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海风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河南郑州 450045)
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主持进行的虎门销烟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志气,显示了中华民族不甘屈辱的决心。因此,林则徐成为后人广知的民族英雄。其实,林则徐一生中做的工作最多的是治水,他为官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花到了治水上,是中国近代官员中少有的治水专家。
林则徐在为官生涯中,注重实干,不崇尚言谈,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在中华民族的危难时机敢于抵御外来强敌,敢于肃整腐朽的官场,敢于痛斥浮夸之风。在林则徐的治水活动中,同样体现了他大无畏的精神、崇高的品质、敢当重任的历史责任感。注重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是林则徐的一贯作风。嘉庆十六年(1811年)中选之后在京为官的七年中,他广泛搜集元、明以来几十位专家关于兴修畿辅水利的奏疏、著述,撰写了《北直水利书》。明确指出“直隶水性宜稻,有水皆可成田”,“农为天下本务,稻又为农家之本务”,认为只有发展北方水利,提倡百姓种稻,就地解决漕粮问题,才能合理解决南粮北运及由此产生的漕运积弊问题。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七月,林则徐外任浙江杭嘉湖道。他积极甄拔人才,通过调研,建议兴修海塘水利,颇有作为。道光十一年(1831年)林则徐任河南布政使,擢东河河道总督。面对关系到河道民生重大问题,他决心“破除情面”,“力振因循”,以求“弊除帑节,工固澜安”。为了治理黄河,他亲自顶着寒风,步行几百里,对备用的几千个治水高梁秸垛进行检查。在河南治水期间,他经常深入一线,查阅治河档案,详细询问工情,仔细查验料物,亲自探视河势,深入体察民情,事事都能做到心中有数,深思熟虑和未雨绸缪。在组织兴修水利和治理河患过程中,他更是忠于职守,躬亲任事,注重调查,虚心求教,尽心尽力。自己主持的每一项水利工程完工时,他都要亲自验收,“不许稍有草率偷减,并不会假手胥吏地保稍滋弊窦”,不敢有丝毫大意,决不允许把水利工程修成贻害子孙后代的害民工程和黑心工程。
治河历来是朝廷工作中的重中之重,非有卓越治水才能和协调能力与执行力不能胜任。林则徐在《起程赴东河河道总督新任折》中提出:“查东河所辖运道岁办冬挑工程,此时亟应兴举,若俟到任后再行往勘,恐致迟误。臣现拟取道闸河,先行顺途履勘。”林则徐从江南来到北方之际正值朔风凛冽、河水凝冻之时。他先去河工地查看,在运河工地上,他对工程质量严格检查、一丝不苟。经过调查访问,林则徐发现运河清淤工程当时开工已迟,为了保证工期和运河安全,就大量添夫赶挑。在林则徐亲自勘查安排督促之下,运河工程进展顺利。在南至滕汛十字河一带,北至汶上等汛段,他逐段尺寸丈量,验其灰印志桩,发现钜嘉汛挑工稍偏于东岸之处,指出:“虽量明丈尺无差,并非弊窦,但不居中挑挖,侧注一边,则靠西浅处诚恐日久积淤,河身遂窄,不可不防其渐。”立即责令该汛主簿徐恂停职检查并进行返工,务必使运河工程标准一致。他对运河工程中经常出现的泥龙问题提出了具体处理意见,指出:“沿堤出土之路渐被泥浆抛撒,逐条冻积,名曰‘泥龙’,往往工段挑完而泥龙尚未除净,虽据各汛员弁禀称‘向系全工完后一律起除’,但日积日多,饬工员押令夫役,凡挑完一段即起净一段泥龙。”[1](P18-19)未雨绸缪是林则徐一贯的工作作风。
