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主体性探究

2013-08-15 00:49陈红娟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林语堂译者译文

陈红娟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 张家港学院,江苏 张家港 215600)

一、引言

翻译按其本性来讲,主要在于求同,于是信、忠实或对等似乎变成为它的最本质的目的。但翻译实际上又是异质文化之间的互涉、互证、互补、互融的变异活动;是引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不断的相互影响、交叉、重叠与转换的永恒运动。因此,无论是语言表达、艺术创作,还是文化交流,翻译都离不开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二、译者主体性之遮蔽与张扬

1.译者身份的转变

译者身份问题是一个理论性很强且在实践中又有颇多争论的问题。纵观整个翻译史,人们对翻译的认识在很长一个时期局限于语言的层面,译者被定位于一个难以摆脱的角色——仆人。也有把译者比作影子、镜子,甚至猴子。总之,源文是第一位的,译文是第二位的。由于有了世俗的偏见和社会的轻视,以及人们对翻译活动不了解,这样才有了译者尴尬的身份;再加上传统的观念总是潜移默化的,翻译工作者特别是初涉翻译的工作者,会不知不觉地将自己定位于“仆人”的位置。而20世纪七八十年代,西方翻译研究出现了从“语言翻译”向“文化翻译”的转向,从而扩大了翻译研究的学术视野,西方学者纷纷借助符号学、哲学、阐释学等学术资源对翻译问题展开多层面的探讨,从而突破了传统的模式,译者的身份又有了不同的定位,译者的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得到了张扬。

20世纪80年代以来,译者在翻译中的地位越来越受到世人的认可:译者可以用自己的名义取得译文著作权,随之而来的就是经济地位也得到了改善。可见,译者身份的转变就是译者走出阴影,彰显主体的过程。

2.从忠实到叛逆

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往往遇到两难的境地,一方面,他们认同忠实的原则,但在具体的翻译实践中却又遇到难以克服的障碍,主要困难来自语言和文化的差异。这些差异也正是构成翻译叛逆的根本原因。同时也为译者在实践中的叛逆提供了充分的理由。

意大利人有一个谚语:翻译者即叛逆者。传统观念认为翻译者是仆人,这正好构成了两极。一个特点是忠实,一个特点是叛逆。这为我们认识翻译提供了更深刻的价值。首先,翻译活动在本质上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局限。译者对源文绝对的忠实是一种理想,几乎不可企及。译者在处理翻译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困难时,不得不考虑应该持何种立场,采取何种方法处理各种矛盾。这样,在翻译活动中译者便从被动走向主动,赋予源文再创造,这为译者主体性的确立提供了理论基础。

3.译者的创造性

译者从忠实源文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而译者有了更多的自由和更大的创造空间。译者的创造给原作一个崭新的面貌,使之与更广泛的读者进行交流,既延长了作品的生命,又赋予它第二次生命。这为我们探究译者的主体性带来了启迪。从文化交流的角度出发,创造性是客观存在的。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仅要把自己看做是源文的读者,更要尊重他通过翻译活动获得的主动性,充分考虑到译作的潜在读者。有形形色色的读者,于是形成了对文本各式各样的理解,但这样的理解只能在译者所提供的文本基础上。每个译者都会受个人文化修养和创作个性影响而形成一套习惯性的表达手段。即每个译者都有自己风格。在翻译作品创作的过程中,译者起着主导作用,并通过译作影响着读者。

三、译者主体性在翻译中的体现

1.从源语中心论到译语文本理论

译文是在源文的基础上而产生的,因为译文,源文获得了重生,在源文到译文的过程中,总会因为源语文化语境而失去一些东西,但同时也会因为到译语文化语境而增加源文所没有的东西。因此,源文和译文应该是互为补充的关系。

译语文本理论是由吉迪恩·图里(Gideon Toury)提出的。译文的认可不是看是否忠实于源文,而是由它的可接受性来决定,任何翻译只能选取一定的特征或意义而牺牲其他的源语成分,完全“正确”的翻译是不可能的。由此,就有了对源语中心论的突破,开始了译语取向的翻译研究。它突破了源语的权威中心地位,使“忠实”的翻译标准受到质疑。译者从译语文化角度来定义翻译。只要译语文化接受的都属于翻译之列,如对源文的改写、改编、重写等都被视为翻译。

2.做决定的译者和规范下的译者

译者对文本的形式、内容、风格、意义、功能等有完全的决断权,因此,译者是一个能动的、创造的主体。然而,在社会文化语境中,译者的行为要受到译语社会文化的制约,译者作出的决定会受到社会规范的制约翻译规范指出翻译其实就是译者作决定的过程。它通常给译者和学者提供一系列可供遵循的规定性准则用以规范翻译行为。译者主体从原语中心论进入译语文本论这个更为宽阔的视野,译者主体性发挥了很大空间,但虽然译者主体摆脱了源语和源语文化的限制,但又受到来自译语文化中的种种制约。金圣华对翻译的本质进行了思考,并提出:“译者在早期虽有‘舌人’之称,却不能毫无主见,缺乏判断;译者虽但当中介的任务,却不是地位低下、依附主人的次等角色。翻译如做人,不能放弃立场,随波逐流;也不能毫无原则,迎风飘荡。因此,翻译的过程就是得与失的量度,过与不足的平衡。译者必须凭借自己的学养、经验,在取舍中作出选择。”

