期诊断率。
在治疗上早期积极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同时考虑高龄阑尾炎患者常均伴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应注意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及负氮平衡。积极改善心、肺、肾功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治疗伴发病,加强术后护理和康复锻炼的指导,对于提高治愈率,改善预后亦十分重要。
本组32例患者经手术治疗痊愈30例,好转2例,未见死亡病例,亦未出现发严重并发症。我们认为,对高龄阑尾炎患者应充分认识其自身生理变临床缺乏典型症状和体征,对不典型的则要详细询问病史,全面、早期完善各项检查,及时诊断和治疗是提高该病治愈率,改善预后的关键所在。加强营养,做好围手术期的各项处理措施,能有效降低各种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4]。
[1]吴阶平,裘法祖.黄家驷外科[M]学.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 153-1 154.
[2]张锦翔.老年急性阑尾炎42例诊治体会[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07,27(9):1 060-1 061.
[3]苗瑞政,刘乃青,姜言明.老年人右半结肠癌并存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和治疗[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6,26(1):124-125.
[4]郏茂兵.144例老年人急性阑尾炎临床诊治体会[J].安徽医药,2007,39(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