林则徐从云和工地奔赴黄河两岸。在治黄工程中,林则徐凭着自己对水利问题的了解,以科学的态度和创新精神,不拘泥传统和习俗,敢于改革和创新,大胆地推广在防汛中早已有效的抛石技术,使黄河防汛问题得到了根本上的改变。林则徐对豫鲁两省南北两岸十五厅的7 000个料垛逐一查验,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发现了其中弊端并寻找到了解决的办法。他尤其重视河工修防,认为“河工修防要务,关系运道、民生最为重大,河臣总揽全局,筹度机宜,必须明晓工程,胸有把握,始能厘工剔弊,化险为平。为此必先周知其弊,乃可严立其防”。林则徐严谨的态度和务实的作风给治河的官民以极大的鼓舞和信心。
中华民族历史上有过许多伟大的创新,既有称誉世界的四大发明,更有支撑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具有很强实用性的众多发明创造,这些发明创造是中华文明能够持续不断的动力和根本。林则徐在治水中的创新行为和创新思想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在提倡创新的今天,创新已上升到国家和民族的高度。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党的十八大要求“全党一定要勇于实践、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我们党的创新思想既是对历史传统的继承,更是在新时期对全党及全国人民的要求。林则徐作为中国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以科学的态度、犀利的目光、缜密的思维对他所在时代的形势作出了比较正确的判断,对所从事的各项工作都能坚持科学和创新的态度。尤其在治水过程中,他的创新理念和实践对成功治水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清代,黄河防汛用的主要材料是秫秸。他经过认真调研提出:秸料本为修防第一要件(物),而实际上已变为江河防汛第一弊端。他在分析时说:“秸料每垛长至六丈,宽至一丈五尺,占地已多,故堤顶未能尽堆。惟头一层在堤上者谓之‘门垛’,其余则为‘滩垛’,为‘底厂’。大抵‘门垛’近在目前,多属完整。‘滩垛’、‘底厂’即为掩藏之薮,最为蒙混。其显然架井虚空、朽黑霉烂者,固无难一望而知。更有理旧翻新名曰‘并垛’,以新盖旧名曰‘戴帽’,中填碎料杂草以衬高宽,旁插短节秸根以掩空洞,若非抽拔拆视,殊难悉其底里。”秸料作为主要防汛材料其本身容易腐烂变质,需年年检验和更换,致使工程耗资巨大,而且效率也十分低下。林则徐发现问题后不是因循守旧,而是及时根据客观情况提出建议,大胆进行防汛材料革新。以前已有人在防汛中试用抛碎石以护堤根的做法,但范围很小,未能推广。林则徐先是在黄河北岸黄沁厅马营挑坝试抛石料,后又推广至南岸兰仪厅柴坝十八埽以上河段试抛,效果很显著,省时又省力。接着又在下北、祥河、曹考、中河、下南等厅防汛中相继加抛碎石以护河堤。针对旧习惯势力的反对,林则徐认为:“埽工势成徒立,溜行迅急,每易淘深,是以埽前之水辄至数丈,而碎石斜分入水,铺作坦坡,既以偎护埽根,并可纡回溜势……”[1](P27)林则徐亲自上堤查访勘察,“豫、东河堤多系沙土,不能专持为固,堤单而护之以埽,埽陡而护之以石,……是碎石之于河工有益,实可断为必然,而非敢随声附和者也”[1](P30)。由于守旧势力的阻挠,林则徐只在黄河个别堤段进行了实验,大量堤段仍然采取秸秆防洪。后来他下决心在东河推广石工技术,当年就做到了“工固澜安”。从史料上看林则徐是积极倡导用石料护堤的倡导者,这是晚晴河防工程的一大进步。后来实践证明石料防汛是正确的选择,也充分体现了林则徐的创新和接受创新的能力。
在近40年的宦海生涯中,林则徐除了在中央任要职外,还在13个省任过重职。从北方的海河到南方的珠江,从东南的太湖流域到西北边陲的新疆伊犁,各地都留下了他治水的足迹,并且写下了《畿辅水利议》及大批有关治水的奏折。林则徐治水时间之长,投入精力之多,贡献之大,是清代其他封疆大臣难以比拟的,在历史上也是少见的。
