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众狂欢理论评当今“舌尖”文化的兴起

2013-08-15 00:55游庆超
关键词:平民化巴赫金狂欢节

游庆超

(新疆大学人文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一、引言

随着央视一部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播出,在我国刮起了一股“舌尖”文化热,一时间,举国上下大谈“舌尖”,随之而来,在各大书摊上出现了众多美食书籍,诸如《品味舌尖上的中国》、《舌尖上的素食养生》、《舌尖上的中国味道》、《舌尖上的餐饮店》、《舌尖上的世界》、《舌尖上的江南》、《舌尖上的上海》、《中国食料史》、《台北小吃札记》,等等。不仅如此,在网络上,关于母校美食的讨论也十分火爆,“舌尖上的母校”勾起了校友们的怀旧情结。一部介绍中国美食的纪录片搅动了人们的味蕾,掀起了一场吃货们的狂欢盛宴。但在这狂欢背后,蕴含着一些深层的文化元素。笔者将从大众狂欢理论出发,探讨这一现象。

二、“舌尖”文化的大众性

“舌尖”文化作为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采用微距摄影的手法,通过画面、声音、蒙太奇等艺术手段把美食的诱惑表现得淋漓尽致,直接地触发了人类爱好美食的共通本性,这种文化的表达方式有利于跨文化传播的进行”[1](P47)。作为跨文化传播的一种,“舌尖”文化树立了“求同”的主体诉求,即在充分展现中国文化特殊性、差异性的基础上,注重触发人类共通的情感,引发观众共鸣,使此类文化具备更强的普遍性和人类性,具体体现在此类文化对普通劳动者的赞美以及人类共通的对美食记忆中亲情、爱情、乡情的渲染。同时,“舌尖”文化勾起的人们对于某种美食深刻的回忆,使人们在欣赏此类文化时,不禁产生“这种小吃或美食不是我曾经吃过或见过的吗”的感叹。对很多电视观众来说,在紧张的工作和生活之余,看这类美食节目,会产生“原来我也参与在这种全民狂欢之中”的感觉[2](P32),产生很强的存在感与参与感。从巴赫金的大众狂欢理论来看,“狂欢节是一种全民参与的活动,它具有人人身处其中的全民性,它没有边界,无论高低贵贱都可以自由地参与其中”[3](P129)。“舌尖”文化以其广泛的普及性具备了大众性的特点。对美食的追捧,没有身份的限制,也没有地域的限制,每个人都有喜欢美食的本能和权利,各个地方也都有自己的美食,这些特点决定了“舌尖”文化很容易引起大众的共鸣。

同时,在这场对美食追捧的狂欢盛宴中,人们暂时脱离了现存社会各种组织的束缚。巴赫金认为:“狂欢节参与者以独特的方式组成一个整体,暂时脱离于所有的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等各种组织,把这些组织在狂欢节期间悬置起来。”[4](P47)从当前“舌尖”文化的潮涌状况来看,那些美食爱好者正自发组成一个群体。这个群体没有名称和机构,只是缘于一种对美食的热爱和回忆;这个群体暂时脱离了社会、政治、经济组织,不再受这些限制,甚至因为对美食的爱好把这些组织搁置一边。

三、“舌尖”文化的平民化

巴赫金的狂欢理论认为:“在狂欢节中,也不存在演员与观众的区分,因为每个人都既是演员又是观众。狂欢节消解了官方的观念,而采取了非官方的民间立场。在狂欢节上,人们不是袖手旁观,而是生活在其中,而且是所有的人都生活在其中,因为从其观念上说,它是平民的。”[5](P102)同样,在我国掀起的“舌尖”文化热潮中,大家都在享用着美食文化带来的狂欢。在这里,不管是高官还是平民,他们自己亲身体验过制作美食的过程,所以,他们每个人既是一名观众,又曾经是其中的演员,这种狂欢是一种非官方的。在这一狂欢体验过程中,普通民众都置身其中。也就是说,这种带有集体狂欢意味的文化是平民化的。

“舌尖”文化通过类似《舌尖上的中国》等纪录片近距离对普通百姓日常饮食的原料采集、加工、制作等过程的记录,展示了他们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它不止是一部美食纪录片,更多的是通过美食这个窗口,让更多的人看到国人目前的生活状态;它借之以回忆乡情的渠道,用质朴的方式展示普通中国人的人生况味。“舌尖”文化在审美趣味上追求生活中的自然和本色,关注生活中的小人物,以小视角反映大时代。在电视播放的美食节目中,都能看到众多美食代表人物展示自己劳动成果时淳朴的笑容。这些笑容被抓取、放慢、连接成各组镜头,这是最自然的笑容,最本色的笑容。这些笑容里包含了普通大众生活的艰辛,包含了他们的劳动智慧,也包含了他们对生活的期望与梦想,这种最平实的表达才是最朴素的美。以美食为切入点,以众多人物故事为叙述载体,通过平民化的叙述方式,以情动人,在带给我们美食饕餮的同时,又给观众展现了普通劳动者生活的艰辛与智慧。

