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

2013-09-08 02:11
关键词:落后地区河南省代表

钟 玲

(郑州大学商学院,河南郑州 450001)

近年来,由于自然资源、交通环境、投资环境等的差别,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越来越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2003年河南省确定实施中心城市、中心城镇带动战略,加快全省的城镇化。这一战略虽然有效地促进了河南省经济社会的发展,但黄淮地区、豫北地区与豫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依然缓慢。2010年,河南省提出了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战略,以协调整个区域的发展。基于此,对河南省区域发展水平差异进行评价,并分析其重要影响因素,对制定合理的区域发展政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区域经济差异现状分析

首先,城市化水平总体偏低,省内差异明显。2011年全国城市化平均水平为47%,而河南省的平均城镇化水平是40%,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1]。河南省各地区城镇化水平差异明显,最高的郑州市为63.6%,是周口市的29.7%的2倍多。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集中在中原城市群区域以及豫北、豫西地区。城市化水平低的地区集中在黄淮地区,其值均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

其次,人均GDP绝对差异增大。根据2002-2010年各市人均GDP计算极差,即最大值减去最小值,再计算每年各市人均GDP的标准差,将两组数据做出折线图如图1所示。

由图1可以清晰看出,从2002年到2010年,河南省各市人均GDP的绝对差异越来越大[2],极差由2002年的10 591上升到2010年的37 547,相当于周口市人均GDP的2.9倍,标准差也由2 813上升到11 056,绝对差异呈现出扩大的趋势,2005年极差增长变缓,但随后几年极差的增长速度越来越快,且呈现出继续增长的趋势。

图1 极差和标准差的折线图

二、区域发展水平评价与差异分析

经济社会的指标多种多样,不能全部都选取,故按照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和可比性的原则,根据《河南省2011年统计年鉴》,以18个城市为样本,确定16个指标构建评价体系,并用Xi代表各个变量[3],X1代表人均生产总值(元)、X2 代表居民消费水平(元)、X3代表固定资产投资(亿万)、X4代表进出口总额(亿美元)、X5代表利用省外资金情况(亿万元)、X6代表财政预算收入(亿万元)、X7代表一般预算支出(亿万元)、X8代表第三产业贡献率(%)、X9代表单位 GDP能耗(吨标准煤/万元)、X10代表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元)、X11代表(R&D)经费支出(万元)、X12代表城镇化水平(%)、X13代表从业人员 X14代表公路里程(公里)、X15代表卫生机构床位数、X16代表社区服务设施数。

对16个变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大部分解释变量的相关系数大于0.3,即可进行因子分析。将数据导入SPSS,进行因子分析,并输出结果。根据选择公因子条件选择公因子数为2。由输出旋转成分矩阵看出,第一个公因子F1主要是由财政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与(R&D)经费支出所决定,这三个指标在F1上的负载均在0.95以上,且F1的贡献率为54.791%,则F1主要反映了地区的经济实力与其发展潜力。第二个公因子F2主要与从业人员与公里里程有很强的相关性,这两个指标在F2上的负载在0.85以上,且F2的贡献率为28.24%,故F2可以定义为一个地区的生活环境因素。计算出各个地区F1、F2得分,以折线连接,可以绘制出图2。

图2 F1、F2得分折线图

由图2可以看出,F1、F2对地区的发展水平影响不同。F1,即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郑州为3.412,最低得分濮阳为 -0.845,差距为4.257。而 F2,即居民生活水平得分济源最高为2.098,最低得分南阳是 -1.559,差距是 3.656。同时处于 F1、F2 得分前五的只有焦作,说明城市的发展并不均衡。例如南阳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但是居民生活水平得分却比较低。究其原因,该市总面积在河南省中最大,人口最多,但城镇化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小城镇建设资金匮乏。

根据权重计算各个城市的综合得分,可以将河南省分为四个地区。发达地区有郑州、洛阳、焦作、济源;较发达地区有安阳、平顶山、新乡、三门峡、许昌;欠发达地区有鹤壁、漯河、开封、濮阳、南阳;落后地区有信阳、驻马店、商丘、周口。

省会郑州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中国最大的铁路枢纽编组站,区位优势明显,自然资源丰富,人力资源充裕;洛阳处于第二位,与郑州有一定的差异,但洛阳有着便利的交通和丰富的旅游资源;焦作是以煤炭开采和深加工而兴起的能源基地和化工城;济源设市最晚,但后来居上,境内资源丰富,有著名的黄河小浪底水电站,水电资源充裕。这些城市均属于发达地区,综合经济水平较高。

