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存在主义的一点思考——海德格尔存在主义的视角

2013-08-15 00:55舒坤尧
关键词:存在主义本体论海德格尔

舒坤尧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科技处,河南郑州 450045)

一、存在主义的思想根源和社会根源

马丁·海德格尔是无神论存在主义理论体系的创始人。他的存在主义是关于人的存在最基本的学说,是生存论哲学。存在主义是当代西方哲学中最主要的流派传,是继现象学之后西方哲学的又一重要的哲学流派,在现代西方哲学的人本主义思潮中影响最大。存在主义是一种强调存在的思考的理论,把孤立的个体非理性的意识活动认为是最真实的存在,使其成为全部哲学的起始,强调尊重人的个性、自由的哲学,超出单纯哲学范畴,涉及西方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

第一,思想根源。海德格尔深受尼采的影响,是西方存在主义的创始者,认为只有当人们开始思考时,才能听到尼采的呼声,西方思想发展史关注的是存在着的事物,忽略遗忘存在着的事物的存在。在理论研究上,是个很大的创新。怎样揭示它?海氏以胡塞尔的现象学为工具,认为现象学意味着让事物自己说明自己。只有人们不去企图把事物硬塞进人们为其制造的观念的条条框框里,才能向我们显现自身。海德格尔突破笛卡尔的存在理论研究,阐述人的基本特征在于它是世界中的存在。把人类看成是一个存在的领地、场的中心,并没有“精神实体或者自我实体”。海德格尔存在主义是对以前的非理性主义哲学思想的发展和深化。

存在主义不但渊源存在哲学始祖丹麦哲学家克尔凯郭尔的思想,而且联系着唯意志论和生命哲学,尤其现象学与之关系密切。克尔凯郭尔认为19世纪的中心事实是一度存在的基督文明已经不存在了,由此他撰写《对基督教世界的攻击》进行论述分析研究。克尔凯郭尔本人是基督徒,并且希望所有基督徒都要学习他,认为基督教只关心个人东西,而不关注整个社会的发展进步,这与他的思想不一致。由于克尔凯郭尔个人思想的矛盾,所以他在世时一直不被同时代的人所接受。人们强化他的缺点,却忽略他一些超越时代的思想(认为现代性的主要运动是向群体社会漂移)。这种高度集体化和外在化的群体社会,表明个体的死亡。克尔凯郭尔不认可个体存在的作用,忽视现实世界存在所具有的意义,即超前又极端,所以他不被世人接受和喜欢、反而被人反驳。

第二,社会根源。海德格尔存在主义与本世纪以来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以及由此加剧的人的异化现象有关系。在充满矛盾的现代社会中,人的个性丧失,人受物及一切异化力量的支配,以及对个人生存状态的揭示,论证怎样使人摆脱异化状态,获得真正的自由成为其探讨的问题。

对于人们来讲第一是存在着,第二是通过自己的选择,来决定自己、自己的本质等,所以人有绝对的自由。人的自由首先体现在选择和行动两方面,通过自己所选择的行动,个体人才能理解自由。由于人的本质由自己选择的行动所决定,个人自由首先体现在他认识到受传统文化和习俗约束而缺少自由,所以人最重要的是:认识选择的重要性并根据自己的选择,去行动去承担社会责任、生活责任。在实际社会实践中,人的思想和行动必然受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束缚,限制人们具体的自由,但不能限制人的自由本身。自由包括选择的自由,何种境况都存在,不选择也是一种选择,既选择不选择。道德价值是由个人时时刻刻的选择所构成。真正的道德是仅以自己的良心为指导的内心标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我能理解他人,同时他人也能理解我;分歧是我把他人或者他人把我当作物,还是当作有主观性的人。在人与人关系观点上,个人与他人的关系是对立的,实际上就是主体与客体、人与物之间的关系。