3.翻译实践中的译者

翻译具有文化的渗透力,这就要求译者必须熟悉本国文化和源语文化,在翻译实践中抛弃过去的“语言工具观”, 不断培养和增强文化意识,最大限度地传达源文语言多承载的文化信息。当然,译者都有自己的心理经验、感情经验和审美经验。

在翻译实践中,译者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作者、原作、翻译的目的、源语与目标语之间的差别、目标语文化中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等。由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会做出相应的选择。译者之所以进行翻译以及对作品的选择往往与他的翻译动机和翻译目的有很大的关系。

4.翻译策略的选择

自从有了翻译,就一直涉及各种各样的目的,任何时代、任何背景下的译文大都是为特定目的而产生,并为之服务的。而“忠实”“对等”这些翻译标准并不能解释复杂的翻译现象。比如,严复作为一名近代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他把社会改良的希望寄托在士大夫和知识分子的身上,呼吁他们一起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学习近代西方的政治经济制度。所以,他的翻译对象和目的决定了翻译的语言应该是容易被士大夫接受的古文。他用了一些翻译策略,如意译、删节、增评、按语加注评等,较好地实现了思想启蒙的目的。时代的不同对翻译的目的也有造成影响。而翻译的目的就决定了翻译该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林纾不懂外文,但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30年的时间内,林纾却翻译了180余部西方小说,归化意译是林纾采用的基本翻译策略。为了更好地表达作品思想和考虑到当时读者的接受水品,林纾的译作里经常出现任意删减或增补原文的意译方法。如塞万提斯的长篇巨著《堂吉诃德》第一部、林译本《魔侠传》则成了一本薄薄的小册子。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九三年》,林纾译为《双雄义死录》,篇幅亦减少很多。他将翻译作为一种工具,目的是通过介绍西方小说中反映的国外的语言文化风俗来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

在特定的情况下,采用翻译、解释或是改编的策略,都可能是最合适的策略。《浮生六记》是林语堂先生最见功力的译作,他自称前后易稿不下十余次。在林语堂所处的时代,大多数西方人对中国了解甚少,而林语堂深受西方文化濡染,成了一位中西之间的边缘文化人。在翻译过程中,林语堂带着自己的经验和认知模式对原文进行解读,采用了灵活的译法:直译、意译、注译等,既维护本民族语言文化,又尊重外来“异”的成分。下面就举林语堂《浮生六记》译文中的几个例子来加以说明:

①对年代的翻译:

癸未:1763

甲寅:1794

庚子:1780

可以看出,译者没有按照中国人所特有的天干、地支来纪元的方法翻译,而是直接按照西方纪元的方法来翻译,以便于读者理解。

②对称谓的翻译

堂兄:boy cousin

表兄:a cousin (the son of my paternal aunt)

翁:you

先君:my father

中国人的称谓和西方人不同,很多称谓在西方文化中不存在,这就填补了英语中称谓词汇的空缺,更加明确了两者的亲戚关系。

在整个翻译中,林语堂深谙中西文化并熟练驾驭中英两种文字。一旦选择好翻译策略,译者会采用与此相适应的翻译方法。

四、译者主体性对译者的要求

译者、作者、读者这三元关系并非出于静止不动的状态,而是处于永恒的动态运动过程。译者需要通过源文认知原作的意图和意义,同时也要通过译文将自己认知的原作意图和意义与译文读者交流,以完成“三元关系”间的跨文化语言交流。译者首先是一个读者,一个与源文作者、源文文本进行对话的读者,而在进入翻译时,译者又同时在与译文的读者进行新一轮的对话。

译者要有读者意识。译者是先读后译,是读者加译者。译者希望译出的文本能够让最广泛的读者接受,因此,译者需要了解读者的需求,这样就可以决定是否可以选择一定的文本去译;同时,译者还必须了解自己与读者之间理解的差异,这样就能确定读者的理解层次,判断自己的理解和表达是否将有效地引导读者的理解;译者在翻译中就要设想读者的存在,因此,在翻译的理解和表达中就会时刻提醒自己,因为译者存在的价值首先在于为读者产出有效的翻译文本,而有效的文本不仅是要去迎合读者的口味,更重要的是要去引导并提升广大读者的欣赏水平。那些缺乏读者的译语文本,就是缺少对读者的理解和阅读。

面对不同的读者类型,采取的翻译方法也会有所不同。也就是说译者要考虑读者的实际需要和接受水平,来决定采取归化还是异化。

[1]董明.翻译:创造性叛逆[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2]葛校琴.后现代语境下的译者主体性研究[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3]秦文华.翻译研究的互文性视角[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4]沈复.浮生六记(林语堂)[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5]余光中谈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出版翻译公司,2002.

猜你喜欢
林语堂译者译文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林语堂:幽默艺术与快乐人生
译文摘要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探访林语堂故里
1940年林语堂短暂的重庆之行
I Like Thinking
HIS COUNTRY AND HISPEOPLE
元话语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