安阳历史悠久,西部有一定的煤炭储量,是河南省重要的黑色冶金、电子、化工、医药基地;平顶山是以资源开发而兴起的新型城市;新乡的电子产业居于全省前列;三门峡则是中国的第二大黄金产区;许昌是河南省重要的粮食基地和烟叶产区,工业以轻工业为主。

漯河的农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发达,但城市规模较小,工业基础较差;鹤壁煤矿是河南四大煤矿之一,但是矿种单一,城市基础设施较差;开封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资源比较稀缺且市区地质构造差,严重制约了城市的经济发展;濮阳的中原油田是我国的第四大油田,但是经济的辐射能力较差;南阳的传统手工业生产非常著名,但产业聚集较差,不能产生有效的聚集效应。

商丘具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但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对外聚集贸易较低,阻碍了其经济的综合发展;驻马店、信阳、周口是河南的主要农业区,土地面积较广,劳动力资源丰富,但是工业基础差,城镇化水平低,发展潜力不足。

总体来说,河南省区域发展不平衡,有必要客观分析其差异原因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三、区域经济差异因素分析

从自然资源因素看,河南省是农业大省,自然地理对农业发展影响巨大,河南省的经济也是从此基础上发展的。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重工业相对比较发达,工业化也高于矿产资源匮乏的地区。河南省经济较为发达地区的矿藏资源优于其他地区,如郑州、洛阳、新乡、焦作和济源等,重工业发达,经济发展速度也就较快,而黄淮地区的矿产资源相对短缺,第一产业所占的份额就较大,地区经济以农业和农业基础上发展的轻工业为主。

从区域政策因素看,长期以来,我国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以带动整个工业化的发展战略,向内陆投资布置重工业。在“一五”、“二五”期间,国家着重进行的156项工程建设中,河南占了16项,主要是煤炭、机械、水利等,主要投向郑州、洛阳、焦作、平顶山。因此,这几个城市初步形成了重工业基地,在以后的经济发展中也呈现良好的态势。近年来,河南提出建设中原城市群,以中原城市群带动整个河南省的发展,给这些市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条件,也使区域经济的差异越来越凸显出来。

从交通因素来看,交通的发展水平和空间分布状况对社会经济活动有着深刻的影响。中原城市群内有郑州、洛阳两个航空物流港,又有京广、陇海、焦枝、新荷等铁路干线,有连霍、107、106等多条公路,交通便利,可以带动地区的发展,而黄淮地区交通、通讯都差于其他地区,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四、区域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首先,把握政策导向,优化投资环境。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主要采取的是东中西部和东北四大区域梯度推进的战略。在此大背景下,河南应优化投资环境,各地区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政策,尤其是落后地区政府职能应向“服务型政府”转变,把吸引投资的重点放在投资环境的建设和完善上。各城市应该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重视和加强投资软环境的建设,优化资源配置。

其次,强化点轴扩散效应,优化产业结构。目前河南省已经初步形成了两条轴线和三个产业发展带。一条是陇海铁路和其结合的国道干线为城镇发展布局的轴线,沿线有商丘、开封、郑州、洛阳、三门峡等城市;另一条是依托京广铁路干线等为布局的轴线,主要包括信阳、驻马店、漯河、许昌、郑州、安阳等城市以及一些小县城。这两条干线上集中了河南省超过50%的人口,通过这两线把一些具有增长极作用的城市连在一起,形成两个带状的经济发展走廊,可以扩大发达地区和各级增长极的扩散作用,既能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还可以有效促进河南省经济空间结构向网络系统发展。同时也应该积极发展三个产业带,即新郑漯产业发展带、新焦济产业带和洛平漯产业发展带。这两条轴线与三个产业带的有机结合,将有助于带动全省的协调发展。

最后,加大对落后地区的扶植力度,增加教育投入。落后地区的基础设施不完善阻碍了整体经济的发展,因此,应当加快落后地区的通信、交通、电力、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高速公路建设,使之形成与周围地区畅通便利的交通网络,为落后地区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设施保障。同时,也应该加大教育的投入,不断提高落后地区劳动者的技能水平。

:

[1]张大卫.河南城市发展报告[R].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

[2]刘永江,覃成林,李俊雅.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J].新疆农垦经济,2008,(2).

[3]陈娜.河南省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1.

猜你喜欢
落后地区河南省代表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诠释代表初心 践行人大使命
四季的代表
“代表通道”新观察
这个代表咋这么拗
少数民族地区县级图书馆管理面临的问题及措施
落后地区教育要注意培养家长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