二、存在主义揭示本真存在的提出

第一,存在主义揭示本真存在。海德格尔存在主义特征是从揭示人的本身的存在出发来揭示存在物的存在结构的哲学流派,是19世纪中期以来出现的现代西方非理性主义哲学思潮和现象学运动的一种汇合。存在主义的基本倾向是哲学应当研究本体论、形而上学问题,而不是古典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中把物质和精神,主体和客体关系作为哲学的根本问题,也不是实在主义思潮拒斥形而上学的立场。存在主义是一种把人的存在当作全部哲学的基础和出发点的哲学,强调从本体论出发即从人的存在出发。海德格尔把个人的存在当作一切存在的基础,并由个人存在推导出整个世界的存在。而这所谓的个人存在往往指的是个人的某种心理意识。存在主义作为一种哲学思潮是一种具有强烈的个人主义和非理性主义的唯心主义。存在主义认为人的真正存在不能通过认识的途径达到,只够借助于人的内心体验来揭示、展现、澄明人的存在本身。存在主义对人的存在、自由、创造与他人、社会、自然以及关于社会和自然的科学理论采取否定的态度,认为它们是对人的个性、自由、人的真正存在的束缚。

第二,基本本体论建立结构。海德格尔曾是现象学代表人胡塞尔的学生,在1928年他被胡塞尔推荐,接任胡塞尔在弗莱堡大学的讲座。此前胡塞尔亲自安排海德格尔出版《存在与时间》这本书,这使海德格尔很快成名。《存在与时间》被视为本世纪欧洲哲学的划时代著作,而海德格尔也由此成为20世纪西方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由于认识不同,海德格尔公开反对西方传统哲学/形而上学,对于哲学家柏拉图以来的传统本体论进行批判,后来建立了基本的本体论。在《存在与时间》中,重视以人的生存为根本的问题,他认为西方传统哲学/形而上学混淆了存在与存在者。在他看来:“存在问题的目标不仅在于询问一种使科学成为可能为先天条件,而且也在于询问那使先于任何存在状态上的科学就已经存在的并且奠定了这种科学的基础的存在论本身成为可能的条件。任何存在论,如果它未首先充分地澄清存在的意义并把澄清存在的意义理解为自己的基本任务,那么,无论它具有多么紧凑的范畴体系中,归根到底它仍然是盲目的,并且背离它最本己的意图。”[1](P11)

第三,存在主义存在原义。传统哲学所理解的存在概念实际上并不是存在概论本身而是存在者的概念。存在与存在者是不同的。他一反哲学形而上学的传统,将哲学的基本课题脱离本体论对存在者的探究,回到关于存在意义探讨的存在论方面来。“存在”一词在海氏那里,存在是被当作动词来领悟的,不仅是作为系动词,而且是一种活动的动词。与古希腊人那里存在作为用来描述一种自然而然地发生、发展活动的动词相同。对存在的提问只能以如何或怎样的方式,而不能用是什么的方式,否则会将存在问题变成存在者问题。这样反而走上了传统哲学的老路,因而会遮蔽存在的意义。他还认为,存在不是实体性的东西,而是某一个存在者之所以是这个存在者的存在方式。这种存在方式不是某种现成存在的方式,而是可能的存在方式。他认为并多次强调存在先于存在者的意义所在,也是存在主义存在先于本质的真实意义所在。存在是所有存在者实现的条件,而存在者只有在存在中,即在使之成为这个存在者的可能的存在方式中,才能得到真正的理解。真正的哲学思考决不停留在存在者的水平上,而是超越存在者,达到存在的高度。

传统的本体论达不到到这个高度,所以是无根的。他在《存在主义简史》中说:“本体还有其他的形式,有他所谓‘所见事物的存在’或外界,有工具和器械的存在,有各种数理形式的存在,有动物的存在,但是只有人是真正存在的。动物活着,数理的事物持存着,工具在那里听我们使唤,外界呈现出来,但这些东西没有一项是存在的。”[2](P8)这一段话表明,在宇宙和整个世界的万事万物之中,只有人的存在才是真正的存在。

