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赐姓李氏考

2013-08-15 00:55
关键词:金史拓跋宋史

张 婧

(陕西中医学院社会科学部,陕西西安712046)

在宋代,中国的西北部曾经存在过一个很重要的政权,其统治者自称其国为大夏国或白高大夏国。据《旧唐书》记载:“党项羌,在古析支之地,汉西羌之别种也。魏晋之后,西羌微弱,或臣中国,或窜山野。自周氏灭宕昌、邓至之后,党项始强。其界东至松州,西接叶护,南杂舂桑、迷桑等羌,北连吐谷浑,处山谷间,亘三千余里。”[1](P5290)因其位于宋朝西部,故史称西夏(1038-1227年),其朝前后十帝,享国190年,都城在兴庆府(后改名中兴府,即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其主体民族为党项羌。西夏统治的地区,据《西夏书事》卷十二记载它东到黄河,西以玉门为界,南边则紧接萧关,向北控制了大漠,《宋史》将其国土面积概括为“方二万余里”[2](P14028)。

一、史书中关于西夏赐姓的不同记载

西夏统治者在唐朝时因功曾被赐以李姓,而关于西夏何时赐姓李氏,在《宋史》、《辽史》和《金史》中却出现了不同的记载。《宋史》记为:“唐贞观初,有拓跋赤辞者归唐,太宗赐姓李,置静边等州以处之。”[2](P13982)“唐末,拓跋思恭镇夏州,统银、夏、绥、宥、静五州地,讨黄巢有功,复赐李姓。”[2](P13982)而《辽史》却如是记录:“西夏,本魏拓跋氏后,其地则赫连国也。远祖思恭,唐季受赐姓曰李,涉五代至宋,世有其地。”[2](P1523)至于《金史》则做了这样的说明:“夏国王李乾顺,其先曰拓跋思恭,唐僖宗时,为夏、绥、银、宥节度使,与李茂贞、李克用等破黄巢,复京师,赐姓李氏。”[2](P2865)

从以上叙述可以看出,关于西夏赐姓李氏事,《宋史》认为赐姓有两次:第一次在唐贞观初,赐姓原因在于西夏首领拓跋赤辞归顺了唐朝,唐太宗因其归顺有功,心中喜爱,故而为之赐姓,并置静边等州给他们;第二次在唐末,镇银州,统银、夏、绥、宥、静五州地的拓跋思恭因讨黄巢有功,复被赐姓李氏。而《辽史》和《金史》则认为西夏赐姓李氏是在其远祖思恭时期。关于这一点《辽史》更简略,仅提到“远祖思恭,唐季受赐姓曰李”,《金史》较之略为详细,载西夏赐姓李氏在托跋思恭时期,该点与《辽史》相同,不同之处也是更重要的是《金史》比《辽史》更详细处是它更进一步说明了赐姓原因:唐僖宗时,身为夏、绥、银、宥节度使的托跋思恭因为同李茂贞、李克用等破黄巢复京师有功而被唐僖宗赐姓李氏。

也就是说,关于西夏赐姓李氏一事,至少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宋史》中提到的两次,唐贞观时期,被赐姓的西夏首领是拓跋赤辞,原因是他归顺了唐朝,而在唐末因讨黄巢有功,其首领拓跋思恭复被赐姓李氏;另一种说法是《辽史》、《金史》中记载的唐僖宗年间,被赐姓的西夏首领是托跋思恭,原因在于他帮助唐朝镇压了黄巢起义。那么究竟西夏赐姓李氏在什么时期?而第一个接受唐朝赐姓李氏的西夏首领是谁?然而从以上三史记事之不同,我们至少可以获得以下信息,那就是以上两种说法的赐姓时期均在唐朝,所以只要翻开记载唐事的史料,大致应该能找到正确的答案。

据《旧唐书》记载党项羌每姓自为部落,一姓之中又分出许多小部落,大部落有万余骑,小部落有数千骑,当时有细封、费听、往利、颇超、野辞、房当、米擒、拓跋等部落,其中拓跋部落最为强盛。当时的拓跋部落居住在栋宇之中,屋顶用犛牛尾巴和羊毛覆盖,每年都要换屋顶;其人尚武、高寿,人死实行火葬,无文字;“自周及隋,或叛或朝,常为边患”[1](P5291)。到了首领拓跋赤辞时,起初臣于吐谷浑,吐谷浑王非常器重赤辞故而与之约为婚姻。“及贞观初,诸羌归附,而赤辞不至”[1](P5291),在李靖攻打吐谷浑时,赤辞屯兵狼道坡抵抗官军,在洛生招降失败而又攻打成功后,唐太宗令岷州都督李道彦劝降,“赤辞从子思头密送诚款,其党拓跋细豆又以所部来降”[1](P5292),此时赤辞见其宗党纷纷远离自己,而“始有归化之意”[1](P5292)。再加上之后岷州都督刘师立又一次遣人招降,“于是与思头并率众内属,拜赤辞为西戎州都督,赐姓李氏”[1](P5292)。从此对唐职贡不绝。

