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娅丽
(河北师范大学 附属民族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91)
人们生活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中,处在不同的政治、社会制度下,有着不同的宗教信仰,延续着不同的生活方式……所有这一切都涉及到“文化差异”这一概念。不同类别的文化差异存在着不同的差异程度,其中差异程度最大的要数东西方的文化差异,另外还有由于所属国家的不同而产生的国别的文化差异、信仰不同宗教的人之间的文化差异、同一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文化差异、因职业不同而形成的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文化差异,甚至不同个人之间也存在一定的文化差异。因为文化差异有如此多的类型,所以不可能一一论述,本文所涉及的是差异程度最大、最明显的一类,即东西文化差异,在这里主要指的是中国和以英语为母语的西方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
先来看一个例子:
例一:一个美国教授戴维斯在中国讲学三个月,而当他谈起对中国的印象时竟然说“中国人不尊重知识和学术”,原因是大部分中国人称他为“戴维斯先生”,而不是他所熟悉的“戴维斯教授”或“博士”,所以他感到中国人似乎在故意贬低他。据此,一位赴美留学生在《我对称呼的见解》一文中指出英文的“Mr.”和汉语的“先生”的内涵意义的不同。[1](P2-3)
国内关于文化差异的研究已经很多,如文化差异与英汉翻译、文化差异的研究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文化差异对语言交际的影响等,这些研究大多提出了文化差异这种现象,以及这种现象与翻译、教学、交际等实际工作和生活的关系。而本文则从认知语用学的角度研究中西文化差异,探讨中西文化因素对人类认知活动的影响,如例一谈到的中美关于“先生”这个称呼的不同理解是怎样使中西方的人产生不同的认知结果的。
“文化”是一个提及率很高的词语,人们常常说“酒文化”“茶文化”“文化节”等,但“文化”的具体含义是什么?什么样的差异属于本文所要探讨的文化差异?为了使本文的探讨具有科学性和准确性,有必要在讨论文化差异的某些具体问题之前介绍一些有代表性的关于“文化”的概念。
不同的学者对文化有着不同的理解,一般来说,“文化”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桂诗春提出,狭义的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广义的文化指的是一个民族及其伟大的代表人物所做出的种种重大的成就与贡献,涉及经济、社会、政治、文学艺术、历史、地理等。[2](P138)
胡文仲指出,广义的文化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独特创造,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成果——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狭义的文化单指人类所创造的精神成果。[3](P28)
Raymond Williams认为culture一词包含三方面的含义:(1)用以描述知识、精神、美学发展的一般过程;(2)表示一种生活方式,不论是一个民族、一个时期、一个群体或者整个人类的生活方式;(3)用以描述智力,特别是艺术活动的实践和成果。[3](P29)
涵盖面最广、最精确的“文化”定义之一是英国民族学和人类学的创始人Edward Tylor 1871年在他的著作The Primitive Culture(《原始文化》)中提出的:“所谓文化和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3](P35)
以上介绍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关于“文化”的定义,本文就引用Edward Tylor关于文化的概念,这是一个较为广义的概念,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本文主要侧重精神层面的“文化”,并从差异程度较明显的词汇和社会生活两个方面来分析。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认识世界、看待事物的思维方式和相应的行为模式等方面也随之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别,从认知语用学角度来看,这就表明了文化背景的不同导致人们认知结果的不同。本文试从认知语用学的角度,主要运用认知语境的相关理论来分析中西文化差异。
认知科学是从哲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语言学等多角度研究人类智能系统的性质和工作原理的一门综合学科。[4](P3)它的哲学基础来自于主客观相结合的经验现实主义(experiential realism)认识论,简称经验主义。经验主义认为客观现实和人的感知、思维并不是相对独立存在的,它们之间是相互作用的。因此,人的经验来源于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前者涉及到人的吃、穿、住、行等基本物质生活需要,后者则涉及社会、政治、经济、宗教等人的精神领域。但是,这些经验并不是完完全全储存在人的大脑里的,而是大脑对其进行能动地认识、消化、概念化和结构化,最终形成知识结构储存在大脑里,这个过程就是人认识世界的过程,即人的认知活动。而经验的来源就包含在本文所要谈及的“文化”概念范畴中,人类认识世界、获取经验是一个认知的过程,那么,作为人类经验来源的文化因素对人的认知活动又有什么影响呢?不同的文化因素,即文化差异会造成怎样的认知结果呢?