三、此在和存在状态的解读

第一,此在。此在是在人的存在中,存在又是最根本的。此在是指此时此地存在着的个人,就是人的存在。是指作为在的意义的发问者和追究者的人的存在。海德格尔认为“此在,也就是说,人是在”。“此在”比其他一切“在者”有三层优先地位。首先,存在者状态上的优先地位。这种在者在它的“在”中是通过存在来被规定的。人首先要存在,然后才规定自己。其次,是本体论的地位。此在是对一切不是“此在”的“在者”的领会。人的存在是唯一真实的本体,其他的存在者的存在都要靠存在着的人去领会。最后,作为一切本体论的可能性的“在者状态”的本体论的条件。自我存在是一切存在者的存在状态的先决条件,只有自我存在了,才有可能去对其他存在者进行规定,认为自我存在是一切存在物赖以存在和获得规定性的前提。人就是他存在着,更确切的说,就是他自己的此在的证实。人的存在是唯一的本体形式,是其他事物赖以存在的前提。他不赞同哲学家巴尼德、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直至康德等哲学家们的本体论,认为他们的本体论是从世界出发去理解存在,而不是从自我出发,这种本体论是没有存在的根本或基础的。只有他的本体论才是一种有根的本体论,因为他把自我作为一切存在的根本。

第二,此在存在状态。此在的存在状态,即在世。此在即存在于世界之中。在世界中的存在包括:①世界,人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与世界打交道,发生联系;②他人,此在不是与世隔绝的,而是与他人一起存在于一个共同的世界之中。海氏认为此在的世界就是一个共同世界,在世就是与他人共在;③“存在于”,这是前面两个环节的综合统一。这种统一具体规定了世界或此在的真实的生存状态。

人处于何种生存状态,就有一种与之相应的世界。海氏认为:“此在在世首先就是此在和世界二者融为一体。”[3](P13)一方面,此在是世界的此在,说到此在同时也就设定了世界,此在存在着就是他的世界。个体是世界的存在。在所有的人类和哺乳动物里面,只有人类能意识到自身存在能力。世界由于人类的存在而存在着,人类由于世界的存在而存在。人类在矛盾中预见到死亡,不可避免的死亡,这些导致痛苦的经验,人们承认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接下去便是一切都不存在。我们不能选择因为我们的存在不是我们自己造成的,存在是强行给予我们的,一直会持续到去世。另一方面,世界是此在的世界,说到世界也不能离开此在的设定,若无此在生存,亦无世界在此。此在生存就是在世界之中。他认为主体和客体,此在与世界是不可分割的,离开主体的世界不能证明的,离开了世界的主体(自我、我思等)同样不能证明。如果没有此在(生存着的人)存在,也就没有世界在此。在一个与自己对立失望世界中生活的人,在世界上的地位不确定。绝对自由的人也是烦恼人和无依无靠的孤独人,虽有选择的自由,但当他面对未来的生活却混混沌沌没有目标没有方向时,他只是混沌地向未来走着,认为人生的真实终结是生命的结束。这作为人生的最后归宿,对于个人的存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存在主义的积极作用体现在人们必须实事求是地进行全面的认识,体验你自己的此时此刻的存在,把握人生价值和人生真理。

四、结语

海德格尔反对西方传统哲学认识论中的主体和客体二元分立的观点。此在的生存状态分析处于一个崭新的、超出了西方传统形而上学与认识论的思维。存在主义此在的生存状态揭示的是一个主体客体没有分开、正在构成之中的实际生活本身的构成方式和理解存在意义的方式,是一种不离开生活之流、生命之流,并让这最不平静的湍流本身表达出自身的方式。对于真正勇敢有办法进入生命和生活之流本身的人这是原本的理性的构成处,体验自己此时此刻的存在是把握人生价值和真理唯一的方法,在存在的基础上,进行自我创造,人们生活得丰富精彩。

[1]图宾根.存在与时间[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0.

[2]让·华尔.存在主义简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

[3]徐崇温.存在主义哲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猜你喜欢
存在主义本体论海德格尔
海德格尔的荷尔德林阐释进路
实践哲学视域下海德格尔的“存在”
CP论题能为本体论论证提供辩护吗?
张栻的本体论建构及其体用逻辑探析
张载哲学的本体论结构与归宿
死亡是一种事件吗?——海德格尔与马里翁的死亡观比较
《归来》中的存在主义叙事
从海德格尔的“形式指引”看《诗》《书》中的“帝”与“天”
微电影本体论辨析
存在主义思想下《蝇王》与《鼠疫》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