林则徐一生为官清廉,大公无私,无论身处何地官任何职都率先垂范、以身作则,自撰廉政牌以律己。他第一次在河南治水时,道光帝称赞他办事得力,“向来河工查验料垛从未有如此认真者”[1](P28),“动则如此勤劳,弊自绝矣。作官者皆当如是,河工尤当如是”[1](P25)。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1年)六月,黄河在河南祥符(今开封)上汛三十一堡决口,当地河官和地方大员抢救不力,致使汹涌的黄河洪水直冲开封,造成全城被围,城内水深达五六尺。同时,汹涌的黄河水还直下东南,横扫河南境内的陈留、杞县、通许、鹿邑、睢州、柘城等地以及安徽境内所属5府23个州县,黄滔所过,哀鸿遍野。当时河南巡抚牛鉴和东河总督文冲均束手无策,企图放弃开封迁民于洛阳,另立省城。朝廷急命大学士、军机大臣王鼎为总理河务。王鼎了解到林则徐曾做过东河河总,熟悉河务,办事认真、处事有方,于是上疏朝廷请留在流放途中的林则徐襄办黄河堵口工程。道光帝遂特令“林则徐折回东河,效力赎罪”。林则徐用一首诗表达了此时的处境:“尺书来汛汴堤决,叹息滔滔注九州。鸿雁哀声流野外,鱼龙骄舞到城头。谁输决塞宣房费,况值军储仰屋愁。江海澄清定何日?忧时频倚仲宣楼。”他接旨后日夜兼程前往祥符(今开封),到达后即与王鼎同住黄河六堡工地,亲自督导堵口工程,深入决口河段查看险情,提出具体堵口方案。王鼎完全赞同林则徐的方案,一方面组织灾民筹备秸料,一方面调集人力进占口门,动工兴筑正坝、上边坝和下边坝三道挑水坝,并开挖引河。
施工中,林则徐虽已无一官半职,只是个罪臣,但他心怀坦荡,仍然呕心沥血日夜奔波在工地上,与民工同甘苦,共商议,督促进度,强调质量。他由于过度劳累,几次鼻疾复发,血流不止,又患腹泻,却始终坚持在堵口第一线。次年二月五日,堵口合拢前夕,王鼎举办庆功宴,恭请林则徐首座。王鼎表示,一定将林则徐的这一功绩如实上奏皇帝,请留林则徐继续在河工任职。七日上午,原宽三百零三丈的口门全部合拢,河水由引河回归故道。
这次堵口工程进行了8个月,对后世治河影响很大。决口合龙后,朝廷嘉奖王鼎晋加太子太师衔,其余在工文武官员也均分别奖叙,但唯独对治河贡献最大的的林则徐则没有任何奖励和安慰。王鼎为此曾上疏道光皇帝,赞许林则徐襄办河工,深资得力,要求给他将功赎罪,免戊伊犁。但道光帝不顾民意仍迎合投降派传下“林则徐于合拢后,著仍往伊犁”的圣旨[2](P87)。王鼎听旨后,泪如泉涌,所有官员无不面面相觑,众河工个个义愤填膺,而林则徐却神色自若,态度坦然。临别时,林则徐赋诗安慰王鼎:“塞马未堪论得失,相公切莫涕滂沱。”“公身幸保千钧重,宝剑还期赐上方。”1842年8月,林则徐被充军伊犁,途经西安时作《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诗:“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表明了只要是对国家对民族有利,即使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心甘情愿,绝不会因为自己可能会受到祸害而躲避,这正是林则徐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林则徐身处逆境亦不失报国之心,生遭厄运仍关心民众疾苦,以获“罪”之身治理黄河水患,功绩卓著,实为治河功臣。他的这种为国为民、以天下为己任,不计个人得失的优良品格,堪当为官楷模。林则徐病逝后,被后人称林文忠公,江西、云南、江苏、福建等地相继为他建立专祠,以纪念这位民族英雄、为官楷模、治水功臣。
[1]中山大学历史系.林则徐集(上)[M].北京:中华书局,1965.
[2]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鸦片战争史料(第五册)[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