从认知语用学角度来看,这些概念化和结构化了的并储存在大脑中的知识结构便形成了人的认知语境。认知语境在操作上可以抽象或系统化成“知识草案”(knowledge script)、“心理图式”(psychological schema)和“社会心理表征”(socio-psychological representation)三种语言隐性内容的推导机制。[5](P3)下面就结合认知语境的相关知识,从差异程度较明显的词汇和社会生活两个方面来探讨不同的文化因素对人的认知活动的影响。
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主要是通过语言这一人类特有的工具,其中文化的交流更是如此。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的因素影响着语言的表达,所以语言能够反映出各个民族不同的文化烙印,体现出不同民族的特征。作为语言的基本要素——词汇,则更明显地反映了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尤其是中西方的差异。词汇的覆盖面很广,本文只选择了两种有代表性的词汇加以分析。
1.动物词汇的文化差异研究。例二:龙(dragon)。在中国古代传说中,“龙”是统治整个水族的神异动物,是一些远古民族的图腾。在封建时代,“龙”是帝王的象征,沿袭到现在,“龙”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华夏儿女自称为“龙的传人”。因此,在中国,“龙”都被赋予“至尊、神圣、吉祥”的含义,于是有了“龙凤呈祥、龙腾虎跃、龙飞凤舞、望子成龙”等褒义词汇。然而在英美文化中“龙”是凶恶、残忍的古怪野兽,它吞食人类、制造水火灾害。于是英语中的“dragon”有“悍妇、凶恶的人”的意思。在圣经中“the old Dragon”指的是“撒旦、魔鬼”。
在成长的过程中,中国人和西方人通过与身边的父母、教科书、媒体等接触获得了关于“龙”的概念和信息并逐渐在头脑中形成印象。在认识“龙”这一人类杜撰出来的神异动物时,中西方在这一点上的文化差异同时会影响人的认知活动。“龙”在人的大脑中不仅仅是有鳞有须的神异动物,在中国人的概念里,“龙”是“权力、尊贵、吉祥”的象征,而西方人则把“龙”等同于“魔鬼、凶恶的人”。这两种关于同一事物完全相对的概念化结果分别储存在中西方人们大脑中的知识结构里,形成了完全不同的社会心理表征。
作为认知语境的一部分,在不同的意识形态中形成的社会心理表征会影响语用推理的过程,导致推理的种种变体。[6](P116)当中国人听到“望子成龙”时,首先检索头脑的知识结构中关于“龙”的内容,发现“龙”有“权力、尊贵”的含义,于是得出结论:父母希望子女长大后出类拔萃、建功立业、获得巨大成就,这样完成了对“望子成龙”这一成语的正确的、符合中国人关于“龙”的认知结果的理解过程。而当西方人听到“to hope that one′s son will become a dragon”时,他们也会在头脑中搜索关于“龙”的社会心理表征,找到“龙就是撒旦”的概念化结果,那么得出“父母希望孩子成为恶人”的结论,进而对这一说法大惊失色。
2.抽象词汇的文化差异研究。例三: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中西方在价值观上有一个明显的不同:群体取向与个人取向。
在中国,人们的价值观强调的是集体的利益大于个人的利益,崇尚集体的和谐,反对突出个人,把功劳归于集体,同时避免“锋芒外露”。“个人主义”的含义成为一切从个人出发,个人利益高于一切,只顾个人,不顾他人、集体和国家,在中国人的头脑中“个人主义”固化为与“集体主义”相对的贬义词。
而西方人尤其是美国人的价值观强调的则是个人的独特性,能够自由发展,而不受或少受社会、政治和宗教等势力束缚,崇拜个人奋斗,保持一致在西方看起来是个性丧失的表现,隐私权被看作合理的要求,若受到侵犯如同受到侮辱。[7](P11)《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是这样定义 individualism的:(1)feeling or behaviour of a person who likes to do things in his/her own way,regardless of what other people do(2)theory that favours free action and complete liberty of belief for each individual per son(contrasted with the theory that favours the supremacy of the state)可见,在西方人的头脑中,“个人主义”不含有贬义成分;相反,这个词被赋予了更多的积极意义。
由此可见,中国人和西方人不同的价值观念影响了人们对于同一个词的认知活动,经过长期的概念化和结构化过程,“个人主义”内化在人们头脑中的含义就被赋予了不同的感情色彩,于是当听到“王先生崇尚个人主义(Mr.Wang advocates individualism.)”这句话时,中国人提取出的头脑中这个词已经概念化、结构化的意义即是“个人主义是一切从个人利益出发”,然后结合这句话,得出结论:王先生是一个自私的人,应该受到人们的鄙视。然而,西方人则会结合他们头脑中关于“个人主义”的社会心理表征,即“个人主义是宣扬个性、不受束缚”,因此得出不同的结论:王先生是一个珍视个人权利、勇于进取的人,应该受到人们的尊重。由此可见,不同的价值观念使人们在头脑中形成不同的社会心理表征,进而影响人们的语用推理,得出大相径庭的结论。
社会生活也是方方面面的,既包括生活方式,也包括言语交际、非言语交际、生活态度等,本文仅举一个例子加以分析。
例四:看病。“去医院看病”不管对于中国人还是西方人,都是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事件,由于这个事件的反复发生,它逐渐地变成一种典型结构并概念化和结构化在人的大脑中,成为一个知识草案,它是固定的认知意义单元。但是,中国和西方看病的流程略有不同,在中国,病人直接去医院就可以了,不用像西方人那样还要提前预约,这就体现了长期以来中西方生活方式的不同。