再看《新唐书》的记载:少数民族党项中有一支拓跋氏,其首领拓跋赤辞初时臣服于吐谷浑,慕容伏允待之甚厚。其他羌族部落都臣服于唐,唯独拓跋赤辞迟迟不肯归附。当唐朝大将李靖击打吐谷浑时,赤辞屯兵狼道峡对抗唐军。当时的廓州刺史久且洛生想招降他,拓跋赤辞因吐谷浑待之甚厚据不降。于是“洛生怒,引轻骑破之肃远山,斩首数百级,虏杂畜六千”[3](P6215),唐帝因为洛生打仗胜利了所以想趁热打铁招降赤辞,时“赤辞从子思头潜纳款”[3](P6215),而赤辞的手下拓跋细豆也投降了唐朝,“赤辞知宗族携沮,稍欲自归”[3](P6215)。与此同时,岷州都督刘师立趁机诱降。诱降成功后,“以其地为懿、嵯、麟、可三十二州,以松州为都督府,擢赤辞西戎州都督,赐姓李,贡职遂不绝”[3](P6215)。这是唐帝第一次为拓跋氏赐姓,赐姓者为唐太宗李世民,被赐姓者是拓跋部首领拓跋赤辞,赐姓原因在于诸羌已归独不至的拓跋赤辞终于归顺了唐政权,此后自河首积石山以东都成为唐帝国的统治区域。到唐僖宗时,黄巢起义进入长安,拓跋部首领拓跋思恭发誓为唐室平患,僖宗以之为贤,认命其为左武卫将军并权夏、绥、银节度使事。到了中和二年,拓跋思恭再被擢为京城西面都统、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又进四面都统,权知京兆尹。“贼平,兼太子太傅,封夏国公,赐姓李”[3](P6218)。这当是西夏在唐时第二次被赐姓了。

抛开新、旧《唐书》中招降细节的记载,但就西夏赐姓李氏一事而言,其记载是统一的,最早当在拓跋赤辞时期,原因在于他归顺了唐王朝,故于唐太宗贞观年间赐姓李氏。

二、史书记载有所出入的原因

为什么关于西夏赐姓一事,史书记载会有出入?笔者认为原因大致如次:《旧唐书》和《新唐书》均记载西夏赐姓李氏最早在唐贞观年间,而《新唐书》更是详细记载了两次赐姓的原因和经过。《旧唐书》的作者乃后晋刘昫,其生存年代距离唐代最近,《新唐书》修史者欧阳修和宋祁等人大致沿用了《旧唐书》的说法,而《宋史》、《辽史》、《金史》均为元人脱脱等所修。元代距离唐代年代较远,且为三个王朝修史,工作繁杂,难免会有失误;况且,在修三朝史时均以三朝自身为核心,而对于处于国中之国、在三种政权之间辗转依附的西夏,修史者重视不足,故而错误难免。反过来说,如果当时西夏政权能够引起足够重视,那么,当有官修的《西夏史》存世。种种迹象表明,元朝修史对西夏历史并不是很重视,故而三史中对西夏的记载内容矛盾、有所讹误或者不全面在所难免。

再者,据吴天墀先生在《西夏史稿》中的考证和推测:据说拓跋赤辞和其侄儿思头降唐,唐中宗追赠过一位曾担任静边都督的人叫拓跋思太。吴先生推测,拓跋思太即拓跋思头。思头死后,其子守寂即其位,唐玄宗时封西平公。安史之乱后,守寂因功擢容州刺史,领天柱军使;后赠灵州都督。其孙拓跋乾晖曾任银州刺史,而乾晖则为后来占据宥州的拓跋思恭的祖父[4](P11-12)。那就是说,拓跋赤辞和托跋思恭有血缘关系,前者应为后者的远太叔祖。