《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说明了平民化意识已经促使电视纪录片发展成为一种新的纪实风格:以平民化的创作理念,基于平民的视角,具有观众意识,创作出观众喜闻乐见的纪录片。这种创作态度主要体现在:在节目题材的选取上,要从老百姓的生活视角、审美趣味出发,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百姓,反映老百姓关注的问题;在节目内容的叙述上,运用故事化的表达方式,唤起观众的心理认同和感情共鸣;从审美效果上,平民化追求自然和本色,记录普通人群最朴实最自然的生活实况。除此以外,纪录片平民化创作趋势最重要的意义还在于,通过刻画日常生活空间背后隐藏的深刻的真实,挖掘出日常生活空间背后蕴含的普遍的人性。

正因为如此,这类纪录片以其质朴、亲民的方式贴近了普通民众,拉近了电视和大众、美食和大众之间的距离,使普通大众觉得这种节目离自己很近,所以,深受平民的喜爱。这也是“舌尖”文化风行的原因之一。

四、“舌尖”文化对精英文化的颠覆性

以往,以纪录片形式出现的文化产品往往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让人产生一种只有那些受过高等教育、社会地位较高、品味相对较高的人才能欣赏的感觉。特别是在中国,“纪录片更一度演变为一群精英拍给另一群精英看的圈子艺术”[6](P176)。而《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纪录片却一反人们对纪录片的传统认识,迅速在国内走红。这部每天深夜在央视播出的纪录片,毫无争议地成为全民关注的焦点,火爆程度直逼同期播出的电视剧。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中国,精英文化一直在压抑、轻视大众文化,大众文化也始终在抗争、解构着精英文化的正统地位。可以说,《舌尖上的中国》的火爆是“舌尖”文化的成功,也是大众文化对精英文化的成功颠覆。

当今,在我国荧屏上,以“舌尖”为题的纪录片出现得越来越多,它调动了大家对美食的集体回忆和思考,其中,还有对当地的饮食文化的回顾。这种文化的传播本身,就是对官方倡导的精英文化的一种疏离和颠覆。在巴赫金看来,“狂欢节给人们提供了一种实现集体思想的现实方式,这种方式以颠覆官方的根本观念为宗旨,将神圣化的现行制度、现有的政治、道德价值和规范等一一消解。而这种颠覆与消解本身就是一种生活的方式”[7](P218)。在这种享受和回味美食的过程中,人们暂时摆脱身份和地位的限制,似乎人人都是平等的,似乎实现了自由与平等,而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被不可逾越的等级、财产、职位、家庭和年龄差异的屏障分割开来。在这里,人们欣赏的是一种通俗的大众文化而不是高高在上的精英文化。巴赫金的狂欢理论本质上是一种反抗霸权力量、建立普天同庆的自由民主的理想世界的文化策略。这不能不说是对精英文化的另一种反叛和颠覆。

任何一种文化的风行都有它内在的原因,而“舌尖”文化以其大众性、平民化和对精英文化的颠覆性广泛传播。希望这种以大众文化定位的“舌尖”文化,能继续秉承给百姓打造精美的视觉和听觉盛宴的宗旨,从而引发大众文化的狂欢,避免误入粗制滥造的歧途。

[1]陈龙.在媒介与大众之间:电视文化论[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

[2][荷兰]丹尼斯·贝尔.受众分析[M].刘燕南,李颖,杨振荣,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苏联]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5卷)[M].钱中文,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4]王建刚.狂欢诗学:巴赫金文学思想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

[5]陶东风,和磊.文化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6]隋岩.当代中国电视文化格局[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4.

[7][美]约翰·菲斯克.解读大众文化[M].杨全强,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平民化巴赫金狂欢节
动物狂欢节
对话与距离:《踩影游戏》的巴赫金视角解读
在与巴赫金对话的长远时间里
巴赫金“表述”研究的再阐释
购物狂欢节
电视新闻报道中的平民化视角
关于电视新闻平民化的分析
电视新闻平民化不等于娱乐化
巴西
关于电视新闻报道平民化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