社会文化因素以经验的方式不断输入大脑,于是产生了相关的内容和形式结构,形成了相应的社会心理表征,而这种带有社会文化色彩的心理单元,可以影响到有关知识草案的选择。[6](P118)知识草案随着时间逐渐被固定和深化,只要具体的事件或场景一出现,这种知识草案就会被激活并投入使用。另外,结合具体的场景因素,知识草案经过经验式的排列组合可以形成规模更大的心理图式。如例四所示,西方人看病的知识草案比中国人看病的知识草案多一个“预约”的环节,所以当生病需要去医院时,西方人不会像中国人想到的那样直接拿钱去医院,而是先打电话预约。
如上文所述,文化因素能够影响人的认知活动,不同的文化在人的大脑中产生不同的社会心理表征、知识草案,进而连接成规模更大的心理图式,当遇到类似的场景或情景时,这些心理单元就会被激活,进行语用推理或产生相应的行为方式。但是,这些在大脑中形成的固定的心理单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方的交流日益加强,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也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发生大大小小的变化。这些文化因素上的改变都会进一步影响人的认知活动,相应地改变人脑中已经形成的固定的社会心理表征、知识草案或心理图式。某一时刻当这些心理单元被激活后,则产生不同以往的语用推理或行为方式。
以例四看病为例,假如一个中国人在西方居住一段时间后,他会发现原有的依据知识草案生成的行为和当地的社会文化产生了矛盾,因而结合身边的具体场景因素相应地调整他的知识草案,久而久之,形成一个新的固定的知识草案。于是,当再次遇到类似的情景时,他脑中这个新的知识草案就会被激活,他就会基本按照西方人的生活方式行事,在看病前先预约了。
再如“例三”中作为一种价值观的“个人主义”一词也处在变化之中。曾有学者将当代美国人分为四代,对于每代人,“individualism”作为一种信仰都有不同的含义[8](P23-24):(1)对于出生于一战、成长于二战期间的一代来说,“个人主义”中包含着对家庭、朋友、同事等团体小团体利益的重视,并没有“平等”的含义。(2)对于出生于大萧条、二战期间的一代来说,“个人主义”意味着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获得成功。(3)战后经济的复苏和繁荣孕育出的“生育高峰期”的这一代人的“个人主义”,就是自由地表达个人意愿,为自己的思想行为作主,向违反个人自由意愿的人或事说“不”。(4)生于信息时代的一代人的“个人”似乎已经消失在电脑面前。以上是“个人主义”的含义在美国的历史长河中的演变。在中国,这个词同样也发生了变化:“个人主义”的含义趋近于“主体意识”,逐渐趋向于中性词或褒义词,就是说“个人主义”这个词升值了。由此可见,随着历史的进程,随着中西方文化的相互交流、相互渗透,人们的价值观也逐渐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影响了人们对“个人主义”这个词的认知,使人们重新调整已经在大脑中形成的社会心理表征。
本文从认知语用学的角度分析了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指出文化因素能够影响人们的认知活动,中西方文化上的差异使得人们在头脑中形成不同的社会心理表征,产生不同的知识草案、心理图式。当在生活中遇到类似的场景或事情时,与之相关的知识草案或心理图式就会被激活,人们因而进行不同的语用推理和采取不同的行为或生活方式。本文同时指出人们大脑中长期以来形成的心理单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文化因素的改变,社会心理表征、知识草案和心理图式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另外,“文化”是一个范畴很广的概念,文化差异也体现在方方面面,本文仅举了词汇和社会生活中的四个有代表性的例子加以分析,其他方面如比喻和习语、打招呼、称呼、夸赞及其答语等都有深入研究的价值,而认知语用学也为文化差异这一领域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角和方法,使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文化差异的影响。
[1]杜学增.中英文化习俗比较[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桂诗春.应用语言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3]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4]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5]熊学亮.语用学和认知语境[J].外语学刊,1996,(3):3.
[6]熊学亮.认知语用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7]刘爱真.文化认知与言语得体——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思路谈[J].外语界,2000,(2):11.
[8]高一虹.语言文化差异的认识与超越[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9]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10]胡一.论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和语言差异[J].福建外语,1995,(4):53-54.
[11]张启华.试论汉英动物文化的差异[J].太原大学学报,2003,(2):9.