这时可以得出结论了,关于西夏赐姓李氏一事,《宋史》记载全面,而《辽史》和《金史》的记载仅仅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已。西夏赐姓李氏当有两次,第一次在唐太宗贞观年间,被赐姓的西夏首领为拓跋赤辞,原因是他归顺了唐朝;第二次在唐僖宗时期,被赐姓的西夏首领是拓跋思恭,原因在于其讨黄巢有功。故以西夏赐姓李氏最早当在唐太宗贞观年间,被赐首领为拓跋赤辞为信史,即西夏赐姓李氏最早应源于拓跋赤辞而非拓跋思恭。

三、探讨该问题的原因及读史之方法

有人可能觉得西夏赐姓李氏之事无有争议、事实确凿,本无需考证,笔者不该枉费笔墨于此。但笔者认为之所以要考证西夏赐姓李氏当在何时之原因在于,若读者对西夏历史了解不清,倘先读了《辽史》、《金史》定会产生误解,误以为西夏赐姓李氏仅仅一次,最早在唐僖宗年间,被赐姓的西夏首领是托跋思恭,原因在于他帮助唐朝镇压了黄巢起义;倘若《宋史》、《辽史》、《金史》同时参照阅读定会产生困惑,不知西夏赐姓究竟在何时,故而予以澄清,还历史以真实。而且对于西夏赐姓李氏的考证对我们阅读史书也有一定的帮助和启示。

首先,阅读史书时应参照数家之言对照阅读,不应拘于一家之言。任何一项科学研究都必须广泛搜集文献资料,在充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分析资料的种种形态,探求其内在联系,进而做出更深入的研究。而每个人观察事物的角度都不可能相同,而且史官记载历史之际由于对事件的认识不同也很可能会侧重点不同。特别是官修的史书,更可能会根据统治阶级的意志对历史做某些筛选,甚至曲解、以致以讹传讹。这就要求读史之人独具慧眼,广泛搜集文献资料,对于同一件事情应找出相关史书对照阅读,反复考证,以求得信史。

其次,读史时应尽量选择公认的修得好的史书。因为此类史书一般都是经过作者精心考证和校勘之后的产物,它与同类史书相比则较为精确,对于历史事件的叙述可能更完整,可以让我们在读史的时候少走弯路,尽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大量的、最准确的信息,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要求读史之人在阅读史料以外,更应了解、熟悉关于版本学、文献学的知识,善于去伪存真,选择修得好的史书来阅读。

再次,阅读史书要学会辨伪。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文明的先祖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经过数千年的积淀和发展,形成了浩如烟海的古代文献。这些文献,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文明的体现。在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都留有许多史书,私家治史的也特别多。统治阶级为了统治的需要往往也会歪曲和篡改历史,对于同一事件,历史上可能会有不同之记载。荀子有言曰“信信疑疑”,清学者袁枚也旗帜鲜明地指出“双眼自将秋水洗,一生不受古人欺”,所以读史应学会辨伪,用全面的观点来看待和学习历史。

最后,历史研究需要时间,需要真功夫。历史知识的积累非一蹴而就,要学好历史,不但要有不厌其烦的态度,更要有一种可能很长时间内也没有大收获但却能沉得住气的气势和勇气。阅读史书,积累历史知识,应该采用先精读、再略读,而后隔期反省的方法。学习历史,要先确定自己的目标,对于自己目标指导下的知识要仔细而认真的学习,力求精益求精。在精益求精的基础上再去发散,发散范围内的东西则为略读的对象。人的生命和精力毕竟有限,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最大限度的知识。读史书久则必有体会也必有发现,对于自己的体会和发现,最好是一有火花便记述下来,记下来之后却并不忙投寄而期待发表,因为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出来的东西,其含金量毕竟有限,而且某些想法可能也是一时冲动却并不为成熟之见解。所以,写下的东西先搁置一段时间,当固有的思维冷却之后再回过头去看,可能会有意想不到之新收获。“日计不足,月计有余”,如此反复数次,见解则更加深刻亦更为全面。

存在问题事小,考证问题事大。发现了问题就去考证、就去研究,从而还历史以本来面目。读史若此,方能有一点儿收获。

[1]刘昫.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2]脱脱.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5.

[3]欧阳修.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4]吴天墀.西夏史稿[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金史拓跋宋史
英文摘要
“屎壳郎”大王
拓跋珪的“天赐”时代
21世纪以来的《金史》研究综述
关于拓跋鲜卑迁徙过程中的文化转变
“情—理—情”模式与《宋史·苏轼传》文本的形成
Contents and Abstracts
《宋史》中的宋代宗族义庄考
《金史·结什角传》笺证
领导是咱老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